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decan-1介导双歧杆菌对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保护作用的研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yy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Syndecan-1蛋白在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模型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明确双歧杆菌对Syndecan-1蛋白的修复作用。方法建立新生大鼠NEC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新生大鼠分为3组(n=10):健康对照组、NEC组和双歧杆菌组。HE染色观察回盲部肠组织病理学变化。qRT-PCR技术检测各组TNF-α、IL-1β、MMP-7和Syndecan-1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分析各组Syndecan-1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分析各组Syndecan-1蛋白的定位表达。结果 NEC组TNF-α、IL-1β和MMP-7 mRNA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而双歧杆菌可以抑制TNF-α、IL-1β和MMP-7的表达。NEC组Syndecan-1 mRNA的表达水平略高于健康对照组,双歧杆菌组略低于NEC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Syndecan-1蛋白呈高水平表达,NEC组几乎未检测到Syndecan-1蛋白的表达,而双歧杆菌组可见Syndecan-1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对照组绒毛上皮细胞膜呈深棕色,而NEC组绒毛上皮细胞膜棕色染色明显减弱,双歧杆菌组上皮细胞膜着浅棕色。结论 NEC炎症时,Syndecan-1蛋白被切割,双歧杆菌可保护Syndecan-1蛋白的表达。双歧杆菌对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MMP-7等因子的表达,从而保护了Syndecan-1蛋白。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对环境污染的日益重视,污水处理技术不断进步。虽然技术种类在增多,但是处理方法基本围绕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类。其中生物处理技术在以上三种技术之中是最为经济有效
为定量探究城市河流变化驱动成因,以2005~2010年佛山市中心城区为例,分析了河网水系演变及其驱动因子,根据河网水系变化与其驱动因子间一对多的映射关系,借助空间自回归和地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课程。在目前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师课堂教学讲解的内容不够完善,复习过程中没有突出重点,设计整合的多项复习题没有针对性,无法适应学生的个人发展要求。此外,教师在复习课结束之后缺乏完善的教学总结以及教学引导,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断降低。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复习课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众所周知,在运动训练过程的诸多因素中,教练员与运动员是两个最为重要,缺一不可的主体。而在这两个不可或缺的主题中,教练员的主导作用又是至关重要和不容置疑的。因为,从运动员的
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已经显露出很多诸如学习内容理论化、培训形式单一、培训时间间断化等弊端,当务之急是要寻找新的可持续发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