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一年,他刚刚经历了一场无果的苦恋,带着伤心来到武汉。在朋友的帮助下,他进入了政治部第三厅宣传处,而上司就是剧作家田汉。在田汉的帮助下,他很快就进入了一直热爱的音乐事业,他积极组织训练群众的抗日歌咏活动,融入一个革命激情高昂的大时代。在这些日子里,他为歌咏活动谱写抗日歌曲,其中就有人们广为传唱的《救国军歌》和《太行山上》。而人们也因此记住了他的名字——冼星海。
1938年1月,冼星海在上海读书时的恩师钱亦石教授因病不治逝世了。在上海时,上海左翼文学艺术家们经常到他家聚会,冼星海也在其中。钱教授还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冼星海主动要求为恩师写挽歌,挽歌写好后,他把歌谱交给歌咏队排练。歌咏队的一位姑娘应邀前来取歌谱,让冼星海惊讶的是,姑娘的表情异常悲伤,看到歌谱之后更是泪流满面。冼星海询问原因,姑娘哽咽着告诉他,她叫钱韵玲,钱亦石是她的父亲。两人聊起钱教授的往事,钱韵玲告诉冼星海,其实他们见过一次面,是在上海。有一年冼星海为电影录制插曲,电影公司经常找上海新华艺专的学生演唱冼星海的歌曲,而当时钱韵玲刚好是音乐系的学生,所以见过冼星海,只不过冼星海没有印象罢了。这一次再相遇,也许就是天意吧。
这次意外相逢在武汉,钱韵玲已经由一名音乐系学生成为武汉一所小学的音乐老师,同时她还有另一个身份,武汉抗日歌咏队的骨干队员。因为工作上的交集,他们常常见面,一些像春花一样美的情愫在彼此心中盛开了。每次冼星海指挥抗日歌咏队排练演出,钱韵玲都会站在离指挥最近的位置,一边唱歌,一边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冼星海。
1938年春天,著名演员金山来到武汉,想在东湖取景拍电影。金山让冼星海担任影片的作曲,还让他饰演一个角色。因为还缺一个女演员,冼星海便向金山推荐了钱韵玲。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钱韵玲和冼星海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两颗热爱艺术的心靠得越来越近。这一年,冼星海34岁,钱韵玲24岁,年龄差距丝毫没有阻挡住爱情的脚步。为了向钱韵玲表达心中的炽热的感情,冼星海把诗人应修文的一首诗《妹妹你是水》谱成歌曲,献给心上人。闲暇的时光,他唱给她听:“妹妹你是水,你是清溪里的水。无愁地整日流,率真地常是笑,引我忘了归路……”
1938年7月,他们经历半年的恋爱时光,终于修成正果。一个简朴的仪式之后,他們就过起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但蜜月期一过,美丽的江城就陷入战火纷飞中,冼星海和钱韵玲的工作也被迫停止了,在不安中度日。9月的一天,冼星海接到一封来自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信,信中热情地邀请冼星海去担任鲁迅艺术学院的音乐系教授。对于共产党,冼星海并不陌生,冼星海欣然接受延安的邀请,带着妻子一起奔赴革命大后方。
来到延安以后,组织上安排他们住进了一孔窑洞。冼星海在鲁迅艺术学院的音乐系担任教授,钱韵玲则在学院的高研班学习。延安的物质生活条件艰苦,没有两人吃惯了的大米饭。只有看起来漂亮,吃起来粗糙的小米饭。能买到的商品也非常有限,有很多东西都需要手工制作。有西方留学经历的冼星海喜欢喝咖啡,但在陕北根本买不到咖啡。钱韵玲就把黄豆磨成粉,拌上糖,用开水冲一下,做成“土咖啡”给他喝。冼星海的烟斗嘴坏了,在延安配不上,她就把一支毛笔的笔头拔了,将笔杆安在烟斗上当烟嘴用。尽管条件很艰苦,但是夫妻俩苦中作乐。
婚后的第二年,冼星海几乎六天六夜不眠不休,在窑洞中完成了著名的《黄河大合唱》的创作。从笔杆烟斗里冒出的袅袅烟雾以及炕桌上的土咖啡的清香,一同化作了时而激昂、时而婉转、时而深沉的华彩乐章。在创作的日子里,钱韵玲不但一如既往地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为他熬红枣汤,烤山药蛋,还帮他在五线谱上画好格子,便于他谱写曲谱。可以说,民族声乐大合唱巨作《黄河大合唱》的诞生,离不开钱韵玲在冼星海背后的默默付出。1939年7月,《黄河大合唱》首次在延安公演引起轰动。
