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根据美籍华人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在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下,电影为了迎合市场化的需求,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出向西方文化靠近的情况,这无疑就是文化上的后殖民主义体现。
关键词:电影《金陵十三钗》;好莱坞看齐;宗教殖民;语言殖民
作者简介:侯俏俏(1992.10-),女,汉族,河南省南阳市人,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1
电影《金陵十三钗》是改编自美籍华人严歌苓的小说,讲述了1937年12月12日的战争背景下,一位美国入殓师约翰、教会学校女学生、秦淮河畔风尘女子,都先后进入了这座暂时还未被占领的天主教堂。十三个寻求避难的秦淮河妓女和伤兵,在走投无路的情形下,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个悬挂着美国星条旗的教堂寻求庇护。在教堂这方天地里,女学生、妓女和伤兵暂享着片刻的欢愉和宁静。如此强烈的对比,清晰地显示出西方中心主义的优越。
一、全球语境下的后殖民主义
所谓“自我殖民”就是“在与西方世界的交往和国内各种相关活动的互动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将西方世界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价值标准看成是优越性的文化样式,加以自觉的接受,而将本民族的文化贬为低等的、从属性的。”尤其是一部分人会一味认为外国的政治文化都是先进的,盲目的崇洋媚外。现在各种媒介飞速发展和传播手段的丰富多彩,因此后殖民主义就会以不为人知的各种途径悄悄地渗透到各个国家的各个领域,电影就是其中的一种殖民手段,同时也是自我殖民最有效的工具。
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就是借助中国的历史事件,利用电影这种传播媒介来贬低自身原有的文化和价值观,以迎合美国文化的价值观与审美观。这部电影中渗透着后殖民主义的因素,不知不觉的就被观众所接受。
二、向好莱坞看齐
一看到电影的海报,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就是好莱坞大牌男星克里斯蒂安·贝尔,并且把这位明星的名字以特大号字出现在海报上,给人一种外国大片的错觉。为了美国演员修改剧情,国际大牌明星以及国际化制作团队,大场面震撼性的视听效果,都是为了向美国好莱坞商业大片的制作模式看齐所做出的妥协。
首先是为了迎合好莱坞大片,制作团队从影片创作到整体制作流程上都在学习好莱坞的方式。影片中用炫酷的场面以及爆破特效场面生动立体地展现了一场血肉淋淋、声势浩大的敌军侵略战争。其次,电影中假神父约翰就是一个商业化所添加的人物,一开始是放浪形骸的小混混,可是看到日军对稚嫩的女学生欺凌时就突然发挥自己正义的一面,假扮成神父来与日军抗争,最后终于帮一群女学生逃离魔爪。在讲述苦难深重的南京大屠杀时居然穿插了这样一位外国人,并且是最后居然成为了救世主。这无疑是为了迎合西方人,为了一味地讨好西方人,为了市场化和商业化。最后,电影是以假神父约翰为中心的,便发挥了好莱坞的浪漫爱情桥段来博取观众的眼球。影片中把玉墨和假神父联系起来谱出了一段绝世恋歌。在与假神父的交往中玉墨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代,找到了自己,重回新生。影片的寓意是只有基督教、只有西方世界才能拯救中国。
影片中这样设计情节是为一个美国混混化身为救世主做铺垫,因为中国人拼光了,现在唯有强大的美国能拯救中国了,并且无需美国精英,一个小混混就够了。完完全全就是后殖民主义的渗透,不自觉地就影响了中国的观众。
三、宗教文化的殖民
本影片强调了两个形象,一个是教堂,一个是神父。这两个形象合在一起就是西方文化或美国文化的象征。影片中的建筑除了教堂完好无缺以外,其周围没有一栋完好的建筑,教堂孤零零地立在残垣断壁中,显得神圣不可侵犯。只有美国教堂才是大家的容身之处。电影中一直在强调数字“十三”。“十三”这个数字不吉利,又令人联想到耶稣与十二位名徒。既让人隐约的嗅到一种不安,又暗示了牺牲自我、拯救他人的崇高行为。这里约翰的形象就是耶稣基督,拯救世人的救世主,給人的印象就是只有西方尤其是美国才能拯救中国。这种设计是为了迎合信仰基督教的美国观众的。
四、语言层面的殖民
本是地地道道的华语片,却要以英语的语言呈现出来。为了迎合克里斯蒂安·贝尔和西方的观众,影片不惜牺牲了自己本国的语言,而是用西方的英语作为主要语言。无疑就是一种语言上的殖民化。在电影中,将假神父的语言定位为英语,几乎不懂中文。而且让陈乔治与那些女学生,全部陪他讲英语。影片中,玉墨一口流利的英语,让她能与假神父直接交流调情,让人觉得特别矫情。本来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历史事件的回忆影片,却为了迎合西方的审美,被改编的面目全非。只是为了迎合西方的观众和评委,就必须把本民族的文化改为西方人所能接受的。这就是文化上的后殖民主义,要想获取他就先从语言上开始发起攻击。
总结:
为了迎合西方,《金陵十三钗》用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事件,却表现出了在战乱时候,只有美国人才是中国的救世主,只有美国人才使中国人看到光明未来。“张艺谋中国式异国情调的卓越创造,成为西方对中国实施魅力感染战略的一个合适人选。”用中国的历史事件来为美国的文化殖民找到途径和载体。
参考文献:
[1]姚新勇.《跨国生产与自我殖民主义》[J]. 民族艺术,2001(2).
[2]王一川.《张艺谋神话的终结》[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3]单士兵.《金陵十三钗》: 历史靠什么来记忆[DB/OL].2011—12—20.
