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书最珍贵的部分是让读者了解文学和艺术如何让人在不亲近世界的时候仍然能拥有、介入和享受这个世界,相反任何试图拥抱世界的努力与实践,从本质上说,都是一种逐渐失去“我”的过程,最终只能沦为布罗茨基讲的“社会动物”。
在今天这个文学也学会喧哗作秀的时代,其实有两种作家,一种是热切拥抱读者,忙不迭要与读者攀亲带故的作家,始终让自己成为谈资与话题,另一种则是最不配合读者的作家,持续回避媒体、人群,除了作品,并不乐意通过其他方式与这世界发生更多关系。对后者而言,作品既好比是隔开作家与世界的一道屏障,并不能企图绕过这道屏障了解更多,又如同一份最清楚不过的坦白书,超越那些莫名所以捕风捉影的记者报道和轶事传闻,带领我们抵达更为深入的领域。
多年来,享有巨大声誉的村上春树,并不因为掌声而期待更多的人潮与围观,乃至他的众多朋友都被“村上是个怎样的人”这样的问题所烦扰。因此,收录了为数可观的六十九篇随笔,被誉为“完整了解村上春树文学与内心的必读之书”的《无比芜杂的心绪》就显得无比珍贵。这种珍贵,不止是因为在书中,我们可以读到村上对塞林格、钱德勒、斯蒂芬·金、保罗·奥斯特等欧美作家的阅读感受,乃至《挪威的森林》书名的来历,《1Q84》中女主人公青豆名字的来历等各种番外八卦,最要紧的是我们可以读到一个生活家的村上、一个言论家的村上与一个赏鉴家的村上。而这三者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又是合而为一的。
早睡早起,稍微有点我行我素,但并非像传说中那样乖僻冷淡,爱喝啤酒爱吃炸牡蛎,爱插科打诨,爱听爵士乐,爱去远地旅行,当然还很爱跑步,经常去青山附近的酒吧和老友、著名插画家安西水丸与和田诚一道坐坐,这样的生活并不像我们通常想象的作家生活那般不接地气,也并不比普通人的生活复杂多少。换句话说,生活着的村上,是处于我们大家中的一位作家,他无意在日常生活里进行什么繁复的试验。
但恰恰是这点,又分明见出村上与我们的不同。就拿“吃牡蛎”这件事来说,“用筷子把那炸衣啪地分开成两边时,就知道里面的牡蛎终究还是以牡蛎存在着。那看起来就是牡蛎,不是牡蛎之外的任何东西。有牡蛎的颜色,有牡蛎的形状。……炸衣和牡蛎进入我口中。喀啦咬下脆脆的牙触感和柔软牡蛎的咬触感,以可以共存的质感同时感知。微妙混合的香气,在我口中仿佛祝福般扩散。我感觉到现在真幸福。”
这段不输给任何饮食文字的关于炸牡蛎的幸福描写,向我们展示的不仅是牡蛎在村上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更在于其示范了一位小说家与凡俗物件之间的互动关系究竟可以到达怎样的程度。如其所言,“小说家是对全世界的炸牡蛎,能无比详细地继续描写的人”,而任何关于“自己是什么”的问题,其实都不用想,因为“借着写作炸牡蛎之间,就会自动表现出您和炸牡蛎之间的相互关心和距离感。那,追根究底说来,也就是在写关于您自己了”。这就是村上的“炸牡蛎理论”。
这样的理论其实并不复杂,但真要做到却不容易。如果能在“炸牡蛎”这样的事上重构自身与世界的关系,那就更不必说谈论音乐和翻译时,会充溢出多少村上宝贵的艺术见解了。在这部分“充满个人偏见的爱”的谈论中,我们读到他说音乐之于布莱恩·威尔逊“是他沉溺于梦境的手段,而沉溺梦境于他是一种疗救,也是在严酷的现实中生存和成长的必要工序”;《麦田捕手》“和世间无法适度妥协,也无法在自己心中建立起自我评价的主轴,只能一直东摇西摆,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个郁郁寡欢的少年形象”;而钱德勒的独特性使得他如同“爵士乐里的查理·帕克的存在”,“他的语法已经成为珍贵的公共领地了”。
“当一个艺术家谈起另一个艺术家,他谈的其实始终是自己(间接地或拐弯抹角地),他的判准也在此表现出来”,米兰·昆德拉在一篇论析画家培根的文字中如是说。而当村上春树这般直接爽利地谈起构成他生活的“种种芜杂的心绪”时,并不因为“芜杂”,而使得我们心中的村上变得模糊,相反这些“芜杂”使得村上立体而可亲。而这却又未令村上趋于流俗,事实上,这书最珍贵的部分是让读者了解文学和艺术如何让人在不亲近世界的时候仍然能拥有、介入和享受这个世界,相反任何试图拥抱世界的努力与实践,从本质上说,都是一种逐渐失去“我”的过程,最终只能沦为布罗茨基讲的“社会动物”。
