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谨以此文缅怀2019年去世的美国两位卓越的文学教授和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和大卫·贝文顿。大卫·贝文顿生前是芝加哥大学英语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著名莎学家、前国际莎士比亚协会主席、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同年去世的耶鲁大学文学教授、著名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称贝文顿,是“世界上最博学的莎学家之一。”
贝文顿所著的《最悖人道的谋杀》,书名取自《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五场,是老国王的鬼魂跟哈姆雷特说的一句台词。贝文顿的核心观点是:《哈姆雷特》作为西方文明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自诞生以来,舞台演出、文本批评及编辑注释三者一直并行不悖,《哈姆雷特》的历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被视为整个英语世界文化史的一种范式。世界上任何民族的人在任何时期,都可以通过《哈姆雷特》提供的这一范式更好地了解自己。本书一共分为七章,全书追溯了自《哈姆雷特》问世以来不同时期的演出、解读和接受情况。
贝文顿认为,世界不停的变化带来众多压力和挑战,这使得莎士比亚也在改变,就连对他文本的分析也在不断修正。《哈姆雷特》早期的三个版本,包括1603年未经作者授权的四开本、1604年经作者授权的第二四开本和1623年的对开本也各有不同。以往的莎剧专家、学者一直较为重视对开本,可是近年来,学者们经过多方考证、研究,大致认为第二四开本比对开本可靠。原因是第二四开本源自莎士比亚的手稿,而且得到了作者授权认可,而对开本虽经作者修订但更符合演出的需要。
《哈姆雷特》毫无疑问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最受观众和读者欢迎的,有关该剧的出版物、舞台演出、影视改编和课堂教学等,都客观地反映了观众和读者的接受程度。据统计,有关《哈姆雷特》的出版物每年平均有四百多种,而《李尔王》只有二百多种,其他两剧则更少。有研究表明,《哈姆雷特》是世界上除《灰姑娘》之外,电影版本最多的故事。在舞台演出中,哈姆雷特的视觉形象深入人心,远非莎士比亚其他悲剧主角可及。在英美大中学校的课堂里,《哈姆雷特》是被阅读最多的经典作品。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翻译史上,莎士比亚作品的译者和译本数量仅次于《圣经》,其中《哈姆雷特》又是被翻译得最多的作品。
哈姆雷特的故事源自史前丹麦,文字记载最早见诸萨克索·格拉马提库斯完成于1200年左右的《丹麦史》,情节虽与莎剧有明显相同之处,但差异也不小。哈姆雷特的原型阿姆雷特是丹麦国王之弟霍温迪尔之子。霍温迪尔在一场决斗中杀死了挪威国王科勒,因而丹麦国王将女儿格露特许配给了他。丹麦国王派遣霍温迪尔和另一个弟弟冯格去共同管理位于丹麦中部的日德兰事务。当时的日德兰总督是他们的父亲格温迪尔。父亲格温迪尔去世后,霍温迪尔继承了总督之位,冯格出于嫉妒杀害了哥哥霍温迪尔并且霸占了格露特。
