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从小学到大学,每个学校都非常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创建“平安校园”。为了确保安全,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家长都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教学设施的维护、学生集体进出的秩序等都有专门的老师负责,有的甚至把学生当成是襁褓中的婴儿来看待,衣食住行样样都要老师过问。学校、教师都处于高度的戒备状态,班主任们更是诚惶诚恐,不可终日,唯恐有什么闪失,“吃不了,兜不走”。有的学校甚至因噎废食,废除一切有安全隐患的校园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只要学生安全回家就行。试想,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只知道安全重要,却不知道怎样让自己安全;在学校里是安全了,可这能保证他们将来的人生安全吗?目前学校的安全教育是不是走进了一个误区?怎样进行安全教育才是有效的?我们这一期的作者对学校的安全教育,有着独特的见解,或许,能够让大家更好、更有效地进行安全教育,能够让学生注意安全珍爱生命!
之一
责任共担,是最好的安全教育
文/周蓉晖
在今天,只要发生学生自杀、春秋游学生车祸的事件,它们必定是报纸杂志的头版头条。媒体总会用最具视觉冲击力的照片和标题最醒目的评论文章,提醒人们又有一些年轻的生命之花凋零了,而教育则是罪魁祸首。于是,教育退缩了!
一次学生车祸事件,教育局立刻发文规定学生春秋游一律不得出市区,如此一来,一个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所有的集体外出游玩就只能在一两个公园里度过了。后来,又一次车祸事件,教育局则规定学生外出集体活动原则上不得包车,这样一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自行解决交通问题,表面上看,没有学生包车也就不会出现学生集体车祸,可是教育部门的责任没了,学生的交通安全隐患却大大提高了。某学校发生了一个学生跳楼自杀的事件,于是该学校就用钢条把所有的窗户和阳台封死,表面上看是安全了,可是学生的压抑感却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倍。事实上,发生在学生身上的自杀事件是极端的,也是极少数的个案,肯定不具有普遍性,我们不能因为担心学生会自杀,就把所有的窗户封死,我们所要做的恰恰是推开学生心灵上的那扇窗,让阳光温暖他的心灵。
教育退缩了,因为教育不愿承担这份责任。而不敢承担责任才是最大的安全隐患!
我在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中最大的体会就是让学生明白我非常愿意与他们一起承担责任。所以每次外出集体活动前的安全教育中,我除了反复强调一些基本要求外,总会要求学生记住一句话:“我们是一家人,什么事情都有老师的一份。”有一次,校运动会期间,我班上的几个学生偷偷地跑到体育场隔壁的小区踢足球,结果一不小心把住户的玻璃拉门撞坏了,男主人气势汹汹地拉着我的学生来找学校讨说法,我赶在领导来之前主动补偿了住户100元钱,并一再表示是我的管理不严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希望他给孩子们一个机会。事情终于平息了,看着低头知错的学生,我心软了。“做错事就要承担责任,你们几个回去好好想想,怎么给自己和全班一个交代,我不会跟你们家长联系的。至于那100元钱,你们就不要管了,就算是我必须承担的管理责任吧!”第二天上班时,我发现桌上有一个信封,里面装着80元钱和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师,谢谢你!但是,也请您记住,我们是一家人,赔钱,也应该有我们的一份!”看着这80元钱和孩子们温暖的话语,我的心里感到无限的宽慰。他们的家境都很一般,他们能从自己的生活费中凑出这80元钱来承担自己犯错的责任,说明他们真正意识到了责任的意义,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说来也奇怪,自从这件事以后,在班级的各种集体活动中,敢于出来批评不好现象的学生越来越多。原来那些不遵守规则的同学面对同学的劝说,他们总会以一句“关你什么事?”或是“你是谁呀?”让劝说者无以回答。现在我们班上流行一句话“得了吧,谁叫你是咱们班的!”言下之意就是,你要不是我们班的,我才懒得管你呢。正是通过这样的教育,班上的学生都有了强烈的“一家人”意识,普遍意识到我们必须责任共担才能规避风险,让班级走得更好。
之二
别让安全教育走进死胡同
文/向长征 何晓黎
成是我的邻居,现在在高中理科就读,据说还是班上的前几名。他家客厅的灯不亮了,便请我帮忙排除故障。我到他家一看,原来就是开关进线脱落了,我接上开关进线就好了。成及其家人对我千恩万谢。
我在他家和成聊了一会儿,我说其实灯不亮的原因很简单,要么是灯泡的问题,要么是线路的问题,灯泡坏了,用肉眼就能看到,线路问题用个试电笔一查就能查出来。成说出了他的担心,他说他一直非常“怕电”,虽然知道电灯不亮就这些原因,但自己从未去检查处理过,万一触电怎么办?老师给我们讲安全知识的时候,多次强调照明电是非常危险的,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自己从未真正接触过实际的照明电路。在学校,寝室、教室的电灯、电扇等出现问题,老师告诫我们别动,有专门的电工维修。我们仅仅是在书本上学到了一些知识,从没有运用于实践。听了成的话,我作为一个教师有着说不出的酸楚。
