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实践,需要幼儿全身心投入,从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到情感的发展,自己动手用一定的媒介塑造出形象,这是内外相互作用的完整过程,幼儿美术教育是教育方法论的一种,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借助美术手段,依据美的原则对幼儿美术活动进行适时适宜干预和指导,使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感受美、表现美,建立美的系统活动,明确了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内容由绘画、 手工、建构和欣赏等构成,对美术活动进行发展性指导,满足幼儿对美的追求,对对幼儿健康成长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美术活动 幼儿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10-02
幼儿从很小便开始了画画活动,早期的画画经历了涂鸭期和形象期,一岁多的幼儿喜欢涂涂画画,画不成形,也没有什么预想的目的,随着幼儿的脑、眼、手的日益协调,脑和眼对手的控制目益加强后,幼儿可以画出近似某物的形象。一般在3岁以后的幼儿已能有目的、有意识的画,并通过绘画反映自身内在的心理、情感、认识和经验,那么,如何指导幼儿的美术活动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自主活动的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乃是激起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尤其只在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能把概念具体化,传授方式趣味化,能使幼儿的认识与情感相结合,使思维与画面统一,变灌输为感悟,变说教为创作,使幼儿全面发展。因此,面对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到创境激趣、以趣激学、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创作活动,自主地探索获得知识。
幼儿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具体动作思维、直观形象思维处于优势地位。利用直观演示法可以寓教于乐,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多媒体再现教学内容情境或收集与内容相关的实物、图片创设情境等,让幼儿入情入境,借境悟理,进行自主学习。如:在绘画《各种各样的灯》活动中,我与幼儿共同收集了各种各样灯的图片,并布置了《花灯展》环境,幼儿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对花灯发生了兴趣,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以愉快的心情积极参与到直接感受各式各样的花灯中来。由于每个幼儿对花灯都有一些初步的认识,所以在作画中,非常自如,积极主动,想象力也非常丰富。
二、让幼儿自由地画
我们要给孩子自由画画的机会,幼儿是把绘画当作一种游戏来对待,在这种绘画的游戏中,幼儿才能感到无拘无束,没有精神压力,这样,才能培养其对绘画的浓厚兴趣,也才能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幻想尽情发挥。我们在培养幼儿兴趣的同时,不要让孩子模仿成人的范画,要培养幼儿自主作画的能力,儿童画是孩子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是他的思想表现,反映着他的经验和感受,体现着他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春天到了,许多小朋友画了嫩嫩的绿绿的树叶,可芮芮小朋友把树叶画成了金黄色,刚开始我以为他画的是秋天的树叶,又一想,他可能有自己的想法吧,他解释说是太阳光照射下的树叶是金黄色的,原来他想画太阳底下闪着金光的叶子。于是我便让他按照自己的想像画春天,果然他交出了一份于众不同的画卷。
三、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适当地讲授一些美术欣赏的基本术语和原理,以进一步加深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情感体验。幼儿的审美教育成功与否,不能简单地用幼儿的作品漂亮不漂亮,好看不好看来衡量。幼儿的审美情感是丰富多彩的,给予他们多方位多元化感知空间,激发他们积极探索的兴趣,是帮助他们获得审美体验的最好途径。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好的美术作品,对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先出示范画,然后用较长的时间讲解范画的内容、布局、色块和画法,最后地让幼儿模仿范画绘画。幼儿开始绘画后,教师就算完成任务了。有的教师巡回地看看幼儿作画,有的教师则干脆坐着看幼儿作画。在这种只重视知识技能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美术活动中,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教师以范画极大地限制了儿童的艺术创造性,对于儿童的艺术创造性而言,这样的范画是不可取的。在美术活动过程中,为了避免对范例的机械化模仿,教师可以多准备几幅范画,以适合不同幼儿不同需要。范画的精心准备是美术活动是否出现预期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给予范画,不要强求幼儿对颜色、布局等进行模仿。幼儿们画出来的太阳不一定是红色的,画出来的树叶也不一定是绿色的,可以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别出心裁地画,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总之,幼儿美术活动涉及到幼儿的兴趣、态度、情感、意志、认知能力等诸多方面,每一次美术活动都应该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力求使幼儿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发展,使整个活动成为幼儿探索发现、不断创造的过程。
