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华尔街是由女性,
而不是男性掌握实权,结果会怎样?
世界末日肯定会推迟到来。
有人戏称,银行界被“睾丸激素所充斥”,因为在金融领域,女性历来是“稀有动物”。从花旗集团到高盛的每一家大银行中,极少有女性担任高级职务,在财富500强中,只有3%公司的首席行政官为女性。因此,当经济危机爆发时,有人发出“如果让女性来运作华尔街,那会怎样?”的疑问就不足为奇了。
事实上,女性已经步入华尔街,尽管她们可能并不亲自运作,却将让华尔街变得更加检点。这三位“红粉女侠”是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主席席拉·贝尔,联邦证券和交易委员会主席玛丽·夏皮罗,以及问题资产救助计划监督委员会主席伊丽莎白·沃伦。
财长盖特纳也惧她三分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主席席拉·贝尔的出生地位于堪萨斯州的独立城,是相对偏僻的中部城市。出生后正赶上美国大萧条时期,生活很艰难,父母经常带着她四处躲债。贝尔的从政经历要从1981年为共和党议员鲍勃·多尔助选开始。按照多尔的话说,贝尔是“全天候工作的人”,精力旺盛,能力超群。在他的鼓励下,贝尔参加了1990年竞选,但可惜的是,她以微弱票数落选,原因竟然是由于她是女性,而且未婚。此事使她更加坚定了决心,接受挑战。
2006年,贝尔接受布什总统的提名,出任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主席。刚一上任,身边的副手就提醒她银行业正面临着解体的风险。这种言论在金融业发展如火如荼的当时可谓是危言耸听,而且,这也不属于她的管辖范围。但是,贝尔却不信邪,仍授权下属买回一个大型产业数据库,结果是,他们看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行业真相。
随后,贝尔先后与几家银行会晤,希望他们私下重新审核贷款资料,以避免大规模断供。但她的好意反而招致银行界的敌意回应。出于无奈,她只得将此事公开,并预言金融危机即将爆发。这件事的后续发展大家可想而知了,从2008年至2009年底的金融危机时期,美国先后已有165家银行倒闭,而贝尔则凭借其远见卓识,成为首位公开发出崩盘预警的联邦监管人员,被《福布斯》杂志评为2008年全球最具影响力女性第二名,仅次于德国总理默克尔。
贝尔为人坦率正派,敢于直言,因此受到了不少非议。她曾直接打电话给华盛顿互惠银行的总裁,坦言自己对银行评级结果的不满。在银行界,这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难怪就连美国财长盖特纳也要惧她三分呢。但贝尔对此并不后悔,甚至俏皮地表示,要将自己的回忆录的书名定为“胆大妄为的人”。这样的女性怎能不让华尔街的男人们又敬又怕呢?
她在烧烤,雷曼就倒了
跟贝尔一样,现任问题资产救助计划监督委员会主席伊丽莎白·沃伦也来自美国中部平原,从小就显露出过人的思辨力和竞争意识。在罗格斯大学法学院就读期间,她就在华尔街最古老的法律事务所担任暑期助理,并在此后的从业生涯中,从事与破产法相关的工作。 她在对破产企业和个人的调查中,发现了银行在其中扮演着推波助澜、落井下石的掠夺角色, 由此,保护消费者的思想在她的心中萌芽。
沃伦曾在多家大学任教,并著有多部理财专著,但这位智勇双全的“红粉女侠”却不满足于学术研究,而是积极参加访谈类电视节目,给年轻家庭提供理财建议。在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后的几个月,她正在哈佛大学法学院为学生们准备烧烤野餐时,电话响了。作为过渡期的最终措施,国会通过了7000亿美金的过渡期援助计划,国会要求为此成立一个监督委员会,邀请沃伦担任主席一职。
此后的日子里,正如《纽约时报》一篇报道所称:伊丽莎白·沃伦成为华尔街银行家的灾难,她提出了严厉的监管措施,遭到美国财政部和银行的强烈反对,始终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与此同时,奥巴马总统采纳了沃伦的建议,建立起新的消费者金融管理局,以保护消费者免受复杂金融产品的欺骗。美国商会为此曾斥资300万美元,竭力阻止该机构的成立,却无果而终。目前,斗争仍在美国参议院继续。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在华盛顿,还没有哪个人像伊丽莎白·沃伦那样,同时承受着公众两极分化的评价:有人仰之弥高,有人恨之弥深。沃伦就在这种矛盾丛生的政策环境中,坚守着保护消费者的理念,时间最终将向世人证明,她的付出为下一代人换来了更公平的投资和消费环境。
