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致病因素及诊断探讨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jlz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脑性瘫痪的致病因素及诊断问题回顾性分析了120例脑瘫患儿围产期病史,详细的临床评估影像学及电生理检查。方法 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脑性瘫痪患儿围产期病史,详细的临床评估影像学及电生理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脑性瘫痪病因中早产、低出生体,新生儿重度窒息、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持续性黄疽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脑瘫合并语言发育障碍、智力迟缓、听力异常、视力异常、癫痫或CT异常或MRI异常。结论 该研究提示高危新生儿的监护和随访甚为重要,高度怀疑该病进行临床评估影像学及电生理进行检查,有助于脑瘫的早期诊断和干预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脑性瘫痪;病因;诊断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067-02
  脑性瘫痪是一种精神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主要表现的,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为主要体征的儿童致残主要疾病之一。如不及时治疗及干预往往会社会及家庭带来了很多负担,因此进一步了解导致脑瘫的致病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及干预措施,对降低脑瘫发生率和减轻其致残程度、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起重要作用。现将我院2011年1月——13年10月小儿神经科明确诊断及治疗中的12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致病因素及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之间我院小儿神经内科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共120例脑性瘫痪患儿,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神经组制订的《小儿脑性瘫痪诊断及治疗指南》中小儿脑性瘫痪的诊断标准;排除遗传代谢病、外伤后脑出血、格林巴利综合征、其他神经系统慢性病等。脑性瘫痪中男64例,女56例,年龄4月-14岁,其中小于4个月3例,4月-12月27例,1岁-3岁42例,3岁-6岁32例,6岁-12岁12例,大于12岁4例均有详细的病史与详细的临床评估影像学及电生理进行检查。
  1.2 治疗方法 根据脑瘫诊断标准进行回顾性围产期病史调查,DST发育筛查,视频脑电图检查,脑干听力诱发电位,脑干视觉诱发电位,头颅CT或头颅MRI等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发病原因 120例脑瘫病因按发生率高低排前6位的是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母亲因素、多胎、黄疸,每个病例往往兼有数种病因,且相互转化、互为因果,见表1。
  2.2 最常见脑瘫类型为痉挛型共:108例占90%,其中单瘫4例占2%,双瘫15例占14%,偏瘫8例占8%,三瘫6例占6%,四肢瘫64例占60%;共济失调型5例(4%),混合型7例6%(以痉挛型加共济失调型为主,并手足徐动型1例)。所有脑瘫除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外合并智力障碍33%,语言障碍43%,听力异常19%,癫痫18%,视力异常17%。
  2.3 影像學检查 120例中109例完善头颅CT或头颅MRI,其中异常有87例,正常22例。异常表现为大脑发育不全23例,脑白质病变46例,脑白质或脑室软化灶12例,小脑发育不良3例,脑萎缩4例。脑电图检查98例,正常67例、痫性放电11例、中度异常7例、轻度异常13例;染色体检查32例,正常26例、异常6例,(其中21-3体、13-3体、18-3体各2例)。
  3 讨 论
  脑性瘫痪是出生前到生后各种原因所致的精神及运动发育落后及姿势异常为主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为体征脑损伤[1]。发达国家脑瘫患病率调查为具有早产、低出生体重、多胎、母亲高龄等特征者脑瘫患病率较高[2]。本文回顾性资料表明脑瘫的致病因素可见早产、低出生体重、围产期窒息为主要因素。这对围产期高危新生儿的监护与随访,及时诊断,早日实行干预治疗,有利于康复。如果高度怀疑脑性瘫痪患儿积极完善DST发育筛查,视频脑电图,脑干听力诱发电位,脑干视觉诱发电位,头颅CT或头颅MRI等检查检查及时诊断脑性瘫痪,早日实行干预治疗,有利于康复起重要作用[3]
  参考文献
  [1] 周水珍,杨红,汪令,等.脑性瘫痪致病因素及诊断探讨[J].临床儿科杂志,2001,19(2),103.
