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可见,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共育是当下学前教育的趋势。社区资源与幼儿园教育的整合,学者有何研究、有何成果、哪些问题还需深入研究?以此为背景,笔者查阅了关于幼儿园整合社区资源的文献并归纳梳理,期望能为后续研究提供帮助。
一、基本情况概述
1.论文数量与分布
笔者在中国知网输入“社区资源”“幼儿园”,检索2000年至今的文献,发现2000年时关于社区资源的研究成果很少,2009年起剧增;指向幼儿园对社区资源整合的研究不多,期刊论文寥寥无几,但总体呈上升趋势;这凸显出幼儿园与社区资源整合研究的学术单薄,也反映此类问题越来越成为研究热点。此外,用关键词“社区”“社区资源”“幼儿园与社区”在当当网、卓越亚马逊网上书店检索,结果中仅李生兰的《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2003年、2013年修订版)等少有的几本书,表明在幼儿园整合社区资源方面具有学术影响的专著很不够,在理论、实践层面都需进一步通过研究积累成果。
2.研究者身份
归纳所阅文献的研究者身份,大致分三类:第一类为高校教师,他们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学术前瞻性,又能深入到幼儿园一线,其研究成果深入浅出、以专著为主;但这类研究者不多。第二类为硕博士研究生,他们大多以旁观者身份,选择部分幼儿园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访谈、观察的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撰写成硕博毕业论文。第三类为幼儿园教师,多为园长或其他管理人员,多从自己所在园的实情出发,实践探讨了幼儿园利用社区资源的具体做法与经验,其研究成果以期刊论文为主。她们的研究实践性强,但学术理论性有待加强。
3.研究视角与方法
不同类别的研究者所采取的视角与方法不同。高校教师通常有强大、多样的理论支撑,研究视角更显多元与独到。如李生兰教授以生物生态学理论、自我概念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理论基础展开研究。高校硕博士毕业生通常选取几种理论作为研究理论支撑,如孙姝婷以社会互动理论、生物生态学视角开展研究,她们多以局外人的角色,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和实物分析法进行幼儿园利用社区资源的探讨。幼儿园教师多以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通过实践案例归纳观点,无太多高深理论基础。
二、研究内容概述
分析现有文献,研究的内容涉及以下几方面。
1.社区及社区资源的概念界定
“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Communis,意即伴侣或共同的关系和感情;后由德国学者滕尼斯译成德语Geneinschaft,译为社区、团体、共同体、公社;再由美国学者查尔斯.罗密斯将其译成英语Community,拥有了更多的地域含义;我国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将其译为中文“社区”。至今,国内外教育界和学术界对“社区”的定义尚无一致认可,对社区概念的理解和诠释多种多样。
美国的戴维.波普在《社会学》专著中指出:社区是在一个地理区域里围绕着日常交往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群人;我国学者费孝通认为: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的在生活上互相关联的大集体。李生兰(2013)认为,社区是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社区与学前教育之间的关系应为共建共享共发,幼儿园要密切与社区的关系,就必须遵循优势发展、互益发展、整体发展、平衡发展等原则。
台湾的林振春(2000)认为广义的社区资源也称为生活资源、经验资源,是指本地区社区中可利用于充实社区发展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及组织的资源,包括了社区中的每一件事物,每一个情景和每一个经验。王雷(2007)将可为学校教育活动利用的一切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分为五类:设施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文献资源、组织资源。综合不同学者的理解,笔者认为社区资源指幼儿园所在社区周边环境中蕴含的一切具有教育价值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包含可能对孩子产生教育功能的人、事、物等,可分为四类: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