[4]苏锑平. 《教堂、真假神父与自我殖民——张艺谋镜头下的<金陵十三钗>》[J].艺苑,2012 (6).
关键词:电影《金陵十三钗》;好莱坞看齐;宗教殖民;语言殖民
作者简介:侯俏俏(1992.10-),女,汉族,河南省南阳市人,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1
电影《金陵十三钗》是改编自美籍华人严歌苓的小说,讲述了1937年12月12日的战争背景下,一位美国入殓师约翰、教会学校女学生、秦淮河畔风尘女子,都先后进入了这座暂时还未被占领的天主教堂。十三个寻求避难的秦淮河妓女和伤兵,在走投无路的情形下,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个悬挂着美国星条旗的教堂寻求庇护。在教堂这方天地里,女学生、妓女和伤兵暂享着片刻的欢愉和宁静。如此强烈的对比,清晰地显示出西方中心主义的优越。
一、全球语境下的后殖民主义
所谓“自我殖民”就是“在与西方世界的交往和国内各种相关活动的互动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将西方世界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价值标准看成是优越性的文化样式,加以自觉的接受,而将本民族的文化贬为低等的、从属性的。”尤其是一部分人会一味认为外国的政治文化都是先进的,盲目的崇洋媚外。现在各种媒介飞速发展和传播手段的丰富多彩,因此后殖民主义就会以不为人知的各种途径悄悄地渗透到各个国家的各个领域,电影就是其中的一种殖民手段,同时也是自我殖民最有效的工具。
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就是借助中国的历史事件,利用电影这种传播媒介来贬低自身原有的文化和价值观,以迎合美国文化的价值观与审美观。这部电影中渗透着后殖民主义的因素,不知不觉的就被观众所接受。
二、向好莱坞看齐
一看到电影的海报,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就是好莱坞大牌男星克里斯蒂安·贝尔,并且把这位明星的名字以特大号字出现在海报上,给人一种外国大片的错觉。为了美国演员修改剧情,国际大牌明星以及国际化制作团队,大场面震撼性的视听效果,都是为了向美国好莱坞商业大片的制作模式看齐所做出的妥协。
首先是为了迎合好莱坞大片,制作团队从影片创作到整体制作流程上都在学习好莱坞的方式。影片中用炫酷的场面以及爆破特效场面生动立体地展现了一场血肉淋淋、声势浩大的敌军侵略战争。其次,电影中假神父约翰就是一个商业化所添加的人物,一开始是放浪形骸的小混混,可是看到日军对稚嫩的女学生欺凌时就突然发挥自己正义的一面,假扮成神父来与日军抗争,最后终于帮一群女学生逃离魔爪。在讲述苦难深重的南京大屠杀时居然穿插了这样一位外国人,并且是最后居然成为了救世主。这无疑是为了迎合西方人,为了一味地讨好西方人,为了市场化和商业化。最后,电影是以假神父约翰为中心的,便发挥了好莱坞的浪漫爱情桥段来博取观众的眼球。影片中把玉墨和假神父联系起来谱出了一段绝世恋歌。在与假神父的交往中玉墨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代,找到了自己,重回新生。影片的寓意是只有基督教、只有西方世界才能拯救中国。
影片中这样设计情节是为一个美国混混化身为救世主做铺垫,因为中国人拼光了,现在唯有强大的美国能拯救中国了,并且无需美国精英,一个小混混就够了。完完全全就是后殖民主义的渗透,不自觉地就影响了中国的观众。
三、宗教文化的殖民
本影片强调了两个形象,一个是教堂,一个是神父。这两个形象合在一起就是西方文化或美国文化的象征。影片中的建筑除了教堂完好无缺以外,其周围没有一栋完好的建筑,教堂孤零零地立在残垣断壁中,显得神圣不可侵犯。只有美国教堂才是大家的容身之处。电影中一直在强调数字“十三”。“十三”这个数字不吉利,又令人联想到耶稣与十二位名徒。既让人隐约的嗅到一种不安,又暗示了牺牲自我、拯救他人的崇高行为。这里约翰的形象就是耶稣基督,拯救世人的救世主,給人的印象就是只有西方尤其是美国才能拯救中国。这种设计是为了迎合信仰基督教的美国观众的。
四、语言层面的殖民
本是地地道道的华语片,却要以英语的语言呈现出来。为了迎合克里斯蒂安·贝尔和西方的观众,影片不惜牺牲了自己本国的语言,而是用西方的英语作为主要语言。无疑就是一种语言上的殖民化。在电影中,将假神父的语言定位为英语,几乎不懂中文。而且让陈乔治与那些女学生,全部陪他讲英语。影片中,玉墨一口流利的英语,让她能与假神父直接交流调情,让人觉得特别矫情。本来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历史事件的回忆影片,却为了迎合西方的审美,被改编的面目全非。只是为了迎合西方的观众和评委,就必须把本民族的文化改为西方人所能接受的。这就是文化上的后殖民主义,要想获取他就先从语言上开始发起攻击。
总结:
为了迎合西方,《金陵十三钗》用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事件,却表现出了在战乱时候,只有美国人才是中国的救世主,只有美国人才使中国人看到光明未来。“张艺谋中国式异国情调的卓越创造,成为西方对中国实施魅力感染战略的一个合适人选。”用中国的历史事件来为美国的文化殖民找到途径和载体。
参考文献:
[1]姚新勇.《跨国生产与自我殖民主义》[J]. 民族艺术,2001(2).
[2]王一川.《张艺谋神话的终结》[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3]单士兵.《金陵十三钗》: 历史靠什么来记忆[DB/OL].2011—12—20.
[4]苏锑平. 《教堂、真假神父与自我殖民——张艺谋镜头下的<金陵十三钗>》[J].艺苑,201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