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种启示:自学经历
先说说我自己。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中学教育,后来读的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当初学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完全是門外汉。古汉语书上的繁体字我不认识,也没人教我文言知识,靠的是一本《说文解字》和一本《现代汉语词典》连查带猜,去读懂每一个字,读懂文章。按照考试大纲,读背了几百篇的诗文,然后用买的往年的考试卷检测一下自己。就这样,后来,我基本上能看懂书上的文章。也能悟出一些内容所包含的思想来。当次考试的时候,考了全县第一。现在想想,大致有三点可以作为我自己从事文言文教学的启示:
1.想读书的愿望,也即兴趣与动力。
2.背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背诵的功能在于提高对文字的悟性。
3.以“读懂”为目的,“悟懂”为过程,而绝非是为纯粹的应付考试。
一种提醒:语感教学
曾经与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青年交流文言文教学。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精神传承。他认为当代的中学生非常有必要学习文言文。但他对目前中学那种只重记背、字句落实的教学方式非常反感,也许,这就是他们当年学习文言文的唯一方式。他说:如果我当老师,我一定注重语感教育,可以采用朗读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当然提高了。这虽是一个教学的门外汉说的话,却切中了文言文教学的弊端,也指明了文言文教学的一大方向。
一种呼唤:文字、文章、文化
这种呼吁也即强调了把文言文当做一篇文章来教,既不能忽视对文言语句的积累,又要注重它的文学性,注重它的文学教育和文化传承功能。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不能面面俱到。又要防止顾此失彼。有时候,我们注重了文言知识的落实,轻视了文化知识的补充和忽视了文章的教育功能。有时候,我们引导学生去感悟、去体验,不再字斟句酌地教,学生学得轻松,开心。但是课后我们有不放心了,还得花大量时间去落实字词。但是从近年宁波卷的中考试题来看,这句患得患失的心态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可是,从升学的功利性而言,语文老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自己因某一字词没有落实,而成为“千古罪人”。
看来要实现文言文教学的功能与目标,语文老师必须从考试的缚茧中挣开手脚,回归文言文教学最本源的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也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优秀文化的营养。
1.墒读为主,突破困境
诵读(朗读和背诵)是最为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也是最实用和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是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一把钥匙。钱梦龙老师说:老师特别重视诵读的指导,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古汉语的语感;熟读和背诵又使学生逐步积累起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对古汉语的用词、造句以及某些特殊的表达习惯也逐渐熟悉,这就为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文言文虽然已经失去了“活”的语言环境,但它自身却有着很强的可读性,许多文言文音韵和谐,读来如风行水上,朗朗上口;有的句式整齐,有的骈散结合;或长或短;或运用多种艺术修辞手法;或蕴含深刻哲理,发人深省;或启迪人们的智慧,让人从中获得很大的教益,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因此,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品味其优美的语言。增强语感,也才能真正领悟其崇高的艺术性美感。通过反复读来读去,字、词、句自然而然地进人大脑,课文的内容与意旨,随之融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笔者在教学中,有时会采用三步法: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再读课文,读出节奏——深读课文,读出情感。
《马说》就是以“读”为基本方法设计的。
介绍了韩愈、古文运动、说等知识后,然后就是读。第一步是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要求读准“食”、“祗”、“见”等几个词,学生要读准这几个词,必须要了解这几个词义,这样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知识就迎刃而解了。第二步要求学生注意“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等几个长句的节奏,同样,读准节奏的前提是理解句意。第三步要求读出感情。读出感情的关键是抓住五个含“也”的语句,要求读出“也”的不同语气。采用个人范读和集体诵读相结合的方法,在范读时结合文章内容的解读。教学的重点难点就融合在这个环节中了。
《马说》这五个“也”,都跟文章的全局有关,从某种意义上看,也可以说是全篇脉络的标志。其中包含了作者因千里马“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愤愤不平之意和无限痛惜之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满腔的愤懑和强烈的感叹之意,对“食马者”、“不知”的无情的鞭策与嘲讽。
这五个“也”它们所表达的语气是由各段的内容决定的,同时又反过来表达了作者在叙述这些内容时的感情状态。把“也”的语气读出来了,文章的内容和情感也就了然于胸了,背诵也就不难了。
