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王世清家的门前,有一棵银杏树,高十余米,粗二十余公分,树干亭亭玉立,树冠隐隐如华盖。
节气已过立冬,树叶落尽。那些购买风景树的主儿便像蜜蜂采蜜一样,到乡下来挑选各种各样的树了。这天,树贩子来了,给价两千元。王世清考虑,价格比往年又上了新档次,便一口答应要卖这棵树了。买风景树不同于买别的树,这需要连根部一米见方的土壤及树根用镢头和钢铲原封不动地挖出来,再加草绳密密地一道道缠紧,包装完毕后方可装车运走。于是,王世清从家中取出镢头,树贩子到车上取自带的钢铲,便开始挖这棵银杏树。可是,挖来挖去,挖到一米深了,树周围毛毫根都截断了,唯独主根还是如马蹄印子那么粗。两个树贩子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异口同声地说:“再挖再挖,树根这么粗,一旦截断,移植时不容易活。”于是,他们三人继续往下挖,又挖下一尺多,树根竟然还是和马蹄印子那么粗。其中那个长脸树贩子说:“没法了,它还那么粗,快把它斜茬切断算了。”另一位圆脸的说:“没法了,也只有如此了。”同时欣悦地抬起头,再次看看树干和树冠,只见树皮生长的痕迹,嫩俏俏的,似乎稍微戳破点儿皮便会流水。他便说:“哟,这树的长势可真不错呀!要是不落叶的话,真可谓是树大根深叶又茂哇!”
王世清急忙接着说:“不错,不错,这棵树的确长得欢。”再看看树的主根,便又说,“噢,树长势好,原因就出在这主根上啊!”嘴里说着,忽然想起一些往事,立时心有所悟。不知不觉又自言自语:“噢,只有根深才能叶茂啊!根本哪!根本……”
二
王世清所想往事,不是别人身上的事,也不是他自己的事,而是他的邻居王老四及与王老四命运密切相关的另一位邻居王崇信的事。王崇信和王老四不但是邻居,并且是同龄人,又从小是一个班级的同学,相互交往得可说是情深意切。小伙子长得都不错,然而,命运却有天壤之别。王崇信现为石材厂的厂长,家财万贯,且妻子贤惠又漂亮。王老四却只在家守几亩地转悠,搞得身无分文。三十出头了,连对象也没有找到。究其原因,除了家庭教育方式有所不同外,各自的为人秉性和处事方式也不能说不主要。王老四的父母是普普通通的乡间农民,没有太多想法,也不太懂得如何教育后代。但这样说也不对,儿女要是自己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学好如何做人,自然也会有出息,可是,偏偏老四只学得满脑子小聪明,凡事总围绕“我”字打转转,弄来弄去聪明反被聪明误,逢大事处处碰壁。崇信的爷爷是老革命军人,他临终的时候曾嘱咐全家人:“人生在世,千主要万主要,什么主要也不如好好做人主要。一个人要想在人群中立得住脚,只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才是根本。”崇信也有记性,把爷爷说的话铭记在心。处事为人专为他人着想,而常常是把自己放在次要地位。
要是单就记忆力和学习悟性,崇信是远不如王老四的。同学们都曾记得:从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王老四数学考试几乎每次都是一百分,其他科目测试,也大都平均九十分以上。可是,过了三年级以后,崇信觉得不把文化课学好,将来踏上社会后就无法好好做人。崇信奋发努力,学习成绩由中游逐渐提高到上游。老四呢?却因对读书的意义认识不足,学习成绩反而逐渐下降了。
到了四年级时,一天上午,课间操完毕,校园的柳树上有几只麻雀,叽叽喳喳叫得正欢。王老四从衣兜里取出弹弓,把弹弓兜里扣上石子,“嗖”的一声响,石子弹出,树上一只麻雀受伤,飘飘摇摇,向校园东大门外无力滑落。王老四急忙向东大门外追去。
校园东大门外,往东六米处的地堰上,成行栽有十几棵山楂树,那只受伤的麻雀便落在其中一棵最矮小的山楂树上。等王老四跑出门外看时,却见同学李凯早已把麻雀抢在手中。王老四说:“喂,把麻雀给我,是我打下的。”
李凯不服地说:“什么你打下的,雀是飞到我身边被我捉住了。”
王老四解释说:“你别打赖哈,不信你看看雀身上有伤。”李凯却说:“受伤它也是在别处受的,没人证明是你打的。”王老四瞪起眼来说:“你给不给?!”
李凯说:“我就不给。”话刚说完,王老四便扯着他的胳膊向他夺那只麻雀。李凯毫不示弱,狠狠地把麻雀捏死,接着便跟王老四抱在一起,相互扭打起来。
正在这时,王崇信老远看到二人打了起来,急忙跑过来给他们劝解。崇信用力把二人拉开,二人气喘嘘嘘的,怒目相视。崇信问明情况后,批评道:“你看看你们俩,不就为只麻雀嘛!是同学友谊主要,还是那只麻雀主要,你们怎么就不会好好想一想呢!”王老四说:“这家伙,欺负人!”
“是你欺负人!”李凯顶他一句。
崇信说:“好啦,好啦!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存在谁欺负谁,多想想怎样能使学习成绩进步的大事,小是小非互相让一让不就过去了嘛!”王老四和李凯听崇信说话大大方方的样子,各自再想想自己幼稚可笑的小心理,一时间羞愧难当,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禁不住不约而同害羞地笑了。
一天中午,忽然乌云密布,雷声滚滚,顷刻,便落下雨来。王老四家的平房、院里摊晒着花生,哥哥们都有事不在家,父母急忙取木锨、扫帚,往一起收。老四在家里玩扑克牌,正兴趣盎然。父母从小惯着他,见他年少也没喊他。正在这时,王崇信从老四大门口路过,老四家大门开着,崇信见老四父母忙着往一起抢收花生,二话不说,急忙跑进院,抓起一个木耙子便帮忙干起来。老四父母齐声说:“你歇着吧,崇信,老四在屋里,你进去跟他玩吧。这些大人的活,你们不会干。”
崇信却说:“大叔大婶,这活有什么不会干的,跟你们学着把花生往一块收不就行了嘛!”说罢,一边用耙子推花生,一边朝屋里大喊,“快出来呀!老四,出来帮大叔大婶收花生,要下大雨了。”老四在屋里却只是玩他的扑克牌。老四父亲说:“这懒东西,你喊不动他,快别喊了,你也进屋歇着吧。谁也不用,我和你大婶拾掇拾掇就行了。”崇信却说:“不,大叔,这样的事你不应当惯着他,花生这东西着了雨会烂的。”老两口见崇信如此懂事,自己儿子却反而不如人家,便大声喊:“老四,出来帮干活。”老四却怎么喊都不出来。崇信帮老四父母拾掇完了院里的花生,又到平房上拾掇。直到都收拾完毕,帮老两口把花生堆上盖上了塑料布,然后把四处都用砖头、木棍之类的东西压牢,方才停下。老四父母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 三