据某报报道,日本某学校组织了一次小学生的夏令营活动,带领学生刚到北京,老师便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北京市地图,告诉学生即将入住的旅馆,何时在旅馆大厅会面,便分散行动。那些小学生便高兴地各自行动。与此相对应的是,我们某校高三学生要步行一公里多到体育馆参加沙滩排球比赛的开幕式,班主任、年级组长和政教处的领导以及分管校长组成浩浩荡荡的护送队伍,在学生的两边维护路途安全,指挥学生走人行道等,原因是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日本的小学生在一个不熟悉的异地仅凭一张地图走街串巷,而我们的高三学生走一公里路还要老师护送,我不知道我们的学生走向社会后没有了老师的搀扶,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会怎么办。难道日本的老师不知道“安全大如天”?他们竟如此大意,不顾安全隐患,偌大的北京城让他们的小学生独自行动!而我们的高三学生集体行动步行一公里,还用众多的老师陪同护送,我认为根本的原因还是教育理念的差别。日本强调的是国民素质,教给学生的是实际生存和生活的能力、敢于挑战的能力。
看着体育频道精彩的帆船运动、滑雪比赛、单车竞技、飙车表演,一个个外国孩子胆大技高,令人折服。而我们呢?在学校安全教育预案中看到的统统是“不准和禁止”:不让学生换灯泡,不让学生嬉戏,不让学生进行户外活动,禁止学生骑车,禁止学生游泳……这样,我们就丢失了许多培养学生生存能力的机会,同时也丢失了许多生活的乐趣。等到我们的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无所适从、处于被动时,我们再反思我们教给了学生什么,学生学到了什么,对他的生存和独立生活有什么帮助,那又有什么意义?大凡有安全隐患的我们都禁止,这就使我们的安全教育真正走入了死胡同。
“没有安全,就没有教育”“安全大如天”等一点儿也不假,“学生安全”像一个紧箍咒,叩在学校和教师身上,一点儿也不为过。但强调安全教育,不能排斥应有的正常的教育和实践活动。回忆我们当年的野炊,那欢笑甜在心里;回忆当年在小河里游泳,那自由的嬉戏乐趣无穷;回忆当年的春游,像鸟儿自由地飞翔心旷神怡……一切的一切在现代教育活动中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学生像笼中的鹦鹉虽安全,但他们快乐吗?我们的老师全职保姆似的什么事都包办代替、亲自过问,我们的学生将如何生存和独立生活呢?
因此,安全教育不是叫我们把“有安全隐患”的都一禁了之,而是要求我们搞好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教给学生更多“化隐患为安全”的能力及更强的生存和生活能力。作为教师,我再也不愿看到高中的理科生不会或不敢检查照明电路了!
之三
唤醒“生命意识” 捍卫宝贵生命
文/张朝全
据悉,长春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曾经在一部分小学生中进行过这样一项活动:给孩子们每人发一张白纸,让他们在纸的左侧写上活着的理由,右侧写上死去的理由。结果令人吃惊,多数孩子在纸的右侧列举了长长一列“死去的理由”,而在左侧只给“活着的理由”留下星星点点两三条。像“作业太多”等,都成了孩子死去的理由。
在许多发达国家,“生命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它是学生成人成才、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学生珍惜生命、保卫生命的意识,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件大事。我们可以从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入手,为学生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
转变教育行为,关爱学生生命
“唯有珍爱自己生命的人,才有可能珍爱他人的生命。”因此,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教师应从自身做起。首先唤醒自己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从心灵深处感受生命的可爱、可贵。这是学校、教师开展生命教育的出发点。在课堂上,创设“和谐、尊重、理解、关爱”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尽情释放生命的活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让学生在童年时代尽情享受生命的阳光,领略生命的伟大和美丽。开展活动,更应如此。不让学生在烈日下参加体育运动,也不让他们在风雨中参加学校活动,精心呵护每一棵幼苗茁壮成长。
在学习中教育学生学会关爱生命
课堂是学生认识生命、感受生命可贵的主阵地。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如小语四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花的勇气》等等)描写“生命”的内容。在备课时,就要充分挖掘这些因素,从目标的确定、教法手段的选择和教学的实施等方面把“生命教育”巧妙地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命是来之不易的”“生命是神圣和可贵的”等等,从而树立起“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
