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来源 :医学与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8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人们日益要求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本文重点介绍了护理部主任在改变工作模式,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护理部主任;护理工作;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问题一直以来是政府机构和护理领导者们关注的问题。护理机构,尤其是老年病房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患者需求的变化、工作人员短缺、经济拮据和大众对服务质量的理解等问题,是对护理工作的挑战。面对如此的挑战,要求护理领导者们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为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务必努力使服务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如此烦琐的护理工作通常给领导者们带来很大的压力,多年来他们对自己的工作预期效果和要求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而且这些努力特别是在提高护理质量方面不是单独一个人就能做到的。护理机构要进行这些必要的改进,必须有一个优秀的领导团队。
  
  1高素质的领导团队和护理部主任角色的变换
  
  组织结构的变化已成为提高护理和管理质量的平台。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是领导决定变化。尽管文献涉及领导决定变化方面的内容是很有限的,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有作为的护理领导者对护理机构的工作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而且,他们不仅仅满足于提高护理质量,而是继续谋求不断进步和发展。
  拥有一支和谐稳定的领导团队对保证护理服务的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医疗保险、医疗补助中心和质量改进组织已经把护理部主任的频繁变换和护理机构的护理质量的慢速发展联系起来。
  领导团队中的关键人物是护理部主任。多年来这一角色已扩展为权利,责任和管理等职能。护理结构变化的要求,护理管理者的地位和要深入到护理、卫生保健管理等工作中的多种原因,影响了其角色的扩展。然而大多数护理机构还没有做任何程度的改变去适应新要求下的护理部主任的角色和责任。
  
  2明尼苏达州和威斯康星洲护理机构护理部主任的调查结果
  
  我们研究的目的是收集护理部主任角色的信息,帮助评价他们目前工作和组织的期望值。研究方法是使用量性和质性研究方式来评估护理部主任的作用和责任。研究对象包括明尼苏达州和威斯康星洲所有护理机构的护理部主任。共有460个研究对象,回应率为56%。
  研究结果的统计数据显示任职时间延长和满意度是正相关的。更确切的说,任职的关键时期是六年,对满意度的提升有重要的、积极的作用。短期任职,如两到三年更换,严重影响了满意度。同时短期任职也严重影响护理工作质量。所有参与研究的护理部主任,将近60%拥有护理学历或护理相关学历。他们所学课程通常不包括领导、管理和质量提高等内容。寻求解决这一问题势在必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前提是提升护理部主任的教育水平和延长其任职时间等。
  从质量反应中浮现出来护理部主任角色相关的三个问题即:提高领导能力,建立与家庭和社区的关系,加强人事管理技能。这项调查指出了护理部主任位置的概念和作用,而且要求参与者以护理部主任重要作用角度深入描述在护理机构中发生的事情,特别是各种规章制度的制约,限制了护理质量的提高,约束了他们工作的开展。
  
  3潜在影响的总结
  
  在提高护理质量方面护理部主任是关键人物。护理部主任需要具有影响力的领导能力,成为提高护理质量的动力,为组织提供指导作用。此观察结果所涉及的护理部主任是那些更关注决策性领导角色的护理部主任。在护理工作中发挥模范作用是文化理念变化的一个环节。文化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采用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此研究中的护理部主任同样提倡增强临床和家属及社区的联系。
  优秀的工作团队是提高工作质量的根本,可以使工作人员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能够在现今的社会大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此研究中的护理部主任们意识到他们在人才管理方面需要加强。提高工作质量与重新定位护理部主任角色有着明显的联系,只有两方面联系起来才能使质量提高。
  此研究结果可用来展开一场关于组织变化必要性的讨论,对过时的需调整的制度的回顾,以及鼓励近一步发展再教育,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护理部主任角色的需要。我们希望相关机构能够带领去完成这些基本的变化使护理部主任能很好的发挥他们的作用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需要平衡这些职位上每个人的能力和任职时间,以保证他们发挥自己所在位置的作用,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也建议对执业证书和专业证书进行探讨,开展对作为护理部主任这个职位的规范性谈吐能力提高的讨论,为护理部主任提供更高水平的教育。我们鼓励学院和从业者努力在规范教育科目和现行的继续教育中做适当调整使护理部主任的学历水平得到提高。最后,此探索性研究证实开展对提高护理部主任领导作用的研究是必需的,因为“一成不变”的观点已不再被接受,为实现护理质量提高,变化是必需的。
  