老四和崇信读书都读到高中毕业。他们的年龄都到了该谈婚论嫁的时候了。老四家兄弟四人,还有一个妹妹。国家农村改革生产责任制刚刚下放下来,因家中经济底子薄,老大三十岁,其余兄弟各少两岁,老四正好二十二岁,他们竟然没有一个娶上媳妇的。老四父母便教导儿子们:“你们可得各自设法努力挣钱哪!千主要万主要,努力挣钱最主要。只要有了钱,媳妇不难找。”老四和哥哥们都点头答应。
可是,老天爷就是会捉弄人,人都想钱,钱就是不想人。想发家致富,只闷头瞎干照样不解决问题,还要多思多想,寻找发财门路。只找到发财门路还不行,有些事要想办好,还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况且,这寻找发财门路的同时,能找到或不能找到,往往与人本身处世为人的品德是密切相关的。天上掉馅饼的事世间肯定不存在。人际关系搞不好,事业就搞不好,恋爱之事更是一筹莫展。老四哥几个一不善于动脑搞活经济,二不能把别人的疾苦当做自己的疾苦去解决,而后让别人帮他们想办法。因此,只得靠死守几亩庄稼过日子,其结果,婚姻仍然都不顺。后来没了法,老大老二都三十大多了,只有经人说合,有那家中没有儿子的人家,又经济条件和他们家差不多的,索性来个女娶男,凑合到一起过日子。老三也经媒人介绍,娶了个一条腿残疾的媳妇。老四却不是服命的人,自己心高如天,想追求真情真爱,却不知如何去追求。只等天上掉馅饼,有像七仙女救董永那样的美事出现。可惜,人间又没有真正的七仙女,他的婚姻便就一年接一年地蹭起时间来了。
一九八六年夏季的一天,老四受父亲吩咐,推起小推车去北面八里地以外的丰田村卖猪崽。到中午,六个猪崽全卖完,他便推空车往回走。行至半路,忽然见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妇人蹲在路旁,伸直了脖子,把头探到路边堰渠沟里呕吐。此时,老四已不是小时候了,他常听人说,行好就能得好,因为常做些助人为乐的事。看到老妇人,他便放下小车,走向前去询问。老妇人吃力地告诉他,自己可能是中暑了,她的家离他们说话这地方足有十五里地,属于北面乡镇王家屯。老四说要送送老妇人,老妇人同意了,老四便把这位老妇人送回了家。老妇人感动之下,让老四留下姓名和住址,老四告诉了她。
过了几天,天刚下了一场雨,空气新鲜得很,温度也不高。老妇人让人捎口信,让老四有时间到她家去玩。老四听说后,换了一套新衣新裤,又到理发店理了理发,便去了老夫人家。
老妇人家就三口人,除了老两口外,还有一个二十六岁、生得非常漂亮的女儿。老妇人的老伴姓崔,叫崔开春,女儿叫崔丽云,人们都叫她云云。老两口早就想好了,给女儿找婆家,不管男方家境如何,只要小伙子心眼善良,又有一定的上进心,再加上身体好,就把女儿嫁给他。不过,有这想法也不能只根据小伙子一事一时便把亲事订下,还需在日常生活中让女儿跟男方多了解多接触,切实觉得男方从多方面都能和女儿谈得来,才能真正做决定。因见老四能热心助人,对老四的第一印象还算不错,便决定办个小型养猪厂,以雇用老四帮忙为引子,让女儿跟老四长期熟悉一下。
“大爷大娘你们好!”老四问候。
“啊,好,好好。”老妇人和老伴齐声应着。说着,老妇人便喊正在里间绣花的女儿:“云云,快过来,你大哥来了,过来和你大哥说说话。”
云云从里间走出来了。只见云云上身穿一件红色的短袖衬衫,下身着一条月白色的长裤,留着两条黑里透亮的麻花长辫,脑门前整齐的刘海儿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如葡萄般的大眼睛,配着双眼皮,再加她白皙的肌肤,那被红衬衫映得粉红的圆脸,真如仙女下凡一般。
“大哥,您好!”云云开口问道。“啊,好好,妹妹。”老四还礼。
相互说了一番客套话。李大爷坐在了炕东头,李大娘坐炕西头。云云搬来个小小炕桌,放在炕中央。然后取来一个大西瓜,放在一个大盘上,用刀切成十几块的三角形,连大盘一起端到炕桌上,又取瓜子、花生各一小盘,也放在炕桌上。然后,亲手递给父母各一块西瓜,又取一块递给老四,亲切地说:“大哥,吃块西瓜,花生瓜子自己拿着随便吃。”老四急忙说:“好好,谢谢妹妹,我吃,我吃。”心里激动得如见到了月里嫦娥。大爷大娘的农家小屋虽不开阔,此刻在老四眼里,却刹那间变得金碧辉煌。
“老四,有对象了没有?”李大爷开口问道。
“没有。”老四坦率地说。
“今年多大了?”李大娘问。
“这个……三十岁了。”老四觉得这么大的年龄还没有个对象,很不好意思地回答。
“唉,这么大了,也好成个家了。”李大爷和李大娘异口同声地说。
老四沉默不语。忽然一转脸,只见云云的两眼如两道电光一样直射在他的脸上。那眼神似乎比海还要深,里面带着同情和安慰,也带着鼓励和鞭策……老四轻轻把脸转向一边:莫非她对我有意思?他心里猜测着……
“来来,吃瓜子,吃瓜子。” 李大爷急忙说。
“嗯,好,好。”老四随口答应着,伸手从盘子上捏几个瓜子,将其中一个塞在嘴里,其余几个放在另一只手里。“奇怪,云妹看我时是那么深情,大爷、大娘在这当口又如此关心我的婚事,莫非老两口想让云云跟我成亲?”老四心里暗暗地还是在琢磨。李大爷说:“哎,老四,想什么呢!回家和你爹娘商量一下,眼下政府正扶持养殖专业户,我贷了五万块钱的款,准备养猪。我和你大娘老了不中用,云云一个姑娘家干这些活也不太得力,打算让你来帮帮忙,你看行不?猪棚我这有现成的。”李大娘则补充说:“哦,我们给你高工资,眼下在建筑部门当小工的一天一百八十块,我们也给你一百八。等猪养好挣钱了,再多给你加一些。”老四忽然心有所悟:“噢,老两口可能是以让我帮他们干活为考验期,看看我是否可和他们女儿谈亲事呢!”他偷眼看看云云,心中那股爱的火焰在燃烧,他自知自己经济条件差,不敢痴心妄想。不痴心妄想这固然是好,可是,明里不追求,暗里努力创造条件去争取这也无可非议,而他呢?身上却隐藏着另外一种思想怪癖:以他的处世经验,有好多男女在初恋时,只以隐约的言行举动相互暗示爱意,到最后只要男方家里一贫如洗,这个恋爱最终还是归于失败。他明白,以他现在这经济状况要是向云云求亲,反显自私,只靠眉目传情,让女方牵着鼻子走,恋爱谈不成不说,最后工夫耽误上了,工资又拿不到手。这岂不是做了鸡飞蛋打的蠢事!不行,不能和他们扯这些淡,干活讲价便是! 老四低头暗暗算小账了:“呀,养猪这活多脏啊,天天闻臭味,这活是又脏又累,一天才给一百八,不划算。”李大爷似乎看透了老四的心事,“哦,你要是嫌一百八少了,就再给你加加,加到二百,你看怎么样?”
