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犯了几个小错误,但瑕不掩瑜,他所持的“推”“敲”两可说法是有根据的。用“推”与“敲”都有其理由。意境情感决定词语的运用。我们在欣赏和创作诗文时要依据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仔细推敲,达到艺术的完美。
[关键词]朱光潜 “推”“敲”的妙处 意境情感 词语的运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选用了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美学家,文艺评论家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文中先生在谈到有关诗文炼字时提出了一个观点: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决定文章词语的运用,推敲文字就是追求情感与语言的精炼与吻合。为了证明这个观点,先生借用了几个例子,其中有一个就是人人皆知的“推敲”故事。先生用一种倾心谈话的方式把看似枯燥的文艺理论写得通俗,优美,为喜欢写得千篇一律,读来味同嚼蜡的当代文艺评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先生在文艺理论上所作的贡献一定程度上甚至超出了他在美学上的成就,百年以来,无人能及。
但是,在读先生的《咬文嚼字》时,很多人发现先生出了几个小错误。
文章中,先生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恰当,并提出用“推”字的几个理由:“‘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最后归结于一点:用“推”还是“敲”,要看贾岛当时心里玩索的意境。
很明显,先生在这里没有考证诗意,所以说诗歌所写内容是“孤僧步月归寺”,也才会在一开始就说:“韩愈在月夜听见贾岛吟诗”,犯了常识上的错误。
笔者在此暂且不论先生的错误,只从诗歌鉴赏的角度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先从最基本的知人论世说起。
《题李凝幽居》作者贾岛(779~843),唐代诗人。早年出家为僧,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后来因为他在诗歌方面的成就而被人推崇,以至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甚至对他的画像和诗集焚香礼拜,把他看成了神人。他是著名诗僧,又被后人定格为“苦吟诗派”,可见他对诗文的技法是有严格要求的。“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就是他对自己执着要求的最好明证。这样的一个诗人,竟然为“推”“敲”二字而冲撞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可见在贾岛心里,这两字各有优势,很难定夺,绝不是后人所说的很简单的几点就能决定是哪个字的。再看诗歌涉及的另一人物李凝,经过查找多方面的资料,发现对他的介绍相当少,仅仅说他是一个隐士,是贾岛出家为僧时结识的好朋友,住在荒郊野外。可见,这位什么也没有留下的朋友比出了家的贾岛做到了更“出世”,达到的禅宗的境界也更高。
再结合全诗意思来分析。
诗歌就是写一个僧人访友而未见的寻常小事,至于僧人是谁,没有详细的解说,到底是诗人记述的别人的事,还是记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后人不得而知,仅仅能根据一些信息推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是“孤僧步月归寺”,门是开还是关着的,僧人自己心里有数,不会有“推”和“敲”的纠结,也不会有“暂去还来此”之说。而《唐诗鉴赏辞典》认为,这个僧人就是贾岛。华东师大施蛰存先生也在《唐诗百话》中提到:这首诗《唐才子传》说是访李馀幽居而作,但《长江集》中却是《题李凝幽居》。张籍也有一首《题李山人幽居》诗,开头云:“襄阳南郭外,茅屋一书生。”可能是贾岛和张籍同到襄阳去访问这位山人李凝,在他的“幽居”中住了几天,临别时作此诗题赠。特别是尾联“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意思:“我这回暂时告别,不久还要来的。我和你已约好共同在这里隐居,决不会失约食言”。结合两人的身份,更加表明,僧人为贾岛,不可能是李凝。所以早年出家的贾岛在诗中自称为“僧”也就合情合理了。
那么,到底朱先生的观点是否正确?用“推”好,还是“敲”好呢?
