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流苏金石斛作为兰科的金石斛属植物,可以将全草入药,且具有滋阴清热和益胃生津的功能和效果。但了解现如今国内外对这类植物的研究文献发现,与其化学成分有关的研究并不多,且相应的质量标准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为了更好利用这类植物药材,本文在深入掌握流苏金石斛基本定义的基础上,对其所包含的化学成分和质量标准进行系统研究,以此为未来临床应用和质量控制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流苏金石斛;化学成分;质量标准;兰科
0引言:结合我国2010年出版的《中国药典》分析可知,研究流苏金石斛并对其所包含的水分、灰分以及浸出物进行全面检测,并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构建实际指标测量方法,而后通过观察稳定性和精密度等,来明确其所包含的化学成分,并由此明确具体的质量标准。这项研究对现代医疗领域发展而言具有积极作用,同样也可以提高实际流苏金石斛药材种植质量和应用水平。
1.流苏金石斛价值应用
流苏金石斛是指一种生长在海拔760到1700米山地林中树干上或林下岩石上的兰科金石斛属植物,也被叫做瓜石斛,主要存在于越南、泰国以及印度等地,我国境内生长在云南、海南以及广西等地。这类植物不仅能用于药物研究,而且具备栽培价值,属于当前园艺栽培行业关注的重要元素。从医学角度来看,流苏金石斛具备清热润肺、止咳等功能,在临床医学中应用主要用来治疗胸膜炎、哮喘以及肺痨咳嗽等[1]。
2.仪器材料
本文在研究流苏金石斛化学成分时选用了以下几种必需的设备仪器:第一,X6型显微熔点测定仪;第二,SHIMADZU GCMS-QP201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第三,Bruker AM600型核磁共振光谱仪;第四,Sephadex LH-20;第五,薄层色谱硅胶;第六,柱色谱硅胶;第七,原有植物材料。
3.提取分离
具体操作如下所示:第一,先将流苏金石斛已经经过干燥处理后得到的3.5g全草放在粉碎机粉碎;第二,利用体积分数分别为95%和70%的乙醇回流进行提取,且保障每次一小时;第三,在合并提取液后进行有效过滤,并在减压浓缩之后添加水溶液进行混合;第四,再利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以及乙酸乙酯、正丁醇等进行萃取,而后经过减压浓缩后得到石油醚部位20g;第五,要利用20g的石油醚浸膏在硅胶柱色谱中按照40:1到3:2的梯度进行洗脱,最终得到9个组分。同时,要将40:1获取的组分2再利用硅胶柱色谱按照100:1到10:1的梯度进行洗脱,最终得到2mg的化合物5。另外,按照石油醚→丙酮15:1的比例进行洗脱,就可以得到组分4和组分5,前者可以再次结合40:1到10:1的梯度进行洗脱,进而得到9mg的化合物1、200mg的化合物3、8mg的化合物7以及3.7mg的化合物8。而后者可以按照50:1到10:1的梯度进行洗脱,进而得到1mg的化合物6和11mg的化合物10。根据石油醚→丙酮10:1的比例进行洗脱就能得到组分6,此时再按照10:1到0:1的梯度进行洗脱,最终可以得到11mg的化合物4。按照4:1的比例进行洗脱可以得到组分7,其经过5:1到0:1的梯度洗脱可以在再次结晶中得到7mg的化合物2和12mg的化合物9[2]。
4.成分分析
運用硅胶柱色谱仪、HW-40C凝胶色谱、ODS柱色谱等多类现代化分离纯化技术进行实验探究可知,可以在流苏金石斛全草乙醇提取溶液当中获取十九个化合物,按照理化常数、化学方法等进行逐一鉴定,最终可以明确其中十四种化合物的构成,其中涉及到九个二萜类,一个单萜类、一个黄酮类、一个甾体类以及两个酚酸类,具体鉴定结果如下表1所示。结合上述实验分析可知,最终可以得到以下几种化学成分:第一,正二十五烷醇,其属于白色粉末,mp控制在82°C到83°C之间;第二,7α-羟基谷甾醇,其属于白色针晶,mp主要控制在220°C到202°C之间;第三,豆甾-4-烯-3-酮,其属于没有颜色的针晶,mp主要控制在159°C到160°C之间;第四,6β-羟基-豆甾-4-烯-3-酮也属于没有颜色的针晶,mp主要控制在208°C到210°C之间;第五,5α-豆甾-3-酮也属于没有颜色的针晶,也叫做石油醚-乙酸乙酯,mp主要控制在147°C到148°C之间;第六,β-谷甾醇同样属于没有颜色的针晶,mp主要控制在139°C到141°C之间;第七,麦角甾-4,6,8(14),22E-四烯-3-酮属于黄绿色的针晶,mp主要控制在124°C到125°C之间等。
