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erit Orhan Pamuk,在中国最常见的译名为奥尔罕•帕慕克,被认为是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学家之一,当代欧洲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是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坛巨擘。
帕慕克,生于伊斯坦布尔一个富裕的西化家庭。他从小在伊斯坦布尔一家美国人开办的私立学校接受英语教育。23岁时,他放弃正在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主修的建筑学,转而投身文坛,开始了他的纸上建筑生涯。他的父亲是建筑商,家境相对优越,但高中时父母离异,他随母亲一起生活。因母亲没有工作,所以这段时间他们生活比较困难。上高中后,帕慕克开始写作,这遭到了整个家庭的反对,但他仍然不顾一切地走上了创作道路。7年后,他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塞夫得特州长和他的儿子们》,并获得《土耳其日报》小说首奖和奥尔罕•凯马尔小说奖。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帕慕克逐渐把注意力转向人权、思想自由等方面,并通过发表关于这些问题的文章对土耳其政府进行批评。他在小说中一再描写的东西方文化的差别和交流,使他作为东西方文化交往中间人的地位得到广泛认可。1985年,他出版的第一本历史小说《白色城堡》让他享誉全球,《纽约时报》书评称:“一位新星正在东方诞生——土耳其作家奥尔罕• 帕慕克。”2002年,《雪》问世。在书中,他尝试着用一种新的写作手段描述与政治有关的故事。2003年,他出版了关于细密画的小说《我的名字叫红》。这部小说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坛上的文学地位,获得世界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都柏林文学奖,同时还赢得了法国文艺奖和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在30年的作家生涯中,帕慕克专心写作,先后获得欧洲发现奖、美国独立小说奖、法国文艺奖、德国书业和平奖等多项荣誉。2005年他的作品《伊斯坦布尔》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还因此掀起一场轩然大波,使得诺贝尔文学奖发生了10年来首次推迟一周才公布的罕见事件。因为几位评奖委员对是否应该把奖颁给帕慕克,存在很大争议。
帕慕克除文学造诣极深之外,还在大学主修建筑时学习过美术,对艺术也颇有研究,研究艺术的时间不少于用在文学上的时间。他每年都到世界各地欣赏艺术展览,在各个国家的博物馆中流连忘返。
生活中的帕慕克很少公开露面,在伊斯坦布尔一栋公寓中,他烟不离手,长时间写作。这栋公寓可俯瞰横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一座桥梁,这座桥梁连通欧亚两大洲。这对于他的思想和创作,仿佛是某种象征。
对话帕慕克
E=《首席ELITE》 P=帕慕克
E:你以前的几部小说,《我的名字叫红》、《雪》和《白色城堡》都已在中国出版,涉及到了几个不同的、但非常重要的主题,如宽容与不宽容、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以及当代政治。但《纯真博物馆》首先写的是爱情,而我们发现它又不仅仅关于爱情,尽管我们可以说这是非常土耳其式的爱情。那么,你想在爱情之外告诉我们什么?
P:我不能完全同意你的区分。我所有的小说都是通过一个窗口来看我的文化,我的国家。《我的名字叫红》是通过艺术,《白色城堡》通过身份,《雪》则通过政治,而《纯真博物馆》是通过爱的视角,再一次审视这些同样的景观。比起前几部,这本小说少了些话题性或社会性,但也许因为爱情是一个如此吸引人的主题,那么一旦拥有这样一个窗口,我们就忘记了所有其他严肃的、文化的主题。这是个爱情故事,没错,而爱情是如此万有,以至于我们或许会忘记,它也是一个非常阶级性的、文化的主题。我的主人公凯末尔对心上人芙颂的爱情自有其普遍性的一面,像每个深爱中的男人一样,我们会认为自己能够理解凯末尔,可这种普遍性也是有限度的。凯末尔是个富裕的、上层社会的资产阶级纨绔子弟,生活在1970年代的土耳其,他的视野是受限的。凯末尔理解的世界与读者理解的世界存在着不同。凯末尔是个不可信的故事讲述者,但读者能看出他的局限。所以,虽然这本小说在很大程度上是个爱情故事,但它也是1970年代,确切地说是1960年代到20世纪末的土耳其社会或伊斯坦布尔的全景展现。
E:有位同行读了《纯真博物馆》,她说她很痛苦,同时也感到高兴,因为爱情终于显出力量,尽管在很多情况下,只有在你无法去爱的时候,你才能感到爱的存在。她想知道的是,真爱只能出自禁忌吗?