阿姆雷特在父亲遭杀害后,为了自保不得不装疯。狡猾的冯格为了试探阿姆雷特是否真疯,故意安排他与一位美女(类似莎剧中的欧菲丽亚)在森林中偶遇。冯格认为,如果阿姆雷特心智正常就会禁不住美女的诱惑与之发生关系。结果阿姆雷特在一位好兄弟的帮助下粉碎了冯格的试探。冯格见一招不成又施一招,安排一位大臣(类似莎剧中的波伦纽斯)藏身于格露特闺房的暗处偷听母子谈话,阿姆雷特揭穿了冯格的阴谋,在母亲房里装疯,乘机刺死了这位大臣,将尸体肢解后扔进阴沟和猪圈里。然后阿姆雷特责骂母亲,说她犹如娼妓般乱伦。母亲悔恨不已,答应不把刺死大臣的秘密告诉冯格。冯格从外地回来后打听大臣的下落,阿姆雷特说此人自己不小心摔死在外屋,尸体被猪吃了。
冯格发现阿姆雷特不好对付,为了根绝后患,决定除掉他,但又怕此举激怒格露特和她的父亲于己不利,遂不敢贸然动手。于是他派了两名侍从(类似莎剧中的罗森坎兹和格登斯腾)护送阿姆雷特去英国,两名侍从带着冯格写给英国国王的密函上路。在密函中,冯格要求英国国王找机会处死阿姆雷特。阿姆雷特趁两名侍从不备,搜出了密函并改动了密函的内容,要求英国国王处死两名侍从并将英王之女许配给阿姆雷特为妻。一年后,阿姆雷特回到了丹麦,在母亲的暗中协助下,在一次宫廷宴会中灌醉了冯格及其侍卫,点火焚烧了王宫。冯格试图逃离火海,但被阿姆雷特用剑(冯格的剑,因为阿姆雷特的剑被收走了)杀死,冯格的侍卫则被大火烧死。萨克索没有写到阿姆雷特母亲的结局如何。
当然,较之萨克索的故事,《哈姆雷特》还是有很大不同的。首先,萨克索故事中的阿姆雷特是一个无所顾忌的冷血复仇者,而莎剧中的哈姆雷特绝非如此。其次,阿姆雷特从未遇见过父亲的鬼魂,所以他无需确定冯格谋杀兄长后是否受到良心谴责。最后,萨克索故事中的年轻女子不是老臣的女儿,她没有像欧菲丽亚那样因爱发疯直至溺水身亡,她也没有兄长为她复仇。另外,萨克索故事中的两名侍从没有姓名,也不像莎剧中的罗森坎兹和格登斯腾,是哈姆雷特的同学。
从1200年到1601年期间,除了萨克索的《丹麦史》,还有其他文本或许也是莎剧《哈姆雷特》的来源,其中最重要的要数法国人弗朗斯瓦·德·贝尔佛勒斯特写于1570年的《悲剧史》。《悲剧史》吸收了萨克索故事中的某些情节,同时增加了一些细节,如被谋杀的霍温迪尔的鬼魂出现在了儿子面前;哈姆雷特虽然仍像萨克索故事中那样为了自保而装疯卖傻,但具有了我们在莎剧中读到的忧郁情绪;哈姆雷特的母亲格露特在父亲被谋杀之前已经与冯格勾搭成奸;更为重要的是,贝尔佛勒斯特的《悲剧史》为哈姆雷特的复仇提供了基督教意义上的合理解释,即冯格的通奸行为和弑兄篡位都是有罪的。1608年,贝尔佛勒斯特的《悲剧史》被翻译成英文,不过此时莎士比亚已经完成了《哈姆雷特》,他的法文水平完全可以读懂《悲剧史》。
莎剧《哈姆雷特》与《悲剧史》的不同之处也有不少。相比较而言,莎剧里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波伦纽斯(原来的无名大臣)、欧菲丽亚(同样无名的无名大臣之女)、雷厄提斯作为一家人出现在莎剧中。《悲剧史》中的国王冯格有了新的名字克罗狄奥斯,两名侍从不但有了名字而且确定了与哈姆雷特的同学关系。贺雷修在《丹麦史》和《悲剧史》中都没有名字,连跑龙套的资格都没有,而在莎剧中成了重要角色,他是哈姆雷特的知心朋友,哈姆雷特既可以向他倾诉内心的苦恼和秘密,也可以与他讨论深奥的哲学问题。莎剧里的情节也有了重大变化。莎士比亚将萨克索故事中的维格雷克变成了挪威王子福廷布拉斯,福廷布拉斯与哈姆雷特有共同之处,但在行动力上远胜过哈姆雷特。他为了向丹麦国王复仇,在国内厉兵秣马;为了荣誉,不惜与瑞典人争夺一块弹丸之地。哈姆雷特对福廷布拉斯颇为欣赏,临死前预言福廷布拉斯将被人民拥戴为王。莎士比亚塑造福廷布拉斯这个勇敢、果断、有行动力的挪威王子形象,是有意将他作为哈姆雷特的鲜明对照。另外,莎士比亚还增加了雷厄提斯为报父仇与克罗狄奥斯密谋刺杀哈姆雷特的情节,最后他和哈姆雷特双双中毒身亡。
