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在许多教师看来,只要让学生反复的练习、对比,自然而然地就能发现左边和右边算式的规律,然后进行练习巩固即可. 有的甚至直接告知学生规律,然而,令人尴尬的事实是,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反复操练后,依然有一部分同学不知道怎么运用,甚至会和前面学习的乘法结合律混淆. 看来,即便是再简单的数学内容,仅仅将算法语言化,缺少了已有经验的唤醒对接,缺失了体悟的过程,就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关键词】 经验;对接;体悟
【案例片段】
(一)提出问题,唤起旧知
1. 师:你能写一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题吗?算题: ,怎样口算: .
2. 再写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先摆竖式,算题: ,怎样口算: .
3. 简便方法计算32 × 102 先算: ,再算: , 最后: .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内交流,)
让四人小组集体上台汇报,每人说一个,其他同学可追问,纠错.
根据学生回答板演:
25 × 6 20 × 6 5 × 6
92 × 11 92 × 10 92 × 1
32 × 102 32 × 100 32 × 2
(二)自主探索,理解规律
师:观察这几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
板演:(20 5) × 6
92 × (10 1)
32 × (100 2)
师:指出都是两个数的和与另一个数相乘
师:怎样计算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师:左边是题目,右边是怎么算的,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
(20 5) × 6 = 20 × 6 5 × 6
92 × (10 1) = 92 × 10 92 × 1
32 × (100 2) = 32 × 100 32 × 2
师: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同桌交流,汇报)
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能说的完吗?可以怎么办?
揭示字母公式:(a b) × c = a × c b × c,指出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师: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听.
小结: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的积相加,结果不变.
师:这是个什么规律?(乘法分配律)
【课后反思】: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关于人如何获得知识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才能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可见,学习就必须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建立联系,在此基础上生长新的知识和经验.
(一)以生为本,转变教学观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的原动力,只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思考后的愉悦心理,体验成功之欢乐,才能形成乐学的心理体验. 学生的问题从哪儿来?其实就是他们的经验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 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应有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这样的知识,才属于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真正有意义和有效的“活知识”. 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的自主学习.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抓住学生已有经验与未知知识之间的种种联系,促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学习的知识结构发生作用,擦出火花,碰撞出创新思维之光.
(二)关注学生已有经验,激励学生有效探索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提供促使他们自主探索的情景、素材. ”《课程标准》一再强调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组织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个充分了解,了解已有经验如何构建的,构建了些什么;今天这节课如果老是不停的练习,学生肯定会抱着厌恶的心态学习,我认为如果所学的新知经过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可以解决,完全可以把课堂作为一个展示学生自我的舞台,让学生交流自己对新知所知道的点点滴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建构新知.
(三)重视新旧经验对接,重构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是呈阶段性的,处于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其认识和解释事物的方式是不同的. 学生低年级时通过数学活动获得的某些经验,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思维水平的提升,原有的经验已不能适应、不能满足或者不能解释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这时就需要学生将原有经验纳入到新的认知结构中,通过“同化”和“顺应”,建构新的经验体系. 由于新经验建立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又不断修改完善着原有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丢弃学生原有经验,而应着力帮助学生提升原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将原有经验与新经验进行整合,从而重构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的任务就在:对学生既有的经验进行筛选、整理、优化和提升,实现经验的改造或重新改组,以帮助学生生成新的经验,促进学生的经验上升到更高水平,让模糊的变得清晰起来,让片面的变得完善起来,让错误的变得正确起来. 让零散的变得结构化起来,而这,就是基于了学生的知识和经验.
【关键词】 经验;对接;体悟
【案例片段】
(一)提出问题,唤起旧知
1. 师:你能写一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题吗?算题: ,怎样口算: .
2. 再写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先摆竖式,算题: ,怎样口算: .
3. 简便方法计算32 × 102 先算: ,再算: , 最后: .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内交流,)
让四人小组集体上台汇报,每人说一个,其他同学可追问,纠错.
根据学生回答板演:
25 × 6 20 × 6 5 × 6
92 × 11 92 × 10 92 × 1
32 × 102 32 × 100 32 × 2
(二)自主探索,理解规律
师:观察这几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
板演:(20 5) × 6
92 × (10 1)
32 × (100 2)
师:指出都是两个数的和与另一个数相乘
师:怎样计算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师:左边是题目,右边是怎么算的,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
(20 5) × 6 = 20 × 6 5 × 6
92 × (10 1) = 92 × 10 92 × 1
32 × (100 2) = 32 × 100 32 × 2
师: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同桌交流,汇报)
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能说的完吗?可以怎么办?
揭示字母公式:(a b) × c = a × c b × c,指出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师: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听.
小结: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的积相加,结果不变.
师:这是个什么规律?(乘法分配律)
【课后反思】: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关于人如何获得知识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才能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可见,学习就必须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建立联系,在此基础上生长新的知识和经验.
(一)以生为本,转变教学观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的原动力,只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思考后的愉悦心理,体验成功之欢乐,才能形成乐学的心理体验. 学生的问题从哪儿来?其实就是他们的经验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 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应有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这样的知识,才属于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真正有意义和有效的“活知识”. 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的自主学习.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抓住学生已有经验与未知知识之间的种种联系,促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学习的知识结构发生作用,擦出火花,碰撞出创新思维之光.
(二)关注学生已有经验,激励学生有效探索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提供促使他们自主探索的情景、素材. ”《课程标准》一再强调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组织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个充分了解,了解已有经验如何构建的,构建了些什么;今天这节课如果老是不停的练习,学生肯定会抱着厌恶的心态学习,我认为如果所学的新知经过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可以解决,完全可以把课堂作为一个展示学生自我的舞台,让学生交流自己对新知所知道的点点滴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建构新知.
(三)重视新旧经验对接,重构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是呈阶段性的,处于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其认识和解释事物的方式是不同的. 学生低年级时通过数学活动获得的某些经验,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思维水平的提升,原有的经验已不能适应、不能满足或者不能解释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这时就需要学生将原有经验纳入到新的认知结构中,通过“同化”和“顺应”,建构新的经验体系. 由于新经验建立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又不断修改完善着原有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丢弃学生原有经验,而应着力帮助学生提升原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将原有经验与新经验进行整合,从而重构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的任务就在:对学生既有的经验进行筛选、整理、优化和提升,实现经验的改造或重新改组,以帮助学生生成新的经验,促进学生的经验上升到更高水平,让模糊的变得清晰起来,让片面的变得完善起来,让错误的变得正确起来. 让零散的变得结构化起来,而这,就是基于了学生的知识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