尽管先生在摆理由时犯了几个小错误,但先生赞同两者皆可的观点,笔者很是认同。
先说“敲”好的理由。
从情理上看,僧人来访友,不是自己家里,肯定不知道有没有人,所以出于礼貌,先得敲门试探,以不显唐突。哪有去别人家里,推门就进的道理呢?即使两人如尾联所讲,有共同归隐的约期,但根据贾岛的为人,他应该是很低调,内敛的,绝不会豪放到去探访他人,直接进门。
从意境上看,月夜访友,本看不见宿在树上的鸟,只有敲门声惊动了宿鸟,诗人才能知道树上有鸟在歇息。而且夜本来很静,偶尔传来的一两声敲门声,以动写静更显静。北大教授吴小如先生对这点也很是认同,他在《诗词札从》里说到:“必须有人在月下敲门,才会惊动宿鸟;只有当树上的鸟有了动静时,诗人才会知道树上有鸟在歇宿。而且在这种幽寂环境中传来几下敲门的剥啄声,才更使人感到格外幽寂。这同梁人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同一道理,同一意境。如果一个人走来推门径入,连一点声音都没有,不仅宿鸟无法被人发觉,就连全诗也仿佛有声电影失去配音一般,显得毫无机趣了。”确实,中国文学创作特别是古代诗歌创作追求“动静结合”“以动写静”的审美取向,这一点与本诗中“敲”字运用的原则不谋而合。
“敲”字的运用还有很多内涵:有可能李凝知道贾岛来访,故意和他开个玩笑,把门从屋里闩了,贾岛“推”而不开,转向“敲”了;有可能李凝作为一个隐士,觉得贾岛虽然出家为僧,但尘缘未了,六根难净,不可能和自己真正的归隐,未免清修被人打扰,干脆不开门,疏远贾岛……总之,一个“敲”字,不仅能反衬出环境的清幽寂静,还能引人无限的遐想:敲声惊鸟,鸟飞啼鸣,绕树盘旋,继而复归……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月夜访友画面充满了动感,与诗人当时的心理,与诗歌的意境相映成趣。
再说“推”字的妙处。
从情理上看,贾岛是来探访朋友的,“推”更显他的不拘小节,与朋友李凝之间亲密的无间的关系。
从诗句内容看,“鸟宿池边树”可以是想像之景,而不应是诗人敲门声惊起鸟儿才知道有鸟夜宿树上的。诗人与李山人是朋友,知道来这里,那么平时在白天也应来访过,现在没见鸟儿,惊不起鸟声,所以因夜色想像鸟儿都“宿”了。中国古代诗歌追求“虚实相生”,极力提倡联想与想像,想象和联想是诗歌鉴赏的必经之路,它们的突出作用在于再造或创造,从这个角度看,这里是诗人的想像也未尝不可。
从意境上说,月夜访友的诗人,怎么会随便打破主人所追求的清修生活,打破这夜的宁静,惊动树上的鸟儿?正如朱先生所言,“敲”会平添了扰乱。贾岛选择出家,就是为了追求一份内心的宁静,选择月夜访友也是别有用心的,此时的他心里更多的应该是落寞,孤寂,一般来讲,内心孤独的人似乎更喜欢寂静。“敲”字表现出的声音不太符合诗人当时的心境。
从写作对象上看,贾岛在“推”“敲”上纠缠,就说明他自己也很难决断,不知道哪个字最能体现自己的心境。韩愈是个儒士,与贾岛的身份不同,生活遭遇不同,所处的位置也不同,他想闹处一点动静来,“敲”最能代表他此时的心境,但韩愈不是贾岛,并不明白贾岛此诗到底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仅仅凭借贾岛简单的介绍就劝他用“敲”未免不妥。而且真如施蛰存先生的推测,贾岛与张籍同在这里住了几天,离开时写下此诗,就更应是“推”了,很熟悉的位置,不该是“敲”这么生硬。
“推”所体现出来的宁静是超出诗人的主观乐趣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挥衣袖,只留下一点文采。不做过多的惊扰,诗人留下的这种宁静兼顾了其他生命,更符合出家人追求清修的本意。
仔细推敲“推”“敲”,发现在贾岛创作的当时当地,“推”有“推”的妙处,“敲”有“敲”的理由,但无论用“推”还是“敲”,都要根据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来决定,要综合各种因素,不能简单地依据旁人的几点意见。 综合起来看,尽管朱先生在摆理由时犯了一点小错,但瑕不掩瑜,他所持的两可说是非常正确的。
在文学领域还没有完全开放的几十年前,朱光潜先生能不附和古往今来的观点,提出富有创意的见解,不愧为文艺评论界的楷模。意境情感决定诗歌词语的运用,诗作是心情的外化,物化。语言是跟着思想情感走的,我们在品味诗歌时只有置身诗境,才能正确理解诗意。在创作诗歌时,更要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选用最恰当的最符合创作者本意的词语,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吻合,这样才能在做文学这项艰苦的事时,达到先生所讲的“艺术的完美”。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辞典》
