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摄影术发明之前。欧洲人习惯于请画师来家里为自己画像,然后挂在墙上欣赏。摄影术发明后,人们立刻被这种写实逼真、维妙维肖的艺术形式所吸引,纷纷请摄影师为自己拍照。拍摄后冲洗出来也是挂在墙上欣赏。我们知道,最初的达盖尔法摄影是把影像拍摄在金属板上的,而且由于感光版和镜头的限制,拍摄的幅面很小。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一百六十多年前的最早的金属板照片,都只有拳头大小,大幅的也不过如手掌般大。这种照片和富丽堂皇的巨幅油画像摆在一起,就显得太寒酸了。于是摄影家和科学家又开始研究解决大幅面照片的摄影问题,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随着以火棉胶为载体的玻璃感光版的发明和镜头技术的改进,使大幅面摄影成为可能。特别是使用玻璃负片在相纸上洗印出正片的技术,更是把大幅面摄影推向了市场,并受到了广大顾客的欢迎。图1就是我和一部法国1880年生产的大型木制折叠相机的合影。核桃木制作的机身,采用纸板涂漆的折叠皮腔,皮腔是早期的直角折叠方式。毛玻璃取景调焦,面板上有木槽,承载镜头的镜头板,可以上下左右移动,纠正变形。为了防止木材受到湿热和时间的影响,产生伸缩变形,木制相机机身的面板,多采用横竖木条排列后纵横交错粘接而成。此机的机身虽然庞大,历经一百多年沧桑,却没有丝毫的变形。这种相机拍摄出来的大幅面玻璃负片,需要放在特制的晒像夹里,在太阳下晒制成正像照片。由于玻璃负片面积大,需要全部压紧在相纸上,不能有任何局部挤压不实,所以图2所示的晒像箱上,采用了三个合页隔板分别挤压的方法,用了六个金属螺丝紧固,力求照片的每一个局部都与底版压实。
相机的体积大了,感光片的幅面大了,同时也需要镜头的焦距和孔径加大。我们现在看到的最早期的达盖尔法拍摄的照片,不但幅面小,而且由于镜头质量的限制,照片的四周边缘部分还有泛黑和虚化的现象。为了遮丑,摄影师在洗印后装框时,会有意做成椭圆形的照片,把四周的不实影像遮去。图3就是1843年法国摄影师拍摄的金属版照片,装裱精致,椭圆形构图。后来经过制造商不断改进的镜头,不但增加了镜头的通光量,而且为了适应大幅面摄影的需要,增加了镜头的体积和重量。图4是早期德国生产的大幅面摄影的铜制镜头和铜镜头盖。高42cm,口径19cm。镜头上无调焦装置,需要用机身上的折叠皮腔伸缩来聚焦。镜头的当中横断切开一段切口,可以插入调节光圈大小的插片,插片上的圆孔大小不等,所以此镜头的光圈采用更换不同大小的圆孔的插片来调节,这也是初期的光圈调节方式。通过这个巨大的镜头,可以想象出当时和它匹配的相机机身体积也是十分可观的。由于时间久远,木制机身完好保存到如今的已不多见,但是铜制镜头还存世很多,它们巨大坚实的身影,还在灿灿生辉地向世人诉说着它们那逝去的昔日辉煌。
大幅面木制折叠相机毕竟体积太大,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习惯了欣赏油画肖像的消费者,最希望得到的是象真人一样大的巨幅照片。可是,很难找到一张一平方米以上的大的底片。即使找到,怎样才能进行清洗玻璃、涂火棉胶、涂显影剂以及显影、定影等例行的摄影工作程序?即使再有经验的摄影师也很难做到。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影像放大。用一种特制的机器,效果又要十分清晰。普通的放大办法,是用一个底片,通过放大镜,把影像投射到相纸上,在纸上形成影像。这种放大方式的关键是准确地聚焦,否则影像是虚的。在研制这种能够把影像放大的机器中,有几位西方的发明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首先是沃德瓦尔德(WOODWARD)先生发明了一个特大的木箱,能够装进底片和放大纸,通过阳光照射投影,通过放大镜,把底片上的影像放大到相纸上。
门科文(MONCKHOVEN)先生又把透光系统改进,同时把放大工作放在暗房里进行。他在放大镜上又加上一个镜片,用来矫正变形。在暗房上方装一个隔离板,隔板上开一个又一个小口,下方固定放大机。隔板上方有斜放的镜子反光,角度可以调整。它把暗房外面的阳光向下反射到放大镜上,通过放大玻璃聚光,照射到底片,再通过一个木制暗箱,再到镜头,通过镜头放大的影像投射到离镜头几米外的相纸上。距离可以达到三米,放大出一米二左右的照片。这种放大方式适合放大巨幅照片,但是需要重新装修暗房,同时受阳光照射角度的限制比较大。
