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边境勘界寸土不让

来源 :民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ra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越勘界之所以成功,需要感谢在一线的勘界队员们,联合勘界第四组组长蔡碧凌为此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还有涉险的女队员们,刘建云、田丽华、袁自葵、廖维敏,她们都是最好的代表;更要感谢那些无名英雄们,年逾七旬的向导黄世邦就是其中一位,一个多月里他竟磨破了4双解放鞋。
  勘界队员蔡碧凌:用脚步丈量国界线
  中越陆地联合勘界第四组的工作在勘界整体工作中具有代表性。他们的工作段地形复杂、水急河深、山高坡陡,并且占有中越边界云南段争议地区中的五分之一。由于争议地区多、划出面积多、军事设施多,在勘界中经历了十分艰难的过程。中方勘界队员在这里付出了艰辛的汗水、心血,甚至是生命。
  2006年8月10日晨6时左右,蔡碧凌在都龙茅坪准备上界勘界时,不幸因病倒在了潮湿的宿舍内。1个小时后,蔡碧凌带着对未尽工作的深深遗憾,在前往金厂镇卫生院的路上永远离开了人世。
  “马关30多万人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做这件事,而我遇上了。我能代表国家签字,是历史赋予我的光荣史命,值得我一生为之骄傲和自豪。”蔡碧凌经常这样说。
  蔡碧凌2002年被委派了重要的任务——做好中越陆地边界内部勘界工作。从此,他开始了用步子丈量138公里长的国界线的艰难行程。地图上的每一个点,他都一步一步走过来。无论是荒无人烟,还是沟壑纵生,他凭着一根自制的手杖,一步步地攀爬过来了。
  “只要属于我国的领土,死也不能让你一寸。”蔡碧凌经常说的这句话是所有勘界队员的心声。
  为取得谈判成功,不让越方占到便宜,蔡碧凌每天从山野回来就看条约和附图。针对条约中所述内容逐条逐句地与队员商讨,对某句话、某个词语越方可能咬住不放,就某个争执点越方可能不会让步等提出多套应对方案,同时将第二天谈判需要的成语事先告诉翻译丁雷华,让他有个准备,以便于越方充分理解他的意思。
  在谈判中双方的斗争相当激烈,既需要有外交家的风范,又要以条约、附图为尺度;既要照顾好双方的感情,又要代表国家利益。蔡碧凌始终以一种“历史的思维”,站在国家的角度与之周旋。在谈判中,蔡碧凌有理、有利、有据。与谈判对手多次出现冷战、僵局。每每遇到这种情况,蔡碧凌就平心静气地等谈判对手心平气和后再谈判。
  
  勘界向导黄世邦:1个月磨破4双解放鞋
  
  在中越边境靖西县龙邦口岸,没有谁比年逾七旬,生于斯长于斯的黄世邦更了解口岸大大小小的山岭地势情形了。这种了如指掌的程度恰恰使得他成为中越陆地边界勘定的见证人和参与者。
  2005年10月,黄世邦家里来了两位自称是地质勘查局的陌生人,仔细询问了他在中越战争期间担任民兵后勤队长的情况,还反复问到是否熟悉周围山岭的情况,包括山脊、沟渠、谷底、水道、植被……
  老黄一边回忆,一边仔细地解释每一块山岭的由来。两位客人做了详细的笔记。
  2006年初,这两位同志再次来到他家中,邀请老黄前往实地勘察,核心是把过去的界碑一一找出来。一个多月白天上山,晚上绘图,这是老黄记忆最深刻的工作状态。他说:“我磨破了4双解放鞋。”
  凡有界碑的地方,他们都留下了大量的照片,同时还用专用的勘测工具记录数据。
  “好些地方都是自卫反击战的时候我们解放军守着的山头,不少地方山岭上还有猫耳洞、战壕……”站在龙邦口岸的山头上,几乎可以俯瞰整个山岭周围。上世纪的中越战争中,“法卡山”上的“英雄连”被誉为保家卫国的楷模。如今,法卡山已经全部划归越南方面。
  