“这个……”老四暗暗为难,担心老两口不能及时给他开支,却又没法说出口。不想,此时云云好像又看透了他的心事,便说:“大哥不用为难,有话尽管说。”老四说:“能到月底便开支?”李大爷说:“这个,我们尽量给你一个月一开支,艰难时,你也别要得太紧,钱,早晚是瞎不了你的。”老四暗想:这话就不把握了,猪养好了还中,要是养不到好处,还不赔个大的!只要一赔钱,工资我向谁要去?不行,这要是中途为要钱闹出什么别扭,还不如趁早不干……“哦,是这样……”老四抬起头说,“这事我还真得回家和我父母商量商量再说。”
不想,云云又像看透了他的心事一样,便说:“大哥,你不用担心赔本不赔本的问题,猪这东西耐折腾,现在兽医技术又高,只要精心照料,不会出什么大问题。”接着,她又解释,“再说,人凡事没有胆量可不行,别说养猪还不一定能赔,就算万一赔了,俺也不会瞎你的工资。”此时,李大爷和李大娘真希望老四能把他们当一家人看待,希望他能大大方方地对他们说一句:“钱赚了,就工资照发,要是赔了,我就不要了,就算帮帮大爷大娘的忙了。”可是,老四就是说不出这话。不管云云怎么说,老四一直还是忧心忡忡的样子。“哦。这样,大爷、大娘,不管如何,我一个未成家的人,家中有父母,这事等我和父母商量后再做决定。”老四心里只怕李大爷赔了本工资难要,却一直以尊重父母为借口。
云云温柔地看着老四,说:“尊重父母是对,这样的事回家和父母告诉一声就行了,都是成年人了,不用大叔大婶处处操心。”
老四见云云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他,急忙避开她的目光。不一会儿,他又偷眼看看云云,心中那股爱的火焰在燃烧,可是,他又不敢多想。
云云见老四一直不开窍,提醒他说:“大哥,你不用多想,贫富不能决定一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你不相信别人,可以相信自己,要是连自己都不敢相信,可以相信人心向善这个人生原理,只要把人生的路走对,就什么都有了。”
可是,不管云云怎么开导,老四还是想不开。
李大爷和李大娘见他一直担心这担心那的样子,知道他是担心到最后自己吃亏,也就不勉强他了。
“你看着办吧,反正该说的话我们都和你说了,干与不干,你回去考虑好了再做决定。”李大娘说。
“好。”老四虚伪地点头答应。
回家后,老四把此事和父母细述一番,征求父母的意见。父母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这事你要是和云云已经订下了亲事,还好办一些,就这样和他们合伙,猪棚是人家的,你在人家那里养猪,眼瞅着得住在那里,吃喝花用难免得占人家一些便宜,万一出现矛盾,这账可算不清了,老古语有话,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弄来弄去,你时间耽误上了,大力也出了,人家翻脸和你一算账,最后吃亏的是你。到那时,两手空空滚回家不说,等云云和你有个言错语错的,口舌一起,你招一身是非,吃不了可得兜着走。”
老四本来就担心这担心那,让父母这样一说,也就死心踏地不想帮云云家养猪这回事了。因此,他和云云的事从此也就没什么进展了。自己没了上进心,老四反怨天忧人,他想着起初云云本对他有意,见他不肯和她合伙养猪,由此才变了主意,她这不是势利眼么!想起这些,他暗暗觉得,说不定这个云云就是想通过男人爱她的心理骗男人帮他们家干活呢,可不能上她的当!想来想去,他想不出个头绪,便开始莫名其妙地恨这个世界:唉,都说世上好人多,好什么呀?还不是各人为各人……
有关爱情之事,说没有事业便没有爱情,固然说不下去,但把话反过来说,一个没有事业心的男人,又办事前怕龙后怕虎的,根本就不值得女人爱。可惜,云云本有爱老四之意,老四却没有半点上进心,日子久了他们的事还是没有半点进展。两家子关系好归还好,只不过和干亲那样,时而相互走动罢了。
四
时光飞逝,转眼间到了年底,春节的脚步将近。一天,老四正在家里闲着无聊,忽然崇信娘来到他们家,她从衣兜里掏出一张红色的纸板,高兴万分地递给老四娘,“给,大妹子,我们崇信要结婚了,定得是阴历腊月十六的日子,这是请帖,你拿着,到时候你们可都得去喝喜酒啊!”嘱咐完毕,便匆忙走了,又到另一家下请帖去了。
老四母亲惊喜,老四也惊喜。惊喜之余,不觉又暗暗纳闷:崇信本是兄妹四人,三男一女,全家共六口。崇信上有一个大哥,大哥于去年刚成家。再下面的弟弟妹妹们全都未成亲。作为庄稼户,论起家庭经济负担,实在是重而又重。可是,大哥刚结婚不久,马上崇信又要结婚了,人家的日子是怎么过的?老四百思不得其解。
那么,这其中的奥妙到底出在哪里呢?这不得不先从家长的教育说起。
原来,崇信的父母延续了祖上的美德,教育后代就是和平常人不一样。尤其崇信父亲,年轻时在本地还属于比较有文化的人,和孩子们说话,总能说到点子上。
三年前,崇信的大哥还没和媳妇订亲的时候,是崇信全家人过日子最为艰难的时候,那年中秋节,圆圆的月亮,透过门窗玻璃,把它欣悦的光线照射到屋里。晚饭后,全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喝茶赏月,谈天说地。借聊天这个机会,娘便督促崇信兄妹四人:“别光说闲话呀,你们兄妹几个可得努力挣钱哪!”说着,两眼盯着崇信和大哥,把话锋一转:“特别是你们俩,看看,都将近三十了,连个对象都没找上,原因在哪儿?不就缺钱嘛!将军不下马,各人奔前程,你们有风的使风,有雨的行雨,挣回钱来娘给你们存着。只要有了钱,娶媳妇不难。”话刚说完,崇信爹便接过话题说:“哎,老伙家,你这说法只是说对了表面现象。世上人想挣钱的多了,最终挡不了还是有能挣着的,有挣不着的。”崇信娘历来佩服老头子的见解,便说:“那就把其中的道理讲给孩子们听听嘛!我是不会解释。”
崇信爹说:“钱是死宝,人是活宝。祖宗的家训不可忘。还是好好把做人的路子走正才是最主要的。”接着他便把眼神集中到大哥和崇信的脸上,“人过日子就像一棵正在生长中的树,这棵树要想长得旺盛,必须根部发达。根,分毛毫根和主根,主根不发达,说什么这棵树也长不到好处。同样,人过日子要想过得好,不光需要毛毫根,更需要主根,只有把做人的路子走正,才是最根本的。” 对于老伴说话的意思,崇信娘心里明白,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懂得其中的道理,却故意问道:“那,有些做坏事的人也会发家呀!走得正做得正的人有时照样受穷,日子一穷孩子们便娶不上媳妇,这又如何理解呢?”
崇信爹解释说:“做坏事的人发了财,自然这个财到最终不会牢固。走正路的人也不能说发家便立即发起来,实在不假,这只能说明缘分未到。不过,缘分这个东西,它可是与人的做事方法有直接联系,年轻人应努力设法促进这个缘才是正道。至于婚姻,要想结合得幸福,钱虽主要,还须放在第二位,归根结底,还是要把做人的路子走正才是根本……”
崇信爹滔滔不绝地说着,窗外攀在杨柳梢上的那轮圆月笑了,玉兔顽皮地眨着眼睛。崇信兄妹四人听着父亲一句句落地有声的谆谆教诲,听得都入了迷。父亲的话,如小河里的潺潺流水那样,冲刷着河底的污泥和杂质,让他们的心灵得以净化,最终看到未来和希望……
冬季来临。
一天,崇信和大哥受父母吩咐,去西北方向八里地以外的山前村的一个木材厂,看看都有什么建房木料,再随意打听一下价格。这七八里地全是一上一下的偏僻山路,村与村之间,虽于三年前协商着修了一条能通车的连村便路,却于一年前山洪暴发,冲毁了三处。乡里决定加大工程量重修。兄弟俩连自行车都没法骑,只有步行。
到了山前村,兄弟俩访听好了木材价格和种类。天已近中午,找个小店吃了点饭,便往回赶路。走了不到一里地,忽然,天空彤云密布,不大时候,便纷纷扬扬下起大雪来。走出四里地,地上的积雪便接近半尺厚了。看看天空,密云被风驱散了,露出了如蓝色包袱一样的青天。可是,地上处处都是厚厚的、白皑皑的积雪,走路实在是费力。兄弟俩深一步浅一步吃力地向前走着。正往前走,忽见前面不远处,有一男子用小推车推着一个妇人,误车了。他的小推车的车梁右边放着块大石头,以平衡两边的重量,左边便坐着这位妇人。妇人的身子是用棉被紧紧裹着的,只有从她围着的黄头巾和鬓角微露的几丝长发,才能辨出车上坐的是女人。只见那男子用尽全身气力,躬着腰往前推了几次,车子就是不动。那男子只得把车停下,四下里张望,希望能有人来帮帮他。正在这时,崇信和大哥已来到了那男子的身边。兄弟俩一看,这一男一女大概都是三十五六岁的样子。那妇人面色苍白,兄弟俩见她坐在车上不动,料其有病在身。再看看小推车误车的情形,原来是地面上白茫茫的四处都是雪,男子看不清路,把小推车推到一个土坑里去了。妇人坚持要下车,男子却不肯,说要推推试试。兄弟俩顾不得和男子搭话,急忙连推带拉,帮男子将车子推出了土坑。崇信兄弟齐声问:
“大嫂怎么了?”
