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大交响》为何令人心潮澎湃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84343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40年,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史诗的时代。史诗的时代呼唤时代的史诗。丘树宏的诗集《中国梦·大交响》,就是目前国内唯一一部以诗歌的形式,全方位表现中国改革开放40年历史的史诗性作品。
  丘树宏是获得过《诗刊》诗歌金奖等诸多诗歌奖的著名诗人。此前,他曾寫过《共和国之恋》《孙中山》《海上丝路》《珠江》《南越王赵佗》《冼夫人》等许多宏大题材的长诗。如今,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他又创作出版了这部《中国梦·大交响》。这部史诗性作品循着时间的线索,在改革开放40年的大背景上,一幕幕展现了“真理大讨论”“十八个红手印”“又一个‘遵义会议’”“特区之‘特’”“小平南巡”“无形之手”“港澳回归”“奔小康”“中国的脐带断了”“和谐之歌”“壮哉!中国梦”和“新时代颂歌”等十二个节点的标志性重大政治事件。这些诗章以特有的视角,在形象与思辨的交叠与融合中,以鲜活而富于生命力的诗歌语言,生动地表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民族的进步与发展,和取得的辉煌成就。诗篇十二个章节有机相联,组成一部架构宏大、奇伟磅礴的诗的交响乐。读来气势恢宏,充满着昂扬向上的力量,令人振奋,给人以鼓舞。譬如,《18个红手印》,写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为分田到户而签下“生死契约”时按下的手印。诗中写道:“18个鲜红鲜红的手印啊,/是18颗炽热炽热的红心——”,从此,他们“一步一步走出了饥饿”、走出了寒冷、走向了温饱和光明的大路。再如,《新时代颂歌》中写道:“上九天揽月神舟与‘北斗’遥相辉映,/下五洋捉鳖‘蛟龙号’欢送航母出发;/在地球的大地上呼啸的和谐号复兴号,/让‘建国方略’的百年美梦开出奇葩……”热情洋溢的诗句,瑰丽而又沉郁,绚烂而又宏伟,读来让人激情涌动、心潮澎湃。这些诗篇,不仅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是吹响了激励中国人民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号角。
  丘树宏是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成长起来的一位诗人。他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上,真诚而热情地关注着社会政治、关注着历史与现实。他感恩改革开放,他要讴歌改革开放。他以一种责无旁贷、勇于担当的精神,满怀激情地创作了这部记录与歌颂改革开放40年的时代史诗。他以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一种浓厚的家国情怀,和诗人的敏锐与良知,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声音,是新时代的时代之音。同时,这部《中国梦·大交响》,也是首次以史诗的形式,比较完美地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学艺术方向的指示精神的一部诗集。它的出版,把当代诗人写了多年的政治抒情诗,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后人了解今天这个辉煌的时代,留下了一个可靠的文本。它的出版,对于今天的诗歌创作应该更多地关注什么、表现什么,起到了一种示范性的作用。它的出版,为广大诗人和作家应该如何以大胸怀、大气象、大境界,唱响主旋律,写出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品,树立了典范。
  也许有人要问,我们有那么多的诗人,为什么,唯独丘树宏能够写出这样一部史诗性的作品呢?