2.积累词句,培养语感
语感并不是不可捉摸的虚无飘渺的东西,也不是天生的资质,与其他语文能力一样,是靠长期反复实践得来的。任其自然,在长期接触语言材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语感也会提高;而有意识地加强科学的训练,能促使语感的进一步形成。古人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语感的养成。多读,多接触,读散文时读到句读自成,读韵文时读到韵律自现,则可以说语感差不多到了一定水平了。且这种自我探索的过程,极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古代私塾摇头晃脑式的诵读,以记忆背诵为主,本身就是寻找句读和韵律、培养语感的过程。可能暂时不一定所有都能理解,但是一旦熟记了,待经历更丰、学识更深,原先的积累便展现了价值。
当然,语感教学的前提是掌握主要的字词的意思。可以说,知识是原料,而语感就是把原料做成成品的技能。用3000个常用字,却能构成风格各异的文章,这就是语感的发挥。
字词知识的积累,靠的是课堂和平时的积累。而课堂积累的方法也不单单是机械的记与背,而有兴趣的活动远比机械记忆的效果要好得多,这方面,钱梦龙老师无疑为我们创造了一种可以借鉴方式。请看他的《愚公移山》教学片断: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第一环节是初步理清“人”和“事”。他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
2.提问: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姓什么?有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吗?
3.提问: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4.提问:“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他们的劳动艰苦吗?
很显然,设计这几个问题,是要 学生明确——且、将、叟、老头、京城氏、龀、孀妻、遗男、方、仞等词语的含义,引导学生读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等句子的含义和作用。我曾套用这个教案给学生上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种提问方法将具体的字词放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达到了“组织、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克服同化的困难,促进顺应的实现,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能力,以期能够自然而然地一读就懂、一听就清、一写就通、一说就顺(王尚文语)”的效果。
文言文需要積累的东西很多,不仅有文言知识,还有名言佳句、成语典故,文化常识。积累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培养语感。
教给方法,帮助学生自己积累。如“释词”的方法——扩词法、换词法,“直译”的方法——补充、保留、删除、调整。
初二的时候,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可以帮学生理出文言文基础知识脉络,引导学生平时有意识地去整理知识,通过联系、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获得积累的高效率。
3.适当补充,调节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适当补充文化常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了解民族历史、文化、思想,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幢趣》是学生人初中后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该文很有情趣,通过想象把对象“大”化、“美”化、理想化。获得三种“物外之趣”。符合了儿童的联想力和好奇心。但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虽能略知一二,但普遍反映不能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
这时候,我告诉学生,这叫文言文,就是古代人写文章的语言,它的特点是语言特别简练而典雅。为了让学生感知这个特点,特地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里有一个表示自己视力很好,能看见很细小的东西的成语是哪一个呀?”学生马上找出了“明察秋毫”,继续问:
“明察秋毫为什么能表示视力极好啊?这成语啊,就是出自文言文里,同学们比较一下,用成语和不用成语有什么区别吗?”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成语的特点,也初步体会了文言文的特点。
然后开始跟学生讲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先引导学生背诵几句小学学过的名言,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等,就这样巧妙地设计了几个小问题,告诉学生,这些名言都是通过文言文保留下来的,中国古代有好几万册文言文典籍,记载了我国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生活风貌。这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增,产生了要将文言文读懂的迫切心理。我在适时介绍了文言文释词、翻译的方法和一些工具书,并点出重点词语,让学生采用刚学的方法去解释这些词语。想不到,第二节课,学生基本上能够口头准确地翻译课文,超出了我预期的目标。
只要教师能把准“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这个教学的目标,千万不要以考试为唯一目标而作茧自缚。积极寻求与培养学生的“读懂”能力相切合的方法,那就把住了文言文教学之魂,才能成就文言文教学的功能。
