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基本素质是听说读写,它以能力训练为主,重视文化熏陶,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怎样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小学语文基本素质,将是本文的核心。
关键词:语文 素质 培养
一、小学语文基本素质的培养,必须重视听说读写能力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读的能力、写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听的能力、说的能力。听和说是口头语言,读和写是书面语言;听和读是吸收,说和写是表达;吸收是表达的前提,而表达又是吸收的深化,二者相互促进,推移前进。
听说读写都是有一定的思想内容的,都有表达方法、技巧问题。听和读能使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认识,陶冶情操,而这些正是学生表达的基础。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感情、认识之后,才可能有表达的要求,才谈得上说和写。因此,听和读是说和写的前提,对思想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听和读是学习别人如何观察、如何表达;说和写是自己练习如何观察、如何表达。听读说写训练要以教材为依凭,在课堂上有计划地进行培养。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基本素质
如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提高小学生语文素质呢?下面我就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见解。
1.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我认为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要培养学生“听”的兴趣。要求教师上课生动、有趣,以充分调动学生爱听的积极性,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培养其“听”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态度和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要了解学生,根据不同的个性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加以引导,使学生学会在听的过程中,用点头、微笑、赞许、关注的眼神来注视对方,用表情及简短的语言来启发对方,不轻易打断对方的话,允许对方发表和保留不同的意见。
(3)要培养学生掌握“听”的科学方法。要求学生集中精力,面对说话的人和所表述的话题,注重唤起相关的知识、资料、概念和想象,形成有关这个话题的互动。围绕对方说些什么、为什么这样说,对所听到的词句及重点都要有心理反应和认知上的反馈,在“听”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快速的总结和评价,对所听到的内容能区分主次,自觉形成整体观念,从而在心中牢记需要记忆的内容。
2.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1)在课堂内进行“说”的训练。课堂上要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说”的环境,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将课堂这个舞台真正交到学生手中,为他们创设一个最佳的语言环境。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几分钟谈谈昨天的报纸,谈谈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时讯,让学生自由讨论、畅所欲言,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同时在语文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敢于就教学内容发出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围绕教材,旁征博引,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他们说话的本领。
(2)在课堂内进行叙述、说明等“说”的实践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复述课文、介绍自己、口头描述周围的人和事等。如果进行各种朗读和表演活动,可以结合课本中散文、诗歌、剧本、小说等不同的语言特色,使课堂教学适当地小品化、朗诵化、故事化。
3.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往往重视课文的朗读、精读、泛读、略读,却往往轻视“读”的能力的训练。我认为应该在重视朗读、精读的基础上,更强调泛读、速读的能力训练。有步骤的阅读方法包括读书、理解、领悟、应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首先是读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是理解,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能够快速地掌握书本内容的结构、思路、特点。其三是领悟,注重读后有所启发、有所感触、有所创新,能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想。其四是应用,将书本的知识和自己的体会运用在实际生活和学习当中,检验自己的阅读成果。
4.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去写作。如上《两小儿辩日》时,可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进行课本剧编写和表演,根据文章主旨进行小型辩论赛,课后让学生把课本剧和辩论赛内容写成作文。这样有趣的活动激发了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教学理念下,“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能力的训练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它们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只有抓住这四种基本能力的训练,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上下五千年(语文新课程标准).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2]《语文教学大纲》.《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09年,第Z1期。
关键词:语文 素质 培养
一、小学语文基本素质的培养,必须重视听说读写能力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读的能力、写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听的能力、说的能力。听和说是口头语言,读和写是书面语言;听和读是吸收,说和写是表达;吸收是表达的前提,而表达又是吸收的深化,二者相互促进,推移前进。
听说读写都是有一定的思想内容的,都有表达方法、技巧问题。听和读能使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认识,陶冶情操,而这些正是学生表达的基础。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感情、认识之后,才可能有表达的要求,才谈得上说和写。因此,听和读是说和写的前提,对思想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听和读是学习别人如何观察、如何表达;说和写是自己练习如何观察、如何表达。听读说写训练要以教材为依凭,在课堂上有计划地进行培养。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基本素质
如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提高小学生语文素质呢?下面我就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见解。
1.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我认为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要培养学生“听”的兴趣。要求教师上课生动、有趣,以充分调动学生爱听的积极性,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培养其“听”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态度和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要了解学生,根据不同的个性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加以引导,使学生学会在听的过程中,用点头、微笑、赞许、关注的眼神来注视对方,用表情及简短的语言来启发对方,不轻易打断对方的话,允许对方发表和保留不同的意见。
(3)要培养学生掌握“听”的科学方法。要求学生集中精力,面对说话的人和所表述的话题,注重唤起相关的知识、资料、概念和想象,形成有关这个话题的互动。围绕对方说些什么、为什么这样说,对所听到的词句及重点都要有心理反应和认知上的反馈,在“听”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快速的总结和评价,对所听到的内容能区分主次,自觉形成整体观念,从而在心中牢记需要记忆的内容。
2.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1)在课堂内进行“说”的训练。课堂上要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说”的环境,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将课堂这个舞台真正交到学生手中,为他们创设一个最佳的语言环境。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几分钟谈谈昨天的报纸,谈谈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时讯,让学生自由讨论、畅所欲言,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同时在语文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敢于就教学内容发出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围绕教材,旁征博引,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他们说话的本领。
(2)在课堂内进行叙述、说明等“说”的实践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复述课文、介绍自己、口头描述周围的人和事等。如果进行各种朗读和表演活动,可以结合课本中散文、诗歌、剧本、小说等不同的语言特色,使课堂教学适当地小品化、朗诵化、故事化。
3.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往往重视课文的朗读、精读、泛读、略读,却往往轻视“读”的能力的训练。我认为应该在重视朗读、精读的基础上,更强调泛读、速读的能力训练。有步骤的阅读方法包括读书、理解、领悟、应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首先是读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是理解,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能够快速地掌握书本内容的结构、思路、特点。其三是领悟,注重读后有所启发、有所感触、有所创新,能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想。其四是应用,将书本的知识和自己的体会运用在实际生活和学习当中,检验自己的阅读成果。
4.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去写作。如上《两小儿辩日》时,可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进行课本剧编写和表演,根据文章主旨进行小型辩论赛,课后让学生把课本剧和辩论赛内容写成作文。这样有趣的活动激发了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教学理念下,“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能力的训练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它们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只有抓住这四种基本能力的训练,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上下五千年(语文新课程标准).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2]《语文教学大纲》.《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09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