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新观察之阿微木依萝篇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3880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国维先生在论及意象、意境的具体可感性特征之际,曾提出“隔”与“不隔”的理论。何谓“不隔”?指的是意象、意境的显现于读者而言,写景状物,如在目前,画面感以及形象的感染力能够扑面而来。为了进一步阐述这个观点,他举了两句诗加以说明。“池塘生春草”与“谢家池上”,前者为不隔,后者则为隔。这两句实际上意思相同,前者之所以不隔在于其形象的直呈,后者之所以隔在于其用典之故。古典诗论家往往对不隔的诗句或者诗人大家赞赏,如“一语天然万古新”的陶潜,“清水出芙蓉”的李太白,等等。这种赞赏实际上是对诗人直呈能力的肯定,这一点,与19世纪初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宣扬的“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有暗通款曲之处。
  直呈能力实际上是一种笔力通透的标志,它的后面乃是天赋才能,是支撑,通俗点讲,就是作家的才华所在。今天的我们之所以将排比句式视之为高中作文的模式,就因为其过度地铺陈;也不会把刘白羽式的咏叹当作经典句式,繁复固然可以导向壮丽,一旦过度就会走到敬畏文字的反面。古典时代,因为诗文自身在篇幅上的简短性,在词句上的凝练性,因此,直呈的美学特性往往是整体性的。白话文学以来,叙事类作品勃兴,随着表现手法愈发丰富,直呈的特性则趋于衰减,其存在,往往以碎片的形式嵌入到文本之中。2010年前后,《冬牧场》的面世使得新疆的李娟声名鹊起,而李娟散文不仅得益于题材上取自旷远的边地,满足了都市对旷野、对原始生活状态的想象,也得益于李娟自身的笔力特征,在其散文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直呈特性的相对整体的复活。
  除了李娟之外,散文語言在整体性上趋于直呈特征的还有阿微木依萝。作为彝族80后散文作者,大凉山的贫苦童年生活以及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基本背景,对于现实社会身份而言,是一种拖后腿的存在,但对于写作而言,却提供了别一种机缘。如同一句俗语所讲的那样,上帝为其关闭了一扇门,却同时为其打开了一扇窗。阿微木依萝的成长也确实验证了这句俗语。边地生活、教育背景的不完整,使得她的思维保留了未被权力和文化制度规训的因素,这种思维方式部分保存了先民思维的直觉性、通灵性,在这样的思维体系之下,她笔下有一种直接回到往事现场的能力。现象学的核心概念,叫作回到事物本身。以此对照,且来看本期散文新观察推出的其作品《我的路(外二章)》,包括三个片断:初入城市与道路所发生的新的感应关系,童年生活中的牛,童年生活中的狗。三个事物皆对应了寻常经验,因为寻常,所以容易被成人世界所忽视,而在阿微笔下,通过其通透的笔力,还原了道路、牛、狗这些事物身上非成人化的存在面孔,那些鲜活的、异质性的成长经验、童年经验以直呈的方式切入到我们的眼帘之中,形成初发芙蓉的感性之美。
其他文献
《地铁》不是篇惊艳的小说。主人公伊丽丽亦不是个惊艳的人物。  但现下,有几个写作者,肯为“面目模糊”的平凡人落笔呢?有那么多虚构和现实里发生的跌宕的故事,有那么多壮烈激烈惨烈的场景和镜头,有那么多超出人们想象甚至事后让人难以置信的极端新闻……哪一样,描画不成个“好小说”呢?  有人说,好小说不止于讲个好故事,有人说,好小说在于语言;有人说,好的小说,要有超越现实的高度;还有人说,最高的文学作品什么
期刊
梁豪 1992年生,《人民文学》杂志编辑,青年作家,北师大文学硕士。有小说、诗歌和批评文章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天涯》、《青年文学》、《当代作家评论》、《文艺报》、《中华读书报》、《媒介批评》、《今日中国文学》(美国)等报刊。小说曾获第二届四川大学“马识途文学奖”一等奖,第十三届台湾东华大学“东华文学奖”小说组佳作奖。  谁能想到,我们这个鬼地方,在秋日一个薄雾弥漫的湿冷黄昏,来了一个个
期刊
