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蛋白质含量的种子性状广义遗传模型分析

来源 :大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iu03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蛋白质含量不同的5个大豆亲本组成的10个杂交组合F1、F2及其亲本,以朱军和Weir(1994)提出的二倍体种子性状广义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对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各种遗传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具有显著的种子直接加性和显性效应及植株母体加性和显性效应.其中以种子直接加性效应更为重要,占总遗传效应方差的81.4%,其次是种子直接显性效应,占8.9%,合计达90%.植株母体加性和显性效应方差虽然显著,但仅占总方差的5.8%.种子直接×母体植株加性和显性互作效应很少(0.0837和
其他文献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来源大豆品种(系)进行了分类研究,对UBC ISSR801-850引物进行筛选,发现有11个引物没有产物,选出39个引物具有扩增产物,一般每个引物可以扩增出1-6
在NJCMS1A天然杂交后代中发现突变体NJS-10H.该突变体小叶变窄,叶形态异常,萼片、花瓣数增加,雄蕊减少,雌性不育.雌性不育与叶和花形态异常性状同时出现,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
王金陵教授一生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在大豆育种和相关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选育出东农4号、东农36等具有突破性的大豆优良品种,在品种选育的同时还进行大豆遗传和育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