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预习方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quan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定位于学,强调学生先学老师后教。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自主式”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呢?我认为,抓好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好途径。
  所谓预习,是指对一节课或一个阶段课堂上将要学习内容的准备。预习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的前奏。预习过的学生,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认识,还会有困惑和收获。课堂上,这类学生注意力集中,能主动地参与到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当中来,认真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又可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局面,使预习者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课前预习了的学生,他们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会及时去查资料解决,如果未能解决的,他们会有意识地记下来在课堂上更认真地、有侧重地听讲。经过老师的讲解或启发,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会更加深入,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听课效率。可见,预习是对课堂教学的准备,是学生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提前学习、得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而这些体验和感受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更深刻、更有效。下面谈一谈我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是如何培养学生预习方法。
  一、阅读“导读”。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可以根据单元导读和预习指示,结合教材,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有效地指导预习过程,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自我阅读的良好习惯。在进行每一单元的教学前,首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导读”部分,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总体的印象,明确单元训练重点。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还要让其反复阅读“导读”,以便加深理解。
  二、读、思、圈、画。指导学生在认真阅读“预习”文字的基础上,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并注意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加上不同的标记。比如:文中的生字连词可以用“--”标出;容易写错的字用“○”标记;需要着重理解的词语可用“=”标明,并认真思索,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字词典理解词意;遇到描写优美的句子用“”画出,并反复朗读;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待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也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注,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预习,学生手、脑、口并用,既提高了预习能力,又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三、给课文加批注。不少课文的“预习”中有这样的要求:“把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画下来,如有感想就在旁边简单写一写。”因此,可以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画出课文中最令人感动的地方,融入自己的理解,初步学会用简洁的文字给课文加批注,培养思维能力。在课文中遇到“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比喻句”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都可以加上恰当的批注,谈谈自己的理解、体会。
  四、教会学生如何提出问题。
  有个别学生认为反正老师上课要讲,不愿花费时间去预习,学习懒散。有的学生不会提问题,针对这种心态,我给学生讲清道理,使他们懂得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还重要,然后教给他们提问题的方法,可以从文章的课题提问题,可以根据课后题提问题,可以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提问题等。然后要求他们把疑难问题记在前置性作业单上,看谁提的问题最多。孩子们为了发现问题,会纷纷开动脑筋挖空心思找出疑点:有关于字词的,有关于内容的,也有关于布局谋篇的,还有关于文章作者的和时代背景的。对此,老师应该对他们认真的态度充分肯定,对提问题较有质量的提出表扬,以此激励他们质疑的积极性,并鼓励他们自己动脑筋解决这些问题。
  五、奖勤罚懒,培养预习的习惯
  要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督促和指导是分不开的,既要及时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又要针对不会预习的学生给予指导。由于精力有限,老师不可能面面具到,可以发挥班委的力量,我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有一个工作认真、学习积极的组员担任小组长,每一个大组有一名副班长,一名大组长,课前十分钟,班长检查副班长和大组长的预习,副班长和大组长检查小组长,小组长则检查三名组员的预习情况,并向老师汇报检查情况,老师则有针对性地进行抽查。这样的方式既省时,又高效。检查完成后对预习情况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鼓励,并奖给学生每人一颗星。现在,我班学生已养成了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不光是语文科,其他学科学生也预习,学生间互相影响、互相启发、互相促进,靠合作力量形成预习的浓厚氛围。
  总之,预习在整个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古人讲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围绕课题,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使学生的预习落到实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摘?要]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语文教学要切入实际地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更要渲染美、激发美,使语文教学活动”美”起来,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语文。培养起深厚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的总目标第一条就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
摘要:语文教学中,有两个常见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知识点的反复出现导致学生厌学而产生的“边际效用递减”问题;二是学生缺少质疑的声音、没有创新意识导致的“毛毛虫效应”。只有有效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才能实现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常见问题 边际效用递减 毛毛虫效应  语文教学中,知识点的重复,常会伤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因为厌学而导致学习效果很差;过度迷信老师、迷信已有的
【摘要】:生命哲学家曾经说过:生命,首先是一个生命体,都是活生生的人。既是活的,就会有生命流,有生命欲,自然就会有蓬勃的生命力。从生命的角度研究语文教学,回归到最为朴素的“人本”,关注生命发展,使孩童展现其生命的原生态,是一个民族兴衰存亡的真正的理论反思和超越点,也是我们为人师者应该铭记的一条教育真理。  【关键词】:“新”课堂?? ?生命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曾经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
[摘要]本文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影视表演艺术的共同点入手,并针对如何将表演艺术合理恰当地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力求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与表演艺术的巧妙整合中展现出新的光彩。  [关键词]表演艺术 语文教学 巧妙整合  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表演,指的是教师所有行为活动的总和,不仅要让学生听得见,还要让学生看得见,感觉到。因此,教师需要完善的不仅仅限于口语表达能力,还包括非语言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阿柔冻融观测站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观测资料,对通用陆面过程模式(CLM4.0)和动态陆面过程模式(DLM)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土壤湿度模拟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两种模式均能够较好的反映浅层(<40 cm)土壤湿度动态变化,然而显著低估非冻结期土壤湿度;通过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湿度模拟敏感性分析发现模式模拟土壤湿度偏干可能与模式中土壤有机质方案不足有关。在此基础上改进
追求语文教学特色化,是语文教师的共同目标。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语文教师与语文教学的特色化问题有了些肤浅的认识,这里,我就如何做到教有特色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才与艺是语文教师追求语文教学特色化的基础。  所谓才,即语文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语文教师特殊。人们对语文教师的“形象”要求似乎特别地高,言谈举止中表现出的气质风度不能平俗,讲课中表现出的文化底蕴不能单薄,语文教师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