华尔街,上班时的色情读物
在玛丽·夏皮罗位于美国证监会大楼顶层的办公室门上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怎么做能够帮助投资者们?” 此话的意思是,她的部门不仅要做北极星般的指引者,还要发挥不同的作用。
作为美国总统奥巴马钦点的爱将、美国证监会70年历史中的首位女主席,夏皮罗的任务是整肃华尔街,帮助奥巴马实现新政。在她上任之初,美国证监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它既未能钳制住华尔街的贪婪,亦未能事先嗅出诸如伯纳德·麦道夫这样的骗子。金融危机冲击美国信心时,证监会经受了前所未有的羞辱。
就职一年多来,夏皮罗一直致力于恢复证监会的公信力。增加人手、重组内部智囊团、制定规章制度遏制秘密交易业务,她甚至对员工撂下话来:谁要是被逮到在工作时看色情读物,就会被终止合同。各种措施不断推出,在很短时间“开始恢复委员会的力量和道德水平”。然而,最近爆发的高盛案再次将美国证监会和夏皮罗推到聚光灯下。事实上,把高盛逼上了被告席,同时让华尔街其他巨头惶惶不可终日的,正是夏皮罗精心挑选的执法部主管库萨米。在她左右逢源的性格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坚韧和执着。敢于拿银行巨头高盛开刀,无疑是她为奥巴马的金融新政献上的绝佳祭品。
无论是仗义执言的席拉·贝尔、坚持信念的伊丽莎白·沃伦,还是被奥巴马称为“聪明而坚定”的夏皮罗,都从未渴望获得8位数的工资补偿或企业套房待遇。她们的职业生涯都远离曼哈顿,都是在怀孕期间开始新的工作。不只一人有过与美国财长盖特纳同样的疑问——如果华尔街是由女性,而不是男性掌握实权,结果会怎样?
世界末日肯定会推迟到来。
而不是男性掌握实权,结果会怎样?
世界末日肯定会推迟到来。
有人戏称,银行界被“睾丸激素所充斥”,因为在金融领域,女性历来是“稀有动物”。从花旗集团到高盛的每一家大银行中,极少有女性担任高级职务,在财富500强中,只有3%公司的首席行政官为女性。因此,当经济危机爆发时,有人发出“如果让女性来运作华尔街,那会怎样?”的疑问就不足为奇了。
事实上,女性已经步入华尔街,尽管她们可能并不亲自运作,却将让华尔街变得更加检点。这三位“红粉女侠”是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主席席拉·贝尔,联邦证券和交易委员会主席玛丽·夏皮罗,以及问题资产救助计划监督委员会主席伊丽莎白·沃伦。
财长盖特纳也惧她三分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主席席拉·贝尔的出生地位于堪萨斯州的独立城,是相对偏僻的中部城市。出生后正赶上美国大萧条时期,生活很艰难,父母经常带着她四处躲债。贝尔的从政经历要从1981年为共和党议员鲍勃·多尔助选开始。按照多尔的话说,贝尔是“全天候工作的人”,精力旺盛,能力超群。在他的鼓励下,贝尔参加了1990年竞选,但可惜的是,她以微弱票数落选,原因竟然是由于她是女性,而且未婚。此事使她更加坚定了决心,接受挑战。
2006年,贝尔接受布什总统的提名,出任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主席。刚一上任,身边的副手就提醒她银行业正面临着解体的风险。这种言论在金融业发展如火如荼的当时可谓是危言耸听,而且,这也不属于她的管辖范围。但是,贝尔却不信邪,仍授权下属买回一个大型产业数据库,结果是,他们看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行业真相。
随后,贝尔先后与几家银行会晤,希望他们私下重新审核贷款资料,以避免大规模断供。但她的好意反而招致银行界的敌意回应。出于无奈,她只得将此事公开,并预言金融危机即将爆发。这件事的后续发展大家可想而知了,从2008年至2009年底的金融危机时期,美国先后已有165家银行倒闭,而贝尔则凭借其远见卓识,成为首位公开发出崩盘预警的联邦监管人员,被《福布斯》杂志评为2008年全球最具影响力女性第二名,仅次于德国总理默克尔。
贝尔为人坦率正派,敢于直言,因此受到了不少非议。她曾直接打电话给华盛顿互惠银行的总裁,坦言自己对银行评级结果的不满。在银行界,这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难怪就连美国财长盖特纳也要惧她三分呢。但贝尔对此并不后悔,甚至俏皮地表示,要将自己的回忆录的书名定为“胆大妄为的人”。这样的女性怎能不让华尔街的男人们又敬又怕呢?