在活动中体验生命的伟大
由于中小学生心理尚未成熟,对生命的认识要经过许多亲身经历和切身体验才能逐步形成。但“生死”是不能去经历的,因此,只能通过一些活动去体验。
(1)在课外活动中体验。如课外读书,读有关生命知识方面的读物,搜集有关生命教育的图片、名人故事等,或观看相关的影片,然后组织学生畅谈收获与体会。或组织“我爱生命”征文竞赛活动……从中感受生命的宝贵。
(2)听妈妈讲故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要求每个学生回去让妈妈讲一讲她养育自己的故事和经历。让他们从中认识到:母亲从十月怀胎到把我们养大成人,吃了很多苦。从而把“每一个人没有权利去损伤自己的身体,生命更是不能轻描淡写的放弃”这种思想深深植根于学生的脑海。
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生与死的权力。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用我们教育行为唤醒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让学生无论经受多么大的挫折,依然能选择活下去的理由,具备活下去的勇气。
之四
把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文/薛金芬
专家指出,安全教育是预防学生安全事故最有效的手段,约80%的安全事故可以通过安全教育避免。但不可否认,目前的学校安全教育存在着校方装门面、教师走过场的现象。实实在在地进行安全教育,保护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
在体验中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
安全意识的本质是珍爱生命的意识。珍爱生命是一种带有情感体验的认识,学生有了心灵的震撼,才会有思想的认同。带着学生走入具体的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育策略。
公安部、教育部等单位对10个省市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全国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等安全事故。我把这个数字告诉学生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但这声惊叹只是针对那惊人的数字,为了让学生对安全事故造成的伤害有切身体验,我又用投影播放了一些案例。
“高必远一遍一遍地抚摩着儿子的衣服,然后慢慢地摊平白色的短袖衫、绿色的运动裤,把拖鞋放在运动裤裤腿口摆正,他突然瘫坐在地上,目光茫然。儿子躺在一边,身体赤裸,没有呼吸。尸体被车拉走……高必远望着远去的儿子,突然仰头看天,眼泪掉了下来。”催人泪下的文字,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心拉到了现场,进入到死者父亲那悲痛欲绝的内心。
接下来播放的是直接再现车祸现场的图片,更是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此后,再让学生谈谈观后感,抽象的数字和具体的案例结合,具体的案例和亲身的感受结合,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生命如此脆弱,容不得一丝大意;生命又如此珍贵,为了自己为了亲人应该倍加珍惜。
在实践中锻炼自救自护的能力
自救自护能力是在安全事故中保护自己、防止危害的坚强盾牌。自救自护的能力只有在实际锻炼中才能得到提高。
学校在每年的消防日都要举行一次消防演习。但第一次参加演习后,我发现由于自己没有精心组织,本班同学把演习当成了一种有趣的活动,嘻嘻哈哈地从宿舍跑到操场,教育效果不言而喻。
第二年,我早早地就开始进行演习的筹备工作。
首先,让学生认识火灾中自救自护的重要性。我向学生介绍了一篇关于火灾的报道,讲两个美国小孩在火灾中运用正确的逃生方法得以存活下来。相反,在这场火灾中却有很多的成年人丧生。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在灾难中只有自救自护的本领能在瞬间决定生死。其次,我又组织学生系统学习了火灾发生时自救自护的知识:如何报警,怎样保持沉着冷静,怎样避免毒气的伤害,怎样选择逃生的路线,怎样利用身边的物品如毛巾、水、被单、窗帘等进行自救自护、火里逃生。最后,对于参与学校的消防演习,我除了提出明确的要求,还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由小组长负责对本小组的指挥,负责对组员按要求进行演习的督促和检查。
这一次,演习进行得严肃有序。由于重视过程、精心组织,学生不但学到了较为全面的消防知识,并在演习中实现了安全知识向自救自护技能的有效迁移。
在细节中培养注意安全的习惯