妇人面部含羞,没好意思开口。男子告诉兄弟俩:他和这位妇人是夫妻。他推着老婆去医院生孩子,谁知孩子生下来后,竟是个怪胎。孩子因呼吸器官发育不良,生下不长时间便夭折了。男子只好失望地推老婆回家。
崇信关切地又问:“大哥,你们家离这里很远吗?”
夫妻俩说:“我们是东南面孙家庄的,过了你们村,还得往前再走四里多路,这天不好路又滑的,要走很长时间呢。”
“没带手机?”崇信问。
“嗯,出来时太着急,忘了带。”男子说。
“怎么去时不开车?即便这段路不好走,开车转远路去也合适呀!”崇信说。
“没办法,你大嫂晕车晕得厉害,只好用小推车来推了,没想到这天会下这么大的雪。”男子无可奈何地说。
“要不,我们哥俩就把你们送回家吧。”崇信兄弟齐声说。
“那敢情好,只是太劳烦你们兄弟俩了。”夫妻俩欣喜地应着。
于是,崇信兄弟毫不犹豫地帮这位大哥轮换推车,一直把他们送到了家。这位大哥告诉他们,他叫孙有旺,并说,今天你们兄弟俩帮了我这么大的忙,以后你们兄弟有事需要我帮忙的话,我一定随叫随到。有旺夫妻问起崇信兄弟姓名及家乡住所,兄弟俩也告诉了他们。聊天中得知,有旺家是搞石材厂的大户人家,家境非常富裕。有旺夫妻对崇信兄弟的帮助感激不尽,便从柜里取出两千块钱,递到崇信兄面前:“两位兄弟,今天多亏你们搭救,这两千块钱你们拿着,表示我们一点心意。恩情归恩情,我们夫妻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崇信兄弟不收,有旺再让,崇信兄弟执意不收,喝了两杯开水,告辞而归。
三天后,早饭刚刚吃过。崇信一家人刚商量好要往苹果园里施追肥的事,正要动身,只听得大门口一声轿车的鸣笛声,一会儿,便有人敲门了。崇信急忙快步去开门。打开大门一看,竟是有旺来到了他们家。近路不好走,他从远路转过来了。崇信把有旺领进屋里,早有大哥在有旺刚进门时已给全家人做了介绍。全家人热情地招待有旺。相互间见面礼的话说过后,有旺对崇信和大哥说:“二位兄弟,前几天你们帮了我们的大忙,要不是你们帮助,那天,我们真不知什么时候能到家了。我这次来,又要给你们添麻烦了。”
崇信和大哥急忙说:“没问题,没问题。孙大哥有事尽管吩咐,只要我们能办到的,一定尽力而为。”有旺说:“你大嫂身子这一虚弱,看来,得些日子才能恢复。听说崇信弟曾在石材厂干过,懂石材厂的活,是吗?”
崇信连连说:“是的,是的,那些活我干过。”
有旺说:“既然你懂这活,我想求你到厂子给我们当个管理。工资问题咱们好说,我就给你按咱这周围石材厂最高的工资标准。你看怎么样?”
全家人一听这话,不觉喜出望外。崇信却说:“哎!大哥,我不计较工资多少,只要能帮你把厂子搞好,比什么都好。”又说,“什么求我们呀,大哥这不明明是要帮我们嘛!大哥这样抬举我,我一定去帮大哥把厂子管理好。”
父母和大哥也异口同声地说:“孙老板客气了,你肯把主要的工作让我们干,这是瞧得起我们,是你帮我们呢!”
有旺说:“既然兄弟同意,那从明天起就去上班,看看你这边时间方便不?”说罢,又面向崇信的大哥,“你也去吧,去帮干点零活什么的,工资按周围厂子最高的工人工资发。” “方便,方便得很!”崇信毫不犹豫地说。
再看崇信大哥,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也大声说:“好,孙大哥,我一定去,我一定去!”
五
崇信兄弟俩在有旺厂子里干了一年后,有旺的厂子效益巨增。厂子收入增加了,工人待遇也跟着提高了。哥俩除了拿基本工资外,还另有奖金。后来,有同在石材厂工作的人,见崇信大哥为人勤快又厚道,便给他提亲,不久大哥便就结婚成家了。
崇信除了勤快厚道,凡事比大哥更有远虑,对石材生产技术及厂子里各方面工作无不熟思在胸:大锯车间、烧板车间(用电火加工制造防滑石板的车间)、抹光车间、异型车间(出样品的车间),另外还有吊车工、运输工、干杂活的等,从屋里到屋外,粗活、细活无不精通。总之,哪里有难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大约在有旺厂子干到第二年的时候,有旺见生意兴隆,便决定加几台大锯,另设一处厂子。老厂子还继续用他的名字命名,新厂子便命名为兴旺。兴旺石材厂便由有旺的妹妹欣月任厂长,有旺夫妻和崇信的大哥共同管理老厂子,新厂子由崇信协助欣月来管理。崇信协助欣月干了不到半年,兴旺石材厂的效益就突飞猛进。欣月和崇信在合作工作中,也越来越发现对方的好,两颗心慢慢地靠近了。不久,两人便谈起了恋爱,随即又订下了亲事。二人越处关系越密切,于是决定早早把喜事办了。
王世清比崇信和老四大十几岁,从小到大,王世清可以说是看着他们长大的。当日,王世清由刨树,因见树的主根旺树身便旺,联想起崇信的爷爷和父母教导后代的话,又联想起崇信和老四这两个从小到大的伙伴,因对做人的根本认识不同,其处世方法给各自造成的命运竟有如此大的差异,不觉感慨万千。
也许老四通过别的方式也能发家,也许他通过别的恋爱方式也能找到对象。但是,利用歪门邪道是很难发家的,即便发了家,找到了对象,他的财路也不会稳定。而想通过正路发家又想有一个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看来,老四不把自己的现有的个性彻底改变,是很难实现的。
作者简介:刘家朋,男,别名刘家鹏,笔名齐文。山东省招远市人,1953年出生。高中毕业后在家乡务农。1987年至1989年连续三年参加“人民文学函授”中心的函授学习。后因生活原因,放弃写作多年。由于生活路途的曲折艰辛,于1999年忽然觉得自己离了文学便会生活得不自在,便又开始参加鲁迅文学院普及部的函授学习,直到2004年年底。其间,于2003年鲁院函授版第三期发表了小说《山花烂漫》;同年年底又在鲁院学员结集版《待到秋后的向日葵》一书中发表了小说《缘》;于2004年《文学世界》期刊第一期上发表了小说《鸟鸣阵阵》;后于2015年10月至今又先后在《参花》杂志发表了《半夜,何二川家的灯光》《沉思》《逝水今梦》《看,那坠落的流星》《讯雁报春》《弯曲的山路》等短篇小说。
王世清家的门前,有一棵银杏树,高十余米,粗二十余公分,树干亭亭玉立,树冠隐隐如华盖。
节气已过立冬,树叶落尽。那些购买风景树的主儿便像蜜蜂采蜜一样,到乡下来挑选各种各样的树了。这天,树贩子来了,给价两千元。王世清考虑,价格比往年又上了新档次,便一口答应要卖这棵树了。买风景树不同于买别的树,这需要连根部一米见方的土壤及树根用镢头和钢铲原封不动地挖出来,再加草绳密密地一道道缠紧,包装完毕后方可装车运走。于是,王世清从家中取出镢头,树贩子到车上取自带的钢铲,便开始挖这棵银杏树。可是,挖来挖去,挖到一米深了,树周围毛毫根都截断了,唯独主根还是如马蹄印子那么粗。两个树贩子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异口同声地说:“再挖再挖,树根这么粗,一旦截断,移植时不容易活。”于是,他们三人继续往下挖,又挖下一尺多,树根竟然还是和马蹄印子那么粗。其中那个长脸树贩子说:“没法了,它还那么粗,快把它斜茬切断算了。”另一位圆脸的说:“没法了,也只有如此了。”同时欣悦地抬起头,再次看看树干和树冠,只见树皮生长的痕迹,嫩俏俏的,似乎稍微戳破点儿皮便会流水。他便说:“哟,这树的长势可真不错呀!要是不落叶的话,真可谓是树大根深叶又茂哇!”
