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三通湿化连接管在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jmb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浅析一次性三通湿化连接管在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2018年1月~2020年3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气管切开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微量泵持续气管内滴药法,观察组使用一次性三通湿化连接管气管内滴药法,就患者气道湿化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气道湿化效果显著提升,且护理人员操作刺伤发生率明显降低,操作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一次性三通湿化连接管应用于人工气道湿化中,能有效提升气道湿化效果,优化护理操作流程,降低职业暴露风险。
  关键词:一次性三通;气道湿化;气管切开;头皮针软管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人工气道主要是指将导管鼻腔、口或气管切开插入气道内建立的气体通道,其目的是保障气道畅通,建立有效的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有效的连接,有效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快速纠正缺氧状态,清除起到内分泌物[1]。而气管切开患者需给予持续给氧及气道湿化,若气道湿化不足会导致上呼吸道水分丧失,粘膜分泌物干燥,极易引发呼吸道阻塞,导致肺不张、肺部感染,而湿化过度则会出现频繁吸痰、咳嗽、缺氧等,甚至窒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2-3]。气道湿化是人工气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人工方法来提高吸入气体湿度,达到稀释痰液、保持黏液纤毛正常运动的一种物理疗法。传统的湿化给氧方式往往使用弃去针头的一次性头皮针,但该方式极易随着患咳嗽、护理人员吸痰操作等脱出,不但直接影响湿化效果,还会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操作繁琐,临床应用受限[4]。为此,临床亟需有效的气道湿化方式。本文就一次性三通湿化连接管在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8年1月~2020年3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气管切开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2~78岁,平均(62.54±3.74)岁。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2~78岁,平均(62.68±3.68)岁。患者基础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为应用常规的微量泵持续气管内滴药法(需头皮针)进行气道湿化。氧气管连接头皮针软管,微量泵前管也连接头皮针软管。湿化液(0.45%氯化钠溶液),50ml注射器抽吸后放置于微量泵,结合室温、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粘稠度适当调节速度,3~4ml/h,24h持续泵入。
  观察组采用一次性三通湿化连接管连接微量泵持续气管内滴药法(不需头皮针)进行气道湿化,一次性医用三通主管长:3.0cm,管壁厚:0.1cm,下端管长:1.5cm,管口内径:1.6cm,能与人工气道接口紧密连接;上端管长:1.5cm,管口内径:1.4cm,能与呼吸机延伸管接口紧密连接;侧管位于主管管身中间,与主管相通,侧管管长:1.0cm,用于连接输液延长管末端。湿化液与泵入方式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操作时间、护理人操作刺伤发生率。①气道湿化效果分为三项指标[5],即湿化满意为分泌物稀释,可顺利通过吸痰管,导管内无结痂,呼吸道畅通;湿化过度:痰液过于稀薄,吸引频繁,听诊气道内痰鸣音多,患者烦躁不安,呼吸加快且咳嗽频繁,可出现缺氧症状,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及心率发生改变;湿化不足为分泌物粘稠,存在呼吸困难症状,甚至出现严重发绀。②操作时间:从连接输液延长管开始算时间,至妥善固定在人工气道上所用的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气道湿化效果与护理人员操作刺伤发生率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显著提升,且护理人员操作刺伤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操作时间
  对照组气道湿化操作时间为(5.15±1.02)min,实验组为(2.73±0.9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71;P<0.05)。
  3 讨论
  现如今,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日益增多,尤其是神经外科患者病情相对危重,进展较快,需留置气切套管或者气管插管的时间较长。合理的气道湿化,能稀释呼吸道的分泌物,为此气道湿润、通畅,降低肺部感染风险[6]。
  气道又称之为呼吸道,其上呼吸道通过纤毛运动能清除吸入的毒害物质,对粘膜、上皮细胞正常生理功能起到保护作用。在此解剖基础上通过人工方式连接空气或外置气源,保障气道畅通、通气功能的方式成为人工气道[7]。一般生理状况下,气道内温度与湿度相对稳定,气道通过分泌能保持一定黏度的分泌物保持湿润,通过鼻腔加温、湿化、过滤。适宜的温度、湿度保障了呼吸道黏液-纤毛系统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建立人工气道后,生理呼吸道的作用降低,未经过加温、湿化、过滤的吸入气体直接进入气道及下呼吸道,极易造成呼吸道上皮细胞、降低纤毛运动功能障碍,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人工气道湿化目前总的原则是遵循尽量模拟和接近正常气道的生理状态[8]。为此,气道湿化是人工气道管极为重要,维持良好的人工气道湿化状态,能够减少吸痰次数,从而降低感染与交叉感染风险。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气道湿化效果显著提升,且护理人员操作刺伤发生率明显降低,操作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微量泵持续气管内滴药湿化法,患者咳嗽或吸痰操作时湿化导管极易随之脱出气管套管外。同时在更换时,同时护理人员需要把一次性头皮针的针头弃去,该操作不仅繁琐、还有针刺伤的风险,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反复触碰到气管套管,引起患者呛咳,甚至造成气道黏膜损伤[9],且使用输氧湿化管采用布胶固定,吸痰时需要反复粘贴,再加上痰液及湿化液的污染促使布胶粘性下降,易导致导管滑脱,造成输氧湿化管污染。而一次性三通湿化连接管其下端能与人工气道接口紧密连接,上端能与呼吸机延伸管接口紧密连接,管身中间设一侧管,与主管相通,用于连接输液延长管末端,使气道湿化操作更简单、便捷、省时,有效规避以往头皮针小导管的弊端,能与输氧湿化管牢固固定,且取放方便,减少了其滑脱及污染的风险。且应用一次性三通湿化连接管可保障湿化效果,减少吸痰次数,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气道湿化的舒适度。此外,一次性三通湿化连接管末端外径与吸痰管同时插入气切导管,吸痰过程中不需要将输氧湿化管去除另置,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总而言之,将一次性三通湿化连接管应用于人工气道湿化中,能有效提升气道湿化效果,优化护理操作流程,降低职业暴露风险,具有良好的臨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黄维,林波,陈明军, 等.多功能人工气道输氧湿化管在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J].上海护理,2021,21(1):47-49.
