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非体外循环下心脏搭桥术患者的影响

来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love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非体外循环下心脏搭桥术患者遵医行为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本院行非体外循环下心脏搭桥术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61.48±5.31)岁;观察组男23例,女23例,年龄(61.73±5.84)岁。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常规宣教、术前准备、术后体征监测、基础护理等;观察组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包括深化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康复,两组均持续干预至患者出院前。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术后并发症及康复情况。

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情绪控制评分(90.75±5.46)分、健康行为评分(90.86±5.34)分、治疗与护理配合评分(93.62±4.27)分、应对方式评分(88.23±6.24)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1.45±6.53)分、(82.16±5.42)分、(84.53±6.05)分、(78.82±6.9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5.23±1.14)h、ICU监护时间(1.91±0.65)d、下床活动时间(2.15±0.37)d、住院时间(10.89±1.67)d,均短于对照组的(7.46±1.75)h、(2.63±0.82)d、(3.42±0.64)d、(13.28±2.55)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52%(3/46),低于对照组的23.91%(1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2,P=0.020)。

结论

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非体外循环下心脏搭桥术患者遵医行为,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脑卒中后遗症期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修复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就诊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男28例、女19例,中位年龄69岁;对照组男27例、女20例,中位年龄68岁。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应用针灸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神经功能修复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效果和对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9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60.41±4.85)岁;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60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辅助康复训练对肩手综合征患者患侧运动功能及生活日常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肩手综合征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55.16±4.27)岁;观察组男23例,女23例,年龄(54.87±4.63)岁。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悬吊运动辅助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患侧运动功能、疼痛程度及
目的检测微小RNA-206(miR-206)和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 4,CDK4)在神经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究两者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以
目的观察不同分型的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步态障碍特点。方法前瞻性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69例CSVD合并步态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1例,女28例,年龄(59.25±5.71)岁,均行影像学检查,将患者分为脑微出血型、腔隙性梗死或腔隙灶型、脑白质疏松型。分析不同分型CSVD患者的步态障碍特点,包括步长、步速、步频
为满足深圳市龙华新区综合医院直加机房功能要求,采用防辐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直线加速器室顶板、侧墙等。为克服传统施工技术易造成混凝土开裂、钢筋变形较大、保护层厚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