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舞蹈教育在国民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舞蹈教育作为人类最早的文化教育活动,在塑造美、弘扬美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高校舞蹈教育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高校舞蹈教育中不重视对于地方文化的渗透。本文基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舞蹈学专业进行研究,重点介绍当前地方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以及如何在地方高校舞蹈教育中渗透地方文化若干建议及思考。
关键词:舞蹈教育;地方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207-02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地处湘中腹地,这里是古梅山的发源地,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滋润着这块神奇的土地。梅山文化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历史传承的独特的地域文化,在商品化、信息化、工业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这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也逐渐的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作为当地唯一的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将地方文化中有特色的一部分,进行整理采编,融合进当前的舞蹈教育课堂,便成为地方高校参与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本文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系为例,通过对当前地方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以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如何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更好的为地方服务,从实践中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保护与开发之路。
一、当前地方高校舞蹈教育现状——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
原娄底师专音乐教育专科专业即现在的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系,于1999年创建,拥有音乐学、舞蹈学和舞蹈编导三个本科专业。2004年5月,娄底师专升本组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后,为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舞蹈人才的迫切需求,学院于2007年根据专业建设的要求和学科发展规划,全力申办舞蹈学本科专业,经省教育厅批准,2008年舞蹈学专业首批招生,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舞蹈学专业学生213人(2008年学生38人、2009级学生42人、2010级学生61人、2011级学生72人),生源逐年稳定上升,教师12人。音乐系拥有新建的2万余平方米的逸夫音乐楼,现有专用舞蹈房7个、排练厅2间、演艺厅1个、电钢琴教室3间和现代化MIDI教室。院图书馆有关专业图书近万册,CD、DVD专业碟5000余张。校园网抵达教室、办公室。其他教学器材如摄像、摄影、电脑、采风录音设备等均能满足教学需要。舞蹈学专业艺术实践成功颇丰,以一批优秀的指导老师为首,积极参与各项舞蹈比赛,并且凭借丰富的地方文化内涵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其中有《活着的眼睛》、《梅山火》、《警示钟》,在第三届大学生艺术节舞蹈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在其他舞蹈比赛中,获奖的舞蹈也有很多,其中《担子粉娘》、《秋风秋雨丽人行》在第九届全国舞蹈大赛获得表演优秀奖、编导三等奖。近几年来,本专业老师研究本地的梅山文化,并去当地采风观摩,挖掘当地原生态民间舞蹈,编排了大型组舞《梅山印象》、《梅山火》。2011年中,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校还为建党周年排练了大型歌舞剧《江姐》。2008年,我系排练的舞蹈《孩子抓住老师的手》在全国第六届荷花杯舞蹈大赛中获得了作品铜奖、优秀组织奖,将学校音乐系舞蹈学专业的各项事业推向了顶峰。
二、湖南湘中地方舞蹈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梅山”之名源于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汉代。据历史记所载:在秦朝末年,群雄逐鹿以至于天下大乱,江西鄱阳令吴芮“率越人举兵以应诸侯”。“吴芮为长沙王,其将梅鋗从之,家益阳,因姓其所居曰‘梅山’,而今安化县地。”人们口中所说的梅山地区通常都是指安化、新化为中心区域并向四周延伸的湘中地区。历史上传统的梅山人民以农耕、狩猎为主要劳动,由于特定的自然气候和地理位置以及环境和传统人文的影响,梅山人便天生具有勤俭、淳朴却又豪气、慓悍的习性,新化旧志称:县民“尚气贵信,淳而不佻;……喜气而恶欺,好高而尚俭”。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梅山文化独有的特色。作为中国最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之一的梅山舞蹈,它具有自身的特点。梅山文化源于楚文化,蜚声海内外。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商业社会的加快,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再加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老一辈艺术家的去世,更多的梅山文化正逐渐离我们远去。梅山舞蹈是以梅山文化为载体,反映梅山人民的性格、行为和生活,是生活在梅山的真实写照。中华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梅山文化。“由戏到舞”概括了整个梅山舞蹈的流传历程,这样的文化状况继而牵引出“独立品格”的文化形态。通过梅山舞蹈发展梅山文化过程中,不只是为了舞蹈,还象征着其文化特征,其本身的出现具有相同的含义和理解的文化意义。目前,梅山舞蹈主要有以下的品种:花鼓戏、舞龙、舞狮、灯舞、傩舞等五种,而这五种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三、在高校舞蹈教育中渗透地方文化的建议