  是的,要想写出《中国梦·大交响》这样一部史诗性的作品,如果只有对改革开放的感恩与创作激情,那是远远不够的。丘树宏能够完成这样一部长篇力作,是与他深厚的生活积淀,和坚实的艺术准备密不可分的。农民出身的丘树宏,做过生产队干部、民办教师、赤脚医生兼兽医、公社放映员;大学毕业后,又当过中学教师、县委办秘书、副主任。1988年以后,他从一个市委办科员、科长、主任助理,一步步成长为市委组织部长和宣传部长,再到市政协主席。改革开放40年,丘树宏亲眼见证了山区家乡和自己工作过的珠海市、中山市的发展,见证了中华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以上这些生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之外,丘树宏能够写出《中国梦·大交响》,还在于他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和优秀的大型舞台剧与交响乐文学台本作家。他善于通过鲜活的形象塑造来抒写诗情、表达诗意;他懂得怎样抓住读者的视觉与听觉。所以,尽管这是一部以社会生活中的大事件为题材的作品,读来却并不使人感到枯燥。丘树宏有一种魔力,让我们在阅读他的诗的时候,不仅能够“看见”,而且能够“听到”作品所传达的内容。于是,当我们不仅用眼睛,同时也用耳朵来欣赏这部史诗的时候,当我们以自己的全部感官来参与作品的二次创作的时候,就不能不深深地为之感动了。
  丘树宏是一位善于观察与思考的诗人,一位政治敏感、视野开阔、胸怀博大的诗人,也是一位勇于创新、不断成长的诗人。他选择以史诗的形式,来描绘和歌颂40年改革开放,写出了《中国梦·大交响》这部结构宏大、气势磅礴的史诗力作。他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共和国建设者和一个城市的领导者,所具有的历史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在谈到这部诗集的时候,丘树宏说:
  作为改革开放40年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惠者,我有义务和责任好好写一写改革开放,更应当做好改革开放的颂扬者,这是我的使命所在,也是自己的一种福分。
  丘树宏的诗,在思想内容上,视野开阔而又贴近生活;在艺术上,则能平中见奇,于真实地抒写中,显露出丰富的韵味和思想的闪光。《中国梦·大交响》,以丘树宏自身的缩影,见证并诠释了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壮丽图景。在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候,这位被誉为“时代歌者”的诗人,没有缺席。《中国梦·大交响》的出版,就是他向这个辉煌的节日,献上的一份沉甸甸的贺礼。
  《中国梦·大交响》以充沛有力的诗情,歌颂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间,发生的重大事件,谱写了一曲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伟大史诗。诗人汇集并调动起自身与戏剧的、音乐的与诗歌的、叙事的与抒情的全部才能,通过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件和典型情绪的记述与咏唱,以宏大的视野和难得的深度,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诗集把改革开放40年间发生的大事,和民族精神融合在一起,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创作了这部新时代的宏伟史诗。诗人以他质朴无华的诗歌语言和昂扬向上的饱满激情,道出了人民的心声,唱出了时代的强音,表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的胸怀、炽
  热的情感,和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为什么阅读《中国梦·大交响》会使我们心潮澎湃,会使我们又一次意识到,自己心中的使命、肩上的责任?这是因为,在阅读这部史诗性作品的时候,我们能够时时感受到诗人关注生命、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的执着深情,和一种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奉献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中国梦·大交响》所表现出的诗美的崇高感,使我们每个读者,都能从中触摸到中华民族的心脉,聆听到时代前进的脚步声,并清晰地感受到中国社会阔步前进的动力和辉煌前景。我们期待着,有更多史诗性的诗歌作品出版——为了我们的国家更富强、我们的民族更强盛。
  (作者系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
其他文献
1980年,已届古稀之年的曹禺先生远渡重洋,先后访问了瑞士、英国、法国和美国。正是在这次美国之行期间,他接触到夏志清、刘绍铭等海外学者。这些知名学者的回忆文章里,都不约而同地提及了曹禺访美时用英语发表的演讲,夏志清在《曹禺访哥大纪实——兼评〈北京人〉》一文中多次提到,“毕竟是老清华,英文发音是很准的,可是不够流利”,“曹禺站在小讲台后面开讲,先讲十分钟英文,自称三十年未讲英文,博得掌声不少,因为他
