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高中课程改革,我省全面使用新教材、新课程纲要进行教学。新课程下,高中信息技术课旨在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门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新课改下如何真正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是我们值得研究的问题;从下几个方面谈谈新课改下我如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
关键词 新课改 信息技术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A
1 培养习惯
1.1 学习问题的习惯
如果说希望学生能在信息的海洋乘风破浪,首先教师要让他成为一名优秀的舵手,掌握驾驭轮船的本领。所以第一步教会学生上网,使用各种网络引擎搜索资料;如通过搜狐、Google、百度引擎等,输入关键词进行网上冲浪,获得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其次,在教学让学生亲自去操作,遇到问题亲自去查阅资料弄懂为止的习惯,结合启发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提高自学能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1.2 分析问题的习惯
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问题的能力,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整理资料、归类资料、分析问题,培养学习养成良好分析归类问题的习惯,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1.3 创新问题的习惯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信息技术教学中将文字、图片、视频、动画加工成作品;教学中要十分注重这种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挥的空间。例如动画设计中,教师先播放自己制作的动画制作过程,让学生观看学习,然后以一个动作或故事为主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去设计一个故事动画,然后让同学进行互相观看与评价,学会了制作动画,同时让学生养成了创新问题的习惯。
2 培养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有兴趣的时候,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学习积极性高。因此,兴趣是学好信息技术的关键。
2.1 创设情景
情景教学,有利提高学生兴趣。如案例1:利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将要演示的内容做成幻灯片,对需要重点讲解或引起注意的地方,选用特殊的颜色加以突出显示,再配以图片和动画,使抽象的知识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功能,能够具体化、形象化,以产生良好的课堂氛围。
案例2:《电子地图的使用》教学为例:教学设计过程设计了暑假去北京旅游,利用电子地图查找北京市区的路线、景点、酒店等。让学生亲自查阅,互相交流,找出答案,使得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都得以发挥,也使每个学生能熟悉使用电子地图操作。在积极、互动、协作的课堂气氛中,课程目标很好地得到了实现。
2.2 设置问题
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如《推荐书》教学为例:教学设计过程设计同学高中毕业了,准备做一份工作简历的推荐书,应聘工作;让学生设计表格,填写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毕业学校、学历等。学生不但上网查阅工作简历的格式,还在WORD文档中插入漂亮的相片,用艺术字制作封面,使用文本框,在网络平台互相交流合作、互相评价、上传作业等。
2.3 关系融洽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也是每人学生成材的基础。教师应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性别、出生等因素而产生亲疏和偏向。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给学生 的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学生有表现机会,让他们感到满足。例如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常常采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多种评价方式,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学生自然而然对你教的知识感兴趣。对学生的评价都应采用激励性语言,更多地倾注宽容、尊重、理解、信任、赞赏、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体会成功的感觉,形成“乐学”的心态,学习就会更积极、更主动。
现在的高中生学习压力大,电脑课老师适当地让学生上上网,聊聊天,玩玩游戏,进开心农场种种菜、养养宠物、娱乐娱乐,或与久违的同学、网友能在虚拟的世界里能见上一面,沟通一下心灵,上下微博或发封电子邮件,觉得非常開心,这样有利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4 教法得当
好的教法有助学生理解与掌握、巩固知识,更加容易对本学科产生兴趣。一个教师教学技巧和技能表现得越娴熟、越新颖,课堂气氛就活跃,教学效果当然也就越显著。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像和实际条件,还有自身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掌握信息化技术水平情况,了解教材,熟练掌握多媒体使用技术,引导学生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实现新的突破。教师还要注意多运用能锻炼学生实际能力的方法,使其不断创新,不断总结经验,达到最佳的效果。
所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更加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学好信息化技术这门学科。
参考文献
[1] 李艺.信息技术课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张剑平.信息技术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李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 新课改 信息技术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A
1 培养习惯
1.1 学习问题的习惯
如果说希望学生能在信息的海洋乘风破浪,首先教师要让他成为一名优秀的舵手,掌握驾驭轮船的本领。所以第一步教会学生上网,使用各种网络引擎搜索资料;如通过搜狐、Google、百度引擎等,输入关键词进行网上冲浪,获得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其次,在教学让学生亲自去操作,遇到问题亲自去查阅资料弄懂为止的习惯,结合启发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提高自学能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1.2 分析问题的习惯
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问题的能力,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整理资料、归类资料、分析问题,培养学习养成良好分析归类问题的习惯,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1.3 创新问题的习惯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信息技术教学中将文字、图片、视频、动画加工成作品;教学中要十分注重这种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挥的空间。例如动画设计中,教师先播放自己制作的动画制作过程,让学生观看学习,然后以一个动作或故事为主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去设计一个故事动画,然后让同学进行互相观看与评价,学会了制作动画,同时让学生养成了创新问题的习惯。
2 培养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有兴趣的时候,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学习积极性高。因此,兴趣是学好信息技术的关键。
2.1 创设情景
情景教学,有利提高学生兴趣。如案例1:利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将要演示的内容做成幻灯片,对需要重点讲解或引起注意的地方,选用特殊的颜色加以突出显示,再配以图片和动画,使抽象的知识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功能,能够具体化、形象化,以产生良好的课堂氛围。
案例2:《电子地图的使用》教学为例:教学设计过程设计了暑假去北京旅游,利用电子地图查找北京市区的路线、景点、酒店等。让学生亲自查阅,互相交流,找出答案,使得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都得以发挥,也使每个学生能熟悉使用电子地图操作。在积极、互动、协作的课堂气氛中,课程目标很好地得到了实现。
2.2 设置问题
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如《推荐书》教学为例:教学设计过程设计同学高中毕业了,准备做一份工作简历的推荐书,应聘工作;让学生设计表格,填写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毕业学校、学历等。学生不但上网查阅工作简历的格式,还在WORD文档中插入漂亮的相片,用艺术字制作封面,使用文本框,在网络平台互相交流合作、互相评价、上传作业等。
2.3 关系融洽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也是每人学生成材的基础。教师应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性别、出生等因素而产生亲疏和偏向。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给学生 的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学生有表现机会,让他们感到满足。例如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常常采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多种评价方式,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学生自然而然对你教的知识感兴趣。对学生的评价都应采用激励性语言,更多地倾注宽容、尊重、理解、信任、赞赏、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体会成功的感觉,形成“乐学”的心态,学习就会更积极、更主动。
现在的高中生学习压力大,电脑课老师适当地让学生上上网,聊聊天,玩玩游戏,进开心农场种种菜、养养宠物、娱乐娱乐,或与久违的同学、网友能在虚拟的世界里能见上一面,沟通一下心灵,上下微博或发封电子邮件,觉得非常開心,这样有利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4 教法得当
好的教法有助学生理解与掌握、巩固知识,更加容易对本学科产生兴趣。一个教师教学技巧和技能表现得越娴熟、越新颖,课堂气氛就活跃,教学效果当然也就越显著。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像和实际条件,还有自身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掌握信息化技术水平情况,了解教材,熟练掌握多媒体使用技术,引导学生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实现新的突破。教师还要注意多运用能锻炼学生实际能力的方法,使其不断创新,不断总结经验,达到最佳的效果。
所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更加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学好信息化技术这门学科。
参考文献
[1] 李艺.信息技术课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张剑平.信息技术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李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