[2]《唐诗百话》华东师大.施蛰存
[3]《诗词札从》北京大学.吴小如
(作者单位:湖南岳阳县一中)
[关键词]朱光潜 “推”“敲”的妙处 意境情感 词语的运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选用了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美学家,文艺评论家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文中先生在谈到有关诗文炼字时提出了一个观点: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决定文章词语的运用,推敲文字就是追求情感与语言的精炼与吻合。为了证明这个观点,先生借用了几个例子,其中有一个就是人人皆知的“推敲”故事。先生用一种倾心谈话的方式把看似枯燥的文艺理论写得通俗,优美,为喜欢写得千篇一律,读来味同嚼蜡的当代文艺评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先生在文艺理论上所作的贡献一定程度上甚至超出了他在美学上的成就,百年以来,无人能及。
但是,在读先生的《咬文嚼字》时,很多人发现先生出了几个小错误。
文章中,先生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恰当,并提出用“推”字的几个理由:“‘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最后归结于一点:用“推”还是“敲”,要看贾岛当时心里玩索的意境。
很明显,先生在这里没有考证诗意,所以说诗歌所写内容是“孤僧步月归寺”,也才会在一开始就说:“韩愈在月夜听见贾岛吟诗”,犯了常识上的错误。
笔者在此暂且不论先生的错误,只从诗歌鉴赏的角度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先从最基本的知人论世说起。
《题李凝幽居》作者贾岛(779~843),唐代诗人。早年出家为僧,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后来因为他在诗歌方面的成就而被人推崇,以至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甚至对他的画像和诗集焚香礼拜,把他看成了神人。他是著名诗僧,又被后人定格为“苦吟诗派”,可见他对诗文的技法是有严格要求的。“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就是他对自己执着要求的最好明证。这样的一个诗人,竟然为“推”“敲”二字而冲撞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可见在贾岛心里,这两字各有优势,很难定夺,绝不是后人所说的很简单的几点就能决定是哪个字的。再看诗歌涉及的另一人物李凝,经过查找多方面的资料,发现对他的介绍相当少,仅仅说他是一个隐士,是贾岛出家为僧时结识的好朋友,住在荒郊野外。可见,这位什么也没有留下的朋友比出了家的贾岛做到了更“出世”,达到的禅宗的境界也更高。
再结合全诗意思来分析。
诗歌就是写一个僧人访友而未见的寻常小事,至于僧人是谁,没有详细的解说,到底是诗人记述的别人的事,还是记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后人不得而知,仅仅能根据一些信息推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是“孤僧步月归寺”,门是开还是关着的,僧人自己心里有数,不会有“推”和“敲”的纠结,也不会有“暂去还来此”之说。而《唐诗鉴赏辞典》认为,这个僧人就是贾岛。华东师大施蛰存先生也在《唐诗百话》中提到:这首诗《唐才子传》说是访李馀幽居而作,但《长江集》中却是《题李凝幽居》。张籍也有一首《题李山人幽居》诗,开头云:“襄阳南郭外,茅屋一书生。”可能是贾岛和张籍同到襄阳去访问这位山人李凝,在他的“幽居”中住了几天,临别时作此诗题赠。特别是尾联“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意思:“我这回暂时告别,不久还要来的。我和你已约好共同在这里隐居,决不会失约食言”。结合两人的身份,更加表明,僧人为贾岛,不可能是李凝。所以早年出家的贾岛在诗中自称为“僧”也就合情合理了。
那么,到底朱先生的观点是否正确?用“推”好,还是“敲”好呢?
