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比较宽谱与窄谱强脉冲光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ETR)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于笔者医院收治的100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资料,分别采用宽谱完美脉冲技术(OPT)与窄谱精准脉冲光(DPL)进行治疗,每组50例.治疗后随访6个月,采用临床红斑评定量表(CEA)与医生整体评价法(PGA)分别评价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的改善情况,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比较不同组别及不同治疗次数患者的CEA评分及PGA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
【机 构】
:
西部战区总医院皮肤科 四川 成都 61008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宽谱与窄谱强脉冲光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ETR)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于笔者医院收治的100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资料,分别采用宽谱完美脉冲技术(OPT)与窄谱精准脉冲光(DPL)进行治疗,每组50例.治疗后随访6个月,采用临床红斑评定量表(CEA)与医生整体评价法(PGA)分别评价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的改善情况,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比较不同组别及不同治疗次数患者的CEA评分及PGA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OPT组与DPL组治疗次数分别为(3.48±0.76)次、(2.98±0.45)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L组的能量密度明显低于OPT组[(9.340±2.11)J/cm2 vs(16.33±4.78)J/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别及不同治疗次数患者之间的CEA评分、PGA评分无交互作用(F交互=0.553、1.024,P交互=0.628、0.216),不同组别患者之间CEA评分、PGA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0.827、2.735,P组间=0.352、0.082),不同治疗次数患者之间CEA评分、PGA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次数=17.875、18.527,P次数=0.000、0.000);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两组患者的红斑严重程度明显降低,毛细血管扩张清除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L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OPT组[6.00%(3/50)vs 20.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宽谱OPT与窄谱DPL治疗ETR的疗效相当,但DPL的安全性更高,所需能量密度更低.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已经逐渐成熟,与此同时5G和云计算技术也蓬勃发展,云通信作为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音视频即时通信服务,这种新兴的服务模式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旨在为云通信系统的管理人员,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B/S结构的云通信管理平台。本系统前端使用JavaScript的Vue框架和MVVM模式、服务器端使用JAVA的SpringBoot框架实现前后端分离开发,辅以MySQL搭建整个平台,实现了系统中
目的:探究皮内缝合联合皮肤黏合剂关闭切口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切口愈合、瘢痕情况及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7年5月-2019年6月行TKA患者114例(126膝),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取皮内缝合联合皮肤黏合剂关闭切口的57例(64膝)作为观察组,采取传统缝合关闭切口的57例(62膝)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切口缝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术后切口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Hol
目的:探讨切缘上方的眼轮匝肌与眶隔组织瓣固定在重睑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7年2月-2020年10月于日照市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科就诊的重睑成形术就医者76例,所有就医者均采用切缘上方眼轮匝肌与眶隔组织瓣固定的方法行重睑成形术.对手术效果、患者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等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76例就医者手术效果满意或者比较满意,双侧重睑弧度均流畅.结论:切缘上方的眼轮匝肌与眶隔组织瓣固定的重睑成形术方式,临床疗效佳,患者满意度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面对互联网与日俱增的数据量,用户为了寻找某些信息而遍历整个互联网是不可能的。推荐系统是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之一,在新闻、音乐、电影、短视频等领域都有着出色的表现,为相关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但是由于电商网站中影响用户决策的因素有很多,相关推荐算法仍然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的主要工作有:(1)本文设计了 一种推荐框架,该框架借助Flink的批流统一特性将离线批处理训练和实时增量更新结合在
目的:分析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联合鼻骨骨折复位术对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患者的美学效果.方法:将笔者医院耳鼻喉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4例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采用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鼻中隔成形术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鼻腔通气功能、鼻外形优良率和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鼻腔呼气吸气阻力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微针联合氨甲环酸溶液局部治疗红斑型毛细血管扩张性酒渣鼻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0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红斑型毛细血管扩张性酒渣鼻患者92例,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常规组给予染料激光治疗,研究组给予微针联合氨甲环酸溶液局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总疗效、不良反应、复发情况、疼痛情况及皮肤生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皮肤红斑值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