2.社区资源与幼儿园领域教育的融合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已有研究通常把利用社区资源的落脚点放在某一个领域的教育,其中关注与社会、艺术、科学领域教育融合的相对较多,而融合到健康、语言领域的较少。幼儿的健康应该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首位,语言则是思维的工具,社区资源与幼儿园教育的整合不能忽视与健康、语言领域。
3.社区资源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开展
胡艳艳(2010)结合案例,探讨开发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有效策略。蔡蔚文(2006)从促进主题活动的生成、深化主题活动、支持幼儿表征等方面为怎样利用社区资源做了说明。总体看,关注社区资源与主题活动整合的研究较少。目前诸多幼儿园在课程设置中都有不同主题,若使主题活动更生动,必需与社区资源整合。
4.社区资源与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利用
沈丽华(2010)认为可让一切有利的社区资源转化为幼儿园课程资源,为幼儿园课程服务,最终形成幼儿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合力。吴秀婷与郭月霞(2012)认为利用社区资源构建园本课程是幼儿园实现与社区融合的有效途径。已有研究中,关于整合社区资源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相对较多,因为有了“一日生活皆课程”的大课程观,所有对社区资源的整合都可称之为课程开发与利用。但利用社区资源构建园本课程还存在缺乏系统性、目的性不强等问题,开发的水平还只是经验水平,需要进一步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形成有体系的规划。
5.社区资源利用的方法与策略
幼儿园对社区资源的利用,多数研究者都提到“请进来”“走出去”两种方法。Neal Hazel(2005)研究认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模式是多样的,教师可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也可对家长进行家庭指导,还可让家长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幼儿园的日常事务与教育活动。许晓蓉(2006)提到通过普查、管理来建立资源库,为资源整合提供基础;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两种方式用活资源,为资源整合提供平台;教师要树立“资源创造者”的观念,不对家长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应明确幼儿园与社区两者要密切交流与互动,才能有效实现社区教育资源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刘慧(2012)提出可在社区相关行业中物色合适的人员聘为幼儿园社区辅导教师。笔者认为有些策略体现了不错的理念,值得其他幼儿园借鉴。
6.社区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杨志仙、万小懿(2010)针对幼儿园利用社区资源中存在的安全、时间和精力、选择适宜的社区资源、社区不支持等问题提出了思考。刘慧(2012)认为幼儿园不应是关起门来而应实施开放式教育,而角色意识缺位、教师沟通技能不足、幼儿园自身职能局限等诸多因素制约着幼儿园实施开放式教育的效果。这些分析比较准确到位,安全、支持等问题既要通过教师前期的精心准备、过程中的无微不至,更需要从管理上提供相应支持,解决问题。
诸多学者的研究紧密结合幼儿园所处的环境、地域特色和社区资源的特点呈现出研究内容的园本化;在方法、思路上对后续研究有借鉴价值。
三、研究启示与展望
1.研究要提升理论性、加强影响力。
研究者多是一些高校研究生和幼儿园教师,缺乏有影响力的专家,期待更多高校教师、科研机构人员如同华东师大李生兰教授一样多年坚持对家庭社区与幼儿园合作共育的研究。
2.研究要关注管理所发挥的作用
可从管理学理论出发,站在管理的高度研究在幼儿园整合社区资源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探讨幼儿园管理上如何策划、保障、支持教师整合社区资源?如何管理人、财、物、事?