王世清急忙接着说:“不错,不错,这棵树的确长得欢。”再看看树的主根,便又说,“噢,树长势好,原因就出在这主根上啊!”嘴里说着,忽然想起一些往事,立时心有所悟。不知不觉又自言自语:“噢,只有根深才能叶茂啊!根本哪!根本……”
二
王世清所想往事,不是别人身上的事,也不是他自己的事,而是他的邻居王老四及与王老四命运密切相关的另一位邻居王崇信的事。王崇信和王老四不但是邻居,并且是同龄人,又从小是一个班级的同学,相互交往得可说是情深意切。小伙子长得都不错,然而,命运却有天壤之别。王崇信现为石材厂的厂长,家财万贯,且妻子贤惠又漂亮。王老四却只在家守几亩地转悠,搞得身无分文。三十出头了,连对象也没有找到。究其原因,除了家庭教育方式有所不同外,各自的为人秉性和处事方式也不能说不主要。王老四的父母是普普通通的乡间农民,没有太多想法,也不太懂得如何教育后代。但这样说也不对,儿女要是自己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学好如何做人,自然也会有出息,可是,偏偏老四只学得满脑子小聪明,凡事总围绕“我”字打转转,弄来弄去聪明反被聪明误,逢大事处处碰壁。崇信的爷爷是老革命军人,他临终的时候曾嘱咐全家人:“人生在世,千主要万主要,什么主要也不如好好做人主要。一个人要想在人群中立得住脚,只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才是根本。”崇信也有记性,把爷爷说的话铭记在心。处事为人专为他人着想,而常常是把自己放在次要地位。
要是单就记忆力和学习悟性,崇信是远不如王老四的。同学们都曾记得:从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王老四数学考试几乎每次都是一百分,其他科目测试,也大都平均九十分以上。可是,过了三年级以后,崇信觉得不把文化课学好,将来踏上社会后就无法好好做人。崇信奋发努力,学习成绩由中游逐渐提高到上游。老四呢?却因对读书的意义认识不足,学习成绩反而逐渐下降了。
到了四年级时,一天上午,课间操完毕,校园的柳树上有几只麻雀,叽叽喳喳叫得正欢。王老四从衣兜里取出弹弓,把弹弓兜里扣上石子,“嗖”的一声响,石子弹出,树上一只麻雀受伤,飘飘摇摇,向校园东大门外无力滑落。王老四急忙向东大门外追去。
校园东大门外,往东六米处的地堰上,成行栽有十几棵山楂树,那只受伤的麻雀便落在其中一棵最矮小的山楂树上。等王老四跑出门外看时,却见同学李凯早已把麻雀抢在手中。王老四说:“喂,把麻雀给我,是我打下的。”
李凯不服地说:“什么你打下的,雀是飞到我身边被我捉住了。”
王老四解释说:“你别打赖哈,不信你看看雀身上有伤。”李凯却说:“受伤它也是在别处受的,没人证明是你打的。”王老四瞪起眼来说:“你给不给?!”
李凯说:“我就不给。”话刚说完,王老四便扯着他的胳膊向他夺那只麻雀。李凯毫不示弱,狠狠地把麻雀捏死,接着便跟王老四抱在一起,相互扭打起来。
正在这时,王崇信老远看到二人打了起来,急忙跑过来给他们劝解。崇信用力把二人拉开,二人气喘嘘嘘的,怒目相视。崇信问明情况后,批评道:“你看看你们俩,不就为只麻雀嘛!是同学友谊主要,还是那只麻雀主要,你们怎么就不会好好想一想呢!”王老四说:“这家伙,欺负人!”
“是你欺负人!”李凯顶他一句。
崇信说:“好啦,好啦!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存在谁欺负谁,多想想怎样能使学习成绩进步的大事,小是小非互相让一让不就过去了嘛!”王老四和李凯听崇信说话大大方方的样子,各自再想想自己幼稚可笑的小心理,一时间羞愧难当,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禁不住不约而同害羞地笑了。
一天中午,忽然乌云密布,雷声滚滚,顷刻,便落下雨来。王老四家的平房、院里摊晒着花生,哥哥们都有事不在家,父母急忙取木锨、扫帚,往一起收。老四在家里玩扑克牌,正兴趣盎然。父母从小惯着他,见他年少也没喊他。正在这时,王崇信从老四大门口路过,老四家大门开着,崇信见老四父母忙着往一起抢收花生,二话不说,急忙跑进院,抓起一个木耙子便帮忙干起来。老四父母齐声说:“你歇着吧,崇信,老四在屋里,你进去跟他玩吧。这些大人的活,你们不会干。”
崇信却说:“大叔大婶,这活有什么不会干的,跟你们学着把花生往一块收不就行了嘛!”说罢,一边用耙子推花生,一边朝屋里大喊,“快出来呀!老四,出来帮大叔大婶收花生,要下大雨了。”老四在屋里却只是玩他的扑克牌。老四父亲说:“这懒东西,你喊不动他,快别喊了,你也进屋歇着吧。谁也不用,我和你大婶拾掇拾掇就行了。”崇信却说:“不,大叔,这样的事你不应当惯着他,花生这东西着了雨会烂的。”老两口见崇信如此懂事,自己儿子却反而不如人家,便大声喊:“老四,出来帮干活。”老四却怎么喊都不出来。崇信帮老四父母拾掇完了院里的花生,又到平房上拾掇。直到都收拾完毕,帮老两口把花生堆上盖上了塑料布,然后把四处都用砖头、木棍之类的东西压牢,方才停下。老四父母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 三
老四和崇信读书都读到高中毕业。他们的年龄都到了该谈婚论嫁的时候了。老四家兄弟四人,还有一个妹妹。国家农村改革生产责任制刚刚下放下来,因家中经济底子薄,老大三十岁,其余兄弟各少两岁,老四正好二十二岁,他们竟然没有一个娶上媳妇的。老四父母便教导儿子们:“你们可得各自设法努力挣钱哪!千主要万主要,努力挣钱最主要。只要有了钱,媳妇不难找。”老四和哥哥们都点头答应。
