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治理在乡村:基层政权与民间社会的互构——浙江六村的庙宇与节庆

来源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o_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维系社会稳定与有效治理的机制有多种解释,文化治理可能也是一条解释路径,即通过充分地运用传统的文化资源来获得国家的合法性。文章因此建构了一个基于基层政权与民间社会的文化系统动态反应模型,一方面展现了国家基层政权如何利用文化治理来获得合法性的细节与技术:博物馆—寺庙神道,现代化与传统性的交融;复兴的传统节庆,合法性获得与本土权威的树立。另一方面表明国家获得合法性的过程并不是单向的,而是必须要渗透农村社会而后贯彻其政治意图,存在着国家审美与民间偏好的互动。国家与乡村在文化系统的动态反应模型中通过形塑、影射、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以来,泰国的政党政治发生了重要转变,原来的代理式政党被以项目为基础的纲领式政党取代,国家和社会组织在乡村地区推行了许多发展项目。文章运用集体欢腾的概念,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高度依赖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农业快速增长给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发展绿色农业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改进农业经济
文章将农地退出分为部分退出、全部退出两类,利用黄淮海农区816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可处理内生性问题的内生Probit模型,估计了农业机械化、土地经营权流转对农户农地退出意愿
进入信息化时代,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必须适应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实现相应创新,力求真正推动教学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切实提高整体课堂效果,促进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随着当前社会发展以及进步,不仅应当注重城市的发展,更加需要进一步在农村地区强化财务管理工作,实施了新型会计制度之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