外 劳  我从来没有问过那位外劳的名字。  生活当中需要记得很多事物。家人的聚餐、恋人的生日、朋友的婚宴、还没缴交的各种账单、专栏交稿的期限、没完成的小说章节……外劳毕竟只是外来人,我的生活已经承载不了过多的外来事物。  生活当中还是需要接触外来人。当时下定决心租下这里的一间房,那位外劳就已经看守在外。于公寓之外,守卫亭之内。身材微胖,穿着白色整齐制服,目测高我半个头,一脸严肃,有威严。  进出公
期刊
(一)  我一次次陷入梦境,陷入与一座叫作小徐庄的村庄的对视中。  我们之间,隔着一座水库的水。无风,水就成了镜面,我看见那座躺在水中的村子里,也有一个我,和我一样,他在水底用疑惑的表情向我眺望时,用的也是俯视的姿态。  我依然记得这个梦境的源头,只是,需要借助记忆去回溯。那时,我是馆里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学生,和我玩得最好的同学孟庆国邀请我去他家里玩儿。孟庆国家住在我们这里最大的水库旁边,忙时伺候庄
期刊
说 勇  《论语》里有一句子,短短七字,初见时只觉眼眸一亮,再读则心惊心动,心生向往。  “见义不为,无勇也!”  原来,先贤眼中,见义而为,才叫勇。而世人双眼只跟字典走,嘴里念着“勇敢、勇武、勇毅、勇不可当……”心里却掂量着“匹夫之勇,不可取也”。又明知这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是一种能在危险面前挺身而出的伟大精神,却又在心底考较:“这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傻瓜,就让英雄们去增光添彩,让我等芸芸众生安享福
期刊
这个秋天注定不平常  新时代的钟声正式敲响  高天上白云流淌  昆仑逶迤 长河奔腾 大地丰饶  你的声音越过森林 稻田 麦浪  所有的树木挺起正直的脊梁  世界把目光聚焦东方  这个日子注定不平常  历史的坐标定格了中国方向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一个目标凝聚起全民族的磅礴力量  回首往事多少苦难辉煌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一步一个脚印  一年变一个模样  跟着你  我们走在大路上  这
期刊
吃罢晚饭,二婶眼看着媳妇方红匆匆离去,心没来由地“嗵嗵”直跳,眼皮也一下一下跳个不停。老伴已经在看平时追着的那部电视剧了,二婶兀自坐立不安,站起来走几步,好像要出门的样子,老伴问她:“你去哪?”她嘟哝一句:“不去哪。”又坐下来。  老伴眼睛盯着电视屏幕,嘴里对二婶说:“我说,你就别折腾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再说了,你那是从哪里听来的话呀,年年节节的,搞得人不得安生。”二婶心里一百个不自在,这会子正没
期刊
一  我一个人坐在“猫的天空书城”店里,单手托着下巴,静静地用匙子搅动着杯中的咖啡。虽然这里的布置一如既往地符合我的心意,但我无暇将心思放在吧台上自在玩耍的猫咪身上,也无闲情逸致去翻阅座位旁书架上那些自出版的书籍,亦无心关注身旁那块密密麻麻贴满五彩斑斓便笺纸的留言板。  我的目光穿过面前的有机玻璃,注视着窗外来来往往的行人,他们或相互交谈,有说有笑;或擦肩而过,不发一言,呼吸吞吐出的气息在寒冷空气
期刊
在小镇  别介意我在小镇上过于沉默、寡言  我的办公室有两个窗子,一个正对着街道  另一个朝向花圃。我喜欢站在窗边发呆  有时我默默看着行人和车辆不停地来回穿梭  有时我也会耐心看一朵木樨如何缓缓地飘落  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什么也看不到,我只是在想着一件事。  我断定我不是一个智者,我只是像一棵树  一不小心就模仿了它孤独的站立  记 忆  我固执地爱着小镇上的两种事物:  长途汽车站和穿墨绿制服的
期刊
林中走廊  傍晚行车在回家的路上  他突然想知道  两边行道树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这么多年来  他每天只行走在这条路上  再也没有去过其他地方  紧接着  他又萌生出一个想法  在公司与住宅之间的这条公路上  有工厂、学校、农田、矿场、医院、商店  以及所有自己能够想象的事物  倘若有一天树外的世界全部消失  自己的生活也依然能完全不受影响  而事实上已经是了  在我们看不到的路的外面  柏树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