安全教育的内容广泛,绝不是靠几次活动、几个宣讲就能解决问题的。安全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最终目的都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班级的常规管理中,我把安全和学习、礼仪、守纪、卫生作为同等重要的内容纳入班级“五星级形象标兵”评比。根据学校“学生安全行为十不准”,对学生进行全天候的检查记载,每天计分,每周积分,每月进行一次评比。对于五星级标兵隆重表彰;对于检查到的违反安全规定的学生,立即进行批评教育,并让他现场矫正行为。
有一次,一位同学被举报下楼时跨骑在楼梯扶手上向下滑,我立即带着全班同学赶到现场。我先给大家讲了一起亲眼所见的事故:一个同学也这样下楼,不慎坠落到下一层楼梯上,膀子摔断了,门牙磕破了,还造成了脑震荡。然后,让全班同学按正确的上下楼动作反复练习5遍。最后,还让大家写了一篇400字的体验日记。
近年来,我把学生校外安全也纳入了“五星级形象标兵”的评比。在家校联系单里,由家长对孩子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内容除了假期的孝敬、学习、锻炼、作息,还有安全这一项。在家长的指导和督促下,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安全技能的练习,交通安全、用电安全、游泳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得到了较为全面的落实。
规范约束,评价激励,抓住细节,反复训练,学生的安全习惯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当学生获得了全面的安全知识、树立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形成了较强的自救自护技能,最终养成时时、处处注意安全的行为习惯,安全教育的效果就落到了实处。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无论是学期还是假期,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有了得力的保障。
之五
特别的惩罚——裸奔
文/王 芳
每一个长假,我们学校的安全动员大会开了,同学的安全公约写了,连家长的名也签了,但是低年级同学到深水区玩水的事件还是层出不穷。近年来,我们把住在相同或相近的小区的同学,编成安全小组,以互相联系互相监督。然后每一个班主任带领班教导会成员,分别走访负责的安全小组,检查包干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地点。
一天,我在走访的时候,得到情报,有这么一帮学生“水性”不错,经常在河滨公园人工湖里玩水。我很担心出事,便把距河滨公园近的六组同学集中起来调查和告诫。苦口婆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是他们坚决否认玩过水。我只好嘱咐他们以后注意。他们答应了,但我注意到他们之间有一种会意的眼神在交流。
午后,我照例到包干的几个水塘巡视。到了河滨公园人工湖时,想起同学的举报,就问在那儿钓鱼的大叔,看没看见曾有学生在这里玩水。大叔知道我是教师,说:“这帮小子儿,早该管管了,天天来深水里玩。”我心里一惊,莫非那帮孩子发现了我们的巡视规律,看老师走了之后再来玩水?今天我决定来一个回马枪。
我像往常一样按着预定的路线离开了。过了一段时间,又从另一条路杀回来,藏在竹林里,发现人工湖旁的凉亭里,果然是六组的五个男孩准备玩水。他们环顾四周之后,便放心地脱了衣服,光着屁股,大摇大摆地走出凉亭,玩着各种花样,鱼贯入水,尽情戏嬉。因为是午后,太阳毒,天气热,偌大的公园,除了一两个瘾大的钓鱼人,几乎看不到游人。
看到这个情景,我是又好气,又好笑,又担心。怎么办?猛然现身抓住现行,怕出现意外事故。经过深思熟虑,一套特别的惩戒方案在脑海中成熟了:没收他们的衣服。但是,这算不算是伤害孩子的自尊,侵犯他们的人身权利呢?于是,我打电话给班导会老师们商讨,最后我们完善了那个方案,并打电话找来会游泳的体育老师,让他亲临现场增援。为了避免其他枝节的发生,我分别跟那五个男孩的家长取得了联系,并讨论了我的方案。“早该治治了!”家长全力支持。
孙老师来了。我们分了工。我去凉亭抱他们的衣服,孙老师包抄到他们身后,在一个假山后隐蔽,以断他们的后路,并保证他们的安全。
孩子在水里玩得太高兴了,我把他们放在凉亭里的衣服没收了,他们也没有发现——在人工湖里看岸上,就是跳着高、打着挺儿也不容易看到。
一个小时过去了。那几个小子终于玩够了,笑笑闹闹地上岸了。到了凉亭,他们才发现衣服没有了。他们开始并没有特别害怕,小庆说,准是小军来了,故意开玩笑,把衣服藏起来了。他们东张西望的当口,一下子发现不远处挂在竹枝上的衣服,他们大笑着,裸体狂奔到竹林来。我从竹丛里出来,他们吓了一跳,转身回跑,孙老师笑着断了后路。他们吓傻了,六年级的学生,倒也知羞,双手捂着私处,说再也不敢了,给衣服吧。我说:“你们的安全公约也写了,保证也下了,还不照样到深水里玩?不行,我不信。”一听这话,小庆他们就要哭了。我说:“如果你们保证不再违犯安全条约,那好,咱们到凉亭里去,写检讨,过关了,就发衣服。”我往离人工湖远的一个凉亭里一指。孙老师已经到了那里,把事先准备好的五套纸笔放在那里。那五个孩子一看,只得遵命,双手捂着小胯,裸奔而去。这个时候,热气渐褪,游人陆陆续续进园。那五个半大小子的裸奔,当然会引起注意。
他们在凉亭里,众目睽睽之下,光着身子,噘着屁屁,写检讨书。可以看出来,他们羞极,愧极,悔极,这一次真是触及了心灵深处。他们的认识的确是深刻,教训是刻骨铭心。我验收完检讨书,就把衣服还给他们,然后通知家长领回,并跟家长约定,回家不能体罚孩子。小庆的妈妈说:“就得这样修理修理他们,平日嘱咐他们,他们当耳旁风,这下丢了大‘脸’了,看你们以后还敢不敢!”