一年辛苦到头,一些辛苦的人们,还不能暂停辛苦的脚步,还必须辛苦地向别人的辛苦致敬。放眼书业,“年度十佳图书”之类的活动接二连三举行,其实就是向凝结在书们身上的全部辛苦致敬。作为读者,一年下来,我还是读了些许好书的,每读一种好书,都有单方面致敬的冲动。现在到了“盘点”或“清账”的时候,我的那些被压抑的致敬,终于有望获得“合理化”的表达。  那么,首要的,我要向那些被压抑的历史致敬。被压抑的历史裸露了
与时偕行,这个标题很有吸引力,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智慧。我爷爷的大哥,每年交十几担谷的学费,在杨家祠堂读了八九年的长学,花光了全家的余粮,却没有考中任何功名,也没有捞到体面的职业,但算是很有文化的乡儒。村民十分尊敬他,请他写对联,陪贵客。他经常讲杨族的一个传说。私塾里的老杨先生乡试屡屡不中,直到最后一次,考官居然是自己的学生。学生见老师可怜,顺口出一上联求对:“徒进师不进。”老师一时语塞,竟无言以对
众所周知,《君子》一文,源自梁启超先生1914年11月5日应邀来清华为学校所做之主题演讲,是清华校训的导引,原载于1914年11月10日第20期的《清华周刊》。当年“新文化运动”还没到来,《清华周刊》还是传统的竖排、繁体、没有标点的非“白话文”形式,其文影印如图:  最近,本人签约清华大学出版社,欲编辑出版“大师梁启超”与“先生楼宇烈”相隔百年的清华演讲录,主题是《君子之风与大学之道》,目的不言自
纵观二百多年的美国大选,两位最后的竞选人大概没有像贝拉克·奥巴马和约翰·麦凯恩差别这么大的。最大的不同是一位是黑皮肤的非洲裔美国人,另一位是盎格鲁一萨克逊种族的白人。同时,奥巴马的家庭复杂,父亲在非洲有元配夫人和后来的白人妻子,母亲有与印尼丈夫的结婚和离异,有七八个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麦凯恩成长于传统的美国家庭,一父一母,一姐一弟,同宗同源。一家是普通老百姓,一家是两代海军上将;还有一个
晚清的中国风雨飘摇、内忧外患,整个社会处于剧烈的变革之中。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接二连三的战事,中国均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这些战争的结果,就是中国国门对西方列强被迫打开,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特别是辛亥革命前夕的1900年代,现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中国最黑暗的时光。100多年过去了,当时的中国社会、百姓生活到底是怎样的状况呢?持不同立场的人,有着完全不同的回答。《遇见中国:卜力
1980年谌容的中篇《人到中年》(《收获》1980年第1期)问世,立刻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被评论界、研究界看成是“新时期”文学“复兴”的标志性作品之一,并在全国首届中篇小说评奖中一举夺魁。  应该说,产生如此巨大影响原因,在于小说文本和电影文本,所揭示的社会问题是人们感同身受的,社会价值观念变化的集体无意识,以及逐渐在分离的个体主义价值取向,也正好迎合了人们的价值选择与心理驱动。日本民主文学同盟
如果从1990年考上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算起,我对“现代文学”已经“研究”了28年、“教”了22年。这20多年虽然算不上久远,但对于一个刚过“天命之年”的人来说也已经是占去了大半。况且,在能够预见的未来或者说余生中,我恐怕也不会再做别的,而只能继续以此作为自己赖以生存的职业和用于娱乐人生的兴趣。这样一想,这“现代文学”俨然已经融入了我的生命,成了我人生中无法摆脱也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面对
拙作《弦断有谁听——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学人、学术与学校》付梓后,不少师友读后纷纷发来观感,其中頗为一致的看法:该书有弦外之音。  毫无疑问,《弦断有谁听》本来就是为报纸专栏供稿,篇篇累积所成。诉诸报纸的文章,自然要讲求话题性与可读性,要扣得紧时局,吸得来眼球,引得起讨论,留得下回味,故虽然写的是民国历史,但不免在部分文章里会言及当下的问题。何况很多议题一向古今皆然,引发前后对比思考,亦是十分合理入情
2018年的1月12日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但因为一个不幸的消息而令我觉得那一天变得特别阴冷暗淡。一觉醒来打开手机跳入眼帘一条消息令我大为惊疑,是南京董宁文兄发出的: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学泰先生今晨去世,享年76岁。我最后一次见到王学泰先生是在他朝阳农光里的家中,时间为2016年的9月29日。因为他膝盖附近生了个瘤,开了一次刀,行走还没有全部恢复,我正好去北京参加一个关于纪念曹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