关于《哈姆雷特》的早期演出,据贝文顿考证,最早应该在1599年至1601年之间。在皇家宫殿里的演出最早是在1619年。在莎士比亞时期,莎士比亚既是演员又是剧作家。有证据表明莎士比亚至少在1603年还活跃在舞台上,之后他就不再登台演出了,因为创作出高质量的剧本比作为演员演出更重要。在20多年时间里他平均每年要创作出将近两部剧本,而作为演员,他主要扮演的是无足轻重的小角色,更多的时候只是跑跑龙套而已。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
责编:马京京
贝文顿所著的《最悖人道的谋杀》,书名取自《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五场,是老国王的鬼魂跟哈姆雷特说的一句台词。贝文顿的核心观点是:《哈姆雷特》作为西方文明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自诞生以来,舞台演出、文本批评及编辑注释三者一直并行不悖,《哈姆雷特》的历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被视为整个英语世界文化史的一种范式。世界上任何民族的人在任何时期,都可以通过《哈姆雷特》提供的这一范式更好地了解自己。本书一共分为七章,全书追溯了自《哈姆雷特》问世以来不同时期的演出、解读和接受情况。
贝文顿认为,世界不停的变化带来众多压力和挑战,这使得莎士比亚也在改变,就连对他文本的分析也在不断修正。《哈姆雷特》早期的三个版本,包括1603年未经作者授权的四开本、1604年经作者授权的第二四开本和1623年的对开本也各有不同。以往的莎剧专家、学者一直较为重视对开本,可是近年来,学者们经过多方考证、研究,大致认为第二四开本比对开本可靠。原因是第二四开本源自莎士比亚的手稿,而且得到了作者授权认可,而对开本虽经作者修订但更符合演出的需要。
《哈姆雷特》毫无疑问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最受观众和读者欢迎的,有关该剧的出版物、舞台演出、影视改编和课堂教学等,都客观地反映了观众和读者的接受程度。据统计,有关《哈姆雷特》的出版物每年平均有四百多种,而《李尔王》只有二百多种,其他两剧则更少。有研究表明,《哈姆雷特》是世界上除《灰姑娘》之外,电影版本最多的故事。在舞台演出中,哈姆雷特的视觉形象深入人心,远非莎士比亚其他悲剧主角可及。在英美大中学校的课堂里,《哈姆雷特》是被阅读最多的经典作品。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翻译史上,莎士比亚作品的译者和译本数量仅次于《圣经》,其中《哈姆雷特》又是被翻译得最多的作品。
哈姆雷特的故事源自史前丹麦,文字记载最早见诸萨克索·格拉马提库斯完成于1200年左右的《丹麦史》,情节虽与莎剧有明显相同之处,但差异也不小。哈姆雷特的原型阿姆雷特是丹麦国王之弟霍温迪尔之子。霍温迪尔在一场决斗中杀死了挪威国王科勒,因而丹麦国王将女儿格露特许配给了他。丹麦国王派遣霍温迪尔和另一个弟弟冯格去共同管理位于丹麦中部的日德兰事务。当时的日德兰总督是他们的父亲格温迪尔。父亲格温迪尔去世后,霍温迪尔继承了总督之位,冯格出于嫉妒杀害了哥哥霍温迪尔并且霸占了格露特。
阿姆雷特在父亲遭杀害后,为了自保不得不装疯。狡猾的冯格为了试探阿姆雷特是否真疯,故意安排他与一位美女(类似莎剧中的欧菲丽亚)在森林中偶遇。冯格认为,如果阿姆雷特心智正常就会禁不住美女的诱惑与之发生关系。结果阿姆雷特在一位好兄弟的帮助下粉碎了冯格的试探。冯格见一招不成又施一招,安排一位大臣(类似莎剧中的波伦纽斯)藏身于格露特闺房的暗处偷听母子谈话,阿姆雷特揭穿了冯格的阴谋,在母亲房里装疯,乘机刺死了这位大臣,将尸体肢解后扔进阴沟和猪圈里。然后阿姆雷特责骂母亲,说她犹如娼妓般乱伦。母亲悔恨不已,答应不把刺死大臣的秘密告诉冯格。冯格从外地回来后打听大臣的下落,阿姆雷特说此人自己不小心摔死在外屋,尸体被猪吃了。