这个特殊的惩罚,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它成了很好的警示,震慑着想到深水里玩的学生。从此以后,到深水玩耍的情况再也没有发生。
从小学到大学,每个学校都非常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创建“平安校园”。为了确保安全,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家长都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教学设施的维护、学生集体进出的秩序等都有专门的老师负责,有的甚至把学生当成是襁褓中的婴儿来看待,衣食住行样样都要老师过问。学校、教师都处于高度的戒备状态,班主任们更是诚惶诚恐,不可终日,唯恐有什么闪失,“吃不了,兜不走”。有的学校甚至因噎废食,废除一切有安全隐患的校园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只要学生安全回家就行。试想,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只知道安全重要,却不知道怎样让自己安全;在学校里是安全了,可这能保证他们将来的人生安全吗?目前学校的安全教育是不是走进了一个误区?怎样进行安全教育才是有效的?我们这一期的作者对学校的安全教育,有着独特的见解,或许,能够让大家更好、更有效地进行安全教育,能够让学生注意安全珍爱生命!
之一
责任共担,是最好的安全教育
文/周蓉晖
在今天,只要发生学生自杀、春秋游学生车祸的事件,它们必定是报纸杂志的头版头条。媒体总会用最具视觉冲击力的照片和标题最醒目的评论文章,提醒人们又有一些年轻的生命之花凋零了,而教育则是罪魁祸首。于是,教育退缩了!
一次学生车祸事件,教育局立刻发文规定学生春秋游一律不得出市区,如此一来,一个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所有的集体外出游玩就只能在一两个公园里度过了。后来,又一次车祸事件,教育局则规定学生外出集体活动原则上不得包车,这样一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自行解决交通问题,表面上看,没有学生包车也就不会出现学生集体车祸,可是教育部门的责任没了,学生的交通安全隐患却大大提高了。某学校发生了一个学生跳楼自杀的事件,于是该学校就用钢条把所有的窗户和阳台封死,表面上看是安全了,可是学生的压抑感却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倍。事实上,发生在学生身上的自杀事件是极端的,也是极少数的个案,肯定不具有普遍性,我们不能因为担心学生会自杀,就把所有的窗户封死,我们所要做的恰恰是推开学生心灵上的那扇窗,让阳光温暖他的心灵。
教育退缩了,因为教育不愿承担这份责任。而不敢承担责任才是最大的安全隐患!
我在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中最大的体会就是让学生明白我非常愿意与他们一起承担责任。所以每次外出集体活动前的安全教育中,我除了反复强调一些基本要求外,总会要求学生记住一句话:“我们是一家人,什么事情都有老师的一份。”有一次,校运动会期间,我班上的几个学生偷偷地跑到体育场隔壁的小区踢足球,结果一不小心把住户的玻璃拉门撞坏了,男主人气势汹汹地拉着我的学生来找学校讨说法,我赶在领导来之前主动补偿了住户100元钱,并一再表示是我的管理不严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希望他给孩子们一个机会。事情终于平息了,看着低头知错的学生,我心软了。“做错事就要承担责任,你们几个回去好好想想,怎么给自己和全班一个交代,我不会跟你们家长联系的。至于那100元钱,你们就不要管了,就算是我必须承担的管理责任吧!”第二天上班时,我发现桌上有一个信封,里面装着80元钱和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师,谢谢你!但是,也请您记住,我们是一家人,赔钱,也应该有我们的一份!”看着这80元钱和孩子们温暖的话语,我的心里感到无限的宽慰。他们的家境都很一般,他们能从自己的生活费中凑出这80元钱来承担自己犯错的责任,说明他们真正意识到了责任的意义,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说来也奇怪,自从这件事以后,在班级的各种集体活动中,敢于出来批评不好现象的学生越来越多。原来那些不遵守规则的同学面对同学的劝说,他们总会以一句“关你什么事?”或是“你是谁呀?”让劝说者无以回答。现在我们班上流行一句话“得了吧,谁叫你是咱们班的!”言下之意就是,你要不是我们班的,我才懒得管你呢。正是通过这样的教育,班上的学生都有了强烈的“一家人”意识,普遍意识到我们必须责任共担才能规避风险,让班级走得更好。
之二
别让安全教育走进死胡同
文/向长征 何晓黎
成是我的邻居,现在在高中理科就读,据说还是班上的前几名。他家客厅的灯不亮了,便请我帮忙排除故障。我到他家一看,原来就是开关进线脱落了,我接上开关进线就好了。成及其家人对我千恩万谢。
我在他家和成聊了一会儿,我说其实灯不亮的原因很简单,要么是灯泡的问题,要么是线路的问题,灯泡坏了,用肉眼就能看到,线路问题用个试电笔一查就能查出来。成说出了他的担心,他说他一直非常“怕电”,虽然知道电灯不亮就这些原因,但自己从未去检查处理过,万一触电怎么办?老师给我们讲安全知识的时候,多次强调照明电是非常危险的,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自己从未真正接触过实际的照明电路。在学校,寝室、教室的电灯、电扇等出现问题,老师告诫我们别动,有专门的电工维修。我们仅仅是在书本上学到了一些知识,从没有运用于实践。听了成的话,我作为一个教师有着说不出的酸楚。