  [2]郑黎,马红梅.加温湿化器联合密闭式吸痰对人工气道管理 效果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2):218-221.
  [3]李冬梅,李丽,宋淳.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建立人工气道脱机患者的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23):3305-3308.
  [4]胡祥莹,俞蕾蕾,胡嘉乐, 等.成人患者人工气道湿化临床实践指南的内容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5):627-631.
  [5]王红,周成超.改良人工气道间断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6):91-92.
  [6] 王小侠,杜芝娟. 输液泵持续恒温湿化与间歇性人工气道内滴入湿化对气管切开患者痰液黏稠度的影响研究[J]. 贵州医药,2021,45(3):492-493.
  [7] 李晓旭. 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在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现代科学仪器,2020(6):209-212.
  [8] 李娜,陈凯芬,黄俏玲. 文丘里装置连接主动加温湿化器应用于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技术[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0):76.
  [9] 苏鑫阳,许红梅,王梅林,等. 持续氧气雾化吸入与持续滴注湿化液人工气道湿化效果的Meta分析[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20):7-12.
  课题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
  编号:Z2018084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肺结核患者使用影像学CT进行诊断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2019年1月-2021年3月期间在本院确诊的160例肺结核患者列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经病理学诊断均确诊为肺结核,在确诊前,为患者进行CT影像学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60例肺结核患者通过病理学检查,确诊率为100%,通过CT影像学检查,确诊率为98.75%,和病理学诊断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
期刊
摘要:观察腘窝药盐热敷垫联合足部药盐热敷脚套对糖尿病高危足的干预疗效。方法:将120例糖尿病高危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足套组、联合组和中药组,每组30例。四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及护理,足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足部热敷脚套治疗,联合组给予腘窝热敷垫联合足部热敷脚套治疗,中药组则给予腘窝药盐热敷垫联合足部药盐热敷脚套治疗,连续治疗8天。观察四组在干预前后疗效、血管及感觉神经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干预后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腰麻和全身麻醉方式对老年下肢创伤手术后认知和体征的影响。方法:此次入组对象截取的时间区间在2016年9月-2020年9月期间,以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下肢创伤手术患者为调查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34例选择在手术时应用腰麻进行麻醉的患者被纳入研究组,剩余34例患者选择在手术时应用全身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并设为常规组,分析麻醉后的影响。结果:术前,两组认知功能评分(MMSE)
期刊
摘要:目的 提高对儿童蝇蛆病的认识。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10月收治的1例儿童蝇蛆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研究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家属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复习我国其他医院报道的皮肤蝇蛆病病例报道,总结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总结预防及治疗方法。结果 本例患儿为4岁,男孩,临床表现为左侧腹股沟区、右侧
期刊
摘要:產科麻醉发展的越来越全面,覆盖了包括剖宫产麻醉、分娩镇痛、孕产妇复苏和患者安全等各个方面。 麻醉师主要关注孕产妇和新生儿,以及预防和管理分娩期间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本文将重点综述产科麻醉的进展,包括分娩麻醉和镇痛、剖宫产麻醉和镇痛、及对产妇安全等影响。讨论这些进展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为该领域对妇女和儿童的健康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产科;麻醉;镇痛;术后管理;  【中图分类号】R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小面积Ⅱ度烧伤的门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目标为我院门诊6例II度烧伤战士,分析时间为2020年7月-2021年7月,分析方法为随机数法,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例,实验组采用碘伏、生理盐水冲洗,烫伤膏+凡士林纱布加压包扎;对照组采用凡士林油纱包扎,观察两组战士的渗出、疼痛及愈合时间情况。结果:随访期间,两组战士经过对比,实验组治疗7d后无论渗出评分还是疼痛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参照组(采用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与试验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每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于2020.8.1-2021.3.31收治我院,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下床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参照组,疼痛数字
期刊
[Abstract]:Chondrosarcoma of temporal bone is a primary malignant bone tumor composed of chondrocytes and cartilage matrix. It is common for middle-aged and old people around 50 years old. We report C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12导联心电图QRS碎裂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12导联心电图中是否有QRS碎裂将其分为QRS组42例与无QRS组54例。针对两组并发症、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进行观察与比较,同时比较两组的Killip分级、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在急性肺水肿、恶性
期刊
摘要:中医药自古以来就在预防疫情上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2019年末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医药在肺炎的治疗上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时对新冠肺炎的预防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中医药学范围下的新冠肺炎产生的病因病机,以及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的治疗方法、用药情况以及中医药预防,进一步总结更多的经验,加深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的防治作用。  关键词:中医药;新冠肺炎;用药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