可是,老天爷就是会捉弄人,人都想钱,钱就是不想人。想发家致富,只闷头瞎干照样不解决问题,还要多思多想,寻找发财门路。只找到发财门路还不行,有些事要想办好,还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况且,这寻找发财门路的同时,能找到或不能找到,往往与人本身处世为人的品德是密切相关的。天上掉馅饼的事世间肯定不存在。人际关系搞不好,事业就搞不好,恋爱之事更是一筹莫展。老四哥几个一不善于动脑搞活经济,二不能把别人的疾苦当做自己的疾苦去解决,而后让别人帮他们想办法。因此,只得靠死守几亩庄稼过日子,其结果,婚姻仍然都不顺。后来没了法,老大老二都三十大多了,只有经人说合,有那家中没有儿子的人家,又经济条件和他们家差不多的,索性来个女娶男,凑合到一起过日子。老三也经媒人介绍,娶了个一条腿残疾的媳妇。老四却不是服命的人,自己心高如天,想追求真情真爱,却不知如何去追求。只等天上掉馅饼,有像七仙女救董永那样的美事出现。可惜,人间又没有真正的七仙女,他的婚姻便就一年接一年地蹭起时间来了。
一九八六年夏季的一天,老四受父亲吩咐,推起小推车去北面八里地以外的丰田村卖猪崽。到中午,六个猪崽全卖完,他便推空车往回走。行至半路,忽然见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妇人蹲在路旁,伸直了脖子,把头探到路边堰渠沟里呕吐。此时,老四已不是小时候了,他常听人说,行好就能得好,因为常做些助人为乐的事。看到老妇人,他便放下小车,走向前去询问。老妇人吃力地告诉他,自己可能是中暑了,她的家离他们说话这地方足有十五里地,属于北面乡镇王家屯。老四说要送送老妇人,老妇人同意了,老四便把这位老妇人送回了家。老妇人感动之下,让老四留下姓名和住址,老四告诉了她。
过了几天,天刚下了一场雨,空气新鲜得很,温度也不高。老妇人让人捎口信,让老四有时间到她家去玩。老四听说后,换了一套新衣新裤,又到理发店理了理发,便去了老夫人家。
老妇人家就三口人,除了老两口外,还有一个二十六岁、生得非常漂亮的女儿。老妇人的老伴姓崔,叫崔开春,女儿叫崔丽云,人们都叫她云云。老两口早就想好了,给女儿找婆家,不管男方家境如何,只要小伙子心眼善良,又有一定的上进心,再加上身体好,就把女儿嫁给他。不过,有这想法也不能只根据小伙子一事一时便把亲事订下,还需在日常生活中让女儿跟男方多了解多接触,切实觉得男方从多方面都能和女儿谈得来,才能真正做决定。因见老四能热心助人,对老四的第一印象还算不错,便决定办个小型养猪厂,以雇用老四帮忙为引子,让女儿跟老四长期熟悉一下。
“大爷大娘你们好!”老四问候。
“啊,好,好好。”老妇人和老伴齐声应着。说着,老妇人便喊正在里间绣花的女儿:“云云,快过来,你大哥来了,过来和你大哥说说话。”
云云从里间走出来了。只见云云上身穿一件红色的短袖衬衫,下身着一条月白色的长裤,留着两条黑里透亮的麻花长辫,脑门前整齐的刘海儿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如葡萄般的大眼睛,配着双眼皮,再加她白皙的肌肤,那被红衬衫映得粉红的圆脸,真如仙女下凡一般。
“大哥,您好!”云云开口问道。“啊,好好,妹妹。”老四还礼。
相互说了一番客套话。李大爷坐在了炕东头,李大娘坐炕西头。云云搬来个小小炕桌,放在炕中央。然后取来一个大西瓜,放在一个大盘上,用刀切成十几块的三角形,连大盘一起端到炕桌上,又取瓜子、花生各一小盘,也放在炕桌上。然后,亲手递给父母各一块西瓜,又取一块递给老四,亲切地说:“大哥,吃块西瓜,花生瓜子自己拿着随便吃。”老四急忙说:“好好,谢谢妹妹,我吃,我吃。”心里激动得如见到了月里嫦娥。大爷大娘的农家小屋虽不开阔,此刻在老四眼里,却刹那间变得金碧辉煌。
“老四,有对象了没有?”李大爷开口问道。
“没有。”老四坦率地说。
“今年多大了?”李大娘问。
“这个……三十岁了。”老四觉得这么大的年龄还没有个对象,很不好意思地回答。
“唉,这么大了,也好成个家了。”李大爷和李大娘异口同声地说。
老四沉默不语。忽然一转脸,只见云云的两眼如两道电光一样直射在他的脸上。那眼神似乎比海还要深,里面带着同情和安慰,也带着鼓励和鞭策……老四轻轻把脸转向一边:莫非她对我有意思?他心里猜测着……
“来来,吃瓜子,吃瓜子。” 李大爷急忙说。
“嗯,好,好。”老四随口答应着,伸手从盘子上捏几个瓜子,将其中一个塞在嘴里,其余几个放在另一只手里。“奇怪,云妹看我时是那么深情,大爷、大娘在这当口又如此关心我的婚事,莫非老两口想让云云跟我成亲?”老四心里暗暗地还是在琢磨。李大爷说:“哎,老四,想什么呢!回家和你爹娘商量一下,眼下政府正扶持养殖专业户,我贷了五万块钱的款,准备养猪。我和你大娘老了不中用,云云一个姑娘家干这些活也不太得力,打算让你来帮帮忙,你看行不?猪棚我这有现成的。”李大娘则补充说:“哦,我们给你高工资,眼下在建筑部门当小工的一天一百八十块,我们也给你一百八。等猪养好挣钱了,再多给你加一些。”老四忽然心有所悟:“噢,老两口可能是以让我帮他们干活为考验期,看看我是否可和他们女儿谈亲事呢!”他偷眼看看云云,心中那股爱的火焰在燃烧,他自知自己经济条件差,不敢痴心妄想。不痴心妄想这固然是好,可是,明里不追求,暗里努力创造条件去争取这也无可非议,而他呢?身上却隐藏着另外一种思想怪癖:以他的处世经验,有好多男女在初恋时,只以隐约的言行举动相互暗示爱意,到最后只要男方家里一贫如洗,这个恋爱最终还是归于失败。他明白,以他现在这经济状况要是向云云求亲,反显自私,只靠眉目传情,让女方牵着鼻子走,恋爱谈不成不说,最后工夫耽误上了,工资又拿不到手。这岂不是做了鸡飞蛋打的蠢事!不行,不能和他们扯这些淡,干活讲价便是! 老四低头暗暗算小账了:“呀,养猪这活多脏啊,天天闻臭味,这活是又脏又累,一天才给一百八,不划算。”李大爷似乎看透了老四的心事,“哦,你要是嫌一百八少了,就再给你加加,加到二百,你看怎么样?”
