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9501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体育心理素质培养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的话将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心理障碍或人格缺陷。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少年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身体状况对他们身体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体育活动是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和健康的重要手段,因此,本学习领域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发展体能的同时,注意使他们了解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小学体育是学生适应性学习最强的科目之一,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1.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讲故事告诉学生,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他在上小学时却是一个“笨小孩”。有一次老师叫每个学生做一个小板凳,当他拿出自己做的板凳时,同学们都大声嘲笑起来。他告诉大家,这个不象样的板凳,是他做的第五个,前几个比这个还要差。很显然,小爱因斯坦有一种自信心理,他相信自己能做好板凳,事实上也是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正是有这样一种自信心,才使得他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停地攀登,最终取得丰硕成果。
  2.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现代体育教学不仅是体育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而且也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过程。课堂知识、技能和情感在师生之间的双向流动,可以导致师生双方思想的共鸣。要推广健身意识,传播健身方法,培养锻炼能力,并考虑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注意突出一个“新”字,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快乐体育”与“成功体育”。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建立“快乐体育园地”设施,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健身性与育心性、竞技性与娱乐性、技术性与趣味性结合,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变“厌学”为“乐学”,变“苦练”为“乐练”,变“要我练”为“我要练”,使学生在活动中享受体育的乐趣,体验到团体协作、挑战自我和战胜自我的成功喜悦。
  3.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在教法上创新,突出对学生独立思维和有效思维的培养。通过教师的引导,由学生自己解决体育教学、运动比赛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学生通过学校教育过程,把对运动的兴趣保持终身。由于学生的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尚不平衡。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调控学生情绪的教学策略如下:①成功与快乐体验:教师应该充分让学生体验到体育运动的成功与快乐。成功与快乐是一种情绪体验,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对运动教材进行教学化改造,让学生体验运动的快乐,体育教学才真正能够起到改善学生情绪的作用,也才可能让学生在课下情绪不好的时候通过体育运动改善情绪。②运动适度:在教学中教师对运动负荷的安排应该适度,不能片面追求大运动量。运动量适度,会促进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积极情绪的产生;相反,运动量过大,会导致学生对体育的厌倦情绪出现,这不仅不利于改善由于学习导致的忧愁、紧张等情绪,反而会使体育课也学生的喜爱。③道德引领:教师应该让学生从道德层面上认识体育行为,促进良好体育行为的产生,提高情绪控制能力。中小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较差,特别是在体育比赛中就更难控制。此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从道德层面上认识到哪些是良好的体育行为,为什么是良好的体育行为,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学生对体育行为的理性认识,提高情绪控制能力。④角色扮演:具有胆怯心理,内心不自信的学生,其实非常渴望成为一个大胆、勇敢的人。“角色扮演”游戏能帮助学生获得这种勇敢,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可多让那些身体素质较差又比较胆小的学生担任勇敢的“母鸡”的角色,让她们提高自信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4.培养坚毅意志品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目标处于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内,即是学生努力一下可以够得着的目标,这样积小胜为大胜,更多地积累学习成功的体验,从而建立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教师还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的学习设置困难人,通过更多付出从而锻炼意志。比如,在一次单脚跳接力的比赛中,一组学生能力强,他们比赛中多次获胜。这时,老师故意在他们的路线上加设障碍,其目的有二:一是让他们受点挫折,给其他同学机会;二是让他们有更大的挑战,增加他们的参与度。活动中,老师故意不表扬这组学生,使其在受挫中磨练。另一组活动能力较差的同学,老师则降低活动难度,并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进行表扬,这样效果会更好。在体育学习中,经常遇到行动未能达到预期的情况,甚至有时感到经过很大努力却事与愿违。所以说学生遭受挫折是难免的。但他们常常不能正确对待挫折,有时寻找理由为自己辩解,有进推诿责任。这容易加重学生的思想负担,而不利于自信心的形成。因此,教师要以信任、期待的目光,热情、激励的话语,推动学生相信自己,帮助他们正确对待每一次挫折。
  总之,只有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黄玉龙.教与玩结合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方法[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09.12.
  [2]梁龙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过程[J].中国学校体育.2010.5.
  [3]丁芳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3.
其他文献
【摘要】构建高效课堂是当今课堂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文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实现高效课堂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构建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轻负担
肥胖症是由于机体内热量的摄入大于消耗,造成脂肪在体内积聚过度或分布异常,导致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根据发病机制及病因,临床上可将本病分为单纯性肥
【摘要】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最基本的数学能力,其高低直接影响着学习的质量。因此,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而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本文结合计算教学的策略和对策,谈一谈对计算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数学计算计算教学口算能力教学目标练习    一、计算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  1.计算在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及生产
【摘要】我在高碑店二中教学多年,始终在第一线教学;从2005年开始跟踪调查学生,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情况进行收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结果表明影响中学生体质下降的实际因素很多,主要是运动量不足,营养不均衡,以及学习疲劳,和网络影响和心理健康问题,这些因素主要与全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及学生等关系密切,要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就要几方面携手共同努力。  【关键词】中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分析
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 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为学生终身 体育打好基础。因此,我们对体育教育观念也应有所转变,应以终身体育观为出发点,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从低 级走向高级,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局部走向整体。    1 认识观的转变    体育的功能具有多因素,如健身、健美、医疗保健、延年益寿的生
【摘要】音乐不但能够陶冶情操,在小学教学当中更能极大的激发出孩子的创造意识,让孩子的思维变得活跃和丰富,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比拟的。在音乐教学当中,对音乐旋律的认识和创作是课程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教师,应当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认知和创作,调动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继而更好的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本文针对小学音乐课堂旋律创作的教学原理和实践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为广大小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健康第一的指导理念,多纬度科学的评价体育教学效果,已是现代体育教学中都必须遵循的原则。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适时科学的评价,是能否充分实践新课程理念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体育教学课堂评价新课程理念    一、传统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我们以体育达标评分表为评价依据的标准,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生体育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