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诗歌鉴赏题大多沿袭了传统的考法,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设题。如安徽卷,一道题考查分析诗人形象,一道题考查诗歌的语言艺术,各占4分。再如天津卷,共3道题,一道题考查艺术形象,一道题考查艺术特色,还有一道题分两问,前一问考写法,后一问考主题,几乎平分秋色,不偏不袒。全面考查,实际上就是全面落实考纲的要求,可以有效避免猜题押题、考啥教啥的偏向,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命题的做法,估计在今后较长时间里仍将坚持。我们备战2013年高考,理所当然还是应该着力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训练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北京卷和上海卷虽然在形式上固守原来的独特题型,但是实质仍然不外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选材有意回避名篇,甚至回避名家是2012年诗歌鉴赏题的明显特点。其实这种做法早已经初见端倪。湖南、四川等地方卷首开其端,全国大纲卷今年竟也摒弃了名家名篇,转而选用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作品来命题。其他试卷即使选了名家,也是选用名家不太为人们熟知的作品。2012年高考17套试卷的诗歌鉴赏题涉及18首诗词,全都不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唐代修睦、明代金銮、金代王寂、曹伯启等都是借助今年高考题才名声大噪。前些年高考诗歌鉴赏题都可以见诸各种鉴赏辞典,今年材料则来源于《全唐诗》、《御选历代诗余》等诗集,几乎无法从现有的鉴赏辞典找到权威解读。这个做法符合公平、真实的高考原则。
选材更加注重诗歌自身的本质特征,摒弃过于强调思想性的偏向,以抒写作者健康的、正常的思想情感为主。文天祥的《正气歌》、岳飞的《满江红》是民族英雄在特定条件下写出的铿锵之作,实际上绝大多数诗词都是个人即兴而作,表现个人的生活,抒写自己的情感。江苏卷选温庭筠的词,既保留花间词虚拟女性抒情主人公的风格特点,又巧妙避开花间词的不太适应中学生阅读的思想弊端;既体现艺术性,又不合思想性,还原诗歌抒发个人情感的本来面目。
命题表面上看变化不大,实际上难度有所增加,符合“求稳,渐变”的考纲要求。往年的诗词鉴赏题,常常或是借由题目、作者、注释来交代相应的人物、环境和事件,或是提示人物的遭遇及作者写作本诗的背景,引导考生去正确理解诗歌,继而把握诗意主旨。在保持高考命题的相对稳定性的基础上,今年略微调整了局部知识的能力考查,命题角度的调整使得考生无法凭借题目、作者、注释大体把握诗歌主旨、语言风格,转而需从整体上观察把握,进行鉴赏,丢掉了“拐杖”,这就很好地落实了对考生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考查的要求。
体现“求稳,渐变”的考纲要求,增加难度,今年出现一个近乎“极端”的试验性现象:削弱了对原始文本的“阅读”,强化了对外部材料的“延伸”。最典型的堪称北京卷《柳堤》的两道题,非但不要求结合所选诗作,甚至在题干里特地告诉考生要脱离原始文本,直接去分析在题干前半部提到的那些“其他同类诗歌”。这种命题方式首次将阅读题延伸,关注点正式转向到原始文本的写作思路、艺术特色上,扩大阅读区间,提高答题难度,重视分析运用,体现课改精神。如果今年尝试成功,以后会发展为一种趋向,值得关注。
细细分析今年的17套试卷的诗歌鉴赏题,表面看差得不多,但是对答案的要求差异很大。
答案科学准确,当然是所有试卷的共同要求,大多数试卷只要求意思答对即可,少数试卷要求精确。精确指答题角度要准确,答题内容要全面,分析语言要深刻。江苏卷堪称这方面的典型。字面的和隐含的,眼前的和以前的,实写的和虚写的,概括的和具体的,如有缺漏,势必扣分。要求考生读得清楚,想得清楚,还要写得清楚。其实,答案的要求与江苏在课改以后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文学性的理想化目标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透过题目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
今年17套试卷的诗歌阅读材料文字都不多,从阅读量上减轻了考生的阅读负担,这是一种很能体现人文关怀的做法。如安徽卷和湖南卷各选一首七言绝句,江苏卷《梦江南》词都只有二三十个字。诗歌阅读材料好不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精当,在于命题者是否认真检索选择。希望继续坚持下去,不要太为难考生。
二、 2013年诗歌鉴赏复习建议
1. 抓住诗歌抒情的本质特点来鉴赏诗歌。