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爱情也开花结果了。半年之后,他们的女儿冼妮娜出生了,这是冼星海平生第一次体会到家庭事业双丰收的喜悦和幸福。女儿出生的这一年,他加入了共产党,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如果时光就此停住,他们就这样过完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一生,该有多好。可是乱世浮萍,人不由自主地沉浮。
1940年春天,冼星海接到组织上安排的任务,和电影导演袁牧之一起前往苏联为纪录片《延安和八路军》做后期。纵然有万般不舍,他还是不得不告别妻子和几个月大的女儿,在西安等待出行的半年时间里,他给留在延安的妻子写过18封信,信中字字句句都溢满牵挂和不舍、爱和思念。同时,在这期间,他也多次托往返于西安和延安的友人给妻子和女儿带去饼干和奶嘴等物品。可就在他们到达莫斯科后不久,苏德战争爆发了,冼星海等人不得不离开莫斯科。为了返归祖国,冼星海费尽了周折,却没有成功,并且彻底失去了和国内的联系。迫不得已,他先后在蒙古的乌兰巴托和哈萨克斯坦等地停留,后来在库斯坦纳依,有朋友举荐他担任了该地正在筹建中的音乐馆音乐指导一职,才结束了他漂泊无依的生活。
冼星海积极投入到当地的音乐活动中,同时开始了新的创作,他以旺盛的精力创作了大量作品。随着时间的流逝,冼星海和国内断了联系已经有3年了。3年让他终于明白,回国的希望已经越来越渺茫,这么长时间杳无音信,说不定钱韵玲已经改嫁,而他在物质匮乏,生活艰苦的环境里,也逐渐摧垮了自己的身体。4年后,他病倒了,并且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库斯坦纳依是个小城市,没有像样的医院,他只好在友人的陪同下千里跋涉到莫斯科去看病。在住院的日子里,他得到一些朋友无微不至的照顾,但是终于回天乏术,病魔无情地夺取了他年轻的生命。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客死他乡,天妒英才,年仅41岁。弥留之际,想到生死两茫茫、天各一方的妻子和女儿,他心中充满了遗憾。而在国内,钱韵玲带着女儿生活,终身未改嫁,望眼欲穿的等待着爱人归来,好再给她唱一曲那首动听的情歌:“妹妹你是水,你是清溪里的水……”
但使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晚年的钱韵玲,一直致力于国家的儿童音乐和群众的歌曲创作,即使在病中也笔耕不辍。这一切,都只为继承先夫的遗志。她说:“有音乐相伴,星海便不会离开我。”
(编辑/张金余)
1938年1月,冼星海在上海读书时的恩师钱亦石教授因病不治逝世了。在上海时,上海左翼文学艺术家们经常到他家聚会,冼星海也在其中。钱教授还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冼星海主动要求为恩师写挽歌,挽歌写好后,他把歌谱交给歌咏队排练。歌咏队的一位姑娘应邀前来取歌谱,让冼星海惊讶的是,姑娘的表情异常悲伤,看到歌谱之后更是泪流满面。冼星海询问原因,姑娘哽咽着告诉他,她叫钱韵玲,钱亦石是她的父亲。两人聊起钱教授的往事,钱韵玲告诉冼星海,其实他们见过一次面,是在上海。有一年冼星海为电影录制插曲,电影公司经常找上海新华艺专的学生演唱冼星海的歌曲,而当时钱韵玲刚好是音乐系的学生,所以见过冼星海,只不过冼星海没有印象罢了。这一次再相遇,也许就是天意吧。
这次意外相逢在武汉,钱韵玲已经由一名音乐系学生成为武汉一所小学的音乐老师,同时她还有另一个身份,武汉抗日歌咏队的骨干队员。因为工作上的交集,他们常常见面,一些像春花一样美的情愫在彼此心中盛开了。每次冼星海指挥抗日歌咏队排练演出,钱韵玲都会站在离指挥最近的位置,一边唱歌,一边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冼星海。
1938年春天,著名演员金山来到武汉,想在东湖取景拍电影。金山让冼星海担任影片的作曲,还让他饰演一个角色。因为还缺一个女演员,冼星海便向金山推荐了钱韵玲。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钱韵玲和冼星海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两颗热爱艺术的心靠得越来越近。这一年,冼星海34岁,钱韵玲24岁,年龄差距丝毫没有阻挡住爱情的脚步。为了向钱韵玲表达心中的炽热的感情,冼星海把诗人应修文的一首诗《妹妹你是水》谱成歌曲,献给心上人。闲暇的时光,他唱给她听:“妹妹你是水,你是清溪里的水。无愁地整日流,率真地常是笑,引我忘了归路……”
