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走过场”、“炒热闹”的低效状态,这与高效课堂思想相悖。怎样改变这种状态呢?作者从灵活分好组、掌控好过程、科学的指导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如今,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是“家常便饭”。但是,走进中小学课堂,大都是这样的情形:课堂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组中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讨论,气氛看上去甚为热烈。看到这样的情形,理性的人一眼就能看穿或看透这小组合作多为“走过场”“炒热闹”。举个例子,相信你一定能看出个眉目:小组合作中,多是活跃分子的独秀,一般学生特别是薄弱学生只是嘴动动,压根就没有参与。看来,我们对合作学习认识还嫌不够,多是随意而为,往往认为弄几个问题让小组成员讨论讨论就一切完事。由此不难看出,当前很多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仍处在低级阶段。课堂如何改变这种低效的状态呢?下面笔者就把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作梳理、归结,谈谈看法。为便于阐述,笔者以自己任教的学科(初中思品课)为例。
一、灵活分好组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可以说,小组分得怎样,就决定了课堂上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怎样。毫不夸张地说,分好组是有效合作的前提。
1.分组前,教师要熟悉分析每一位学生,把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比如学生学业水平(成绩)、兴趣爱好(喜欢谈什么话题)、性格特点(表现欲望怎样)、能力倾向(组织能力怎样)、性别甚至成长背景(家庭幸福度怎样,是否留守),等等。
2.分组时,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数,灵活分组,一般每小组3到6人为最佳。要兼顾小组成员间的优势互补,力求做到组际平衡,各组各有特色,也就是提到哪个组,这个组的特点你都能说出一二。
二、掌控好过程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1.要把握好时机。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替代。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对教学时机的把握。
教学《行为与后果》第一框题,为帮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人们都要做出相应的行为,而这些行为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根据教材使用的情境资料,我用了3个追问,让学生陷入情境然后设置一个“对话”活动:你能不能给材料中的“海因茨”一个更好的建议?这样的设置,就让学生的思维处在亢奋状态,探求欲望无法遏制。课堂上小组间同学们思考着、交流着、讨论着,效果很好。
2.要调控好过程。首先,教师要掌控好时间。教师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后要给学生足量的独立思考时间,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作学习用时。其次,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闲着,而要目测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仔细观察,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准确掌握学生合作学习的进展情况和效果质量等,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指导;最后,教师要善于抓住亮点,对学生的一些具有新意的表达或观点要形成辩题等,引导学生切磋。
三、科学的指导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1.在学生合作学习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这是应该不能忽视的。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如教学《优良的意志品质》时,我设计了一个活动。通过该活动要求学生掌握一种方法,学会在面临选择时能理性分析,全盘考虑,最终做出科学的抉择。为此,我把活动分为三步:(1)我给学生讲解这种方法(重要可行决定法)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也就是基本流程步骤等。(2)根据情况,重新分组,学生每4人为一组。其中一位学生根据相关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其他3名学生根据该法做出选择还要说出为什么作此选择,此后各小组将本组3名学生的选择情况和原因进行比对,并研磨怎样进一步选用该法。(3)待各组研讨完毕后,各小组研究成果在全体学生间进行交流。
2.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的平台。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交流讨论。这里重点谈谈问题的设置。设置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做到让学生愿意迎接这个挑战最理想。教学《生活中的承诺》时,我展示了一组生活情景,然后让各个小组学生选取其中一个,要求每组确定角色,即景表演,最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⑴看了以上表演,相信你对承诺有了新的认识,你的理解是?⑵你希不希望兑现这些承诺?如不兑现,结果一样否?为何?⑶生活中承诺无处不在,考虑一下,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我们身边还有哪些?⑷身为初中生,你作过承诺吗?在哪些方面做出的?情况怎样?这样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值得讨论;但又不是很难,很怪,学生都能有话说。看来难度适中的问题学生易于接受,也能唤起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
3.要想小组合作学习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评价这一环节不能可有可无,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样做,能让组内同学协同一致,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毫不夸张地说,适切的评价就如同润滑剂,抑或催化剂,使用好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环节做好了有时还能收到奇效。平时教学中,我常常设置这样的奖项:主动参与奖、奇思妙想奖、配合默契奖……通过这些奖项,可以引导学生朝着一定的方向前行,朝着有利于课堂有效开展的方向前行。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法是充分解放学生身心。思想品德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秉持小组合作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咬紧牙关,奋力前行,为实现小组合作学习走向理想境界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龙雪娇.探究新课程改革课堂中的自主学习[J].新课程(中学),2015(11).
[2]邵煜霞.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优化策略[J].华夏教师,2015(09).