先说说我自己。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中学教育,后来读的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当初学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完全是門外汉。古汉语书上的繁体字我不认识,也没人教我文言知识,靠的是一本《说文解字》和一本《现代汉语词典》连查带猜,去读懂每一个字,读懂文章。按照考试大纲,读背了几百篇的诗文,然后用买的往年的考试卷检测一下自己。就这样,后来,我基本上能看懂书上的文章。也能悟出一些内容所包含的思想来。当次考试的时候,考了全县第一。现在想想,大致有三点可以作为我自己从事文言文教学的启示:
1.想读书的愿望,也即兴趣与动力。
2.背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背诵的功能在于提高对文字的悟性。
3.以“读懂”为目的,“悟懂”为过程,而绝非是为纯粹的应付考试。
一种提醒:语感教学
曾经与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青年交流文言文教学。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精神传承。他认为当代的中学生非常有必要学习文言文。但他对目前中学那种只重记背、字句落实的教学方式非常反感,也许,这就是他们当年学习文言文的唯一方式。他说:如果我当老师,我一定注重语感教育,可以采用朗读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当然提高了。这虽是一个教学的门外汉说的话,却切中了文言文教学的弊端,也指明了文言文教学的一大方向。
一种呼唤:文字、文章、文化
这种呼吁也即强调了把文言文当做一篇文章来教,既不能忽视对文言语句的积累,又要注重它的文学性,注重它的文学教育和文化传承功能。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不能面面俱到。又要防止顾此失彼。有时候,我们注重了文言知识的落实,轻视了文化知识的补充和忽视了文章的教育功能。有时候,我们引导学生去感悟、去体验,不再字斟句酌地教,学生学得轻松,开心。但是课后我们有不放心了,还得花大量时间去落实字词。但是从近年宁波卷的中考试题来看,这句患得患失的心态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可是,从升学的功利性而言,语文老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自己因某一字词没有落实,而成为“千古罪人”。
看来要实现文言文教学的功能与目标,语文老师必须从考试的缚茧中挣开手脚,回归文言文教学最本源的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也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优秀文化的营养。
1.墒读为主,突破困境
诵读(朗读和背诵)是最为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也是最实用和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是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一把钥匙。钱梦龙老师说:老师特别重视诵读的指导,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古汉语的语感;熟读和背诵又使学生逐步积累起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对古汉语的用词、造句以及某些特殊的表达习惯也逐渐熟悉,这就为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文言文虽然已经失去了“活”的语言环境,但它自身却有着很强的可读性,许多文言文音韵和谐,读来如风行水上,朗朗上口;有的句式整齐,有的骈散结合;或长或短;或运用多种艺术修辞手法;或蕴含深刻哲理,发人深省;或启迪人们的智慧,让人从中获得很大的教益,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因此,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品味其优美的语言。增强语感,也才能真正领悟其崇高的艺术性美感。通过反复读来读去,字、词、句自然而然地进人大脑,课文的内容与意旨,随之融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笔者在教学中,有时会采用三步法: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再读课文,读出节奏——深读课文,读出情感。
《马说》就是以“读”为基本方法设计的。
介绍了韩愈、古文运动、说等知识后,然后就是读。第一步是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要求读准“食”、“祗”、“见”等几个词,学生要读准这几个词,必须要了解这几个词义,这样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知识就迎刃而解了。第二步要求学生注意“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等几个长句的节奏,同样,读准节奏的前提是理解句意。第三步要求读出感情。读出感情的关键是抓住五个含“也”的语句,要求读出“也”的不同语气。采用个人范读和集体诵读相结合的方法,在范读时结合文章内容的解读。教学的重点难点就融合在这个环节中了。
《马说》这五个“也”,都跟文章的全局有关,从某种意义上看,也可以说是全篇脉络的标志。其中包含了作者因千里马“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愤愤不平之意和无限痛惜之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满腔的愤懑和强烈的感叹之意,对“食马者”、“不知”的无情的鞭策与嘲讽。
这五个“也”它们所表达的语气是由各段的内容决定的,同时又反过来表达了作者在叙述这些内容时的感情状态。把“也”的语气读出来了,文章的内容和情感也就了然于胸了,背诵也就不难了。
2.积累词句,培养语感