1938年7月,他们经历半年的恋爱时光,终于修成正果。一个简朴的仪式之后,他們就过起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但蜜月期一过,美丽的江城就陷入战火纷飞中,冼星海和钱韵玲的工作也被迫停止了,在不安中度日。9月的一天,冼星海接到一封来自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信,信中热情地邀请冼星海去担任鲁迅艺术学院的音乐系教授。对于共产党,冼星海并不陌生,冼星海欣然接受延安的邀请,带着妻子一起奔赴革命大后方。
来到延安以后,组织上安排他们住进了一孔窑洞。冼星海在鲁迅艺术学院的音乐系担任教授,钱韵玲则在学院的高研班学习。延安的物质生活条件艰苦,没有两人吃惯了的大米饭。只有看起来漂亮,吃起来粗糙的小米饭。能买到的商品也非常有限,有很多东西都需要手工制作。有西方留学经历的冼星海喜欢喝咖啡,但在陕北根本买不到咖啡。钱韵玲就把黄豆磨成粉,拌上糖,用开水冲一下,做成“土咖啡”给他喝。冼星海的烟斗嘴坏了,在延安配不上,她就把一支毛笔的笔头拔了,将笔杆安在烟斗上当烟嘴用。尽管条件很艰苦,但是夫妻俩苦中作乐。
婚后的第二年,冼星海几乎六天六夜不眠不休,在窑洞中完成了著名的《黄河大合唱》的创作。从笔杆烟斗里冒出的袅袅烟雾以及炕桌上的土咖啡的清香,一同化作了时而激昂、时而婉转、时而深沉的华彩乐章。在创作的日子里,钱韵玲不但一如既往地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为他熬红枣汤,烤山药蛋,还帮他在五线谱上画好格子,便于他谱写曲谱。可以说,民族声乐大合唱巨作《黄河大合唱》的诞生,离不开钱韵玲在冼星海背后的默默付出。1939年7月,《黄河大合唱》首次在延安公演引起轰动。
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爱情也开花结果了。半年之后,他们的女儿冼妮娜出生了,这是冼星海平生第一次体会到家庭事业双丰收的喜悦和幸福。女儿出生的这一年,他加入了共产党,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如果时光就此停住,他们就这样过完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一生,该有多好。可是乱世浮萍,人不由自主地沉浮。
1940年春天,冼星海接到组织上安排的任务,和电影导演袁牧之一起前往苏联为纪录片《延安和八路军》做后期。纵然有万般不舍,他还是不得不告别妻子和几个月大的女儿,在西安等待出行的半年时间里,他给留在延安的妻子写过18封信,信中字字句句都溢满牵挂和不舍、爱和思念。同时,在这期间,他也多次托往返于西安和延安的友人给妻子和女儿带去饼干和奶嘴等物品。可就在他们到达莫斯科后不久,苏德战争爆发了,冼星海等人不得不离开莫斯科。为了返归祖国,冼星海费尽了周折,却没有成功,并且彻底失去了和国内的联系。迫不得已,他先后在蒙古的乌兰巴托和哈萨克斯坦等地停留,后来在库斯坦纳依,有朋友举荐他担任了该地正在筹建中的音乐馆音乐指导一职,才结束了他漂泊无依的生活。
冼星海积极投入到当地的音乐活动中,同时开始了新的创作,他以旺盛的精力创作了大量作品。随着时间的流逝,冼星海和国内断了联系已经有3年了。3年让他终于明白,回国的希望已经越来越渺茫,这么长时间杳无音信,说不定钱韵玲已经改嫁,而他在物质匮乏,生活艰苦的环境里,也逐渐摧垮了自己的身体。4年后,他病倒了,并且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库斯坦纳依是个小城市,没有像样的医院,他只好在友人的陪同下千里跋涉到莫斯科去看病。在住院的日子里,他得到一些朋友无微不至的照顾,但是终于回天乏术,病魔无情地夺取了他年轻的生命。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客死他乡,天妒英才,年仅41岁。弥留之际,想到生死两茫茫、天各一方的妻子和女儿,他心中充满了遗憾。而在国内,钱韵玲带着女儿生活,终身未改嫁,望眼欲穿的等待着爱人归来,好再给她唱一曲那首动听的情歌:“妹妹你是水,你是清溪里的水……”
但使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晚年的钱韵玲,一直致力于国家的儿童音乐和群众的歌曲创作,即使在病中也笔耕不辍。这一切,都只为继承先夫的遗志。她说:“有音乐相伴,星海便不会离开我。”
(编辑/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