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说二芪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kak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芪,即黄芪和红芪,两者性味功用相似,临床常相辅相成,互相增强作用,故称“二芪”。但两者科别不一,故临床应用还是有些许区别。
  黄芪,又名黄耆、北芪。中医认为,黄芪性微温,味甘,入脾、肺经,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之功。《本草纲目》曰:“耆者,长也,黄芪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之。”黄芪为临床重要的补气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已被列为“上品”药材,言其“补虚,小儿百病”。《别录》言其“补丈夫虚损,益气,利阴气”。《日华子本草》言其“助气长筋骨,长肉补血”。《本草备要》言其“益元气,壮脾胃”,凡劳倦内伤、脾虚泄泻、脏器下垂、气虚血脱、妇女崩漏等,皆可用之。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富含的糖类、胆碱、叶酸、氨基酸等,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提高抗病能力。黄芪有明显的强壮作用,对正常心脏有良好的加强收缩效果,对中毒或陷于疲劳的心脏,其强心作用更为显著。
  我国中药专家在研究中发现,黄芪具有双向调节血压的作用,临床用量小时为升血压,重用黄芪则能降血压。因此,治疗高血压时,黄芪用量必须在30克以上,气虚兼血淤证患者还可适当加量。
  此外,黄芪有持续的利尿功能,在消除尿蛋白方面有一定疗效,当代著名中医岳美中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古方新用,另创一方“复方黄芪粥”,用于慢性肾炎后期的治疗,收效颇为显著。
  红芪,又名岩黄芪、黑芪。中医认为,红芪性温味甘,归肺、脾经,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适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等。药理研究表明,红芪富含红芪多糖、人体外源性氨基酸、硒等多种微量元素,能明显诱导多种免疫因子的生成,提高人体免疫力。
  由此可知,黄芪和红芪功用相同,但两者来源、外观、产地等均有差异。因有以上不同,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其作为2种药材,即黄芪、红芪,并将它们分别收载。历史上红芪也曾作为黄芪的另一种商品规格,混同使用。但因红芪产地局限,产量相对较少,因而价格昂贵,临床使用没有黄芪普遍。红芪作为黄芪的优良品种,随着人们进补热的到来,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现介绍2则粥疗方,供选用:
  黄芪粥 黄芪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黄芪择净,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健脾补肺、益气升阳、固表止汗。适用于肺脾气虚、中气下陷、表虚不固、汗出异常及平素易感冒等。
  红芪粥 红芪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红芪择净,水煎取汁,共煎2次,2液合并,分为2份,每取1份同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益气健脾、补肺固卫。适用于表虚自汗、体虚易感等。
其他文献
雪域高原自从有了人类以来,就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色萌生了颇具特色的传统藏医。藏医兴起于松赞干布至赤松德赞时期,公元前3世纪,藏族就有了“有毒必有药”的哲理性论据。其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系统,是仅次于汉族医学的一个完整的医学体系。  藏医有自己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三因学说是它的核心内容之一。 藏医学认为,“隆、赤巴、培根”这三大因素是构成人体并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及其能量的基础,同时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发表于《健康与行为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拥有招聘、裁员、加薪职权的管理岗位女性承受更多压力。  研究表明,管理岗位女性比其他女性表现出更多的抑郁症症状。领导研究的普卓夫斯卡教授表示,与女性相反,处于管理岗位的男性表现出的抑郁症症状少于其他男性。普卓夫斯卡教授进一步表示,这一现象或与管理岗位女性在展现权威时易受到偏见有关,而男性管理者却不需要面对此类负面成见。  令人惊奇的是,管理
脑垂体瘤为良性脑肿瘤,比较常见,如何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呢?这里详细给大家介绍一下。  脑垂体位于大脑正中和双眼后方,是人体内分泌的总司令部,控制人体内分泌功能,包括血糖、电解质、人体的高矮、女性的月经等。脑垂体出现肿瘤的时候,内分泌功能就会发生改变,人体的代谢及相应的脏器就会发生一些病理变化,带来临床症状。肿瘤可以包裹脑垂体,也可以从脑垂体体内生长出来,挤压脑垂体,导致脑垂体功能异常。  内分泌混乱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器质性疾病。临床以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肾实质性病变和尿酸结石形成为特点。根据血液中尿酸增高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是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继发性痛风是由于其他疾病、药物等引起尿酸生成增多或排出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而致。  本病临床以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关节不灵活为主
在医院门诊,经常会遇到颈肩痛和腰背痛的患者,而且年轻人不少。  颈肩痛和腰痛是伏案工作者或者长期弯腰的人(如网络编辑、图书工作者、驾驶员)最常见的症状。腰痛多由工作、生活姿势不正确,形成退行性腰椎改变引起的。常见姿势有:蜷在沙发上看书、看电视;低头玩手机时间过长;伏案工作看电脑屏幕太久等。  治疗腰痛一个最为重要的方法就是从原因入手,也就是进行姿势的调节和腰背肌的锻炼,让脊柱和周围的腰背肌肉一起作
程先生今年49岁,平时身体还算健康,去年干活的时候突然闪了腰,之后总是不间断地感觉腰背酸疼。他以为是腰部扭伤没好彻底,也没有太在意,就自己到药店买了些活血化淤的药物服用。可渐渐地,程先生感觉手脚也开始出现疼痛,直到上个月突然发生腰椎骨折,被家人紧急送到医院,一检查,他才知道,自己一直以為的“小问题”,竟然是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易误诊  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15
黄连3克,洗净后用50毫升沸水浸泡10~15分钟,然后用无菌棉签或纱布蘸药水清洗患处,每日3~4次,治早期麦粒肿有效。治疗期间不可用力挤压脓点,以防感染扩散。  四川彭州 胡佑志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周祖贻点评:  麦粒肿俗称“偷针眼”、“针眼”,是眼睑腺体急性化脓性炎症,大多由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祖国医学谓之“土疳”,认为此病是“风邪外袭,客于眼睑而化热,风热煎灼津液,变为疔疮”,症属风热袭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