3.研究内容可拓展到幼儿园对社区的“服务”
只有在共赢互利的情况下,社区才会更接纳、支持幼儿园对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目前的研究重点在探寻幼儿园对社区资源的“利用”“索取”,该反向思考幼儿园对社区的“服务”“付出”。幼儿园有何资源让社区利用?如何向社区服务?值得大力研究。
4.研究的落脚点可关注幼儿的学习与多方面发展
不管整合了怎样的社区资源,运用了怎样的途径,构建了怎样的课程,实施了怎样的教育,最终落脚点都应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已有研究成果中,尽管有一些关于幼儿学习与多方面发展的表述,但稍显零散,可更有系统地研究、更有侧重地表述。
此外,从研究成果例举的地域看,以江苏、福建两省居多,这些地区经济相对发达、教育意识相对开放,她们在幼儿园对社区资源的整合上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其他地区的幼儿教师也需要做出自己的实践探讨。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一、基本情况概述
1.论文数量与分布
笔者在中国知网输入“社区资源”“幼儿园”,检索2000年至今的文献,发现2000年时关于社区资源的研究成果很少,2009年起剧增;指向幼儿园对社区资源整合的研究不多,期刊论文寥寥无几,但总体呈上升趋势;这凸显出幼儿园与社区资源整合研究的学术单薄,也反映此类问题越来越成为研究热点。此外,用关键词“社区”“社区资源”“幼儿园与社区”在当当网、卓越亚马逊网上书店检索,结果中仅李生兰的《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2003年、2013年修订版)等少有的几本书,表明在幼儿园整合社区资源方面具有学术影响的专著很不够,在理论、实践层面都需进一步通过研究积累成果。
2.研究者身份
归纳所阅文献的研究者身份,大致分三类:第一类为高校教师,他们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学术前瞻性,又能深入到幼儿园一线,其研究成果深入浅出、以专著为主;但这类研究者不多。第二类为硕博士研究生,他们大多以旁观者身份,选择部分幼儿园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访谈、观察的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撰写成硕博毕业论文。第三类为幼儿园教师,多为园长或其他管理人员,多从自己所在园的实情出发,实践探讨了幼儿园利用社区资源的具体做法与经验,其研究成果以期刊论文为主。她们的研究实践性强,但学术理论性有待加强。
3.研究视角与方法
不同类别的研究者所采取的视角与方法不同。高校教师通常有强大、多样的理论支撑,研究视角更显多元与独到。如李生兰教授以生物生态学理论、自我概念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理论基础展开研究。高校硕博士毕业生通常选取几种理论作为研究理论支撑,如孙姝婷以社会互动理论、生物生态学视角开展研究,她们多以局外人的角色,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和实物分析法进行幼儿园利用社区资源的探讨。幼儿园教师多以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通过实践案例归纳观点,无太多高深理论基础。
二、研究内容概述
分析现有文献,研究的内容涉及以下几方面。
1.社区及社区资源的概念界定
“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Communis,意即伴侣或共同的关系和感情;后由德国学者滕尼斯译成德语Geneinschaft,译为社区、团体、共同体、公社;再由美国学者查尔斯.罗密斯将其译成英语Community,拥有了更多的地域含义;我国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将其译为中文“社区”。至今,国内外教育界和学术界对“社区”的定义尚无一致认可,对社区概念的理解和诠释多种多样。
美国的戴维.波普在《社会学》专著中指出:社区是在一个地理区域里围绕着日常交往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群人;我国学者费孝通认为: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的在生活上互相关联的大集体。李生兰(2013)认为,社区是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社区与学前教育之间的关系应为共建共享共发,幼儿园要密切与社区的关系,就必须遵循优势发展、互益发展、整体发展、平衡发展等原则。
台湾的林振春(2000)认为广义的社区资源也称为生活资源、经验资源,是指本地区社区中可利用于充实社区发展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及组织的资源,包括了社区中的每一件事物,每一个情景和每一个经验。王雷(2007)将可为学校教育活动利用的一切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分为五类:设施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文献资源、组织资源。综合不同学者的理解,笔者认为社区资源指幼儿园所在社区周边环境中蕴含的一切具有教育价值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包含可能对孩子产生教育功能的人、事、物等,可分为四类: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
