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对促进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的研究

来源 :启迪·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411574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绸都盛泽经济繁华,文化丰硕厚实,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丝绸文化能提升高中生的审美能力,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能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养,对阅读和写作的进步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地域文化 绸都文化 学习品质
  自古以来,盛泽就具有“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的繁荣景象。盛泽在丝绸业繁盛的同时,也形成了“黉宫蜚声”的现象,人文蔚起,科第相望,历代名人相继涌现。无论是绸都盛泽繁荣的经济,还是千百年璀璨的历史文化,以及这个地方独特的民俗民风、经济环境,都对这个地区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纲》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特别是丰富的自然资源。”新课程的这一理念让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将书本知识和地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将语文学习和生活环境有机统一起来。盛泽这种地域性的特点很鲜明,对教育教学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陶行知说:“学校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一直以来,盛泽的人们在丝绸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树立了“勤劳、开放、创新、求实”的精神文化,这一精神文化对本地区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多年来坚守在高中语文一线教育岗位,对如何恰当引入本土资源促进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品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丝绸文化是美的文化,能提升高中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对美学的理解
  自古以来,绸都的历史文化异常丰富,丝绸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说,丝绸本身所流露出的柔和明亮的光泽是外在美的话,我想,在轻柔顺滑的背后,盛泽人精于丝绸,恋于丝绸,甘于奉献,善于创新,吃苦耐劳就是内在美。在对丝绸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能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这也切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要求,学生的语文学习并不只是读读背背就可以,还要在阅读和鉴赏中获得美的认知和美的体验,而地域文化中的丝绸文化很好地为我们的这种学习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我校经常会组织学生参观盛泽的“宋锦文化园”。宋锦光泽富丽,质地坚柔,被授予丝绸“锦绣之冠”,被赞为我国的三大名锦之一。当学生看到品质繁多的宋锦,惊喜之情溢于言表,产生了很好的审美体验。
  一方面激起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另一方面提升自己对美的理解和美的认知,这种美的能力可以迁移到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在阅读鉴赏的时候,对文章产生很好的审美体验,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了解丝绸文化,了解本土文化的特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大使命,必须老师和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在盛泽人精于丝绸,恋于丝绸,甘于奉献,善于创新,吃苦耐劳的内在美上面,学生更可以学习到很多优秀品质。迁移到语文学习中,就是专注、持久、坚持的品质。一个人在做事过程中,如果能够专注坚持,这本身就是个人品质的提升,是个人美学素养的重要部分。语文学习是建立在个人素养基础上的,“本立而道生”,根本确立了,道就自然产生了。个人的素养提升了,语文学习品质也会提升,这是顺其自然的。所以教师要恰当引导,让学生融入其中,让丝绸文化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
  二、绸都历史文学丰富多彩,对提高高中生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熏陶作用
  绸都的丝绸文化渊源流长,从古至今这里就有种树、育蚕、缫丝、织锦的传统。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对此写了很多优秀诗篇,如明代诗人周灿《盛泽》:“水乡成一市,罗琦走中原。”这首诗写出了绸都的繁荣,商贾的多金和绸都劳动人民的勤谨。
  汪文柏的五律《盛湖》中这样写道:“矮屋环湫市,洄流界叠塍。夜灯千匹练,秋雨半湖菱。击榜吴娃捷,评珠贾客能。辛勤终岁力,犹未足催征。”在阅读这些优秀的绸都诗歌时,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底蕴和家乡自古以来的特色传统,唤起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从而激发自己学习语文的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品质。
  在阅读盛泽优秀诗篇的过程中,因为所写的内容是自己的家乡,所以有很大的熟悉感,再看看自己家乡的父老乡亲,千百年来一直孜孜不倦地从事着有关丝绸的工作,对父老乡亲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更能贴近自己与家乡的情感,引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可见,本土文化可丰富学生的人文认知,通过文学作品的熏陶获得对历史、人生和价值观念等认识。
  自古以来盛泽的对联也是独具特色的,与盛泽的丝绸文化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收集盛泽的对联。以下是学生的成果:
  盛泽白龙桥对联:
  风送万机声莫道众擎犹易举,
  晴翻千尺浪好从饮水更思源。
  盛泽红梨园对联:
  遥想当年司马盛斌,筑寨屯兵围土造田,三吴两浙传佳话;
  喜看今日绸都儿女,抽丝剥茧织云绣锦,四海五洲扬美名。
  在收集整理对联的过程中,学生接受了本地区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对联中会涉及到很多典故,这些典故增加了学生的文学知识,丰富了自己的人文素养,拉近了与历史的距离。
  对联也是江苏高考的一个考点内容,有时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高中学生品读这些对联的过程中,也会发现对联的一些特点:结构相同,末字平声,字数相同,并且词性也相同,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对对联的印象就会由模糊变为清晰,学习起来也就更加得心应手。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
  三、绸都民俗文化对本地区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的培养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资源。”盛泽的民俗文化异常丰富,下面以“小满戏”为例谈对本地区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的培养。
  《盛湖竹枝词》:“先蚕庙里剧登场,男释耕耘女罢桑。只为今朝逢小满,万人空巷斗新妆。” 盛泽先蚕祠正殿里供奉了三个像,分别是神农、嫘祖和轩辕。嫘祖是丝绸业得先祖。殿上挂着四个字:“先蚕遗泽”。