【关键词】美术活动 幼儿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10-02
幼儿从很小便开始了画画活动,早期的画画经历了涂鸭期和形象期,一岁多的幼儿喜欢涂涂画画,画不成形,也没有什么预想的目的,随着幼儿的脑、眼、手的日益协调,脑和眼对手的控制目益加强后,幼儿可以画出近似某物的形象。一般在3岁以后的幼儿已能有目的、有意识的画,并通过绘画反映自身内在的心理、情感、认识和经验,那么,如何指导幼儿的美术活动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自主活动的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乃是激起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尤其只在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能把概念具体化,传授方式趣味化,能使幼儿的认识与情感相结合,使思维与画面统一,变灌输为感悟,变说教为创作,使幼儿全面发展。因此,面对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到创境激趣、以趣激学、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创作活动,自主地探索获得知识。
幼儿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具体动作思维、直观形象思维处于优势地位。利用直观演示法可以寓教于乐,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多媒体再现教学内容情境或收集与内容相关的实物、图片创设情境等,让幼儿入情入境,借境悟理,进行自主学习。如:在绘画《各种各样的灯》活动中,我与幼儿共同收集了各种各样灯的图片,并布置了《花灯展》环境,幼儿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对花灯发生了兴趣,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以愉快的心情积极参与到直接感受各式各样的花灯中来。由于每个幼儿对花灯都有一些初步的认识,所以在作画中,非常自如,积极主动,想象力也非常丰富。
二、让幼儿自由地画
我们要给孩子自由画画的机会,幼儿是把绘画当作一种游戏来对待,在这种绘画的游戏中,幼儿才能感到无拘无束,没有精神压力,这样,才能培养其对绘画的浓厚兴趣,也才能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幻想尽情发挥。我们在培养幼儿兴趣的同时,不要让孩子模仿成人的范画,要培养幼儿自主作画的能力,儿童画是孩子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是他的思想表现,反映着他的经验和感受,体现着他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春天到了,许多小朋友画了嫩嫩的绿绿的树叶,可芮芮小朋友把树叶画成了金黄色,刚开始我以为他画的是秋天的树叶,又一想,他可能有自己的想法吧,他解释说是太阳光照射下的树叶是金黄色的,原来他想画太阳底下闪着金光的叶子。于是我便让他按照自己的想像画春天,果然他交出了一份于众不同的画卷。
三、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适当地讲授一些美术欣赏的基本术语和原理,以进一步加深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情感体验。幼儿的审美教育成功与否,不能简单地用幼儿的作品漂亮不漂亮,好看不好看来衡量。幼儿的审美情感是丰富多彩的,给予他们多方位多元化感知空间,激发他们积极探索的兴趣,是帮助他们获得审美体验的最好途径。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好的美术作品,对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先出示范画,然后用较长的时间讲解范画的内容、布局、色块和画法,最后地让幼儿模仿范画绘画。幼儿开始绘画后,教师就算完成任务了。有的教师巡回地看看幼儿作画,有的教师则干脆坐着看幼儿作画。在这种只重视知识技能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美术活动中,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教师以范画极大地限制了儿童的艺术创造性,对于儿童的艺术创造性而言,这样的范画是不可取的。在美术活动过程中,为了避免对范例的机械化模仿,教师可以多准备几幅范画,以适合不同幼儿不同需要。范画的精心准备是美术活动是否出现预期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给予范画,不要强求幼儿对颜色、布局等进行模仿。幼儿们画出来的太阳不一定是红色的,画出来的树叶也不一定是绿色的,可以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别出心裁地画,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总之,幼儿美术活动涉及到幼儿的兴趣、态度、情感、意志、认知能力等诸多方面,每一次美术活动都应该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力求使幼儿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发展,使整个活动成为幼儿探索发现、不断创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