于是利白尔德(LIEBERT)先生又发明了一种不需要暗房、又节省地方的放大机(图9)。它可以在暗房外面的明室操作,在整个白天、只要是有太阳的时候,都可以进行放大工作,不受阳光照射角度的限制,方便易行,画面也很清晰,所以很快受到使用者的欢迎,批量上市。他在放大手册中介绍:为了保证放大质量,需要提前准备好放大用的负片。玻璃要选择十分透明、表面平整无波纹的,而且越薄越好。涂药膜的时候要用温的火棉胶,可以涂得又匀又薄。显影水要很柔和,不能反差太大,用铁硫酸盐和酒精、水做显影剂效果好。清漆也需要耐热的,不能因为太阳光照射而变化。这种方式最初时有些失真,就象在放大镜里看一张画一样,后来在实践中改进提高了很多。
图5就是古龙(GUILLON)牌阳光放大机,法国巴黎于1860年制造。此机由调焦箱和暗箱两部分组成(图6)。调焦箱(图7)的上方有毛玻璃采光,毛玻璃下面有插入玻璃板负片的插槽。调焦箱的上下两个木制机身,采用抽屉式套装组合而成。上面的小机身上有两道齿轨,下面的大机身两边有两个调焦螺母,旋转螺母进行调焦。金字塔型暗箱(图8)上方有放大镜头,镜头下面有可拉动的插板,暗箱的下部有可拆卸的片盒。具体操作时可以在明室把调焦箱装在暗箱上方,用金属搭板连接好。在放大机上部的毛玻璃下面插入玻璃负片。把毛玻璃对准阳光,拉开镜头下的插板,在放大机底部的大的毛玻璃上观看,同时旋转螺母调焦,直至毛玻璃上的影像清晰为止。这时可以把放大机拿到暗室里,拆下底部的毛玻璃取景器,换上装好相纸的片盒。插进插板,再拿到阳光下,拉出插板开始曝光。经过一定时间的阳光射入,推进插板停止曝光,然后把片盒中的相纸拿到暗房里冲洗。这就是最初的放大方式。
摄影工作者总是希望相机小巧轻便,照片幅面力求大而清晰。是阳光放大机的问世使这种愿望变成现实。因此,阳光放大机在相机小型化和普及化方面,起到了转折性的历史作用。阳光放大机已经远离我们已经一百多年了,但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放大机、冲洗机、随意放、投影机等等,还是在继续采用这种原理。
随着以火棉胶为载体的玻璃感光版的发明和镜头技术的改进,使大幅面摄影成为可能。特别是使用玻璃负片在相纸上洗印出正片的技术,更是把大幅面摄影推向了市场,并受到了广大顾客的欢迎。图1就是我和一部法国1880年生产的大型木制折叠相机的合影。核桃木制作的机身,采用纸板涂漆的折叠皮腔,皮腔是早期的直角折叠方式。毛玻璃取景调焦,面板上有木槽,承载镜头的镜头板,可以上下左右移动,纠正变形。为了防止木材受到湿热和时间的影响,产生伸缩变形,木制相机机身的面板,多采用横竖木条排列后纵横交错粘接而成。此机的机身虽然庞大,历经一百多年沧桑,却没有丝毫的变形。这种相机拍摄出来的大幅面玻璃负片,需要放在特制的晒像夹里,在太阳下晒制成正像照片。由于玻璃负片面积大,需要全部压紧在相纸上,不能有任何局部挤压不实,所以图2所示的晒像箱上,采用了三个合页隔板分别挤压的方法,用了六个金属螺丝紧固,力求照片的每一个局部都与底版压实。
相机的体积大了,感光片的幅面大了,同时也需要镜头的焦距和孔径加大。我们现在看到的最早期的达盖尔法拍摄的照片,不但幅面小,而且由于镜头质量的限制,照片的四周边缘部分还有泛黑和虚化的现象。为了遮丑,摄影师在洗印后装框时,会有意做成椭圆形的照片,把四周的不实影像遮去。图3就是1843年法国摄影师拍摄的金属版照片,装裱精致,椭圆形构图。后来经过制造商不断改进的镜头,不但增加了镜头的通光量,而且为了适应大幅面摄影的需要,增加了镜头的体积和重量。图4是早期德国生产的大幅面摄影的铜制镜头和铜镜头盖。高42cm,口径19cm。镜头上无调焦装置,需要用机身上的折叠皮腔伸缩来聚焦。镜头的当中横断切开一段切口,可以插入调节光圈大小的插片,插片上的圆孔大小不等,所以此镜头的光圈采用更换不同大小的圆孔的插片来调节,这也是初期的光圈调节方式。通过这个巨大的镜头,可以想象出当时和它匹配的相机机身体积也是十分可观的。由于时间久远,木制机身完好保存到如今的已不多见,但是铜制镜头还存世很多,它们巨大坚实的身影,还在灿灿生辉地向世人诉说着它们那逝去的昔日辉煌。