“这个……”老四暗暗为难,担心老两口不能及时给他开支,却又没法说出口。不想,此时云云好像又看透了他的心事,便说:“大哥不用为难,有话尽管说。”老四说:“能到月底便开支?”李大爷说:“这个,我们尽量给你一个月一开支,艰难时,你也别要得太紧,钱,早晚是瞎不了你的。”老四暗想:这话就不把握了,猪养好了还中,要是养不到好处,还不赔个大的!只要一赔钱,工资我向谁要去?不行,这要是中途为要钱闹出什么别扭,还不如趁早不干……“哦,是这样……”老四抬起头说,“这事我还真得回家和我父母商量商量再说。”
不想,云云又像看透了他的心事一样,便说:“大哥,你不用担心赔本不赔本的问题,猪这东西耐折腾,现在兽医技术又高,只要精心照料,不会出什么大问题。”接着,她又解释,“再说,人凡事没有胆量可不行,别说养猪还不一定能赔,就算万一赔了,俺也不会瞎你的工资。”此时,李大爷和李大娘真希望老四能把他们当一家人看待,希望他能大大方方地对他们说一句:“钱赚了,就工资照发,要是赔了,我就不要了,就算帮帮大爷大娘的忙了。”可是,老四就是说不出这话。不管云云怎么说,老四一直还是忧心忡忡的样子。“哦。这样,大爷、大娘,不管如何,我一个未成家的人,家中有父母,这事等我和父母商量后再做决定。”老四心里只怕李大爷赔了本工资难要,却一直以尊重父母为借口。
云云温柔地看着老四,说:“尊重父母是对,这样的事回家和父母告诉一声就行了,都是成年人了,不用大叔大婶处处操心。”
老四见云云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他,急忙避开她的目光。不一会儿,他又偷眼看看云云,心中那股爱的火焰在燃烧,可是,他又不敢多想。
云云见老四一直不开窍,提醒他说:“大哥,你不用多想,贫富不能决定一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你不相信别人,可以相信自己,要是连自己都不敢相信,可以相信人心向善这个人生原理,只要把人生的路走对,就什么都有了。”
可是,不管云云怎么开导,老四还是想不开。
李大爷和李大娘见他一直担心这担心那的样子,知道他是担心到最后自己吃亏,也就不勉强他了。
“你看着办吧,反正该说的话我们都和你说了,干与不干,你回去考虑好了再做决定。”李大娘说。
“好。”老四虚伪地点头答应。
回家后,老四把此事和父母细述一番,征求父母的意见。父母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这事你要是和云云已经订下了亲事,还好办一些,就这样和他们合伙,猪棚是人家的,你在人家那里养猪,眼瞅着得住在那里,吃喝花用难免得占人家一些便宜,万一出现矛盾,这账可算不清了,老古语有话,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弄来弄去,你时间耽误上了,大力也出了,人家翻脸和你一算账,最后吃亏的是你。到那时,两手空空滚回家不说,等云云和你有个言错语错的,口舌一起,你招一身是非,吃不了可得兜着走。”
老四本来就担心这担心那,让父母这样一说,也就死心踏地不想帮云云家养猪这回事了。因此,他和云云的事从此也就没什么进展了。自己没了上进心,老四反怨天忧人,他想着起初云云本对他有意,见他不肯和她合伙养猪,由此才变了主意,她这不是势利眼么!想起这些,他暗暗觉得,说不定这个云云就是想通过男人爱她的心理骗男人帮他们家干活呢,可不能上她的当!想来想去,他想不出个头绪,便开始莫名其妙地恨这个世界:唉,都说世上好人多,好什么呀?还不是各人为各人……
有关爱情之事,说没有事业便没有爱情,固然说不下去,但把话反过来说,一个没有事业心的男人,又办事前怕龙后怕虎的,根本就不值得女人爱。可惜,云云本有爱老四之意,老四却没有半点上进心,日子久了他们的事还是没有半点进展。两家子关系好归还好,只不过和干亲那样,时而相互走动罢了。
四
时光飞逝,转眼间到了年底,春节的脚步将近。一天,老四正在家里闲着无聊,忽然崇信娘来到他们家,她从衣兜里掏出一张红色的纸板,高兴万分地递给老四娘,“给,大妹子,我们崇信要结婚了,定得是阴历腊月十六的日子,这是请帖,你拿着,到时候你们可都得去喝喜酒啊!”嘱咐完毕,便匆忙走了,又到另一家下请帖去了。
老四母亲惊喜,老四也惊喜。惊喜之余,不觉又暗暗纳闷:崇信本是兄妹四人,三男一女,全家共六口。崇信上有一个大哥,大哥于去年刚成家。再下面的弟弟妹妹们全都未成亲。作为庄稼户,论起家庭经济负担,实在是重而又重。可是,大哥刚结婚不久,马上崇信又要结婚了,人家的日子是怎么过的?老四百思不得其解。
那么,这其中的奥妙到底出在哪里呢?这不得不先从家长的教育说起。
原来,崇信的父母延续了祖上的美德,教育后代就是和平常人不一样。尤其崇信父亲,年轻时在本地还属于比较有文化的人,和孩子们说话,总能说到点子上。
三年前,崇信的大哥还没和媳妇订亲的时候,是崇信全家人过日子最为艰难的时候,那年中秋节,圆圆的月亮,透过门窗玻璃,把它欣悦的光线照射到屋里。晚饭后,全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喝茶赏月,谈天说地。借聊天这个机会,娘便督促崇信兄妹四人:“别光说闲话呀,你们兄妹几个可得努力挣钱哪!”说着,两眼盯着崇信和大哥,把话锋一转:“特别是你们俩,看看,都将近三十了,连个对象都没找上,原因在哪儿?不就缺钱嘛!将军不下马,各人奔前程,你们有风的使风,有雨的行雨,挣回钱来娘给你们存着。只要有了钱,娶媳妇不难。”话刚说完,崇信爹便接过话题说:“哎,老伙家,你这说法只是说对了表面现象。世上人想挣钱的多了,最终挡不了还是有能挣着的,有挣不着的。”崇信娘历来佩服老头子的见解,便说:“那就把其中的道理讲给孩子们听听嘛!我是不会解释。”
崇信爹说:“钱是死宝,人是活宝。祖宗的家训不可忘。还是好好把做人的路子走正才是最主要的。”接着他便把眼神集中到大哥和崇信的脸上,“人过日子就像一棵正在生长中的树,这棵树要想长得旺盛,必须根部发达。根,分毛毫根和主根,主根不发达,说什么这棵树也长不到好处。同样,人过日子要想过得好,不光需要毛毫根,更需要主根,只有把做人的路子走正,才是最根本的。” 对于老伴说话的意思,崇信娘心里明白,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懂得其中的道理,却故意问道:“那,有些做坏事的人也会发家呀!走得正做得正的人有时照样受穷,日子一穷孩子们便娶不上媳妇,这又如何理解呢?”
崇信爹解释说:“做坏事的人发了财,自然这个财到最终不会牢固。走正路的人也不能说发家便立即发起来,实在不假,这只能说明缘分未到。不过,缘分这个东西,它可是与人的做事方法有直接联系,年轻人应努力设法促进这个缘才是正道。至于婚姻,要想结合得幸福,钱虽主要,还须放在第二位,归根结底,还是要把做人的路子走正才是根本……”
崇信爹滔滔不绝地说着,窗外攀在杨柳梢上的那轮圆月笑了,玉兔顽皮地眨着眼睛。崇信兄妹四人听着父亲一句句落地有声的谆谆教诲,听得都入了迷。父亲的话,如小河里的潺潺流水那样,冲刷着河底的污泥和杂质,让他们的心灵得以净化,最终看到未来和希望……
冬季来临。
一天,崇信和大哥受父母吩咐,去西北方向八里地以外的山前村的一个木材厂,看看都有什么建房木料,再随意打听一下价格。这七八里地全是一上一下的偏僻山路,村与村之间,虽于三年前协商着修了一条能通车的连村便路,却于一年前山洪暴发,冲毁了三处。乡里决定加大工程量重修。兄弟俩连自行车都没法骑,只有步行。
到了山前村,兄弟俩访听好了木材价格和种类。天已近中午,找个小店吃了点饭,便往回赶路。走了不到一里地,忽然,天空彤云密布,不大时候,便纷纷扬扬下起大雪来。走出四里地,地上的积雪便接近半尺厚了。看看天空,密云被风驱散了,露出了如蓝色包袱一样的青天。可是,地上处处都是厚厚的、白皑皑的积雪,走路实在是费力。兄弟俩深一步浅一步吃力地向前走着。正往前走,忽见前面不远处,有一男子用小推车推着一个妇人,误车了。他的小推车的车梁右边放着块大石头,以平衡两边的重量,左边便坐着这位妇人。妇人的身子是用棉被紧紧裹着的,只有从她围着的黄头巾和鬓角微露的几丝长发,才能辨出车上坐的是女人。只见那男子用尽全身气力,躬着腰往前推了几次,车子就是不动。那男子只得把车停下,四下里张望,希望能有人来帮帮他。正在这时,崇信和大哥已来到了那男子的身边。兄弟俩一看,这一男一女大概都是三十五六岁的样子。那妇人面色苍白,兄弟俩见她坐在车上不动,料其有病在身。再看看小推车误车的情形,原来是地面上白茫茫的四处都是雪,男子看不清路,把小推车推到一个土坑里去了。妇人坚持要下车,男子却不肯,说要推推试试。兄弟俩顾不得和男子搭话,急忙连推带拉,帮男子将车子推出了土坑。崇信兄弟齐声问:
“大嫂怎么了?”