为什么诗歌鉴赏复习效果不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做题而做题,从而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叶嘉莹先生在《迦陵论词丛稿》一书里指出:“我们鉴赏诗歌,不该只是简单地把韵文化为散文,把文言变成白话,或者只做一些对于典故的诠释,或者将其勉强纳入某种既定的理论套式之内而已,更应该透过自己的感受把诗歌中这种兴发感动的生命传达出来,使读者能得到生生不已的感动,如此才是诗歌中这种兴发感动之创作生命的真正完成。”叶先生运用接受美学的观点,结合诗歌文体特点,强调诗歌读者在阅读诗歌时应该着重注意它的抒情特点。
诗歌是诸多文学体裁中最富激情、最具感情色彩的文体。诗人对客观世界的把握和表现是情感式的,所以我们鉴赏诗歌,对诗歌的认识和把握方式也应该是情感式的。诗人的情感常常是凝聚和蕴含在艺术形象之中,并不都是直接说出来的,但离开感情,我们就很难准确捕捉诗的形象。充满激情,用心去感受诗人的激情,在诗歌欣赏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诗歌是各种文学形式中最富激情、最具感情色彩的文体。
我们只有抓住诗歌的本质特点才谈得上真正鉴赏诗歌。
2. 通过直接阅读诗歌原作来训练提高鉴赏能力。
直接读原作是训练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基本原则,力避借助现成的鉴赏辞典代替自己的阅读鉴赏过程的错误做法。具体做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选用有注解的读本,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唐诗一百首》、《宋词一百首》或个人诗集的选注本作为阅读材料。自己努力读通作品,有困难查看一下注解。第二阶段就从《全唐诗》、《全宋词》里选印一些作品,不加任何注解,完全靠自己解读。
阅读作品也分两种要求:一种是粗读,只需读懂大意,了解主要写作手法;一种要求精读,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语言效果等都要仔细分析,最好写出书面的鉴赏心得。
如明代公安派诗人江盈科《乡信之二》:“到处闻催饷,沿江哭夺船。滩高虞石磕,水急苦绳牵。寡妇日投卯,丁男春误田。何须解兵草,只冀一条鞭。”估计全诗只有三个字词理解有些困难:①“虞”,忧虑;②“投卯”,一种乡里征收的税赋;③“一条鞭”,明代嘉靖年间实行的以州县征收的统一税赋。诗的主题是写家乡百姓苦于赋税的痛苦生活,关注社会生活,同情贫苦百姓,应该具有积极意义。纯用赋的手法,直陈其事,比较平淡,缺少诗歌的雅趣,至于“宫中黄金高如斗,道旁死人不如狗”一类的诗句,更是口语化的典型了。 这是一首思想性强于艺术性的作品,平时复习阅读鉴赏达到这样的程度,参加高考应该问题不大了吧。
3. 掌握诗歌鉴赏必须知道的理论知识。
在复习过程中,鉴赏理论知识往往被忽视。其实,这正是考生难以居高临下,往往停留于表面现象的主要原因。朱光潜先生在《诗论》里说过:“中国向来只有诗话而无诗学。”中国诗歌理论本来就不求系统化,我们只要有自己的“一孔之见”、零星心得即可。
建议在学习过程中渗透了解以下一些诗歌鉴赏理论知识:
主体与客体 就诗歌鉴赏活动而言,鉴赏者为主体,诗歌文本是客体。没有诗歌文本就无从进行鉴赏,没有鉴赏主体,文学创作活动就不能完成。显然,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主体——客体这两极无法截然分开。在解答高考诗歌鉴赏题时,考生就是主体,考题所选诗歌就是客体。
形式与内容 诗歌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与所有文学作品一样,内容当然重要,内容决定形式;但是诗歌形式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诗歌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而存在,具有独立的艺术审美价值。形式对表现内容有明显的作用。
个别与一般 在诗歌中,作者所描述的景物,往往总是局部的、有限的,但是欣赏者可以从这局部的、有限的景物中,按照生活的经验,联想到景物之外的全体的、无限的景物。联想在诗歌鉴赏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兴会与妙悟 一般认为,兴会指诗人在瞬间直觉中对自然山水或宇宙人生进行深刻的、本真的体会和把握。妙悟指诗人对于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相的一种心领神会的直觉,一种彻头彻尾的感悟。妙悟包括诗歌的阅读和写作这两方面的问题。
4. 厘清写作方法知识方面的概念。