她在烧烤,雷曼就倒了
跟贝尔一样,现任问题资产救助计划监督委员会主席伊丽莎白·沃伦也来自美国中部平原,从小就显露出过人的思辨力和竞争意识。在罗格斯大学法学院就读期间,她就在华尔街最古老的法律事务所担任暑期助理,并在此后的从业生涯中,从事与破产法相关的工作。 她在对破产企业和个人的调查中,发现了银行在其中扮演着推波助澜、落井下石的掠夺角色, 由此,保护消费者的思想在她的心中萌芽。
沃伦曾在多家大学任教,并著有多部理财专著,但这位智勇双全的“红粉女侠”却不满足于学术研究,而是积极参加访谈类电视节目,给年轻家庭提供理财建议。在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后的几个月,她正在哈佛大学法学院为学生们准备烧烤野餐时,电话响了。作为过渡期的最终措施,国会通过了7000亿美金的过渡期援助计划,国会要求为此成立一个监督委员会,邀请沃伦担任主席一职。
此后的日子里,正如《纽约时报》一篇报道所称:伊丽莎白·沃伦成为华尔街银行家的灾难,她提出了严厉的监管措施,遭到美国财政部和银行的强烈反对,始终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与此同时,奥巴马总统采纳了沃伦的建议,建立起新的消费者金融管理局,以保护消费者免受复杂金融产品的欺骗。美国商会为此曾斥资300万美元,竭力阻止该机构的成立,却无果而终。目前,斗争仍在美国参议院继续。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在华盛顿,还没有哪个人像伊丽莎白·沃伦那样,同时承受着公众两极分化的评价:有人仰之弥高,有人恨之弥深。沃伦就在这种矛盾丛生的政策环境中,坚守着保护消费者的理念,时间最终将向世人证明,她的付出为下一代人换来了更公平的投资和消费环境。
华尔街,上班时的色情读物
在玛丽·夏皮罗位于美国证监会大楼顶层的办公室门上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怎么做能够帮助投资者们?” 此话的意思是,她的部门不仅要做北极星般的指引者,还要发挥不同的作用。
作为美国总统奥巴马钦点的爱将、美国证监会70年历史中的首位女主席,夏皮罗的任务是整肃华尔街,帮助奥巴马实现新政。在她上任之初,美国证监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它既未能钳制住华尔街的贪婪,亦未能事先嗅出诸如伯纳德·麦道夫这样的骗子。金融危机冲击美国信心时,证监会经受了前所未有的羞辱。
就职一年多来,夏皮罗一直致力于恢复证监会的公信力。增加人手、重组内部智囊团、制定规章制度遏制秘密交易业务,她甚至对员工撂下话来:谁要是被逮到在工作时看色情读物,就会被终止合同。各种措施不断推出,在很短时间“开始恢复委员会的力量和道德水平”。然而,最近爆发的高盛案再次将美国证监会和夏皮罗推到聚光灯下。事实上,把高盛逼上了被告席,同时让华尔街其他巨头惶惶不可终日的,正是夏皮罗精心挑选的执法部主管库萨米。在她左右逢源的性格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坚韧和执着。敢于拿银行巨头高盛开刀,无疑是她为奥巴马的金融新政献上的绝佳祭品。
无论是仗义执言的席拉·贝尔、坚持信念的伊丽莎白·沃伦,还是被奥巴马称为“聪明而坚定”的夏皮罗,都从未渴望获得8位数的工资补偿或企业套房待遇。她们的职业生涯都远离曼哈顿,都是在怀孕期间开始新的工作。不只一人有过与美国财长盖特纳同样的疑问——如果华尔街是由女性,而不是男性掌握实权,结果会怎样?
世界末日肯定会推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