据某报报道,日本某学校组织了一次小学生的夏令营活动,带领学生刚到北京,老师便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北京市地图,告诉学生即将入住的旅馆,何时在旅馆大厅会面,便分散行动。那些小学生便高兴地各自行动。与此相对应的是,我们某校高三学生要步行一公里多到体育馆参加沙滩排球比赛的开幕式,班主任、年级组长和政教处的领导以及分管校长组成浩浩荡荡的护送队伍,在学生的两边维护路途安全,指挥学生走人行道等,原因是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日本的小学生在一个不熟悉的异地仅凭一张地图走街串巷,而我们的高三学生走一公里路还要老师护送,我不知道我们的学生走向社会后没有了老师的搀扶,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会怎么办。难道日本的老师不知道“安全大如天”?他们竟如此大意,不顾安全隐患,偌大的北京城让他们的小学生独自行动!而我们的高三学生集体行动步行一公里,还用众多的老师陪同护送,我认为根本的原因还是教育理念的差别。日本强调的是国民素质,教给学生的是实际生存和生活的能力、敢于挑战的能力。
看着体育频道精彩的帆船运动、滑雪比赛、单车竞技、飙车表演,一个个外国孩子胆大技高,令人折服。而我们呢?在学校安全教育预案中看到的统统是“不准和禁止”:不让学生换灯泡,不让学生嬉戏,不让学生进行户外活动,禁止学生骑车,禁止学生游泳……这样,我们就丢失了许多培养学生生存能力的机会,同时也丢失了许多生活的乐趣。等到我们的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无所适从、处于被动时,我们再反思我们教给了学生什么,学生学到了什么,对他的生存和独立生活有什么帮助,那又有什么意义?大凡有安全隐患的我们都禁止,这就使我们的安全教育真正走入了死胡同。
“没有安全,就没有教育”“安全大如天”等一点儿也不假,“学生安全”像一个紧箍咒,叩在学校和教师身上,一点儿也不为过。但强调安全教育,不能排斥应有的正常的教育和实践活动。回忆我们当年的野炊,那欢笑甜在心里;回忆当年在小河里游泳,那自由的嬉戏乐趣无穷;回忆当年的春游,像鸟儿自由地飞翔心旷神怡……一切的一切在现代教育活动中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学生像笼中的鹦鹉虽安全,但他们快乐吗?我们的老师全职保姆似的什么事都包办代替、亲自过问,我们的学生将如何生存和独立生活呢?
因此,安全教育不是叫我们把“有安全隐患”的都一禁了之,而是要求我们搞好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教给学生更多“化隐患为安全”的能力及更强的生存和生活能力。作为教师,我再也不愿看到高中的理科生不会或不敢检查照明电路了!
之三
唤醒“生命意识” 捍卫宝贵生命
文/张朝全
据悉,长春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曾经在一部分小学生中进行过这样一项活动:给孩子们每人发一张白纸,让他们在纸的左侧写上活着的理由,右侧写上死去的理由。结果令人吃惊,多数孩子在纸的右侧列举了长长一列“死去的理由”,而在左侧只给“活着的理由”留下星星点点两三条。像“作业太多”等,都成了孩子死去的理由。
在许多发达国家,“生命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它是学生成人成才、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学生珍惜生命、保卫生命的意识,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件大事。我们可以从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入手,为学生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
转变教育行为,关爱学生生命
“唯有珍爱自己生命的人,才有可能珍爱他人的生命。”因此,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教师应从自身做起。首先唤醒自己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从心灵深处感受生命的可爱、可贵。这是学校、教师开展生命教育的出发点。在课堂上,创设“和谐、尊重、理解、关爱”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尽情释放生命的活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让学生在童年时代尽情享受生命的阳光,领略生命的伟大和美丽。开展活动,更应如此。不让学生在烈日下参加体育运动,也不让他们在风雨中参加学校活动,精心呵护每一棵幼苗茁壮成长。
在学习中教育学生学会关爱生命
课堂是学生认识生命、感受生命可贵的主阵地。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如小语四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花的勇气》等等)描写“生命”的内容。在备课时,就要充分挖掘这些因素,从目标的确定、教法手段的选择和教学的实施等方面把“生命教育”巧妙地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命是来之不易的”“生命是神圣和可贵的”等等,从而树立起“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
