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甲氨喋呤联用中药治疗未破裂输卵管妊娠50例临床分析

来源 :婚育与健康·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qing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甲氨喋呤联用中药治疗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对确诊未破裂输卵管妊娠者,甲氨喋呤、米非司酮联用中药治疗。结果:50例中有45例治愈,治愈率90%;5例失败,行输卵管切除术。结论:三联药物应用可明显提高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治愈率,大大降低手术率。
  【关键词】 米非司酮;甲氨蝶呤;中药;未破裂输卵管妊娠
  1 临床资料
  本院自1999年3月~2002年3月选择未破裂输卵管妊娠50例,年龄17~42岁,停经35~50d。符合下列条件:1.无明显内出血,盆腔积液≤2cm;2.输卵管未破裂或流产;3.输卵管包块≤5cm;4.无米非司酮、甲氨喋呤使用的禁忌症;5.肝肾功能正常。血常规:白细胞≥4000×109/L、血小板≥100×1012/L,β—HCG≤5000U/L。自愿或强烈要求保守治疗。
  2 方 法
  甲氨喋呤按每1mg/kg,单次肌注,第二天口服米非司酮片75mg,每12h1次,共3d。疗程结束查β—HCG,若β—HCG下降30~50%,服用中药(丹参20g、赤芍10g、桃仁10g、三棱15g、莪术15g、败酱草30g、蒲公英15g、鱼腥草15g、白术10g、甘草6g)每天1剂水煎服,促进包块及盆腔积液吸收。若β—HCG下降<15%,重复甲氨喋呤用量,同时服用中药(上述方剂+花粉30g、蜈蚣3条)。
  3 监 测
  观察生命体征,腹痛、阴道出血情况,查血β—HCG、彩超。若β—HCG明显下降或降至正常,彩超示包块缩小或消失为治愈。用药期间每隔3d查血常规,每周查肝肾功能1次,监测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口腔溃疡等副作用。
  疗效判定标准:疗程结束,β—HCG明显下降或降至正常,彩超示包块缩小或消失,腹痛缓解或消失,阴道流血减少为成功。失败:出现腹痛或腹痛加剧,盆腔积液增多,β—HCG未明显下降或持续增高,彩超查包块无缩小趋势。
  4 结 果
  45例获成功,成功率为90%;5例失败,其中1例1疗程结束因后β—HCG下降不明显,本人不愿再保守治疗改行手术治疗;其余4例出现内出血增多,改行剖腹探查术。
  随诊:治疗有效,病情稳定,血β—HCG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出院。以后每周查β—HCG降至正常为止。有包块服用中药,复查B超至正常或消失。
  不良反应:5例转氨酶轻度升高,未治疗,随诊后痊愈;4例白细胞总数下降,2例出现口腔溃疡;10例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
  5 讨 论
  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率明显增加,特别是输卵管妊娠,这就要求我们尽快研究一种用药方便、疗效可靠、副作用小、能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方法。阴道彩超、β—HCG的应用,使输卵管妊娠在未破裂前得到确诊。单用甲氨喋呤是常用方法,但是失败率比较高,甲氨喋呤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而使二氢叶酸不能还原成有生理活性的四氢叶酸,导致嘌呤和嘧啶的合成被抑制,从而干扰DNA、RNA及蛋白质合成和胚胎滋养细胞分裂,以致胚胎死亡。米非司酮是抗孕激素药物,使妊娠的绒毛组织及蜕膜变性,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使LH下降,黄体溶解,使妊娠的绒毛变性而枯萎。中药有活血化瘀、促进包块及盆腔积液吸收的作用,提高治愈率。过去β—HCG≥2000U/L,包块≥4cm作为手术指征。本组试验大胆地将范围扩大到β—HCG≤5000U/L,包块≤5cm为研究对象。若能保守治疗成功,既使患者免受手术之痛,又能保留输卵管生育结构,从而保留生育功能,减少盆腔粘连,尤其适合有生育要求的妇女。三联药物应用,利用米非司酮、甲氨喋呤解决中药杀胚不足的弱点,又发挥中药活血化瘀、散结的长处,大大降低输卵管妊娠破裂的概率,明显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是保守治疗前一定要备血,与家属做好沟通,做好剖腹探查准备。三联药物联用,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较高,能否通过减少药物剂量来预防,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3.
  [2] 卡度宏.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4):202.
其他文献
1977年,Gruentzig AR等[1]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开创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新纪元.
目的:调查患者血小板输注效率.方法:对输注手工分离血小板悬液及输注机采血小板悬液共81例患者的输注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手工分离血小板及机采血小板对血小板输注
【摘要】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表现,评价X线(CR)、CT在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价值。方法:本组24例26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均经X线(CR)、CT检查,就两种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4例中X线检查阳性16例,阴性8例;CT检查阳性21例,阴性3例。结论:CT检查阳性率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CR)检查,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较满意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 股骨
情商教育于1995年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提出,随后受到了广泛认同。由于教育理念与体系的不同,西方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和情商教育,在此方面的
目的:保证使用血凝仪测定FⅧ活性(FⅧ:C)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血液产品.方法:采用"即刻法"质控统计方法,连续测3次,即可对第3次检验结果进行质控.结
目的:分析北京肿瘤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用药错误,制定干预措施,进而评价干预效果.方法:统计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7年与2018年发生用药错误时间分布和错误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治疗组在应用上述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疏肝理气、温补脾胃方法结合西医对症治疗。结果: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IBS可明显提高疗效。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  肠道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
1临床资料   女, 25岁,汉族,已婚,肝区肿痛 2个月,且进行性肝肿大,于 1998年 6月 4日入院。患者于 1996年 12月 31日曾因卵巢肿瘤行子宫加右侧附件切除术,病理检查右侧卵巢畸胎瘤,
【摘 要】 目的:探讨无痛电子胃镜治疗胃部息肉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选2011年6月~2012年3月89例胃息肉患者行无痛电子胃镜治疗术前、术中、术后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成功率达到100%。结论:电子胃镜已成为治疗胃部息肉的首选方法。充分准备和良好细致的护理是保证其操作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无痛电子胃镜;息肉切除;护理  近几年电子胃镜已成为上消化道疾病检查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操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