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思想品德课的重点慢慢由道德教育转向道德训练,倡导体验性德育教育和行为性德育教育。为此,作为德育教育的课堂教育训练,应与时俱进,从而实现从强化认知教育到强化知行合一的转变。
【关键词】思想品德 知行训练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我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对学生们的观察、了解、评价,我认为教师在抓好课堂教学之外,还应该在知行训练上下功夫。现就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强化知行训练,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和做法。
一、强化课内知行合一训练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课内知行训练是必不可少。因为课堂知行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题和应用能力,它既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及时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仅要加强知行训练,还要充分发挥知行训练的功能。但是,就思想品德课来说,课时量本身不多,每周只有2节,它不允许我们用过多时间来进行课堂知行训练,因此我们要精心挑选课堂知行训练题,才能保证全面地完成教学任务。
1、强化课内“小栏目”训练
《思想品德》课本上有许多“小栏目”。如“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忆一忆”等等。这些“小栏目”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给课本增添了更多色彩,教师在选择课堂知行训练题时,就要抓住课本中的“小栏目”不放。如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第一框“新学校,新同学的‘交流活动’知行训练设计:①在纸上写下你的基本信息:姓名、出生年月、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家庭主址等;②收上来把顺序打乱,再发给同学们。③你拿到的是谁的信息?可以说说吗?然后请这两位同学出来认识一下,握握手,表示很高兴认识对方。通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在轻松愉快中就完成这一框的知行训练。
2、强化课内思维训练
创新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我国,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陶行之先生就曾批评过“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会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之后,他又提出“在生活中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社会即学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等教育理论观点,始终强调教育教学一定要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尤其是经过个人的亲身实践,才能变得鲜活起来,才能变得更加丰满、深刻。要想在思想品课堂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要使所挑选的习题具有创新性。
3、强化课内感悟训练
應用讲故事的办法强化感悟训练。因为学生都爱听故事,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社会发展史上都存在着众多的趣闻轶事。故事的情节和主题,不仅吸引人,而且蕴含一定的道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对故事加以精选和提炼,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考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感悟道理。
二、强化课外知行合一训练
教学是教育工作的中心, 强化课外知行合一训练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标明确提出:“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强化课内课外相结合。”思想品德课标积极倡导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并逐步实现德育教育行为化。同时也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在实践中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训练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载体,成为学生自主生成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育实效的重要渠道。怎样布置课后训练,布置怎样的课后训练,对提高教学质量、开发学生智力尤为重要。为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应把好课后训练布置这一关,使有效教学落到实处。
1、强化课外实践训练
课外实践是思想品德课的根本属性,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思想品德课的归宿。因此,思想品德课训练要向社会实践开放,引导学生自觉、自愿、主动地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2、强化课外研究训练
课外研究训练是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供学生课后进行的训练,所以,训练题的布置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思想品德课训练题的布置又与其它科目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今天, 加强课外训练才能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强化课外材料题训练
就所提供的背景材料谈谈自己对材料中所提问题的理解,就材料所反映的某一问题谈认识,在不背离材料所限度的范围及思想品德课所提供的思想方法和基本观点的前提下,鼓励理解和认识的多角度、多层次。如在提供一段背景材料后,设题:谈谈你对上述材料所提观点的看法,或根据材料,谈谈你的理解;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某一问题的认识等。
4、强化课外难易题训练
布置训练提时,教师一定要注意难易度,既不可过难,也不宜过易。训练过难,使学生望而生畏,束手无策,达不到训练的目的,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过易,让学生捶手可得,缺乏思考,达不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只是让学生简单重复,作无用功。教师布置思想品德课外训练,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要面向大多数学生,让其“跳一跳,能摘果”,充分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训练分必作题和选作题,让训练尽可能符合每个学生的胃口,使学生乐学、会学。这样既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他们能够更多的参与实践、理性思考,确保了教学效果。