  女勘界队员:美女们的野外生存法则
  
  在中越勘界队员中,有一些特别能吃苦的勘界女人,她们在漫长的边界线上演绎着女性报效祖国的壮举和赤胆忠心。
  她们和男队员一样行走于茫茫大山、原始森林和崎岖小路,还要经常面临各种突发的情况:毒蛇、野兽,攀悬崖、过独木桥。因为没有公路,很多时候都需要徒步在原始森林中穿行。到处荆棘,加之没有山路,边走边用刀在前面开道。在悬崖峭壁上,得手脚并用,爬着走、蹲着走。在山上被蚂蟥叮咬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偶尔还会碰到黑熊等一些大点的野兽。
  有一次田丽华在山上搭完帐篷出去砍柴回来,就发现一条色彩鲜艳的蛇已经睡在被子里了。这也是为什么刘建云一年四季不管多热都要穿两条裤子的原因。
  在第四勘界组,还有一位被称为“三姐”的女队员袁自葵,她说,大家每到一个新的勘界点,先要四处寻找水源。她们都有过喝牛棚里的水的经历,而旁边就是牛的粪便。“这种水我在城里生活时,可能冲厕所都嫌脏,但是在野外没办法,为了节约往返时间,我们尽可能靠近界碑测量处住,什么水都得喝。由于在野外时间长,很多队员的肚子都已经习惯了生水。”
  “勘界结束了,我现在才有时间陪自己的小儿子。勘界的时候,‘妈妈过几天就回来’的谎言不知道说了多少遍。”廖维敏说,“既然国家交给自己这样一个神圣的使命,就必须舍弃小家。若干年后,每一位队员都会为曾经参加过中越勘界工作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摘自《国际先驱导报》)
其他文献
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了暴秦的统治,各派势力又进行了一场逐鹿中原的厮杀。这其中以项羽为首的和以刘邦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最终成为抢摘胜利果实的主力军。从公元前二○六年至前二○二年,刘邦与项羽为争夺天下的最终统治权,双方持续打了四年的仗,史称“楚汉之争”。最后以项羽自刎乌江、刘邦建立汉朝而告终。  刘邦之能得天下,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他的“耳朵”。也就是说刘邦能“听”,听而能“用”,善用人者胜。能“听”,就
期刊
姜维,本是魏国的将领,是被诸葛亮招降过来的。  为了收服姜维,诸葛亮的确付出了重大代价。如果按照《三国演义》上所讲述的,其实诸葛亮完全可以长驱直入攻进魏国。这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司马懿被免职了,魏军也失了元气,不乘胜前进还愣着干什么呢?可是诸葛亮放弃了这一个破魏的大好时机。诸葛亮想什么呢?得了一个姜维便喜气洋洋地回师了?连逃跑的夏侯懋他也不缉拿了?用诸葛亮的话讲:“我放走了一只鸭子,却得到了一只
期刊
蒋介石一生善于搞特务活动。他控制手下特工的办法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对特工授予大权,但不给高位,以防他们在政治上做大。戴笠任军统头目十多年,始终是副局长,只给了一个少将军衔,还是拖到1945年3月才公布。尽管如此,两人又合作得相当默契。一方面戴笠要报蒋介石的知遇之恩;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个有心计的人,深知以自己的资历、能力和水平,绝难跳出蒋介石的手心,惟有取得蒋介石的绝对信任,才能飞黄腾达。  
期刊
澳大利亚:白人“入侵”难被抹去    许多国家将历史教学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强制性课程,但另一些国家将其作为锻炼孩子自我思考能力的工具。  以澳大利亚为例来说,澳大利亚保守派代表、总理霍华德将历史课程设置作为自己最热忱的政治事业之一。他曾主持召开了一个“历史峰会”,鼓励教育者“重新构建关于澳大利亚历史的结构化叙事”。此举遭到自由派的激烈批评。他们认为霍华德是希望复兴关于18世纪白人定居澳大利亚那段历
期刊
《金瓶梅》第二十九回,“吴神仙”给西门庆看相,说他“一生多得妻财”,真是一语中的。纳妾得财,确实是西门庆的致富手段之一。  别以为西门庆是好色之徒,以貌取人便是他娶妻纳妾的唯一标准;作为商人,他一眼盯着女人的脸庞,一眼盯着女人的钱袋。最典型的例子,是娶三娘孟玉楼、六娘李瓶儿。  孟玉楼是布商杨某的遗孀,丈夫给她留下“一份好钱”:贵重的“南京拔步床”就有两张,装得满满的衣箱有四五只,金银首饰不用说,
期刊
阿璧这两年顺风顺水,稳稳做成下属倾服、上司赏识的骨干中层。她的困扰和压力,来自一班资历相当、职级相近的中层同事。不管阿璧做什么,只要涉及平行关系,都觉得费劲,除非有大头儿压阵,阿璧得不到真诚的支持和配合。  抱怨平级,成了阿璧跟朋友最重要的电话煲粥内容之一。听阿璧抱怨多了,就劝她,回去读红楼吧,瞧瞧人家宝姐姐是怎么处理平级关系的。  宝姐姐从来不做风头最劲的那个人。既然知道平级之间存在天然的竞争关
期刊
在中国民间,“夺妻之恨”与“杀父之仇”被相提并论为人生不能忍受的两种奇耻大辱。不过,这也就是一般老百姓这么看,要换了那些英雄豪杰,跟“做官之需”比起来,什么“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全不在话下。譬如大汉开国皇帝刘邦,当初,他的对手项羽为了逼他出营交战,就曾将他的老爸刘太公绑在一面大砧板上,威胁他:“你要再不出来交战的话,我就把你老爸剁了做成肉汤!”志在“大丈夫当如是乎”的刘邦听了,嘻嘻一笑,才不把
期刊
一份毛泽东同志1968年1月的家庭生活收支详细账单,使我们了解了不少内容。    家庭收入中稿费居多    账目的收入部分有三栏,分别是:“上月接转14095.45元;毛泽东工资404.8元;江青工资243元。”  据毛泽东警卫李银桥说,毛泽东20世纪50年代的稿费就达100万元,毛泽东本人不经手,由中央特别会计室管理。家用不够,或有重大的花销时,经毛泽东同意,从稿费中拨转、开支。  毛泽东的月工
期刊
在埃及历史上,法鲁克王朝是一个腐败无能的王朝。除了喜欢女人和赛车外,法鲁克还有一些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嗜好:爱吃、爱偷,而且不顾身份……    死前的饕餮大餐    流亡的前几年,他定居在罗马郊外的一处别墅。当时,人们看到最多的就是他每天呆在房间里,对着墙壁吃东西,一声不吭。“化郁闷为食量”,使得本来就身材矮胖、膀大腰圆的法鲁克体重猛增,在流亡的第一年,体重就增至300磅。  1965年3月17日,
期刊
历史的细节远比今天的电视剧精彩。《中国式官场——回望千年潜在规则》一书,通过史料碎片缀织拼接的方式,复原了古代官场的些许风貌和具体细节,读来饶有趣味且意味深长。    鸡鸣即起    古代的上班下班时间,和现代相似,也是晨聚昏散,但具体时辰上又比现代一般机关之朝九晚五的通例要提前,与农业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作息习惯相适应。《诗经·齐风·鸡鸣》中,妻子催丈夫起床:“公鸡已经叫了,上朝的都已经到了;东方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