大幅面木制折叠相机毕竟体积太大,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习惯了欣赏油画肖像的消费者,最希望得到的是象真人一样大的巨幅照片。可是,很难找到一张一平方米以上的大的底片。即使找到,怎样才能进行清洗玻璃、涂火棉胶、涂显影剂以及显影、定影等例行的摄影工作程序?即使再有经验的摄影师也很难做到。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影像放大。用一种特制的机器,效果又要十分清晰。普通的放大办法,是用一个底片,通过放大镜,把影像投射到相纸上,在纸上形成影像。这种放大方式的关键是准确地聚焦,否则影像是虚的。在研制这种能够把影像放大的机器中,有几位西方的发明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首先是沃德瓦尔德(WOODWARD)先生发明了一个特大的木箱,能够装进底片和放大纸,通过阳光照射投影,通过放大镜,把底片上的影像放大到相纸上。
门科文(MONCKHOVEN)先生又把透光系统改进,同时把放大工作放在暗房里进行。他在放大镜上又加上一个镜片,用来矫正变形。在暗房上方装一个隔离板,隔板上开一个又一个小口,下方固定放大机。隔板上方有斜放的镜子反光,角度可以调整。它把暗房外面的阳光向下反射到放大镜上,通过放大玻璃聚光,照射到底片,再通过一个木制暗箱,再到镜头,通过镜头放大的影像投射到离镜头几米外的相纸上。距离可以达到三米,放大出一米二左右的照片。这种放大方式适合放大巨幅照片,但是需要重新装修暗房,同时受阳光照射角度的限制比较大。
于是利白尔德(LIEBERT)先生又发明了一种不需要暗房、又节省地方的放大机(图9)。它可以在暗房外面的明室操作,在整个白天、只要是有太阳的时候,都可以进行放大工作,不受阳光照射角度的限制,方便易行,画面也很清晰,所以很快受到使用者的欢迎,批量上市。他在放大手册中介绍:为了保证放大质量,需要提前准备好放大用的负片。玻璃要选择十分透明、表面平整无波纹的,而且越薄越好。涂药膜的时候要用温的火棉胶,可以涂得又匀又薄。显影水要很柔和,不能反差太大,用铁硫酸盐和酒精、水做显影剂效果好。清漆也需要耐热的,不能因为太阳光照射而变化。这种方式最初时有些失真,就象在放大镜里看一张画一样,后来在实践中改进提高了很多。
图5就是古龙(GUILLON)牌阳光放大机,法国巴黎于1860年制造。此机由调焦箱和暗箱两部分组成(图6)。调焦箱(图7)的上方有毛玻璃采光,毛玻璃下面有插入玻璃板负片的插槽。调焦箱的上下两个木制机身,采用抽屉式套装组合而成。上面的小机身上有两道齿轨,下面的大机身两边有两个调焦螺母,旋转螺母进行调焦。金字塔型暗箱(图8)上方有放大镜头,镜头下面有可拉动的插板,暗箱的下部有可拆卸的片盒。具体操作时可以在明室把调焦箱装在暗箱上方,用金属搭板连接好。在放大机上部的毛玻璃下面插入玻璃负片。把毛玻璃对准阳光,拉开镜头下的插板,在放大机底部的大的毛玻璃上观看,同时旋转螺母调焦,直至毛玻璃上的影像清晰为止。这时可以把放大机拿到暗室里,拆下底部的毛玻璃取景器,换上装好相纸的片盒。插进插板,再拿到阳光下,拉出插板开始曝光。经过一定时间的阳光射入,推进插板停止曝光,然后把片盒中的相纸拿到暗房里冲洗。这就是最初的放大方式。
摄影工作者总是希望相机小巧轻便,照片幅面力求大而清晰。是阳光放大机的问世使这种愿望变成现实。因此,阳光放大机在相机小型化和普及化方面,起到了转折性的历史作用。阳光放大机已经远离我们已经一百多年了,但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放大机、冲洗机、随意放、投影机等等,还是在继续采用这种原理。
图一:作者与法国 1880年生产的大幅面折叠相机。 |
图二:大型晒像箱。 |
|
图四:大型铜镜头。 |
图五:阳光放大机。 |
|
图六:阳光放大机可以分解成两部分。 |
图九:阳光放大机的图示。 |
|
图八:阳光放大机的金字塔型暗箱。 |
图三:达盖尔法的金属板照片。 |
|
图七:阳光放大机的调焦箱。 |
其他文献
实施过程:2001年8月某日上午十点,郑连杰裸体,头埋入土中,口中含有塑料管。背部放置1.6米长80厘米宽玻璃板,玻璃板上放置一个鸡尾酒杯,盛有北京红星二锅头酒半杯。此行为艺术进行30分钟,无语言。 鸡尾酒:西方酒文化的一种。源于不同的酒混合而成,它代表着创造和多元的文化。 玻璃作为虚象透明物体,它间隔肉体与空气,阻止空气的流动,在覆盖人体时产生重量,选择在烈日下进行半封闭的身体实验。以此表达
期刊