[3]魏贵平.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J].学周刊,2015(17).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如今,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是“家常便饭”。但是,走进中小学课堂,大都是这样的情形:课堂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组中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讨论,气氛看上去甚为热烈。看到这样的情形,理性的人一眼就能看穿或看透这小组合作多为“走过场”“炒热闹”。举个例子,相信你一定能看出个眉目:小组合作中,多是活跃分子的独秀,一般学生特别是薄弱学生只是嘴动动,压根就没有参与。看来,我们对合作学习认识还嫌不够,多是随意而为,往往认为弄几个问题让小组成员讨论讨论就一切完事。由此不难看出,当前很多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仍处在低级阶段。课堂如何改变这种低效的状态呢?下面笔者就把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作梳理、归结,谈谈看法。为便于阐述,笔者以自己任教的学科(初中思品课)为例。
一、灵活分好组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可以说,小组分得怎样,就决定了课堂上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怎样。毫不夸张地说,分好组是有效合作的前提。
1.分组前,教师要熟悉分析每一位学生,把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比如学生学业水平(成绩)、兴趣爱好(喜欢谈什么话题)、性格特点(表现欲望怎样)、能力倾向(组织能力怎样)、性别甚至成长背景(家庭幸福度怎样,是否留守),等等。
2.分组时,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数,灵活分组,一般每小组3到6人为最佳。要兼顾小组成员间的优势互补,力求做到组际平衡,各组各有特色,也就是提到哪个组,这个组的特点你都能说出一二。
二、掌控好过程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1.要把握好时机。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替代。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对教学时机的把握。
教学《行为与后果》第一框题,为帮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人们都要做出相应的行为,而这些行为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根据教材使用的情境资料,我用了3个追问,让学生陷入情境然后设置一个“对话”活动:你能不能给材料中的“海因茨”一个更好的建议?这样的设置,就让学生的思维处在亢奋状态,探求欲望无法遏制。课堂上小组间同学们思考着、交流着、讨论着,效果很好。
2.要调控好过程。首先,教师要掌控好时间。教师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后要给学生足量的独立思考时间,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作学习用时。其次,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闲着,而要目测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仔细观察,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准确掌握学生合作学习的进展情况和效果质量等,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指导;最后,教师要善于抓住亮点,对学生的一些具有新意的表达或观点要形成辩题等,引导学生切磋。
三、科学的指导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1.在学生合作学习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这是应该不能忽视的。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如教学《优良的意志品质》时,我设计了一个活动。通过该活动要求学生掌握一种方法,学会在面临选择时能理性分析,全盘考虑,最终做出科学的抉择。为此,我把活动分为三步:(1)我给学生讲解这种方法(重要可行决定法)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也就是基本流程步骤等。(2)根据情况,重新分组,学生每4人为一组。其中一位学生根据相关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其他3名学生根据该法做出选择还要说出为什么作此选择,此后各小组将本组3名学生的选择情况和原因进行比对,并研磨怎样进一步选用该法。(3)待各组研讨完毕后,各小组研究成果在全体学生间进行交流。
2.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的平台。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交流讨论。这里重点谈谈问题的设置。设置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做到让学生愿意迎接这个挑战最理想。教学《生活中的承诺》时,我展示了一组生活情景,然后让各个小组学生选取其中一个,要求每组确定角色,即景表演,最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⑴看了以上表演,相信你对承诺有了新的认识,你的理解是?⑵你希不希望兑现这些承诺?如不兑现,结果一样否?为何?⑶生活中承诺无处不在,考虑一下,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我们身边还有哪些?⑷身为初中生,你作过承诺吗?在哪些方面做出的?情况怎样?这样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值得讨论;但又不是很难,很怪,学生都能有话说。看来难度适中的问题学生易于接受,也能唤起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
3.要想小组合作学习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评价这一环节不能可有可无,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样做,能让组内同学协同一致,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毫不夸张地说,适切的评价就如同润滑剂,抑或催化剂,使用好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环节做好了有时还能收到奇效。平时教学中,我常常设置这样的奖项:主动参与奖、奇思妙想奖、配合默契奖……通过这些奖项,可以引导学生朝着一定的方向前行,朝着有利于课堂有效开展的方向前行。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法是充分解放学生身心。思想品德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秉持小组合作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咬紧牙关,奋力前行,为实现小组合作学习走向理想境界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龙雪娇.探究新课程改革课堂中的自主学习[J].新课程(中学),2015(11).
[2]邵煜霞.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优化策略[J].华夏教师,2015(09).
[3]魏贵平.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J].学周刊,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