在今天这个文学也学会喧哗作秀的时代,其实有两种作家,一种是热切拥抱读者,忙不迭要与读者攀亲带故的作家,始终让自己成为谈资与话题,另一种则是最不配合读者的作家,持续回避媒体、人群,除了作品,并不乐意通过其他方式与这世界发生更多关系。对后者而言,作品既好比是隔开作家与世界的一道屏障,并不能企图绕过这道屏障了解更多,又如同一份最清楚不过的坦白书,超越那些莫名所以捕风捉影的记者报道和轶事传闻,带领我们抵达更为深入的领域。
多年来,享有巨大声誉的村上春树,并不因为掌声而期待更多的人潮与围观,乃至他的众多朋友都被“村上是个怎样的人”这样的问题所烦扰。因此,收录了为数可观的六十九篇随笔,被誉为“完整了解村上春树文学与内心的必读之书”的《无比芜杂的心绪》就显得无比珍贵。这种珍贵,不止是因为在书中,我们可以读到村上对塞林格、钱德勒、斯蒂芬·金、保罗·奥斯特等欧美作家的阅读感受,乃至《挪威的森林》书名的来历,《1Q84》中女主人公青豆名字的来历等各种番外八卦,最要紧的是我们可以读到一个生活家的村上、一个言论家的村上与一个赏鉴家的村上。而这三者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又是合而为一的。
早睡早起,稍微有点我行我素,但并非像传说中那样乖僻冷淡,爱喝啤酒爱吃炸牡蛎,爱插科打诨,爱听爵士乐,爱去远地旅行,当然还很爱跑步,经常去青山附近的酒吧和老友、著名插画家安西水丸与和田诚一道坐坐,这样的生活并不像我们通常想象的作家生活那般不接地气,也并不比普通人的生活复杂多少。换句话说,生活着的村上,是处于我们大家中的一位作家,他无意在日常生活里进行什么繁复的试验。
但恰恰是这点,又分明见出村上与我们的不同。就拿“吃牡蛎”这件事来说,“用筷子把那炸衣啪地分开成两边时,就知道里面的牡蛎终究还是以牡蛎存在着。那看起来就是牡蛎,不是牡蛎之外的任何东西。有牡蛎的颜色,有牡蛎的形状。……炸衣和牡蛎进入我口中。喀啦咬下脆脆的牙触感和柔软牡蛎的咬触感,以可以共存的质感同时感知。微妙混合的香气,在我口中仿佛祝福般扩散。我感觉到现在真幸福。”
这段不输给任何饮食文字的关于炸牡蛎的幸福描写,向我们展示的不仅是牡蛎在村上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更在于其示范了一位小说家与凡俗物件之间的互动关系究竟可以到达怎样的程度。如其所言,“小说家是对全世界的炸牡蛎,能无比详细地继续描写的人”,而任何关于“自己是什么”的问题,其实都不用想,因为“借着写作炸牡蛎之间,就会自动表现出您和炸牡蛎之间的相互关心和距离感。那,追根究底说来,也就是在写关于您自己了”。这就是村上的“炸牡蛎理论”。
这样的理论其实并不复杂,但真要做到却不容易。如果能在“炸牡蛎”这样的事上重构自身与世界的关系,那就更不必说谈论音乐和翻译时,会充溢出多少村上宝贵的艺术见解了。在这部分“充满个人偏见的爱”的谈论中,我们读到他说音乐之于布莱恩·威尔逊“是他沉溺于梦境的手段,而沉溺梦境于他是一种疗救,也是在严酷的现实中生存和成长的必要工序”;《麦田捕手》“和世间无法适度妥协,也无法在自己心中建立起自我评价的主轴,只能一直东摇西摆,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个郁郁寡欢的少年形象”;而钱德勒的独特性使得他如同“爵士乐里的查理·帕克的存在”,“他的语法已经成为珍贵的公共领地了”。
“当一个艺术家谈起另一个艺术家,他谈的其实始终是自己(间接地或拐弯抹角地),他的判准也在此表现出来”,米兰·昆德拉在一篇论析画家培根的文字中如是说。而当村上春树这般直接爽利地谈起构成他生活的“种种芜杂的心绪”时,并不因为“芜杂”,而使得我们心中的村上变得模糊,相反这些“芜杂”使得村上立体而可亲。而这却又未令村上趋于流俗,事实上,这书最珍贵的部分是让读者了解文学和艺术如何让人在不亲近世界的时候仍然能拥有、介入和享受这个世界,相反任何试图拥抱世界的努力与实践,从本质上说,都是一种逐渐失去“我”的过程,最终只能沦为布罗茨基讲的“社会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