P:首先,这本书不是关于追求爱情的。爱情说穿了是件社会性的事。我们都有去寻找精神伴侣、性伴侣或生活伴侣的欲望。没错,这欲望是存在的。我们都有爱别人的欲望,我们需要安全、友情、性和家庭,这种欲望是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主题。 另一方面,我不相信爱情会战胜一切。事实上在我大部分的作品里,我想表达的都是,关于爱情的一切文化建构、一切想象,都是极其错误、高度误导的。追求真爱并非这本书的目的,我没有说芙颂和凯末尔真心相爱,因为他们的爱情里有些部分并不是那么纯真,可这不是本书的重点。重点其实是所有人都在其文化和社会关系中发生真实的接触。而每个人终归都在寻找其他人。虽然我们相信有真爱的存在,但事实上,它大部分时间都要受到社会、文化及其他因素的左右。那样看来,真爱本该是超越文化、阶级和历史的爱,这可能吗?很不幸,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E:你在建一个博物馆这是个非常棒的文学想象,建造一座真正的纯真博物馆看上去也很有意思。你怎样产生了这种想法?你不担心那座真的博物馆会破坏读者的想象吗?
p:是的。好多人也这么跟我说,有些还挺冲的:“你是个作家。难道你不相信你文字的力量吗?!你还需要真东西来展示给我们,让读者更信你吗?!”这种观点很强烈。可你别忘了,我写我的书,我跟着感觉走。《我的名字叫红》的读者可能还记得,我曾经想当个画家。我心里头有个画家。我就重拾绘画。我欣赏中国画,因为它们将文字与绘画合为一体。所以这就是灵光乍现,我跟着自己的感觉走。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建个博物馆,它耗去了我太多的时间。比方说今天吧,人们都在工作,这次采访完了以后,我得去见朋友们,重新投入工作。它会占去我很多时间,可我还是会搞下去。我后悔过,因为它花了我太多时间,还有我出书挣的很多钱,全都被这博物馆给吸走了。可我信这个,我相信幼稚和天真。我不觉得这是对文学的背叛,它其实是对我过去想当画家的一种褒奖。
Pamuk was born in Istanbul in 1952 and grew up in a wealthy yet declining bourgeois family; an experience he describes in passing in his novels The Black Book and Cevdet Bey and His Sons, as well as more thoroughly in his personal memoir Istanbul. He was educated at Robert College secondary school in Istanbul and went on to study architecture at the Istanbul Technical University since it was related to his real dream career, painting.[6] He left the architecture school after three years, however, to become a full-time writer, and graduated from the Institute of Journalism at the University of Istanbul in 1976. From ages 22 to 30, Pamuk lived with his mother, writing his first novel and attempting to find a publisher. He describes himself as a Cultural Muslim who associate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religion while not believing in a personal connection to God.[7]
On 1 March 1982, Pamuk married Aylin Türegün, a historian.[8] From 1985 to 1988, while his wife was a graduate student at Columbia University, Pamuk assumed the position of visiting scholar there, using the time to conduct research and write his novel The Black Book in the university's Butler Library. This period also included a visiting fellowship at the University of Iowa.
Pamuk returned to Istanbul, a city to which he is strongly attached.[9] He and his wife had a daughter named Rüya born in 1991, whose name means "dream" in Turkish. In 2001, he and Aylin were divorced.
In 2006, Pamuk returned to the U.S. to take a position as a visiting professor at Columbia, where he was a Fellow with Columbia's Committee on Global Thought and held an appointment in Columbia's Middle East and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department and at its School of the Arts. In the 2007-2008 academic year Pamuk returned to Columbia to jointly teach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lasses with Andreas Huyssen and David Damrosch. Pamuk was also a writer-in-residence at Bard College.