舞蹈以展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称为舞蹈艺术,是将精神世界和肢体语言完美结合,抒发独特、细腻的情感世界。一个文化世界的代表,就是舞蹈世界。为了便于全面了解学生的舞蹈,所以必须将舞蹈教育和地方文化相结合,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发展,提高舞蹈艺术对学生的吸引力。通过在地方高校舞蹈艺术中渗透文化教育,有助于对地方舞蹈丰富内涵进行深层挖掘,将之与高校舞蹈教育相结合,并充分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从而使得民族民间舞的教学不再流于表面。扩大对文化背景和文化深度的理解,在让学生知道怎么做,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的基础上,理解其中深层次的文化理解。即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学生学习把握本质的民俗舞蹈过程的强化下,把内部和外部、身体和心灵的民间舞蹈样式的性能特征升华到基于知识的舞蹈形式,将会使舞蹈文化更有张力、表现力。本文重点阐述将梅山舞蹈文化渗透入高校舞蹈教育中的可行性方法:
(一)在培养方案中增设地方舞蹈教学
在关于地方教学的培养上,应该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使传统文化更加有效的渗透进去,成为一种习惯。在学校组织的教学或者排练,甚至是在上课的时候,将每一个有关的知识点都串联起人文一起进行教学,把其中的引入、重点以及延伸介绍清楚,与相关的地方文化有哪些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地方文化遭到了教学者的漠视,以致学生可能掌握其中的某一种舞种,却不知其是如何由来的,这样对中国传统地方舞蹈教学是不利的。 (二)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地方文化相关课程
目前,高校舞蹈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便是重技能,重现代舞、外来舞,轻人文教育、地方文化的渗透。高校舞蹈教育中应该除了舞蹈技能课的训练之外,最主要的是开设相关的人文课程,对地方舞蹈、民族舞蹈的相关人文内容,比如舞蹈创设的情景、舞蹈背后的故事等,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说,呈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了中国五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舞蹈背后的故事真正的热爱本地舞蹈、民族舞蹈,使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瑰宝得以传承。
(三)定期举办地方舞蹈等竞赛
重视地方舞蹈,除了学生之外,学校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学校只要重视起来,学生也会随之对地方舞、民族舞加以关注。学校应该定期举办地方舞蹈、民族舞蹈的比赛,比赛邀请一些著名的民族舞蹈艺术家亲自点评和指导,最终的获胜者可以得到学习交流的机会或者可以师从著名的舞蹈艺术家。这对学生来说,必将是一个巨大的诱惑,由此为契机,重视地方舞蹈的学生也会逐渐的增多。
(四)让地方舞蹈走入校园、走进社会
学校一方应该积极的组织联系社会演出,积极组织同学们进行地方舞蹈的排练和表演。组织公益团体出去表演,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地方舞蹈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传播了中国特色的地方文化,一举两得。例如:2012年学校与市委党组织联合举办的大型民族文化艺术舞台剧《江姐》,其中包含了中国传统演唱、中国传统舞蹈及传统乐器,充分的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包含其中,以此来纪念中国在旧社会被各种侵略者压迫的年代,是在建党90周年华诞对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纪念。
当前文化建设将会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的集中艺术体现是民族舞蹈,也成为世界艺术史上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弘扬民族文化、传扬民间舞蹈变成现在舞蹈教育中的首要任务。在地方高校的特色教育中,影响深厚。近几年,由于一些地方高校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加以重视,将巩固素质教育与推广民族舞蹈教育有机结合,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果。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舞蹈。最近,一些地方高校将渗透到学校的民族文化艺术教育,教育和当地的民族文化与教育的质量结合起来,推动和执行了一系列的活动,以促进民族舞蹈的发展。我校也将民族舞蹈融入舞蹈专业的教学,这对推广民族文化意义重大。中国的几千年历程,有着悠久的历史,音乐文化史上也有着悠久的传承,经历了数千年历史的洗涤,中国传统音乐体系已经积累起了丰富的内涵,从民间歌曲到舞蹈音乐,从曲艺音乐到戏曲音乐,从民族民间器乐到各种乐种,内容纷繁多样。灿烂的文明成为造就音乐文化的基石。面对丰厚的文化舞蹈遗产,要将传统的地方文化舞蹈融入到舞蹈教育当中,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延续中华文脉,有着绝对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新化县文化局、梅山文化研究会.梅山文萃(第二卷)[J].内部资料,2001,(7).