创作手法是指诗人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意旨、抒发情感时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古典诗歌的创作手法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叙事则因事抒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描写手法主要有:细节、象征、烘托、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对比(反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赋比兴等;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对偶、比拟、借代、夸张、反问、设问、用典等,今年甚至有两套试卷考了通感。这些概念往往彼此相关,容易混淆,我们要努力在厘清概念的同时,建构起一定的内在联系,获得更好的效果。
单纯地辨认创作手法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只有通过分析创作手法对于表情达意所起到的作用,才具有我们所说的诗歌鉴赏的价值。这实际上也是哲学上所说的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创作手法属于形式范畴,思想情感当然属于内容范畴。我们在训练诗歌鉴赏题时,不应仅仅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而要深究为什么以及怎么样。这样才会事半功倍,才会提高我们的鉴赏水平、文学素养和文化品位。
5. 养成认真仔细、不浮不躁的诗歌鉴赏态度。
鉴赏的基础是阅读,诗歌鉴赏的本质就是阅读。阅读的本质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所以,诗歌鉴赏者的主观态度非常重要。
有时细心认真就能够直接得分。浙江卷题(1)要求填写两首诗以哪一个相同的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意。只要细心,就不难找到两首诗里相同的一个词语,简单检索比较即可得分。
扣住题干的核心词语组织语言答题非常重要,这也需要细心认真。如重庆卷题(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山水的变化”限定答题对象,核心词是“变化”;“巧妙”是限定答题角度的一个词,不巧不妙的内容无需涉及。答案只要扣住“肥”、“瘦”所体现的绝妙及其肥瘦变化、拟人手法即可。再如全国大纲卷题(1),明确限定“从落叶的角度看”,就很好地排除从表达方式等角度答题的合理性。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这是安徽卷杨万里诗里的两句,我们今天分析研究2012年诗歌鉴赏题,目的就是为2013年高考复习获取有益的启示,避免复习的盲目性。预祝广大高三学生在明年的高考中大放光彩,取得佳绩。
选材有意回避名篇,甚至回避名家是2012年诗歌鉴赏题的明显特点。其实这种做法早已经初见端倪。湖南、四川等地方卷首开其端,全国大纲卷今年竟也摒弃了名家名篇,转而选用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作品来命题。其他试卷即使选了名家,也是选用名家不太为人们熟知的作品。2012年高考17套试卷的诗歌鉴赏题涉及18首诗词,全都不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唐代修睦、明代金銮、金代王寂、曹伯启等都是借助今年高考题才名声大噪。前些年高考诗歌鉴赏题都可以见诸各种鉴赏辞典,今年材料则来源于《全唐诗》、《御选历代诗余》等诗集,几乎无法从现有的鉴赏辞典找到权威解读。这个做法符合公平、真实的高考原则。
选材更加注重诗歌自身的本质特征,摒弃过于强调思想性的偏向,以抒写作者健康的、正常的思想情感为主。文天祥的《正气歌》、岳飞的《满江红》是民族英雄在特定条件下写出的铿锵之作,实际上绝大多数诗词都是个人即兴而作,表现个人的生活,抒写自己的情感。江苏卷选温庭筠的词,既保留花间词虚拟女性抒情主人公的风格特点,又巧妙避开花间词的不太适应中学生阅读的思想弊端;既体现艺术性,又不合思想性,还原诗歌抒发个人情感的本来面目。
命题表面上看变化不大,实际上难度有所增加,符合“求稳,渐变”的考纲要求。往年的诗词鉴赏题,常常或是借由题目、作者、注释来交代相应的人物、环境和事件,或是提示人物的遭遇及作者写作本诗的背景,引导考生去正确理解诗歌,继而把握诗意主旨。在保持高考命题的相对稳定性的基础上,今年略微调整了局部知识的能力考查,命题角度的调整使得考生无法凭借题目、作者、注释大体把握诗歌主旨、语言风格,转而需从整体上观察把握,进行鉴赏,丢掉了“拐杖”,这就很好地落实了对考生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考查的要求。