帕慕克,生于伊斯坦布尔一个富裕的西化家庭。他从小在伊斯坦布尔一家美国人开办的私立学校接受英语教育。23岁时,他放弃正在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主修的建筑学,转而投身文坛,开始了他的纸上建筑生涯。他的父亲是建筑商,家境相对优越,但高中时父母离异,他随母亲一起生活。因母亲没有工作,所以这段时间他们生活比较困难。上高中后,帕慕克开始写作,这遭到了整个家庭的反对,但他仍然不顾一切地走上了创作道路。7年后,他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塞夫得特州长和他的儿子们》,并获得《土耳其日报》小说首奖和奥尔罕•凯马尔小说奖。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帕慕克逐渐把注意力转向人权、思想自由等方面,并通过发表关于这些问题的文章对土耳其政府进行批评。他在小说中一再描写的东西方文化的差别和交流,使他作为东西方文化交往中间人的地位得到广泛认可。1985年,他出版的第一本历史小说《白色城堡》让他享誉全球,《纽约时报》书评称:“一位新星正在东方诞生——土耳其作家奥尔罕• 帕慕克。”2002年,《雪》问世。在书中,他尝试着用一种新的写作手段描述与政治有关的故事。2003年,他出版了关于细密画的小说《我的名字叫红》。这部小说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坛上的文学地位,获得世界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都柏林文学奖,同时还赢得了法国文艺奖和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在30年的作家生涯中,帕慕克专心写作,先后获得欧洲发现奖、美国独立小说奖、法国文艺奖、德国书业和平奖等多项荣誉。2005年他的作品《伊斯坦布尔》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还因此掀起一场轩然大波,使得诺贝尔文学奖发生了10年来首次推迟一周才公布的罕见事件。因为几位评奖委员对是否应该把奖颁给帕慕克,存在很大争议。
帕慕克除文学造诣极深之外,还在大学主修建筑时学习过美术,对艺术也颇有研究,研究艺术的时间不少于用在文学上的时间。他每年都到世界各地欣赏艺术展览,在各个国家的博物馆中流连忘返。
生活中的帕慕克很少公开露面,在伊斯坦布尔一栋公寓中,他烟不离手,长时间写作。这栋公寓可俯瞰横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一座桥梁,这座桥梁连通欧亚两大洲。这对于他的思想和创作,仿佛是某种象征。
对话帕慕克
E=《首席ELITE》 P=帕慕克
E:你以前的几部小说,《我的名字叫红》、《雪》和《白色城堡》都已在中国出版,涉及到了几个不同的、但非常重要的主题,如宽容与不宽容、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以及当代政治。但《纯真博物馆》首先写的是爱情,而我们发现它又不仅仅关于爱情,尽管我们可以说这是非常土耳其式的爱情。那么,你想在爱情之外告诉我们什么?
P:我不能完全同意你的区分。我所有的小说都是通过一个窗口来看我的文化,我的国家。《我的名字叫红》是通过艺术,《白色城堡》通过身份,《雪》则通过政治,而《纯真博物馆》是通过爱的视角,再一次审视这些同样的景观。比起前几部,这本小说少了些话题性或社会性,但也许因为爱情是一个如此吸引人的主题,那么一旦拥有这样一个窗口,我们就忘记了所有其他严肃的、文化的主题。这是个爱情故事,没错,而爱情是如此万有,以至于我们或许会忘记,它也是一个非常阶级性的、文化的主题。我的主人公凯末尔对心上人芙颂的爱情自有其普遍性的一面,像每个深爱中的男人一样,我们会认为自己能够理解凯末尔,可这种普遍性也是有限度的。凯末尔是个富裕的、上层社会的资产阶级纨绔子弟,生活在1970年代的土耳其,他的视野是受限的。凯末尔理解的世界与读者理解的世界存在着不同。凯末尔是个不可信的故事讲述者,但读者能看出他的局限。所以,虽然这本小说在很大程度上是个爱情故事,但它也是1970年代,确切地说是1960年代到20世纪末的土耳其社会或伊斯坦布尔的全景展现。
E:有位同行读了《纯真博物馆》,她说她很痛苦,同时也感到高兴,因为爱情终于显出力量,尽管在很多情况下,只有在你无法去爱的时候,你才能感到爱的存在。她想知道的是,真爱只能出自禁忌吗?