  作者简介:
  范如意女(1972-),籍贯:河北承德,汉族,本科,主管护师。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为了探讨高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与民族和在高原时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06例高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汉族新生儿及孕期在高原时间较长小儿患高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率高。结论:汉族孕期尽量避免进入高原居住。  关键词高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小儿    高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出生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康惠尔溃疡粉治疗Ⅱ°-Ⅲ°期压疮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压疮患者应用康惠尔溃疡粉治疗,并实施相应的护理。结果:使用康惠尔溃疡粉后,Ⅱ°压疮10天后完全愈合;Ⅲ°期压疮18天后创面完全干燥,20天后伤口变浅,30天后完全愈合,3例患者的压疮全部治愈。结论:康惠尔溃疡粉治疗Ⅱ°-Ⅲ°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显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压疮;康惠尔溃疡粉
期刊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9岁,因怀疑腹膜后实性肿块,给予增强CT检查鉴别。 首先,给予静脉试验3%碘普罗胺注射液1毫升静脉注射观察10分钟,检查者诉无不适,再给予增强CT检查。一般常规检查前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再以每分钟90ml碘普罗胺注射液静脉高压注射完毕后,CT扫描检查,检查完结束后,患者诉恶心,四肢发麻,即予以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患者诉感觉好了许多,但浑身无力,即予以
期刊
怎样观察护理分娩疼痛,使临产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疼痛感觉减轻,减轻产妇紧张,恐惧感,使产妇顺利度过分娩期已成为产科护理人员的一项重要技能,现将护理体会报导如下。    1疼痛的观察     1.1评估产妇的一般情况  首先在产妇入院时通过与临产孕妇进行交谈,了解产妇的文化水平及分娩态度,孕期接受健康教育情况,对分娩过程的了解认识程度,观察分析产妇精神状态。判断产妇是否紧张对分娩疼痛的看法,其次监测产妇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片配伍米索前列醇片终止妊娠的观察效果。方法:对514例早孕终止妊娠患者,药流后阴道出血量、持续时间及流产后是否感染等临床应用中效果情况回顾。结果:药流后10天,阴道流血量少,复查子宫附件B超,流产率90%,尿HCG为阴性或弱阳性;30天再次复查B超,完全流产率为95%,尿HCG均为阴性,无阴道流血。结论:米非司酮片配伍米索前列醇片终止妊娠率为90%~95%,药物流产已被认定
期刊
人的体温超过正常高限的现象。又称发烧。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许多因素(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的影响。因此判定是否发热,最好是和自己平时同样条件下的体温相比较。如不知自己原来的体温,则腋窝体温(检测10分钟)超过37.4℃可定为发热。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包括各种传染病),其次是结缔组织病(胶原病)、恶性肿瘤等。发热对人体有利也有害。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这有利于清
期刊
1临床资料    患者:女76岁,因上腹痛、憋胀不适3个月,行胃镜检查。见胃体上部后壁黏膜皱壁有一半丘状隆起,直径约0.5cm,表面光滑,钳取稍脆,取活检4块,送病理切片检查。2天后病理报告:小块黏膜重度非典型增生局灶区癌变。1周后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胃壁柔软体上部后壁可见肿块约0.5cm,大、小弯侧及贲门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术后大体标本见胃体上部后壁见一隆起型肿物,大小0.6×0.7×0.3cm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可控释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自愿接受可控释地诺前列酮栓阴道栓剂而又无阴道分娩禁忌症的孕妇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100例同样条件的孕妇用常规小剂量催产素静滴促宫颈成熟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孕妇的宫颈Bishop评分,引产效果和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促宫颈成熟有效率达91%,24h临产率明显增高,阴道分娩率上升,剖宫产率下降,新生儿结局无影响。结论:
期刊
关键词颈椎前路减压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护理    近年来,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临床逐渐开展并得到推广,由于颈椎前路手术的解剖比较复杂,涉及诸多重要的结构,患者多为颈椎病或颈椎外伤,术后护理不当可引起各种并发症。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围术期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院骨科从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采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疾患32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护理的观念也在进步,目前,社会提倡护理工作要人性化,人性化护理即“以人为本”,目的是注重给予患者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最终提高护理质量。作为一名中医医院心内科的护士,在工作中我发现人性化的整体护理尤为重要,现在此做一些浅谈。  关键词中医;心血管疾病;人性化;护理    随着我国踏入老龄化社会的步伐加快,我国老年人越来越多,也意味着心血管疾病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对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