在活动中体验生命的伟大
由于中小学生心理尚未成熟,对生命的认识要经过许多亲身经历和切身体验才能逐步形成。但“生死”是不能去经历的,因此,只能通过一些活动去体验。
(1)在课外活动中体验。如课外读书,读有关生命知识方面的读物,搜集有关生命教育的图片、名人故事等,或观看相关的影片,然后组织学生畅谈收获与体会。或组织“我爱生命”征文竞赛活动……从中感受生命的宝贵。
(2)听妈妈讲故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要求每个学生回去让妈妈讲一讲她养育自己的故事和经历。让他们从中认识到:母亲从十月怀胎到把我们养大成人,吃了很多苦。从而把“每一个人没有权利去损伤自己的身体,生命更是不能轻描淡写的放弃”这种思想深深植根于学生的脑海。
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生与死的权力。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用我们教育行为唤醒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让学生无论经受多么大的挫折,依然能选择活下去的理由,具备活下去的勇气。
之四
把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文/薛金芬
专家指出,安全教育是预防学生安全事故最有效的手段,约80%的安全事故可以通过安全教育避免。但不可否认,目前的学校安全教育存在着校方装门面、教师走过场的现象。实实在在地进行安全教育,保护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
在体验中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
安全意识的本质是珍爱生命的意识。珍爱生命是一种带有情感体验的认识,学生有了心灵的震撼,才会有思想的认同。带着学生走入具体的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育策略。
公安部、教育部等单位对10个省市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全国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等安全事故。我把这个数字告诉学生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但这声惊叹只是针对那惊人的数字,为了让学生对安全事故造成的伤害有切身体验,我又用投影播放了一些案例。
“高必远一遍一遍地抚摩着儿子的衣服,然后慢慢地摊平白色的短袖衫、绿色的运动裤,把拖鞋放在运动裤裤腿口摆正,他突然瘫坐在地上,目光茫然。儿子躺在一边,身体赤裸,没有呼吸。尸体被车拉走……高必远望着远去的儿子,突然仰头看天,眼泪掉了下来。”催人泪下的文字,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心拉到了现场,进入到死者父亲那悲痛欲绝的内心。
接下来播放的是直接再现车祸现场的图片,更是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此后,再让学生谈谈观后感,抽象的数字和具体的案例结合,具体的案例和亲身的感受结合,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生命如此脆弱,容不得一丝大意;生命又如此珍贵,为了自己为了亲人应该倍加珍惜。
在实践中锻炼自救自护的能力
自救自护能力是在安全事故中保护自己、防止危害的坚强盾牌。自救自护的能力只有在实际锻炼中才能得到提高。
学校在每年的消防日都要举行一次消防演习。但第一次参加演习后,我发现由于自己没有精心组织,本班同学把演习当成了一种有趣的活动,嘻嘻哈哈地从宿舍跑到操场,教育效果不言而喻。
第二年,我早早地就开始进行演习的筹备工作。
首先,让学生认识火灾中自救自护的重要性。我向学生介绍了一篇关于火灾的报道,讲两个美国小孩在火灾中运用正确的逃生方法得以存活下来。相反,在这场火灾中却有很多的成年人丧生。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在灾难中只有自救自护的本领能在瞬间决定生死。其次,我又组织学生系统学习了火灾发生时自救自护的知识:如何报警,怎样保持沉着冷静,怎样避免毒气的伤害,怎样选择逃生的路线,怎样利用身边的物品如毛巾、水、被单、窗帘等进行自救自护、火里逃生。最后,对于参与学校的消防演习,我除了提出明确的要求,还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由小组长负责对本小组的指挥,负责对组员按要求进行演习的督促和检查。
这一次,演习进行得严肃有序。由于重视过程、精心组织,学生不但学到了较为全面的消防知识,并在演习中实现了安全知识向自救自护技能的有效迁移。
在细节中培养注意安全的习惯
安全教育的内容广泛,绝不是靠几次活动、几个宣讲就能解决问题的。安全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最终目的都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班级的常规管理中,我把安全和学习、礼仪、守纪、卫生作为同等重要的内容纳入班级“五星级形象标兵”评比。根据学校“学生安全行为十不准”,对学生进行全天候的检查记载,每天计分,每周积分,每月进行一次评比。对于五星级标兵隆重表彰;对于检查到的违反安全规定的学生,立即进行批评教育,并让他现场矫正行为。