[2]于淼淼.中国专业舞蹈教育现状及分析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3]何云.西安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舞蹈教育;地方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207-02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地处湘中腹地,这里是古梅山的发源地,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滋润着这块神奇的土地。梅山文化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历史传承的独特的地域文化,在商品化、信息化、工业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这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也逐渐的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作为当地唯一的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将地方文化中有特色的一部分,进行整理采编,融合进当前的舞蹈教育课堂,便成为地方高校参与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本文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系为例,通过对当前地方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以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如何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更好的为地方服务,从实践中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保护与开发之路。
一、当前地方高校舞蹈教育现状——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
原娄底师专音乐教育专科专业即现在的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系,于1999年创建,拥有音乐学、舞蹈学和舞蹈编导三个本科专业。2004年5月,娄底师专升本组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后,为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舞蹈人才的迫切需求,学院于2007年根据专业建设的要求和学科发展规划,全力申办舞蹈学本科专业,经省教育厅批准,2008年舞蹈学专业首批招生,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舞蹈学专业学生213人(2008年学生38人、2009级学生42人、2010级学生61人、2011级学生72人),生源逐年稳定上升,教师12人。音乐系拥有新建的2万余平方米的逸夫音乐楼,现有专用舞蹈房7个、排练厅2间、演艺厅1个、电钢琴教室3间和现代化MIDI教室。院图书馆有关专业图书近万册,CD、DVD专业碟5000余张。校园网抵达教室、办公室。其他教学器材如摄像、摄影、电脑、采风录音设备等均能满足教学需要。舞蹈学专业艺术实践成功颇丰,以一批优秀的指导老师为首,积极参与各项舞蹈比赛,并且凭借丰富的地方文化内涵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其中有《活着的眼睛》、《梅山火》、《警示钟》,在第三届大学生艺术节舞蹈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在其他舞蹈比赛中,获奖的舞蹈也有很多,其中《担子粉娘》、《秋风秋雨丽人行》在第九届全国舞蹈大赛获得表演优秀奖、编导三等奖。近几年来,本专业老师研究本地的梅山文化,并去当地采风观摩,挖掘当地原生态民间舞蹈,编排了大型组舞《梅山印象》、《梅山火》。2011年中,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校还为建党周年排练了大型歌舞剧《江姐》。2008年,我系排练的舞蹈《孩子抓住老师的手》在全国第六届荷花杯舞蹈大赛中获得了作品铜奖、优秀组织奖,将学校音乐系舞蹈学专业的各项事业推向了顶峰。
二、湖南湘中地方舞蹈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梅山”之名源于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汉代。据历史记所载:在秦朝末年,群雄逐鹿以至于天下大乱,江西鄱阳令吴芮“率越人举兵以应诸侯”。“吴芮为长沙王,其将梅鋗从之,家益阳,因姓其所居曰‘梅山’,而今安化县地。”人们口中所说的梅山地区通常都是指安化、新化为中心区域并向四周延伸的湘中地区。历史上传统的梅山人民以农耕、狩猎为主要劳动,由于特定的自然气候和地理位置以及环境和传统人文的影响,梅山人便天生具有勤俭、淳朴却又豪气、慓悍的习性,新化旧志称:县民“尚气贵信,淳而不佻;……喜气而恶欺,好高而尚俭”。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梅山文化独有的特色。作为中国最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之一的梅山舞蹈,它具有自身的特点。梅山文化源于楚文化,蜚声海内外。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商业社会的加快,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再加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老一辈艺术家的去世,更多的梅山文化正逐渐离我们远去。梅山舞蹈是以梅山文化为载体,反映梅山人民的性格、行为和生活,是生活在梅山的真实写照。中华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梅山文化。“由戏到舞”概括了整个梅山舞蹈的流传历程,这样的文化状况继而牵引出“独立品格”的文化形态。通过梅山舞蹈发展梅山文化过程中,不只是为了舞蹈,还象征着其文化特征,其本身的出现具有相同的含义和理解的文化意义。目前,梅山舞蹈主要有以下的品种:花鼓戏、舞龙、舞狮、灯舞、傩舞等五种,而这五种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三、在高校舞蹈教育中渗透地方文化的建议