体现“求稳,渐变”的考纲要求,增加难度,今年出现一个近乎“极端”的试验性现象:削弱了对原始文本的“阅读”,强化了对外部材料的“延伸”。最典型的堪称北京卷《柳堤》的两道题,非但不要求结合所选诗作,甚至在题干里特地告诉考生要脱离原始文本,直接去分析在题干前半部提到的那些“其他同类诗歌”。这种命题方式首次将阅读题延伸,关注点正式转向到原始文本的写作思路、艺术特色上,扩大阅读区间,提高答题难度,重视分析运用,体现课改精神。如果今年尝试成功,以后会发展为一种趋向,值得关注。
细细分析今年的17套试卷的诗歌鉴赏题,表面看差得不多,但是对答案的要求差异很大。
答案科学准确,当然是所有试卷的共同要求,大多数试卷只要求意思答对即可,少数试卷要求精确。精确指答题角度要准确,答题内容要全面,分析语言要深刻。江苏卷堪称这方面的典型。字面的和隐含的,眼前的和以前的,实写的和虚写的,概括的和具体的,如有缺漏,势必扣分。要求考生读得清楚,想得清楚,还要写得清楚。其实,答案的要求与江苏在课改以后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文学性的理想化目标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透过题目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
今年17套试卷的诗歌阅读材料文字都不多,从阅读量上减轻了考生的阅读负担,这是一种很能体现人文关怀的做法。如安徽卷和湖南卷各选一首七言绝句,江苏卷《梦江南》词都只有二三十个字。诗歌阅读材料好不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精当,在于命题者是否认真检索选择。希望继续坚持下去,不要太为难考生。
二、 2013年诗歌鉴赏复习建议
1. 抓住诗歌抒情的本质特点来鉴赏诗歌。
为什么诗歌鉴赏复习效果不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做题而做题,从而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叶嘉莹先生在《迦陵论词丛稿》一书里指出:“我们鉴赏诗歌,不该只是简单地把韵文化为散文,把文言变成白话,或者只做一些对于典故的诠释,或者将其勉强纳入某种既定的理论套式之内而已,更应该透过自己的感受把诗歌中这种兴发感动的生命传达出来,使读者能得到生生不已的感动,如此才是诗歌中这种兴发感动之创作生命的真正完成。”叶先生运用接受美学的观点,结合诗歌文体特点,强调诗歌读者在阅读诗歌时应该着重注意它的抒情特点。
诗歌是诸多文学体裁中最富激情、最具感情色彩的文体。诗人对客观世界的把握和表现是情感式的,所以我们鉴赏诗歌,对诗歌的认识和把握方式也应该是情感式的。诗人的情感常常是凝聚和蕴含在艺术形象之中,并不都是直接说出来的,但离开感情,我们就很难准确捕捉诗的形象。充满激情,用心去感受诗人的激情,在诗歌欣赏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诗歌是各种文学形式中最富激情、最具感情色彩的文体。
我们只有抓住诗歌的本质特点才谈得上真正鉴赏诗歌。
2. 通过直接阅读诗歌原作来训练提高鉴赏能力。
直接读原作是训练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基本原则,力避借助现成的鉴赏辞典代替自己的阅读鉴赏过程的错误做法。具体做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选用有注解的读本,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唐诗一百首》、《宋词一百首》或个人诗集的选注本作为阅读材料。自己努力读通作品,有困难查看一下注解。第二阶段就从《全唐诗》、《全宋词》里选印一些作品,不加任何注解,完全靠自己解读。
阅读作品也分两种要求:一种是粗读,只需读懂大意,了解主要写作手法;一种要求精读,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语言效果等都要仔细分析,最好写出书面的鉴赏心得。
如明代公安派诗人江盈科《乡信之二》:“到处闻催饷,沿江哭夺船。滩高虞石磕,水急苦绳牵。寡妇日投卯,丁男春误田。何须解兵草,只冀一条鞭。”估计全诗只有三个字词理解有些困难:①“虞”,忧虑;②“投卯”,一种乡里征收的税赋;③“一条鞭”,明代嘉靖年间实行的以州县征收的统一税赋。诗的主题是写家乡百姓苦于赋税的痛苦生活,关注社会生活,同情贫苦百姓,应该具有积极意义。纯用赋的手法,直陈其事,比较平淡,缺少诗歌的雅趣,至于“宫中黄金高如斗,道旁死人不如狗”一类的诗句,更是口语化的典型了。 这是一首思想性强于艺术性的作品,平时复习阅读鉴赏达到这样的程度,参加高考应该问题不大了吧。
3. 掌握诗歌鉴赏必须知道的理论知识。
在复习过程中,鉴赏理论知识往往被忽视。其实,这正是考生难以居高临下,往往停留于表面现象的主要原因。朱光潜先生在《诗论》里说过:“中国向来只有诗话而无诗学。”中国诗歌理论本来就不求系统化,我们只要有自己的“一孔之见”、零星心得即可。