有一次,一位同学被举报下楼时跨骑在楼梯扶手上向下滑,我立即带着全班同学赶到现场。我先给大家讲了一起亲眼所见的事故:一个同学也这样下楼,不慎坠落到下一层楼梯上,膀子摔断了,门牙磕破了,还造成了脑震荡。然后,让全班同学按正确的上下楼动作反复练习5遍。最后,还让大家写了一篇400字的体验日记。
近年来,我把学生校外安全也纳入了“五星级形象标兵”的评比。在家校联系单里,由家长对孩子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内容除了假期的孝敬、学习、锻炼、作息,还有安全这一项。在家长的指导和督促下,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安全技能的练习,交通安全、用电安全、游泳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得到了较为全面的落实。
规范约束,评价激励,抓住细节,反复训练,学生的安全习惯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当学生获得了全面的安全知识、树立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形成了较强的自救自护技能,最终养成时时、处处注意安全的行为习惯,安全教育的效果就落到了实处。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无论是学期还是假期,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有了得力的保障。
之五
特别的惩罚——裸奔
文/王 芳
每一个长假,我们学校的安全动员大会开了,同学的安全公约写了,连家长的名也签了,但是低年级同学到深水区玩水的事件还是层出不穷。近年来,我们把住在相同或相近的小区的同学,编成安全小组,以互相联系互相监督。然后每一个班主任带领班教导会成员,分别走访负责的安全小组,检查包干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地点。
一天,我在走访的时候,得到情报,有这么一帮学生“水性”不错,经常在河滨公园人工湖里玩水。我很担心出事,便把距河滨公园近的六组同学集中起来调查和告诫。苦口婆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是他们坚决否认玩过水。我只好嘱咐他们以后注意。他们答应了,但我注意到他们之间有一种会意的眼神在交流。
午后,我照例到包干的几个水塘巡视。到了河滨公园人工湖时,想起同学的举报,就问在那儿钓鱼的大叔,看没看见曾有学生在这里玩水。大叔知道我是教师,说:“这帮小子儿,早该管管了,天天来深水里玩。”我心里一惊,莫非那帮孩子发现了我们的巡视规律,看老师走了之后再来玩水?今天我决定来一个回马枪。
我像往常一样按着预定的路线离开了。过了一段时间,又从另一条路杀回来,藏在竹林里,发现人工湖旁的凉亭里,果然是六组的五个男孩准备玩水。他们环顾四周之后,便放心地脱了衣服,光着屁股,大摇大摆地走出凉亭,玩着各种花样,鱼贯入水,尽情戏嬉。因为是午后,太阳毒,天气热,偌大的公园,除了一两个瘾大的钓鱼人,几乎看不到游人。
看到这个情景,我是又好气,又好笑,又担心。怎么办?猛然现身抓住现行,怕出现意外事故。经过深思熟虑,一套特别的惩戒方案在脑海中成熟了:没收他们的衣服。但是,这算不算是伤害孩子的自尊,侵犯他们的人身权利呢?于是,我打电话给班导会老师们商讨,最后我们完善了那个方案,并打电话找来会游泳的体育老师,让他亲临现场增援。为了避免其他枝节的发生,我分别跟那五个男孩的家长取得了联系,并讨论了我的方案。“早该治治了!”家长全力支持。
孙老师来了。我们分了工。我去凉亭抱他们的衣服,孙老师包抄到他们身后,在一个假山后隐蔽,以断他们的后路,并保证他们的安全。
孩子在水里玩得太高兴了,我把他们放在凉亭里的衣服没收了,他们也没有发现——在人工湖里看岸上,就是跳着高、打着挺儿也不容易看到。
一个小时过去了。那几个小子终于玩够了,笑笑闹闹地上岸了。到了凉亭,他们才发现衣服没有了。他们开始并没有特别害怕,小庆说,准是小军来了,故意开玩笑,把衣服藏起来了。他们东张西望的当口,一下子发现不远处挂在竹枝上的衣服,他们大笑着,裸体狂奔到竹林来。我从竹丛里出来,他们吓了一跳,转身回跑,孙老师笑着断了后路。他们吓傻了,六年级的学生,倒也知羞,双手捂着私处,说再也不敢了,给衣服吧。我说:“你们的安全公约也写了,保证也下了,还不照样到深水里玩?不行,我不信。”一听这话,小庆他们就要哭了。我说:“如果你们保证不再违犯安全条约,那好,咱们到凉亭里去,写检讨,过关了,就发衣服。”我往离人工湖远的一个凉亭里一指。孙老师已经到了那里,把事先准备好的五套纸笔放在那里。那五个孩子一看,只得遵命,双手捂着小胯,裸奔而去。这个时候,热气渐褪,游人陆陆续续进园。那五个半大小子的裸奔,当然会引起注意。
他们在凉亭里,众目睽睽之下,光着身子,噘着屁屁,写检讨书。可以看出来,他们羞极,愧极,悔极,这一次真是触及了心灵深处。他们的认识的确是深刻,教训是刻骨铭心。我验收完检讨书,就把衣服还给他们,然后通知家长领回,并跟家长约定,回家不能体罚孩子。小庆的妈妈说:“就得这样修理修理他们,平日嘱咐他们,他们当耳旁风,这下丢了大‘脸’了,看你们以后还敢不敢!”
这个特殊的惩罚,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它成了很好的警示,震慑着想到深水里玩的学生。从此以后,到深水玩耍的情况再也没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