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实教学中,语文课堂高耗低效的问题始终困扰着语文教师。究其原因,在于不少学生缺乏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科学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并通过各种训练使之逐步内化积淀成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高效;阅读;自主
在学校里,相比于其他学科,语文教师教得辛苦,效果却难理想:常常是高分学生少,考试成绩普遍低,很多学生不爱写作,家长不满意。语文课堂如何实现高效?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边实践边摸索,觉得教师应秉持“主动、有效”的理念,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然”。
一、提高阅读教学的地位
阅读教学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课程内容看,语文教学分为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学习。从价值取向上看,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吸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也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重要过程。即通过阅读训练,使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具有适应社会生活所需要的阅读本领,达到“不复需教”的目的。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大有裨益。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没有阅读的吸收和积累做基础,写作就难以进行。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掌握书面语言的教学形式和实践活动,因而在语文教学课时分配上,阅读教学所占的比例应该最大。
二、结合教材渗透方法技能
语文教材上所选的课文都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的文章,具有典型性与精要性。教师如果能将知识要点、方法技能系统地融入教材,教会学生,就能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对各种知识技能有较深入的认识,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逐渐掌握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首先,教师应结合旧课向学生简明介绍、概括文章主旨的特点,讲清把握文章主旨学习的必要性。然后,师生共同探讨把握文章主旨是否有规律可循,一般的学习思路是怎样的。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研究。这种把握文章主旨的学习过程,可为学生提供一种自主学习的参考思维模式。当然,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要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与个体差异,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还要体现出教学的创新性。通过一段时间科学合理的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可以得到明显提高,实现语文课堂的“自主”“高效”。
三、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学习的时间毕竟有限,如果要学生在课余完成字词方面的自学,课内再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的话,课堂教学会更加高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美国教育家梅里尔·哈明说:“致力于鼓舞人心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帮助学生张开个性化的翅膀,在语文的天地间自由翱翔。课余的自主学习能让学生实现知识与智能的“最佳结合”,有效地将课堂知识学以致用,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起点,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实现高效。
四、尝试体验式作文教学
练习性写作制约了学生在写作中创造性想象力的发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将课堂学习和课堂以外的语言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建开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为学生营造主动、自主、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的环境”,该理念侧重于强调语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听说读写方面的资源,教师要有捕捉的“眼力”,善于发现、开发与利用那些有益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课程资源,在课堂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学生体验生活的兴趣,这是改变学生“作文难”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每次作文前,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状态出发,激活封存的记忆,挖掘与讲述自己的故事,告诉他们这些都是生动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中掌握写作技巧。
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愉悦的,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教师也能乐在其中。这是广大语文教师的教育理想,需要每个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教法、学法,始终把学生当做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尊重,他们就会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学的高效才有可能实现。
参考资料
[1] 张纲.重视言语技能训练,培养良好的语文能力[J].中学语文教学,2006(05).
[2]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责任编辑 王 芸
[关键词]语文课堂;高效;阅读;自主
在学校里,相比于其他学科,语文教师教得辛苦,效果却难理想:常常是高分学生少,考试成绩普遍低,很多学生不爱写作,家长不满意。语文课堂如何实现高效?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边实践边摸索,觉得教师应秉持“主动、有效”的理念,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然”。
一、提高阅读教学的地位
阅读教学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课程内容看,语文教学分为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学习。从价值取向上看,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吸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也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重要过程。即通过阅读训练,使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具有适应社会生活所需要的阅读本领,达到“不复需教”的目的。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大有裨益。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没有阅读的吸收和积累做基础,写作就难以进行。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掌握书面语言的教学形式和实践活动,因而在语文教学课时分配上,阅读教学所占的比例应该最大。
二、结合教材渗透方法技能
语文教材上所选的课文都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的文章,具有典型性与精要性。教师如果能将知识要点、方法技能系统地融入教材,教会学生,就能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对各种知识技能有较深入的认识,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逐渐掌握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首先,教师应结合旧课向学生简明介绍、概括文章主旨的特点,讲清把握文章主旨学习的必要性。然后,师生共同探讨把握文章主旨是否有规律可循,一般的学习思路是怎样的。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研究。这种把握文章主旨的学习过程,可为学生提供一种自主学习的参考思维模式。当然,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要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与个体差异,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还要体现出教学的创新性。通过一段时间科学合理的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可以得到明显提高,实现语文课堂的“自主”“高效”。
三、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学习的时间毕竟有限,如果要学生在课余完成字词方面的自学,课内再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的话,课堂教学会更加高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美国教育家梅里尔·哈明说:“致力于鼓舞人心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帮助学生张开个性化的翅膀,在语文的天地间自由翱翔。课余的自主学习能让学生实现知识与智能的“最佳结合”,有效地将课堂知识学以致用,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起点,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实现高效。
四、尝试体验式作文教学
练习性写作制约了学生在写作中创造性想象力的发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将课堂学习和课堂以外的语言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建开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为学生营造主动、自主、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的环境”,该理念侧重于强调语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听说读写方面的资源,教师要有捕捉的“眼力”,善于发现、开发与利用那些有益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课程资源,在课堂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学生体验生活的兴趣,这是改变学生“作文难”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每次作文前,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状态出发,激活封存的记忆,挖掘与讲述自己的故事,告诉他们这些都是生动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中掌握写作技巧。
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愉悦的,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教师也能乐在其中。这是广大语文教师的教育理想,需要每个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教法、学法,始终把学生当做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尊重,他们就会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学的高效才有可能实现。
参考资料
[1] 张纲.重视言语技能训练,培养良好的语文能力[J].中学语文教学,2006(05).
[2]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责任编辑 王 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