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2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从地理学科特点出发,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新课程标准,灵活选择教学方式,正确定位师生角色,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关键词:高中地理 有效性 学科特点 教学方式 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是衡量课堂成败的重要标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新课堂改革追求的最终目标。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为我们教学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那么,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1 从地理学科特点出发,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新编高中地理教材由传统的重视学科知识的完整和系统,向突出“人地关系”的学习主题转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新编地理教材还删除了旧教材中那些偏、难、繁、深的地理专业知识,降低了地理学习的难度,适应了高中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和地理教材,为高中地理教学重新定位:围绕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大主题进行,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同时,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习惯和探究兴趣,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启发学生的心智。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中的热点问题设置地理探究题目,比如,可以引导城市学生结合地理知识来探究自己生活的城市的城市规划、人口问题、交通问题、环境问题等;鼓励农村学生探究限制自己生活地区农业发展的因素,以及如何利用现有的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等。这些接近学生生活的内容的学习和探究,有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结合新课程标准,灵活选择教学方式
  传统课堂上,教师习惯面面俱到地讲解,唯恐漏掉一个知识点,胡子眉毛一起抓。一节课下来,学生获得了一大堆零星的地理信息,且大部分是靠教师的单方面传授,学生成为教师对知识解读重复者、记忆者,贮藏知识的容器。这样得到的知识是“死”的,缺乏活力的,更谈不上学以致用。新课标倡导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去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旨在改变传统只注重知识、忽视知识获得过程,只重视能力、忽视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求知,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接受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比如,目前最盛行的目标教学法。教师在大力推行目标教学法的同时,还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组织课堂,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地理科目内容丰富,不同的知识分支特点各异,需要运用与学习内容相适应的学习方法,比如,学习“宇宙的地球”和“自然环境”部分,有些内容抽象、不易把握,教师就要借助现代的多媒体技术,以视频或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地球在宇宙中的运行情况,以及由此形成的昼夜变化、四季交替等地理知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直观性,能借助直观感受帮助学生形成抽象思维。然而,对于那些能借助课本插图就能很容易理解的内容,教师就要化繁为简,引导学生借助课本已有的插图信息进行解读和分析。对于某些需要大量课外材料补充的学习板块,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发课外课程资源,以丰富的材料、多元的信息来促使学生对问题分析、认识的全面深刻。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不但有助于实现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3 正确定位师生角色,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理念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彻底否定了传统课堂教师独霸主动权的局面。教师要认真践行新课程理念,将学习主动权教给学生。不但要引导学生去主动获取知识、吸收信息,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的习惯,还要让学生参与到制定学习计划、预设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式等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的每一步都有主人翁意识,都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在面对靠个人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替学生分析解决,而要指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构建知识体系。部分教师认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出现课堂不易操控、学习效率低下等弊端。诚然,新的教学理念推行的初期,与“填鸭式”教学相比,会表现出一定的混乱、不易调控、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等弊端,但是,一旦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和技巧,学习能力得以发展和提高,学生就能自觉主动进入学习状态,并快速找到自己学习的重难点,达到提高学校效率的目的。因此,教师一定要为师生关系恰当定位,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大幅度提高课堂效率奠定基础。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也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一方面表现在对学习方向的把握上,指导学生科学做好课前预设和目标设计,保证学生学习方向的正确;另一方面,教师应在学生的探究学习中充当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与学生一起探索、讨论、交流,共同完成意义建构。在探究过程中,当学生不能提出问题时,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当学生设计的方案不合理时,教师要帮助他们修改实验方案;当学生交流讨论出现争执时,教师应及时地协调关系,鼓励他们更深入探讨;当学生无法正确分析处理数据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整合数据,从中寻找规律,发现规律;当学生不能完整地表述结论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补充。从而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系统的教学课题,既需要教师有正确先进的教学理论作指导,也需要教师有相应的课堂调控能力,能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变通,将师生两方面的因素都调整到最佳状态,从而促使课堂教学有效性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军英.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2(02).
  [2] 李文锋.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3(12).
其他文献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的理解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尤为重要,一方面是学生对该数学本质理解的直观反映;另一方面对概念的理解将在潜意识层面在较长时间里
常压开放体系下采用微波离子热法在钢材表面晶化生长了一层方钠石膜。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表征了膜层的连续致密性以及膜层的种类和结晶度。结果表明通过常压离子热法确
乙烯裂解过程中原料变化种类多,其原料分析仪因价格昂贵工业现场很少配备,为此实现油品属性的在线识别对实现裂解过程在线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传统模糊c均值算法隶属度的求
张家港口岸位于长江下游黄金水道之南岸,地处江海交汇的苏南发达地区,是得天独厚的国际商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近年来,随着张家港与世界各地经贸往来的日趋活跃,进出张家港港
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和实践效果之间存在不少“落差”,“师定课程”的提出。一线教师从所任教班级学生实情出发,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基于教材进行有效拓展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本文从药物营销专业开设药剂学课程的必要性入手,浅谈在药物营销专业药剂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包括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