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视角 相对运动求最值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haiyongji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内容领域,图形的运动与变化是研究图形的有力工具.通过学习物理学,我们知道,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物体相对于选定的参照物有关.当一列火车经过车站时,我们就说这列火车相对车站而运动.但是对在火车上的旅客,可以认为车站是在与火车运行相反的方向相对火车而运动.所以,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确定物体是否运动.受此启发,在数学学科中,如果我们转换视角.
其他文献
通过对比台湾地区于2008年、2018年颁布的两版本数学课程纲要中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实施要点、数学基本能力与数学核心素养、各年级内容变化,得到以下启示:应注重数学学科
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C=∠D=90°,AB=BC,BE⊥AD,垂足为点E,则结论1 BE=DE.证明:过点C作CG⊥BE于G,如图2,则有矩形CDEG,CG=DE.易证△BAE≌△CBG,所以BE=CG=DE.结论2(
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既是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又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怎样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呢?以语文学科为例,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明确预习的基本步骤  1.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难读、难懂的字词,通过查工具书弄清楚字音、字意。同时,将重要的字词抄录在预习本上。  2.查阅资料,了解背景。  学生通过查阅背景资料,初步了解作者写作时的背景知识
中考备考阶段,通常会挑选来自各地区不同风格的优秀压轴题来备考,以期讲解中顺势补充、补缺、借鉴并拓展学生思维.现以一道考题为例,呈现笔者相关的讲题准备、思路突破和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