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旨在通过探究式学习,保护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激發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石和源动力,是学生力图接触、认识、了解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基于此,本文就对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学习兴趣;实验;信息技术;评价
小学科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起着为其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小学科学课堂中,往往是教师以课堂主体的身份对学生进行课本内容的灌输,这便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为缓解并从根本上扭转科学教学长期低效的现状,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师就必须及时摆脱落后的教学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模式,贴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科学的学科特点,不断摸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以使学生始终保持较佳的心理状态并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
一、以实验探究为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课程将“探究”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在实验探究中学习科学,既是由课程本身的内容所决定的,也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同学生的学习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所在。
在教学《斜坡的启示》这课时,我先是利用课件出示了相关图片,并向学生问道:“将电动车推上台阶,或是把桶装油搬上卡车都很累,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在学生简单交流过后,我介绍了斜坡,揭示了斜面,进而提问道:“运用斜面往高处搬运重物,有什么好处?”学生答道:“省力,方便。”于是,我追问道:“运用斜面搬运重物真的省力吗?你有办法证明吗?”之后,我让学生利用材料篮中的材料,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并将其画在记录纸上,然后我组织各组进行了交流,并以PPT展示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最后,学生分组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引燃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考方式仍多依赖于形象思维,更具接受直观、具体的知识和事物,决定了仅凭教师一味地口头讲授不仅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认识,而且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若能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将声、形、色、动态、静态安排在不同的界面上,与学生产生交融,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引燃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观察、实验和思考。
在教学《天气和气候》这课时,我先是利用信息技术播放了天气预报视频,让学生将获得的天气信息记录在活动单上,并引导学生归纳了天气的概念。之后,我从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入手,让学生观看视频中的几个小朋友对自己家乡气候的介绍,他们分别来自黑龙江、云南、海南和西藏,进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了气候的概念。除此之外,我还通过信息技术展示了一年四季银杏树的变化,以强化学生对四季气候特征的认识。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既引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以多元评价为导向,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纪小,教师的肯定和鼓励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和动力,使评价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导向作用。
为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我采取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测评相结合,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等多元评价方式。以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为例,指的是在学习完一课后,我先将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多维度的评价并进行记录,再通过小测或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的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测评相结合则是指在学生学完一课后,我先是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展开评价,再按照学生所表现出的实践能力按照等级或分数进行评价,以使学生既清楚自己的学习情况,又了解自己所处的水平。通过采取多元评价,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科学学科的内容本身是十分生动有趣的,包罗万象,只要教师善于组织教材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就较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教师还应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多元评价的实施来引燃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将这种直接兴趣发展成为爱好自然的心理倾向。
参考文献:
[1]刘向梅.小议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小学科学课的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93-94.
[2]袁贞元.在“做中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兴趣[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6):234.
关键词:小学科学;学习兴趣;实验;信息技术;评价
小学科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起着为其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小学科学课堂中,往往是教师以课堂主体的身份对学生进行课本内容的灌输,这便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为缓解并从根本上扭转科学教学长期低效的现状,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师就必须及时摆脱落后的教学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模式,贴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科学的学科特点,不断摸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以使学生始终保持较佳的心理状态并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
一、以实验探究为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课程将“探究”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在实验探究中学习科学,既是由课程本身的内容所决定的,也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同学生的学习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所在。
在教学《斜坡的启示》这课时,我先是利用课件出示了相关图片,并向学生问道:“将电动车推上台阶,或是把桶装油搬上卡车都很累,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在学生简单交流过后,我介绍了斜坡,揭示了斜面,进而提问道:“运用斜面往高处搬运重物,有什么好处?”学生答道:“省力,方便。”于是,我追问道:“运用斜面搬运重物真的省力吗?你有办法证明吗?”之后,我让学生利用材料篮中的材料,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并将其画在记录纸上,然后我组织各组进行了交流,并以PPT展示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最后,学生分组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引燃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考方式仍多依赖于形象思维,更具接受直观、具体的知识和事物,决定了仅凭教师一味地口头讲授不仅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认识,而且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若能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将声、形、色、动态、静态安排在不同的界面上,与学生产生交融,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引燃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观察、实验和思考。
在教学《天气和气候》这课时,我先是利用信息技术播放了天气预报视频,让学生将获得的天气信息记录在活动单上,并引导学生归纳了天气的概念。之后,我从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入手,让学生观看视频中的几个小朋友对自己家乡气候的介绍,他们分别来自黑龙江、云南、海南和西藏,进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了气候的概念。除此之外,我还通过信息技术展示了一年四季银杏树的变化,以强化学生对四季气候特征的认识。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既引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以多元评价为导向,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纪小,教师的肯定和鼓励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和动力,使评价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导向作用。
为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我采取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测评相结合,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等多元评价方式。以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为例,指的是在学习完一课后,我先将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多维度的评价并进行记录,再通过小测或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的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测评相结合则是指在学生学完一课后,我先是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展开评价,再按照学生所表现出的实践能力按照等级或分数进行评价,以使学生既清楚自己的学习情况,又了解自己所处的水平。通过采取多元评价,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科学学科的内容本身是十分生动有趣的,包罗万象,只要教师善于组织教材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就较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教师还应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多元评价的实施来引燃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将这种直接兴趣发展成为爱好自然的心理倾向。
参考文献:
[1]刘向梅.小议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小学科学课的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93-94.
[2]袁贞元.在“做中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兴趣[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6):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