舞蹈以展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称为舞蹈艺术,是将精神世界和肢体语言完美结合,抒发独特、细腻的情感世界。一个文化世界的代表,就是舞蹈世界。为了便于全面了解学生的舞蹈,所以必须将舞蹈教育和地方文化相结合,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发展,提高舞蹈艺术对学生的吸引力。通过在地方高校舞蹈艺术中渗透文化教育,有助于对地方舞蹈丰富内涵进行深层挖掘,将之与高校舞蹈教育相结合,并充分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从而使得民族民间舞的教学不再流于表面。扩大对文化背景和文化深度的理解,在让学生知道怎么做,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的基础上,理解其中深层次的文化理解。即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学生学习把握本质的民俗舞蹈过程的强化下,把内部和外部、身体和心灵的民间舞蹈样式的性能特征升华到基于知识的舞蹈形式,将会使舞蹈文化更有张力、表现力。本文重点阐述将梅山舞蹈文化渗透入高校舞蹈教育中的可行性方法:
(一)在培养方案中增设地方舞蹈教学
在关于地方教学的培养上,应该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使传统文化更加有效的渗透进去,成为一种习惯。在学校组织的教学或者排练,甚至是在上课的时候,将每一个有关的知识点都串联起人文一起进行教学,把其中的引入、重点以及延伸介绍清楚,与相关的地方文化有哪些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地方文化遭到了教学者的漠视,以致学生可能掌握其中的某一种舞种,却不知其是如何由来的,这样对中国传统地方舞蹈教学是不利的。 (二)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地方文化相关课程
目前,高校舞蹈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便是重技能,重现代舞、外来舞,轻人文教育、地方文化的渗透。高校舞蹈教育中应该除了舞蹈技能课的训练之外,最主要的是开设相关的人文课程,对地方舞蹈、民族舞蹈的相关人文内容,比如舞蹈创设的情景、舞蹈背后的故事等,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说,呈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了中国五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舞蹈背后的故事真正的热爱本地舞蹈、民族舞蹈,使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瑰宝得以传承。
(三)定期举办地方舞蹈等竞赛
重视地方舞蹈,除了学生之外,学校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学校只要重视起来,学生也会随之对地方舞、民族舞加以关注。学校应该定期举办地方舞蹈、民族舞蹈的比赛,比赛邀请一些著名的民族舞蹈艺术家亲自点评和指导,最终的获胜者可以得到学习交流的机会或者可以师从著名的舞蹈艺术家。这对学生来说,必将是一个巨大的诱惑,由此为契机,重视地方舞蹈的学生也会逐渐的增多。
(四)让地方舞蹈走入校园、走进社会
学校一方应该积极的组织联系社会演出,积极组织同学们进行地方舞蹈的排练和表演。组织公益团体出去表演,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地方舞蹈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传播了中国特色的地方文化,一举两得。例如:2012年学校与市委党组织联合举办的大型民族文化艺术舞台剧《江姐》,其中包含了中国传统演唱、中国传统舞蹈及传统乐器,充分的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包含其中,以此来纪念中国在旧社会被各种侵略者压迫的年代,是在建党90周年华诞对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纪念。
当前文化建设将会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的集中艺术体现是民族舞蹈,也成为世界艺术史上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弘扬民族文化、传扬民间舞蹈变成现在舞蹈教育中的首要任务。在地方高校的特色教育中,影响深厚。近几年,由于一些地方高校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加以重视,将巩固素质教育与推广民族舞蹈教育有机结合,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果。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舞蹈。最近,一些地方高校将渗透到学校的民族文化艺术教育,教育和当地的民族文化与教育的质量结合起来,推动和执行了一系列的活动,以促进民族舞蹈的发展。我校也将民族舞蹈融入舞蹈专业的教学,这对推广民族文化意义重大。中国的几千年历程,有着悠久的历史,音乐文化史上也有着悠久的传承,经历了数千年历史的洗涤,中国传统音乐体系已经积累起了丰富的内涵,从民间歌曲到舞蹈音乐,从曲艺音乐到戏曲音乐,从民族民间器乐到各种乐种,内容纷繁多样。灿烂的文明成为造就音乐文化的基石。面对丰厚的文化舞蹈遗产,要将传统的地方文化舞蹈融入到舞蹈教育当中,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延续中华文脉,有着绝对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新化县文化局、梅山文化研究会.梅山文萃(第二卷)[J].内部资料,2001,(7).
[2]于淼淼.中国专业舞蹈教育现状及分析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3]何云.西安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