武汉市汉口吉庆街夜市大排档每天晚上有附近农村近20名儿童在这里拉琴卖艺。这是2000年3月8日深夜,一琴童在为食客拉琴。 瑞泽:这张照片无论是构图还是瞬间,几乎都很完美,尤其是小女孩的眼神,已经将这个故事全部都告诉我了。你们的报纸有你这样的记者很幸运,非常棒,图片的表现力很强。
期刊
瑞泽:这是一个很有潜力的题目,可以深入拍摄。照片很有表现力,对于故事的叙述也很完整。 普璜:居杨选择的拍摄题材都非常有挑战性,当然,这和她的工作性质有关。但是居杨在用影像讲故事的时候,表现得稍有些程式化。
期刊
瑞泽:在讲述残疾人杂技学校的故事当中,这幅照片是很有震撼力的。很有气氛。这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值得下功夫。 曾璜:这张照片拍摄的是残疾人杂技学校,他们的训练和演出不是为了了比赛,而是为了糊口。照片中体现了他们对命运的抗争,和一种挣扎的生活状态。
期刊
2001年12月1日,由《大众摄影》杂志和承德市普宁寺管理处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净土杯”全国摄影大赛评选揭晓,共有68幅作品获奖。 与第一届相比,“净土杯”从拍摄内容上就放宽了要求,即除了普宁寺的风情之外,还包括承德市外八庙、以及河北省的风光、风情。本次大赛共收到了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摄影爱好者的2000余幅作品。 由一个旅游景点冠名举办全国性的摄影比赛,普宁寺并不是第一个。但由于主办者对拍
期刊
丁世英老师从年轻时就爱养猫,现在退休了,丁老师就与她的30余只猫生活在一起,这些猫多是这几年收养的,很多都是一些四肢瘫痪、耳聋、眼瞎等遭遗弃的伤残猫。 许多老弱病残的猫被救了,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丁老师的故事,时常有人送猫来。丁老师用自己的言行向人们进行保护小动物的宣传工作。 曾璜:对于一组照片的编辑,首先要考虑是报纸用还是杂志用,其次要先确定用多大的版面。最后再来挑选照片。这组照片我会选择图A
期刊
关于《家庭制度》 周啸虎摄/慕辰整理 照片能满足我的一种舞台感,我喜欢那种剧照的感觉。 如果我有了一个关注点的话,会有很多方法去做,用什么媒介并不重要,我可以拍电影,假如有条件,我可以演戏。照片这个媒介,很直接,它能满足我的一种舞台感,我喜欢那种剧照的感觉。现在当我真正去拍照的时候,发现自己喜欢那种摆布出来的舞台效果,后来我才知道有摆拍这么一说,摆拍正是我需要的。 2001年年初我拍摄了《
期刊
武汉的李先生: 前不久在武汉中心百货商场楼上看了“全国首届人体摄影艺术展”,我觉得搞得不好。 怎么“搞得不好”?怎样才叫搞得好?我以为这样的展览,“搞”出来总比不“搞”出来好。虽然那次我没有去看,但我打心眼里还真佩服这些摄影师、模特儿和影展的主办者。要说你怎么评价这个展览其实都行,只要你别老惦记着你花钱买了门票参观这个展览值不值。在我看来这个展览不能一概而论什么好或者不好。虽然它与1989年中
期刊
要说发展速度最快的摄影器材,毫无疑问非数字相机莫属,真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短短的几年,数字相机就由几十万像素,发展到400、500万像素甚至更高。不要说在发达的欧美国家,数字相机已经占有很大的市场,就是在发展中的中国,数字相机的市场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假日里,在公园和旅游胜地,游人手中的数字相机绝不是凤毛麟角,已经占有相当的比例,数字相机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是理所当然。 数字相机的优点和
期刊
瑞 泽: 这是典型的图片库摄影,她的作品可以反复被出售。这类作品都是比较关注大的环境下人们的生活状况,所以,一些有代表性的标志经常成为拍摄的背景。你可以集中精力去拍一些经济类题材,这是中国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历史。一个国家的巨变有时就发生在几天或几个月内,摄影记者要能够捕捉到这些。 瑞 泽:在所有的学员作品中,表现建筑工人和城市建筑的作品很少。其实,大量的农民进城参与城市建设,是中国这一时期非常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