语感并不是不可捉摸的虚无飘渺的东西,也不是天生的资质,与其他语文能力一样,是靠长期反复实践得来的。任其自然,在长期接触语言材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语感也会提高;而有意识地加强科学的训练,能促使语感的进一步形成。古人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语感的养成。多读,多接触,读散文时读到句读自成,读韵文时读到韵律自现,则可以说语感差不多到了一定水平了。且这种自我探索的过程,极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古代私塾摇头晃脑式的诵读,以记忆背诵为主,本身就是寻找句读和韵律、培养语感的过程。可能暂时不一定所有都能理解,但是一旦熟记了,待经历更丰、学识更深,原先的积累便展现了价值。
当然,语感教学的前提是掌握主要的字词的意思。可以说,知识是原料,而语感就是把原料做成成品的技能。用3000个常用字,却能构成风格各异的文章,这就是语感的发挥。
字词知识的积累,靠的是课堂和平时的积累。而课堂积累的方法也不单单是机械的记与背,而有兴趣的活动远比机械记忆的效果要好得多,这方面,钱梦龙老师无疑为我们创造了一种可以借鉴方式。请看他的《愚公移山》教学片断: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第一环节是初步理清“人”和“事”。他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
2.提问: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姓什么?有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吗?
3.提问: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4.提问:“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他们的劳动艰苦吗?
很显然,设计这几个问题,是要 学生明确——且、将、叟、老头、京城氏、龀、孀妻、遗男、方、仞等词语的含义,引导学生读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等句子的含义和作用。我曾套用这个教案给学生上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种提问方法将具体的字词放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达到了“组织、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克服同化的困难,促进顺应的实现,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能力,以期能够自然而然地一读就懂、一听就清、一写就通、一说就顺(王尚文语)”的效果。
文言文需要積累的东西很多,不仅有文言知识,还有名言佳句、成语典故,文化常识。积累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培养语感。
教给方法,帮助学生自己积累。如“释词”的方法——扩词法、换词法,“直译”的方法——补充、保留、删除、调整。
初二的时候,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可以帮学生理出文言文基础知识脉络,引导学生平时有意识地去整理知识,通过联系、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获得积累的高效率。
3.适当补充,调节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适当补充文化常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了解民族历史、文化、思想,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幢趣》是学生人初中后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该文很有情趣,通过想象把对象“大”化、“美”化、理想化。获得三种“物外之趣”。符合了儿童的联想力和好奇心。但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虽能略知一二,但普遍反映不能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
这时候,我告诉学生,这叫文言文,就是古代人写文章的语言,它的特点是语言特别简练而典雅。为了让学生感知这个特点,特地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里有一个表示自己视力很好,能看见很细小的东西的成语是哪一个呀?”学生马上找出了“明察秋毫”,继续问:
“明察秋毫为什么能表示视力极好啊?这成语啊,就是出自文言文里,同学们比较一下,用成语和不用成语有什么区别吗?”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成语的特点,也初步体会了文言文的特点。
然后开始跟学生讲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先引导学生背诵几句小学学过的名言,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等,就这样巧妙地设计了几个小问题,告诉学生,这些名言都是通过文言文保留下来的,中国古代有好几万册文言文典籍,记载了我国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生活风貌。这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增,产生了要将文言文读懂的迫切心理。我在适时介绍了文言文释词、翻译的方法和一些工具书,并点出重点词语,让学生采用刚学的方法去解释这些词语。想不到,第二节课,学生基本上能够口头准确地翻译课文,超出了我预期的目标。
只要教师能把准“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这个教学的目标,千万不要以考试为唯一目标而作茧自缚。积极寻求与培养学生的“读懂”能力相切合的方法,那就把住了文言文教学之魂,才能成就文言文教学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