总之,强化课内外知行合一训练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深入钻研教材资料,树立质量意识,关爱学生,把有效的教学落到实处,一定能过好知行训练这一关。作为一个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中会采用许多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同时也会利用多种方式进行知行训练,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的知行训练,都不要为训练而训练。因此,在精心设计训练题的基础上,一定要强化研究性、实践性和实效性,并与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思想品德 知行训练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我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对学生们的观察、了解、评价,我认为教师在抓好课堂教学之外,还应该在知行训练上下功夫。现就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强化知行训练,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和做法。
一、强化课内知行合一训练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课内知行训练是必不可少。因为课堂知行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题和应用能力,它既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及时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仅要加强知行训练,还要充分发挥知行训练的功能。但是,就思想品德课来说,课时量本身不多,每周只有2节,它不允许我们用过多时间来进行课堂知行训练,因此我们要精心挑选课堂知行训练题,才能保证全面地完成教学任务。
1、强化课内“小栏目”训练
《思想品德》课本上有许多“小栏目”。如“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忆一忆”等等。这些“小栏目”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给课本增添了更多色彩,教师在选择课堂知行训练题时,就要抓住课本中的“小栏目”不放。如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第一框“新学校,新同学的‘交流活动’知行训练设计:①在纸上写下你的基本信息:姓名、出生年月、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家庭主址等;②收上来把顺序打乱,再发给同学们。③你拿到的是谁的信息?可以说说吗?然后请这两位同学出来认识一下,握握手,表示很高兴认识对方。通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在轻松愉快中就完成这一框的知行训练。
2、强化课内思维训练
创新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我国,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陶行之先生就曾批评过“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会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之后,他又提出“在生活中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社会即学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等教育理论观点,始终强调教育教学一定要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尤其是经过个人的亲身实践,才能变得鲜活起来,才能变得更加丰满、深刻。要想在思想品课堂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要使所挑选的习题具有创新性。
3、强化课内感悟训练
應用讲故事的办法强化感悟训练。因为学生都爱听故事,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社会发展史上都存在着众多的趣闻轶事。故事的情节和主题,不仅吸引人,而且蕴含一定的道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对故事加以精选和提炼,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考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感悟道理。
二、强化课外知行合一训练
教学是教育工作的中心, 强化课外知行合一训练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标明确提出:“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强化课内课外相结合。”思想品德课标积极倡导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并逐步实现德育教育行为化。同时也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在实践中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训练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载体,成为学生自主生成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育实效的重要渠道。怎样布置课后训练,布置怎样的课后训练,对提高教学质量、开发学生智力尤为重要。为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应把好课后训练布置这一关,使有效教学落到实处。
1、强化课外实践训练
课外实践是思想品德课的根本属性,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思想品德课的归宿。因此,思想品德课训练要向社会实践开放,引导学生自觉、自愿、主动地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2、强化课外研究训练
课外研究训练是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供学生课后进行的训练,所以,训练题的布置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思想品德课训练题的布置又与其它科目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今天, 加强课外训练才能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强化课外材料题训练
就所提供的背景材料谈谈自己对材料中所提问题的理解,就材料所反映的某一问题谈认识,在不背离材料所限度的范围及思想品德课所提供的思想方法和基本观点的前提下,鼓励理解和认识的多角度、多层次。如在提供一段背景材料后,设题:谈谈你对上述材料所提观点的看法,或根据材料,谈谈你的理解;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某一问题的认识等。
4、强化课外难易题训练
布置训练提时,教师一定要注意难易度,既不可过难,也不宜过易。训练过难,使学生望而生畏,束手无策,达不到训练的目的,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过易,让学生捶手可得,缺乏思考,达不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只是让学生简单重复,作无用功。教师布置思想品德课外训练,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要面向大多数学生,让其“跳一跳,能摘果”,充分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训练分必作题和选作题,让训练尽可能符合每个学生的胃口,使学生乐学、会学。这样既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他们能够更多的参与实践、理性思考,确保了教学效果。
总之,强化课内外知行合一训练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深入钻研教材资料,树立质量意识,关爱学生,把有效的教学落到实处,一定能过好知行训练这一关。作为一个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中会采用许多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同时也会利用多种方式进行知行训练,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的知行训练,都不要为训练而训练。因此,在精心设计训练题的基础上,一定要强化研究性、实践性和实效性,并与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