冯格发现阿姆雷特不好对付,为了根绝后患,决定除掉他,但又怕此举激怒格露特和她的父亲于己不利,遂不敢贸然动手。于是他派了两名侍从(类似莎剧中的罗森坎兹和格登斯腾)护送阿姆雷特去英国,两名侍从带着冯格写给英国国王的密函上路。在密函中,冯格要求英国国王找机会处死阿姆雷特。阿姆雷特趁两名侍从不备,搜出了密函并改动了密函的内容,要求英国国王处死两名侍从并将英王之女许配给阿姆雷特为妻。一年后,阿姆雷特回到了丹麦,在母亲的暗中协助下,在一次宫廷宴会中灌醉了冯格及其侍卫,点火焚烧了王宫。冯格试图逃离火海,但被阿姆雷特用剑(冯格的剑,因为阿姆雷特的剑被收走了)杀死,冯格的侍卫则被大火烧死。萨克索没有写到阿姆雷特母亲的结局如何。
当然,较之萨克索的故事,《哈姆雷特》还是有很大不同的。首先,萨克索故事中的阿姆雷特是一个无所顾忌的冷血复仇者,而莎剧中的哈姆雷特绝非如此。其次,阿姆雷特从未遇见过父亲的鬼魂,所以他无需确定冯格谋杀兄长后是否受到良心谴责。最后,萨克索故事中的年轻女子不是老臣的女儿,她没有像欧菲丽亚那样因爱发疯直至溺水身亡,她也没有兄长为她复仇。另外,萨克索故事中的两名侍从没有姓名,也不像莎剧中的罗森坎兹和格登斯腾,是哈姆雷特的同学。
从1200年到1601年期间,除了萨克索的《丹麦史》,还有其他文本或许也是莎剧《哈姆雷特》的来源,其中最重要的要数法国人弗朗斯瓦·德·贝尔佛勒斯特写于1570年的《悲剧史》。《悲剧史》吸收了萨克索故事中的某些情节,同时增加了一些细节,如被谋杀的霍温迪尔的鬼魂出现在了儿子面前;哈姆雷特虽然仍像萨克索故事中那样为了自保而装疯卖傻,但具有了我们在莎剧中读到的忧郁情绪;哈姆雷特的母亲格露特在父亲被谋杀之前已经与冯格勾搭成奸;更为重要的是,贝尔佛勒斯特的《悲剧史》为哈姆雷特的复仇提供了基督教意义上的合理解释,即冯格的通奸行为和弑兄篡位都是有罪的。1608年,贝尔佛勒斯特的《悲剧史》被翻译成英文,不过此时莎士比亚已经完成了《哈姆雷特》,他的法文水平完全可以读懂《悲剧史》。
莎剧《哈姆雷特》与《悲剧史》的不同之处也有不少。相比较而言,莎剧里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波伦纽斯(原来的无名大臣)、欧菲丽亚(同样无名的无名大臣之女)、雷厄提斯作为一家人出现在莎剧中。《悲剧史》中的国王冯格有了新的名字克罗狄奥斯,两名侍从不但有了名字而且确定了与哈姆雷特的同学关系。贺雷修在《丹麦史》和《悲剧史》中都没有名字,连跑龙套的资格都没有,而在莎剧中成了重要角色,他是哈姆雷特的知心朋友,哈姆雷特既可以向他倾诉内心的苦恼和秘密,也可以与他讨论深奥的哲学问题。莎剧里的情节也有了重大变化。莎士比亚将萨克索故事中的维格雷克变成了挪威王子福廷布拉斯,福廷布拉斯与哈姆雷特有共同之处,但在行动力上远胜过哈姆雷特。他为了向丹麦国王复仇,在国内厉兵秣马;为了荣誉,不惜与瑞典人争夺一块弹丸之地。哈姆雷特对福廷布拉斯颇为欣赏,临死前预言福廷布拉斯将被人民拥戴为王。莎士比亚塑造福廷布拉斯这个勇敢、果断、有行动力的挪威王子形象,是有意将他作为哈姆雷特的鲜明对照。另外,莎士比亚还增加了雷厄提斯为报父仇与克罗狄奥斯密谋刺杀哈姆雷特的情节,最后他和哈姆雷特双双中毒身亡。
关于《哈姆雷特》的早期演出,据贝文顿考证,最早应该在1599年至1601年之间。在皇家宫殿里的演出最早是在1619年。在莎士比亞时期,莎士比亚既是演员又是剧作家。有证据表明莎士比亚至少在1603年还活跃在舞台上,之后他就不再登台演出了,因为创作出高质量的剧本比作为演员演出更重要。在20多年时间里他平均每年要创作出将近两部剧本,而作为演员,他主要扮演的是无足轻重的小角色,更多的时候只是跑跑龙套而已。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
责编:马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