建议在学习过程中渗透了解以下一些诗歌鉴赏理论知识:
主体与客体 就诗歌鉴赏活动而言,鉴赏者为主体,诗歌文本是客体。没有诗歌文本就无从进行鉴赏,没有鉴赏主体,文学创作活动就不能完成。显然,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主体——客体这两极无法截然分开。在解答高考诗歌鉴赏题时,考生就是主体,考题所选诗歌就是客体。
形式与内容 诗歌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与所有文学作品一样,内容当然重要,内容决定形式;但是诗歌形式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诗歌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而存在,具有独立的艺术审美价值。形式对表现内容有明显的作用。
个别与一般 在诗歌中,作者所描述的景物,往往总是局部的、有限的,但是欣赏者可以从这局部的、有限的景物中,按照生活的经验,联想到景物之外的全体的、无限的景物。联想在诗歌鉴赏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兴会与妙悟 一般认为,兴会指诗人在瞬间直觉中对自然山水或宇宙人生进行深刻的、本真的体会和把握。妙悟指诗人对于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相的一种心领神会的直觉,一种彻头彻尾的感悟。妙悟包括诗歌的阅读和写作这两方面的问题。
4. 厘清写作方法知识方面的概念。
创作手法是指诗人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意旨、抒发情感时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古典诗歌的创作手法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叙事则因事抒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描写手法主要有:细节、象征、烘托、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对比(反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赋比兴等;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对偶、比拟、借代、夸张、反问、设问、用典等,今年甚至有两套试卷考了通感。这些概念往往彼此相关,容易混淆,我们要努力在厘清概念的同时,建构起一定的内在联系,获得更好的效果。
单纯地辨认创作手法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只有通过分析创作手法对于表情达意所起到的作用,才具有我们所说的诗歌鉴赏的价值。这实际上也是哲学上所说的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创作手法属于形式范畴,思想情感当然属于内容范畴。我们在训练诗歌鉴赏题时,不应仅仅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而要深究为什么以及怎么样。这样才会事半功倍,才会提高我们的鉴赏水平、文学素养和文化品位。
5. 养成认真仔细、不浮不躁的诗歌鉴赏态度。
鉴赏的基础是阅读,诗歌鉴赏的本质就是阅读。阅读的本质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所以,诗歌鉴赏者的主观态度非常重要。
有时细心认真就能够直接得分。浙江卷题(1)要求填写两首诗以哪一个相同的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意。只要细心,就不难找到两首诗里相同的一个词语,简单检索比较即可得分。
扣住题干的核心词语组织语言答题非常重要,这也需要细心认真。如重庆卷题(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山水的变化”限定答题对象,核心词是“变化”;“巧妙”是限定答题角度的一个词,不巧不妙的内容无需涉及。答案只要扣住“肥”、“瘦”所体现的绝妙及其肥瘦变化、拟人手法即可。再如全国大纲卷题(1),明确限定“从落叶的角度看”,就很好地排除从表达方式等角度答题的合理性。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这是安徽卷杨万里诗里的两句,我们今天分析研究2012年诗歌鉴赏题,目的就是为2013年高考复习获取有益的启示,避免复习的盲目性。预祝广大高三学生在明年的高考中大放光彩,取得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