  学生在阅读这些有关民俗的诗歌时,可以激发自己的研究兴趣,因为这些民俗文化是课本上接触不到的东西,如此可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结构,同时拓宽眼界,对民俗建筑等也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学生在了解以上内容时,能够知道丝绸和嫘祖的关系,同时也能了解到远古的有关传说,在阅读这些远古传说的同时,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学生一般不会对此特别关注,但是“小满”和盛泽有不同寻常的关系,因为这一天是悠久的“桑蚕文化”的延续,当我们得知,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中真丝刺绣的大型壁画就是以盛泽的小满戏为题材创作的,这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更加激发自己热爱家乡的感情。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恰当引入这方面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加深他们对语文的理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同时还能想到,盛泽民俗文化是我国古老灿烂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从而激发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
  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如果阅读到有关民族文化的一些内容,就可以由自己家乡的文化向外作迁移,对其他地域和民族的文化有更多的认同感和审美体验。很多学生在写文章的时候,由于阅历较深,思考较多,写出来的文章就有血有肉,感人至深。如果学生对民俗文化有比较深刻的了解,那写出来的文章就能上升一个档次,对家乡的认识也就更加深刻。文章里就会有一些感人的成分,有对家乡的热爱,有对本地区民俗的描绘,有对传统的一些思考,这样的文章写出来就会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全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 夏志芳.地域文化·课程开发【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摘 要] “体验式”德育在倡导德育回归本源,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得到教育,不断强化甄别是非标准,从而不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从自主管理,引导学生;社团活动,多元开放;挖掘资源,注重整合;家校合作,凝聚合力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力求学生在接触复杂的社会中提升了道德境界,从而人格也走向美善的成熟之境。  [关键词]体验式 德育 管理 社团 资源 家校  
期刊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创意手工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是一种最能让幼儿体验到自主、独立、创造,介于游戏心理表现之间,是调节幼儿心理的良好方式,能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同时既锻炼幼儿手、眼、脑和谐统一的能力,又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手工它有许多的形式和表现手法如:撕、刻、缝、印、拼、摆、拓、染、扎、捞、贴、穿等等,每一类型的手工
期刊
所谓“问题学生”:就是老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一些行为表现怪异,不听从老师教育,平时我行我素惹是生非,或上课不遵守纪律,成绩很成问题的学生,也就是“德困生”或“学困生”,令老师们很是头疼。在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中,有的老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最后能把存在问题的学生引入正常的轨道;也有部分老师可能耐心不够或采用了不当的方法,导致学生思想抵触情绪更大,更甚者走上极端的道路,结果可想而知。  
期刊
[摘 要] 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语音感受能力、语意感受能力、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能力的综合。要真正地学好英语,培养良好的语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多读、熟读,积蓄朗读的“量”,再多维度结合,提高朗读的“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够使学生产生更深厚的兴趣,从而更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的学习,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会大大提高。  [关键词] 英语朗读 培养 语感  英语
期刊
[摘 要] 构建适当的问题系列(问题链)是实现课堂深度教学的基本线索和方法。文章从创造具有深度的课堂教学出发,论述了精设问题链,以在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驱动学习真正发生、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融合深度体验、在“重难点”的有效突破中凸显深度理解、在方案设计的完善中聚焦深度拓展。提出助推课堂深度教学,创造品质课堂应是每位教师的期待和追求。  [关键词] 深度教学 问题链 深度理解 深度体验 深度拓展  物理
期刊
人们都说:“教育是一种艺术。”在我看来,教育更是教育工作者用心经营的一种艺术,因为心中有爱,教育才会显得更加温暖。与此同时,教育也是慢的艺术,需要老师学会等待,在等待中静等花开。  任小文老师的讲座《与学生同成长》,让我们老师感受到了她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她对教育事业的那份执着和追求,三十多年来,她每天奔波在教育的第一线,用爱倾听着她的学生,也正是她拥有着“教育是一种守望”这样的理念,才创造了独特的
期刊
下午大户外游戏开始了,我们大四班的孩子们是到书香屋去参加户外游戏。今天是第一次出来大户外,孩子们显得异常的兴奋,到了书香屋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了想玩的游戏,顿时41个孩子被分成了四组,他们都各自很快进入了状态。我的目光落在了图书馆的门口,图书馆共有两个管理员,孩子基本能看懂借书卡,可是在具体借得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各种混淆的记录,比如豆惠琳的记录,很清楚她借的是黄色书签2号柜 的书,可是在标志的地
期刊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仅仅是知识的接受器。现代教学思想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主导,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  “教授之力,仅为诱导之具,而自动之力,实为成功之基。”这就是说,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启发诱导,在于指导学习的目的和方法,而最终使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独立思考,主动进取,这才是成功的根本。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和价值观,要有眼光和气量,给学生创造思维
期刊
[摘 要] 特殊学校的学生由于自身问题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相对迟缓,而教师又只顾及自己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学习进度的关注,这样就使学生产生自卑情绪,甚至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面对特殊群体,需要特别对待。  [关键词] 特殊群体 语文教学 特别对待  特殊学校的学生由于自身问题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相对迟缓,而教师又只顾及自己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学习进度的关注,这样就使学生产生自卑情绪,甚至会打
期刊
[摘 要] 在当前教育的环境下,学生从自主预习开始,在教师导学案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上习题,小组合作探究展示等,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让优生更优,成了老师的难题,尤其在期末复习时,我想应该在教学方法上大胆探索。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关键是方法,优生他们优于其他学生,教师在讲课、解题时给予适当的辅导、点拨会效果更好。我认为通过有效、及时、激励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