  [2] 高丽,孟妍.河南省儿童脑性瘫痪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8):465-466.
  [3] 赵华,刘振寰,张晓静,张铭.脑性瘫痪的产科相关因素:707例回顾性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4(21).
其他文献
【关键词】超声影像;乳腺疾病;诊断;进展  超声检查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影像诊斷手段,较其他检查方法,其最大的优点是无创性,适用于各年龄段和不同生理周期,可动态观察病情,有利于随访。本文综述了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等技术在乳腺疾病超声影像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1概述  医学影像学对乳腺癌的检出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的广大女性对乳腺健
期刊
【摘要】医学的实验教学是医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以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为目的的教学过程。以往传统的单门学科以及组合的实验教学不能达成这种教学目的。新的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为了完成学科重組,教学中心成立和新实验教学新平台的搭建,以及实验教学独立的地位,都提供了可行依据。实验教学体系的实施有两个保障:即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和管理体制构建。据科研平台的建设和开
期刊
【摘要】目的应用液相串联质谱(tandem mass spectrometry,MS/MS)技术对380例遗传代谢病(IEM)高危儿童进行筛查,初步了解我国IEM的发病种类和阳性率,为其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380例临床疑似遗传性代谢病高危儿童滤纸血片,用非衍生化法进行前处理后,采用安捷伦6460串联质谱仪分析其氨基酸和酰基肉碱浓度。结果发现阳性患儿31例,其中氨基酸代谢病18例(58.1
期刊
本刊于2013年12月第23卷第12期(上旬刊)第7164页刊登作者黄彩菊撰写的《 中医饮食护理在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 》一文,此文作者单位更正为“南安市医院,福建南安362300”。
期刊
【摘要】解剖学教师教育职能主要体现为隐性和显性两个方面。隐性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影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创设学生学习知识的良好情境和氛围,引导学生在学习上情感迁移。  【关键词】解剖学教师;人格;隐性教育功能  解剖学教师的教育职能主要体现为隐性和显性两个方面。解剖学科的特殊性,实践性较强,要求解剖学教师做到隐性和显性教育职能都要充分发挥职能。解剖教师隐性职能是一种潜在的力量,主要指解剖教师对学
期刊
本刊于2013年11月第23卷第11期(下旬刊)第7005页刊登作者刘嘉、余韬撰写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转录因子FoXP3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进展 》一文,此文立项课题和作者简介更正如下: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转录因子FoXP3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资助(编号2011FZ280)。  刘嘉余韬  作者简介:刘嘉(198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药剂人员对临床用药进行一定的干预,能否促进用藥的合理化。方法 选取我院对临床用药进行药剂人员干预前后的门诊处方各200例,分为A(干预前组)、B(干预后组)两组,回顾讨论其详细用药方案,对比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B组处方不合格率、抗菌药物费用与种类、使用时间等均有显著的降低,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剂人员对临床用药进行一定的干预,可以有效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先前制定的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计划,对166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单纯粒子植入治疗或手术配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其中腮腺65例,颌下腺28例、舌根根部19例,口底16例,腭部小涎腺22例,唇颊部16例。术后随访观察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所有病例治疗前与治疗后1-3个月的三维CT检查进行对比发现均没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在诊断儿童细菌性肺炎,以及判断感染类别中的作用。方法 对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儿童细菌性肺炎患儿和60例其他病原菌引起的儿童肺炎患儿进行PCT、CRP、WBC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儿童细菌性肺炎与其他病原学感染引起的肺炎(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组比较,PCT、CRA、WB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采用微创经皮肾取石的治疗肾结石的资料。结果 全部80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5-145min,平均90min,术后无出血及其他并发症,2例肾结石残留,主要在肾盏内,结石取净率达97.5%。无术中,术后严重出血,无周围脏器损伤。结论 微创经皮肾取石治疗肾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治疗肾结石安全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