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fe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作了探讨。
  关键词: 主导作用 知识导入 知识探究 评价小结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合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句话包含两层含义:(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学生还不成熟,其主体作用是有限的、不确定的;(2)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其作用是充分引导学生开展“主体”活动,使学生的“主体”活动更有意义和价值。
  没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课堂是不成功的。教育本身赋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责任是:在教学中教师承担着把握教学方向的责任,这决定了教师不可能是一个旁观者和中立者,而是教学对话过程中的价值引领者。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自己探究、发现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怎样探究知识、怎样归纳、怎样评价学习过程等。因此,教师应在尊重学生的主体身份的同时,注意科学合理地组织、引导学生。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科学合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
  
  一、知识导入中的点睛之笔——适时、有效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在导入中,教师一定要注意适时、有效点睛。
  1.要注意导入的分寸,适时点睛。
  导入通常是轻松有趣的,因而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容易使学生过分兴奋而导致注意力分散。导入基本上是以教师讲解为主,一般来说,导入应开门见山,既不喧宾夺主,又应铺垫渲染,起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可。
  2.要强化导入的作用。
  导入最基本的作用是把学生引进知识的殿堂。导入成功了,就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可以强调将要学习的知识的意义、重要性;也可以强调将要学习的知识的方法、特殊性。教师的点睛能提高学生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新的内容。例如在学习“统计的意义”这节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总体、样本的意义,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中的常见例子“煮一锅汤,尝一小口,就知整锅味”点睛两个概念一个关系:一味汤——总体,小口——样本,知整锅味——样本估计总体。这样的导入让学生觉得用样本估计总体简单好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知识探究中的点睛之笔——辅助、导航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温伯格曾说,现在最好的学生与次好的学生的区别,不在知识的多少,而在有无对未知领域的探究能力。合作教育理论认为:教师教给学生并要求其掌握的知识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当遇到困难时,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和群体合作中才能克服这些困难,而学生正是在这种克服困难的努力中得到了加速发展。可见,教师如何在探究中担任好主导者显得尤为重要。
  1.给学生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
  罗杰斯说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教师要致力营造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提供合作讨论互相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保证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要用亲切、和蔼的教态和学生交流;用温暖的话语、鼓励的眼神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你的回答真精彩。”“来,试一试,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
  2.帮学生确定探究的方向和步骤。
  “大海航行靠舵手”。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没有教师合理的引导,学生很可能会无的放失,不知所措,从而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在师生、生生互动探究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探究的目的方向,提供探索的线索和材料,和学生一起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大量指导,它的展开是渐进式的,是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
  3.给学生适当的探究空间。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我们更应把握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若探究时空过短过小,学生就只能草草了事,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谈不上什么发现、创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也得不到强化。若探究时空过长过大,就容易造成探究失控,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甚至会造成课堂混乱,无纪律。
  
  三、评价小结中的点睛之笔——激励、启发
  
  1.尊重学生的探究表现。
  马卡连柯说过:“教师的信任和鼓励是学生进步的巨大动力。”教师对学生在探究中表现出来的积极的学习情感、态度、自信心和意志品质要表示肯定和激励。教师可以用激昂的话言、专注的眼神、响亮的掌声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探究的信心和勇气。
  2.对探究成果客观合理的分析。
  (1)如何对探究成果进行分析。“学源于思,而思源于疑。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探究的结果进行反思。如果探究成果是正确的,则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表扬和肯定。如果探究成果有误,则应耐心指出,帮助学生分析、查找原因,修改错误,积累经验。
  (2)如何对探究成果是否合理进行分析。数学本身决定了有些问题可以一题多解,教师不一定需要让学生掌握每一种解法,但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多种解法中,哪些用的是基本解法,可以在类似情境中扩展应用;哪些用的是特殊解法,仅在特殊情况下适用;哪些方法比较简便易懂,以后要善于应用;哪些方法复杂晦涩,尽可能不用少用。经常这样“点睛”,学生就能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选择最优或较优的解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速度。
  (3)如何合理应用探究成果。仅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从学会向会学发展,将探究的问题举一反三,一题多变,通过适当增减、更换问题的条件结论,重新让学生思维解决,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使教学更加有效,学生得到更好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如何科学合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需要广大同仁的共同努力。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腹部推拿对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情绪障碍(主要是焦虑状态和/或抑郁状态)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理论作用基础,以指导临床治疗,为以后的相关机制研究做临床铺垫。
摘 要: 当前学生的教育成本和未来的个人收益失衡,这种失衡往往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本文分析了教育个人成本和个人收益的不平衡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之法。  关键词: 教育个人成本 教育私人收益 不平衡性 改进措施    一、教育成本概念    教育成本指培养每一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有公式表示为: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 教育间
摘 要: 随着教育消费的急速上升,教育消费在家庭消费中的比例也值得研究,如此迅速扩大的比例表明了什么,又带来了什么后果,是本文所研究的主题。  关键词: 教育消费 恩格尔系数 教育平等    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消费结构的变化有这样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
摘 要: 情感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课堂教学有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从尊重是基础、真情是关键、快乐是火花、认真和严谨是保障四个方面阐述了情感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关键词: 情感教育 尊重 真情 快乐 “严”    情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人的思维、兴趣、爱好,甚至个性、人生观、价值观。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情感教育在
一、引言    关怀理论是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围绕“学会关心”中心主题,强调教育的人性,指出培养学生的关怀能力是教育的核心内涵与迫切所需。关怀理论从教育目的到课程的设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师的必备素养等方面构成整套体系。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网络技术已成为新的教学手段和方式。《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强调“重视计
在心理学中,逆反心理指的是一种比校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逆反心理也是教育者按一定目标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引导、控制时,或对学生偏离目标的思想行为进行抑制、纠正时,学生产生的一种反向情绪或反控制心理。逆反心理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既有负面效应,又有积极因素。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对其逆反心理进行辩证思考,对逆反心理作一分为二的分析,
摘 要: 现在的中学教育要求教师因材施教,但教师往往只把因材施教对准学优生,让他们锦上添花,而忘记学困生的必要教育,这使得学优生不堪重负,学困生很少获得教育的机会。如何分别对学困生和学优生进行因材施教,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关键词: 因材施教 学困生 荣誉    每一个教师都非常喜欢学优生,上课时点学优生回答问题,下课后给他们“开小灶”,即使当他们备课备学生时,所针对的对象也是学优生,而忽视学困生
2020年,我们可见证贸易数字化破土而出、迅速成长的图景.经历多年技术累积之后,贸易数字化迎来发展“风口”.rn有识之士开始研究贸易数字化的概念、价值、市场空间等议题,以
期刊
目的:  本研究主要探讨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指导下的高血压病辨治思路,为临床提供便捷、完整、有效的辨治方法。  方法:  研读《黄帝内经》运气七篇部分,结合其七篇大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