尽管先生在摆理由时犯了几个小错误,但先生赞同两者皆可的观点,笔者很是认同。
先说“敲”好的理由。
从情理上看,僧人来访友,不是自己家里,肯定不知道有没有人,所以出于礼貌,先得敲门试探,以不显唐突。哪有去别人家里,推门就进的道理呢?即使两人如尾联所讲,有共同归隐的约期,但根据贾岛的为人,他应该是很低调,内敛的,绝不会豪放到去探访他人,直接进门。
从意境上看,月夜访友,本看不见宿在树上的鸟,只有敲门声惊动了宿鸟,诗人才能知道树上有鸟在歇息。而且夜本来很静,偶尔传来的一两声敲门声,以动写静更显静。北大教授吴小如先生对这点也很是认同,他在《诗词札从》里说到:“必须有人在月下敲门,才会惊动宿鸟;只有当树上的鸟有了动静时,诗人才会知道树上有鸟在歇宿。而且在这种幽寂环境中传来几下敲门的剥啄声,才更使人感到格外幽寂。这同梁人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同一道理,同一意境。如果一个人走来推门径入,连一点声音都没有,不仅宿鸟无法被人发觉,就连全诗也仿佛有声电影失去配音一般,显得毫无机趣了。”确实,中国文学创作特别是古代诗歌创作追求“动静结合”“以动写静”的审美取向,这一点与本诗中“敲”字运用的原则不谋而合。
“敲”字的运用还有很多内涵:有可能李凝知道贾岛来访,故意和他开个玩笑,把门从屋里闩了,贾岛“推”而不开,转向“敲”了;有可能李凝作为一个隐士,觉得贾岛虽然出家为僧,但尘缘未了,六根难净,不可能和自己真正的归隐,未免清修被人打扰,干脆不开门,疏远贾岛……总之,一个“敲”字,不仅能反衬出环境的清幽寂静,还能引人无限的遐想:敲声惊鸟,鸟飞啼鸣,绕树盘旋,继而复归……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月夜访友画面充满了动感,与诗人当时的心理,与诗歌的意境相映成趣。
再说“推”字的妙处。
从情理上看,贾岛是来探访朋友的,“推”更显他的不拘小节,与朋友李凝之间亲密的无间的关系。
从诗句内容看,“鸟宿池边树”可以是想像之景,而不应是诗人敲门声惊起鸟儿才知道有鸟夜宿树上的。诗人与李山人是朋友,知道来这里,那么平时在白天也应来访过,现在没见鸟儿,惊不起鸟声,所以因夜色想像鸟儿都“宿”了。中国古代诗歌追求“虚实相生”,极力提倡联想与想像,想象和联想是诗歌鉴赏的必经之路,它们的突出作用在于再造或创造,从这个角度看,这里是诗人的想像也未尝不可。
从意境上说,月夜访友的诗人,怎么会随便打破主人所追求的清修生活,打破这夜的宁静,惊动树上的鸟儿?正如朱先生所言,“敲”会平添了扰乱。贾岛选择出家,就是为了追求一份内心的宁静,选择月夜访友也是别有用心的,此时的他心里更多的应该是落寞,孤寂,一般来讲,内心孤独的人似乎更喜欢寂静。“敲”字表现出的声音不太符合诗人当时的心境。
从写作对象上看,贾岛在“推”“敲”上纠缠,就说明他自己也很难决断,不知道哪个字最能体现自己的心境。韩愈是个儒士,与贾岛的身份不同,生活遭遇不同,所处的位置也不同,他想闹处一点动静来,“敲”最能代表他此时的心境,但韩愈不是贾岛,并不明白贾岛此诗到底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仅仅凭借贾岛简单的介绍就劝他用“敲”未免不妥。而且真如施蛰存先生的推测,贾岛与张籍同在这里住了几天,离开时写下此诗,就更应是“推”了,很熟悉的位置,不该是“敲”这么生硬。
“推”所体现出来的宁静是超出诗人的主观乐趣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挥衣袖,只留下一点文采。不做过多的惊扰,诗人留下的这种宁静兼顾了其他生命,更符合出家人追求清修的本意。
仔细推敲“推”“敲”,发现在贾岛创作的当时当地,“推”有“推”的妙处,“敲”有“敲”的理由,但无论用“推”还是“敲”,都要根据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来决定,要综合各种因素,不能简单地依据旁人的几点意见。 综合起来看,尽管朱先生在摆理由时犯了一点小错,但瑕不掩瑜,他所持的两可说是非常正确的。
在文学领域还没有完全开放的几十年前,朱光潜先生能不附和古往今来的观点,提出富有创意的见解,不愧为文艺评论界的楷模。意境情感决定诗歌词语的运用,诗作是心情的外化,物化。语言是跟着思想情感走的,我们在品味诗歌时只有置身诗境,才能正确理解诗意。在创作诗歌时,更要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选用最恰当的最符合创作者本意的词语,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吻合,这样才能在做文学这项艰苦的事时,达到先生所讲的“艺术的完美”。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辞典》
[2]《唐诗百话》华东师大.施蛰存
[3]《诗词札从》北京大学.吴小如
(作者单位:湖南岳阳县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