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延伸型胆管支架治疗胆管狭窄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来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16009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肠内延伸型胆管支架治疗胆管狭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06年2月—2020年4月因肝外胆管狭窄导致梗阻性黄疸的患者共550例,根据置入支架不同,分为传统支架组和肠内延伸型胆管支架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对2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匹配,然后比较2组支架通畅时间、术前术后胆红素差值、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

结果

550例患者中20例临床资料缺失,35例失访,进行倾向性分析后,最终326例纳入分析,每组各163例。肠内延伸型胆管支架组支架通畅时间为111.0(82.0,192.0)d,相比传统支架组的93.0(70.0,141.8)d明显延长(Z=3.260,P=0.001),术前和术后1周胆红素差值相比传统支架组下降明显[51.2(26.0,114.7) μmol/L比46.0(13.9,81.1) μmol/L,Z=2.095,P=0.036]。传统支架组术后7例(4.3%)出现并发症,肠内延伸型胆管支架组为6例(3.7%);2组中位住院时间均为10.0 d。2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肠内延伸型胆管支架的通畅时间有效延长,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circEIF4G2对婴幼儿血管瘤内皮细胞(HemECs)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9至11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7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的瘤组织和瘤旁正常皮肤组织,HemECs购自上海钦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组织和细胞中circEIF4G2和微小RNA-379-5p(miR-379-5p)表达。将H
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是一组因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导致自身肝脏损伤的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重叠综合征。临床上,指南推荐的标准化治疗对绝大多数不同亚型AILD患者有效,但部分患者治疗应答效果不满意。由于不同亚型AILD患者的治疗原则不同,治疗应答不满意AILD患者的诊治策略也各有特点。本文分析了各亚型AILD和重叠综合征患者治疗应答不满意的比例、评价标
目的分析基于前额叶背外侧区(DLPFC)种子点到全脑的功能连接、低频振幅变化,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功能成像与临床量表、炎性指标(hs-CRP、IL-6、IL-2、IL-10、IL-17a及IFN-γ)的关联。方法纳入2016年至2020年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剔除12例头动较大和数据不完整的患者,最终纳入55例。收集基线数据,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
根据近年来隐性听力损失发病机制的研究发现,隐性听力损失的发生早于永久性听阈位移,可更早地发现噪声对听觉系统的损伤,对职业性噪声聋的防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隐性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噪声导致隐性听力损失的发病机制、隐性听力损失的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探讨隐性听力损失在职业健康监护中的意义,为今后早期发现听力损失、噪声作业劳动者的听力保护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