2.社区资源与幼儿园领域教育的融合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已有研究通常把利用社区资源的落脚点放在某一个领域的教育,其中关注与社会、艺术、科学领域教育融合的相对较多,而融合到健康、语言领域的较少。幼儿的健康应该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首位,语言则是思维的工具,社区资源与幼儿园教育的整合不能忽视与健康、语言领域。
3.社区资源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开展
胡艳艳(2010)结合案例,探讨开发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有效策略。蔡蔚文(2006)从促进主题活动的生成、深化主题活动、支持幼儿表征等方面为怎样利用社区资源做了说明。总体看,关注社区资源与主题活动整合的研究较少。目前诸多幼儿园在课程设置中都有不同主题,若使主题活动更生动,必需与社区资源整合。
4.社区资源与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利用
沈丽华(2010)认为可让一切有利的社区资源转化为幼儿园课程资源,为幼儿园课程服务,最终形成幼儿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合力。吴秀婷与郭月霞(2012)认为利用社区资源构建园本课程是幼儿园实现与社区融合的有效途径。已有研究中,关于整合社区资源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相对较多,因为有了“一日生活皆课程”的大课程观,所有对社区资源的整合都可称之为课程开发与利用。但利用社区资源构建园本课程还存在缺乏系统性、目的性不强等问题,开发的水平还只是经验水平,需要进一步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形成有体系的规划。
5.社区资源利用的方法与策略
幼儿园对社区资源的利用,多数研究者都提到“请进来”“走出去”两种方法。Neal Hazel(2005)研究认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模式是多样的,教师可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也可对家长进行家庭指导,还可让家长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幼儿园的日常事务与教育活动。许晓蓉(2006)提到通过普查、管理来建立资源库,为资源整合提供基础;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两种方式用活资源,为资源整合提供平台;教师要树立“资源创造者”的观念,不对家长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应明确幼儿园与社区两者要密切交流与互动,才能有效实现社区教育资源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刘慧(2012)提出可在社区相关行业中物色合适的人员聘为幼儿园社区辅导教师。笔者认为有些策略体现了不错的理念,值得其他幼儿园借鉴。
6.社区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杨志仙、万小懿(2010)针对幼儿园利用社区资源中存在的安全、时间和精力、选择适宜的社区资源、社区不支持等问题提出了思考。刘慧(2012)认为幼儿园不应是关起门来而应实施开放式教育,而角色意识缺位、教师沟通技能不足、幼儿园自身职能局限等诸多因素制约着幼儿园实施开放式教育的效果。这些分析比较准确到位,安全、支持等问题既要通过教师前期的精心准备、过程中的无微不至,更需要从管理上提供相应支持,解决问题。
诸多学者的研究紧密结合幼儿园所处的环境、地域特色和社区资源的特点呈现出研究内容的园本化;在方法、思路上对后续研究有借鉴价值。
三、研究启示与展望
1.研究要提升理论性、加强影响力。
研究者多是一些高校研究生和幼儿园教师,缺乏有影响力的专家,期待更多高校教师、科研机构人员如同华东师大李生兰教授一样多年坚持对家庭社区与幼儿园合作共育的研究。
2.研究要关注管理所发挥的作用
可从管理学理论出发,站在管理的高度研究在幼儿园整合社区资源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探讨幼儿园管理上如何策划、保障、支持教师整合社区资源?如何管理人、财、物、事?
3.研究内容可拓展到幼儿园对社区的“服务”
只有在共赢互利的情况下,社区才会更接纳、支持幼儿园对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目前的研究重点在探寻幼儿园对社区资源的“利用”“索取”,该反向思考幼儿园对社区的“服务”“付出”。幼儿园有何资源让社区利用?如何向社区服务?值得大力研究。
4.研究的落脚点可关注幼儿的学习与多方面发展
不管整合了怎样的社区资源,运用了怎样的途径,构建了怎样的课程,实施了怎样的教育,最终落脚点都应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已有研究成果中,尽管有一些关于幼儿学习与多方面发展的表述,但稍显零散,可更有系统地研究、更有侧重地表述。
此外,从研究成果例举的地域看,以江苏、福建两省居多,这些地区经济相对发达、教育意识相对开放,她们在幼儿园对社区资源的整合上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其他地区的幼儿教师也需要做出自己的实践探讨。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