妇人面部含羞,没好意思开口。男子告诉兄弟俩:他和这位妇人是夫妻。他推着老婆去医院生孩子,谁知孩子生下来后,竟是个怪胎。孩子因呼吸器官发育不良,生下不长时间便夭折了。男子只好失望地推老婆回家。
崇信关切地又问:“大哥,你们家离这里很远吗?”
夫妻俩说:“我们是东南面孙家庄的,过了你们村,还得往前再走四里多路,这天不好路又滑的,要走很长时间呢。”
“没带手机?”崇信问。
“嗯,出来时太着急,忘了带。”男子说。
“怎么去时不开车?即便这段路不好走,开车转远路去也合适呀!”崇信说。
“没办法,你大嫂晕车晕得厉害,只好用小推车来推了,没想到这天会下这么大的雪。”男子无可奈何地说。
“要不,我们哥俩就把你们送回家吧。”崇信兄弟齐声说。
“那敢情好,只是太劳烦你们兄弟俩了。”夫妻俩欣喜地应着。
于是,崇信兄弟毫不犹豫地帮这位大哥轮换推车,一直把他们送到了家。这位大哥告诉他们,他叫孙有旺,并说,今天你们兄弟俩帮了我这么大的忙,以后你们兄弟有事需要我帮忙的话,我一定随叫随到。有旺夫妻问起崇信兄弟姓名及家乡住所,兄弟俩也告诉了他们。聊天中得知,有旺家是搞石材厂的大户人家,家境非常富裕。有旺夫妻对崇信兄弟的帮助感激不尽,便从柜里取出两千块钱,递到崇信兄面前:“两位兄弟,今天多亏你们搭救,这两千块钱你们拿着,表示我们一点心意。恩情归恩情,我们夫妻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崇信兄弟不收,有旺再让,崇信兄弟执意不收,喝了两杯开水,告辞而归。
三天后,早饭刚刚吃过。崇信一家人刚商量好要往苹果园里施追肥的事,正要动身,只听得大门口一声轿车的鸣笛声,一会儿,便有人敲门了。崇信急忙快步去开门。打开大门一看,竟是有旺来到了他们家。近路不好走,他从远路转过来了。崇信把有旺领进屋里,早有大哥在有旺刚进门时已给全家人做了介绍。全家人热情地招待有旺。相互间见面礼的话说过后,有旺对崇信和大哥说:“二位兄弟,前几天你们帮了我们的大忙,要不是你们帮助,那天,我们真不知什么时候能到家了。我这次来,又要给你们添麻烦了。”
崇信和大哥急忙说:“没问题,没问题。孙大哥有事尽管吩咐,只要我们能办到的,一定尽力而为。”有旺说:“你大嫂身子这一虚弱,看来,得些日子才能恢复。听说崇信弟曾在石材厂干过,懂石材厂的活,是吗?”
崇信连连说:“是的,是的,那些活我干过。”
有旺说:“既然你懂这活,我想求你到厂子给我们当个管理。工资问题咱们好说,我就给你按咱这周围石材厂最高的工资标准。你看怎么样?”
全家人一听这话,不觉喜出望外。崇信却说:“哎!大哥,我不计较工资多少,只要能帮你把厂子搞好,比什么都好。”又说,“什么求我们呀,大哥这不明明是要帮我们嘛!大哥这样抬举我,我一定去帮大哥把厂子管理好。”
父母和大哥也异口同声地说:“孙老板客气了,你肯把主要的工作让我们干,这是瞧得起我们,是你帮我们呢!”
有旺说:“既然兄弟同意,那从明天起就去上班,看看你这边时间方便不?”说罢,又面向崇信的大哥,“你也去吧,去帮干点零活什么的,工资按周围厂子最高的工人工资发。” “方便,方便得很!”崇信毫不犹豫地说。
再看崇信大哥,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也大声说:“好,孙大哥,我一定去,我一定去!”
五
崇信兄弟俩在有旺厂子里干了一年后,有旺的厂子效益巨增。厂子收入增加了,工人待遇也跟着提高了。哥俩除了拿基本工资外,还另有奖金。后来,有同在石材厂工作的人,见崇信大哥为人勤快又厚道,便给他提亲,不久大哥便就结婚成家了。
崇信除了勤快厚道,凡事比大哥更有远虑,对石材生产技术及厂子里各方面工作无不熟思在胸:大锯车间、烧板车间(用电火加工制造防滑石板的车间)、抹光车间、异型车间(出样品的车间),另外还有吊车工、运输工、干杂活的等,从屋里到屋外,粗活、细活无不精通。总之,哪里有难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大约在有旺厂子干到第二年的时候,有旺见生意兴隆,便决定加几台大锯,另设一处厂子。老厂子还继续用他的名字命名,新厂子便命名为兴旺。兴旺石材厂便由有旺的妹妹欣月任厂长,有旺夫妻和崇信的大哥共同管理老厂子,新厂子由崇信协助欣月来管理。崇信协助欣月干了不到半年,兴旺石材厂的效益就突飞猛进。欣月和崇信在合作工作中,也越来越发现对方的好,两颗心慢慢地靠近了。不久,两人便谈起了恋爱,随即又订下了亲事。二人越处关系越密切,于是决定早早把喜事办了。
王世清比崇信和老四大十几岁,从小到大,王世清可以说是看着他们长大的。当日,王世清由刨树,因见树的主根旺树身便旺,联想起崇信的爷爷和父母教导后代的话,又联想起崇信和老四这两个从小到大的伙伴,因对做人的根本认识不同,其处世方法给各自造成的命运竟有如此大的差异,不觉感慨万千。
也许老四通过别的方式也能发家,也许他通过别的恋爱方式也能找到对象。但是,利用歪门邪道是很难发家的,即便发了家,找到了对象,他的财路也不会稳定。而想通过正路发家又想有一个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看来,老四不把自己的现有的个性彻底改变,是很难实现的。
作者简介:刘家朋,男,别名刘家鹏,笔名齐文。山东省招远市人,1953年出生。高中毕业后在家乡务农。1987年至1989年连续三年参加“人民文学函授”中心的函授学习。后因生活原因,放弃写作多年。由于生活路途的曲折艰辛,于1999年忽然觉得自己离了文学便会生活得不自在,便又开始参加鲁迅文学院普及部的函授学习,直到2004年年底。其间,于2003年鲁院函授版第三期发表了小说《山花烂漫》;同年年底又在鲁院学员结集版《待到秋后的向日葵》一书中发表了小说《缘》;于2004年《文学世界》期刊第一期上发表了小说《鸟鸣阵阵》;后于2015年10月至今又先后在《参花》杂志发表了《半夜,何二川家的灯光》《沉思》《逝水今梦》《看,那坠落的流星》《讯雁报春》《弯曲的山路》等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