P:首先,这本书不是关于追求爱情的。爱情说穿了是件社会性的事。我们都有去寻找精神伴侣、性伴侣或生活伴侣的欲望。没错,这欲望是存在的。我们都有爱别人的欲望,我们需要安全、友情、性和家庭,这种欲望是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主题。 另一方面,我不相信爱情会战胜一切。事实上在我大部分的作品里,我想表达的都是,关于爱情的一切文化建构、一切想象,都是极其错误、高度误导的。追求真爱并非这本书的目的,我没有说芙颂和凯末尔真心相爱,因为他们的爱情里有些部分并不是那么纯真,可这不是本书的重点。重点其实是所有人都在其文化和社会关系中发生真实的接触。而每个人终归都在寻找其他人。虽然我们相信有真爱的存在,但事实上,它大部分时间都要受到社会、文化及其他因素的左右。那样看来,真爱本该是超越文化、阶级和历史的爱,这可能吗?很不幸,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E:你在建一个博物馆这是个非常棒的文学想象,建造一座真正的纯真博物馆看上去也很有意思。你怎样产生了这种想法?你不担心那座真的博物馆会破坏读者的想象吗?
p:是的。好多人也这么跟我说,有些还挺冲的:“你是个作家。难道你不相信你文字的力量吗?!你还需要真东西来展示给我们,让读者更信你吗?!”这种观点很强烈。可你别忘了,我写我的书,我跟着感觉走。《我的名字叫红》的读者可能还记得,我曾经想当个画家。我心里头有个画家。我就重拾绘画。我欣赏中国画,因为它们将文字与绘画合为一体。所以这就是灵光乍现,我跟着自己的感觉走。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建个博物馆,它耗去了我太多的时间。比方说今天吧,人们都在工作,这次采访完了以后,我得去见朋友们,重新投入工作。它会占去我很多时间,可我还是会搞下去。我后悔过,因为它花了我太多时间,还有我出书挣的很多钱,全都被这博物馆给吸走了。可我信这个,我相信幼稚和天真。我不觉得这是对文学的背叛,它其实是对我过去想当画家的一种褒奖。
Pamuk was born in Istanbul in 1952 and grew up in a wealthy yet declining bourgeois family; an experience he describes in passing in his novels The Black Book and Cevdet Bey and His Sons, as well as more thoroughly in his personal memoir Istanbul. He was educated at Robert College secondary school in Istanbul and went on to study architecture at the Istanbul Technical University since it was related to his real dream career, painting.[6] He left the architecture school after three years, however, to become a full-time writer, and graduated from the Institute of Journalism at the University of Istanbul in 1976. From ages 22 to 30, Pamuk lived with his mother, writing his first novel and attempting to find a publisher. He describes himself as a Cultural Muslim who associate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religion while not believing in a personal connection to God.[7]
On 1 March 1982, Pamuk married Aylin Türegün, a historian.[8] From 1985 to 1988, while his wife was a graduate student at Columbia University, Pamuk assumed the position of visiting scholar there, using the time to conduct research and write his novel The Black Book in the university's Butler Library. This period also included a visiting fellowship at the University of Iowa.
Pamuk returned to Istanbul, a city to which he is strongly attached.[9] He and his wife had a daughter named Rüya born in 1991, whose name means "dream" in Turkish. In 2001, he and Aylin were divorced.
In 2006, Pamuk returned to the U.S. to take a position as a visiting professor at Columbia, where he was a Fellow with Columbia's Committee on Global Thought and held an appointment in Columbia's Middle East and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department and at its School of the Arts. In the 2007-2008 academic year Pamuk returned to Columbia to jointly teach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lasses with Andreas Huyssen and David Damrosch. Pamuk was also a writer-in-residence at Bard 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