本文研究介绍主要以二萜类为例进行研究,其中本次实验操作得到的二萜类FJD-1和FJD-9的H谱和C谱测量数据结果对比情况。两者的绝对构型都是利用CD来明确的。比如说,FJD-1的CD谱在291nm的位置上存在负Cotton效应,和(16R)-16,17-滴hydroxy-ent-kauran-3-one非常类似,由此证明C-5的结构形态和(16R)-16,17-滴hydroxy-ent-kauran-3-one是一样的,都属于S构型,由此可以进一步推解出其他手性碳的绝对构型。同时,结合HRESIMS提供的准分子离子峰m/z375.2167[M+Na]+,具体理论数值为375.2167)及m/z727.4442[M+Na]+,由此证明FJD-4和FJD-3属于同分异构体,对比两者的1H、13C NMR(CD3OD),可以明确发现它们最大的差异在于羟基的取代区域有差异。同时,结合HSQC、1H-1H COSY以及HMBC谱可以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而后再结合NOESY谱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化合物FJD-4的相对构型是指(4α,11α,16α)-11,16,17,19-tetrol-ent-kaur-3-one。
虽然在实验研究当中,FJD-4的CD谱并没有骨过多变化,但研究其所拥有的化学位移数值可知,尤其是研究实际耦合常数和相同生物来源可以发现,这一化合物的C-16位和FJD-1和FJD-3的C-16是相同的,也就是R构型。由此在成分分析当中可以进一步推导出所有手性碳的绝对构型。因此,最终可以明确化合物FJD-4的结构是(11R,16R)-11,16,17,19-tetrol-ent-kaur-3-one。
结语
综上所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到二十一世纪初期,就曾有科研学者对流苏金石斛的小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提出了研究与分析。随着现如今社会经济和科研技术水平的提升,为了更好利用我国境内生长的流苏金石斛药材,确保其可以在实践医疗领域发挥作用,我国在有关产品开发项目的引导下,对这类植物的大极性部分所包含的化学成分进行深入探讨,并从中得到了非常多有价值的信息,这对研究药材成分、应用疗效以及构建质量标准等工作而言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费娇冬, 陈林, 丁刚,等. 流苏金石斛中牡荆素2″-O-β-D-葡萄糖苷的分离鉴定及含量测定[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 19(001):64-67.
[2] 陈业高, 王红艳. 金石斛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 2005(08):725-727.
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 江西南昌 330000
关键词:流苏金石斛;化学成分;质量标准;兰科
0引言:结合我国2010年出版的《中国药典》分析可知,研究流苏金石斛并对其所包含的水分、灰分以及浸出物进行全面检测,并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构建实际指标测量方法,而后通过观察稳定性和精密度等,来明确其所包含的化学成分,并由此明确具体的质量标准。这项研究对现代医疗领域发展而言具有积极作用,同样也可以提高实际流苏金石斛药材种植质量和应用水平。
1.流苏金石斛价值应用
流苏金石斛是指一种生长在海拔760到1700米山地林中树干上或林下岩石上的兰科金石斛属植物,也被叫做瓜石斛,主要存在于越南、泰国以及印度等地,我国境内生长在云南、海南以及广西等地。这类植物不仅能用于药物研究,而且具备栽培价值,属于当前园艺栽培行业关注的重要元素。从医学角度来看,流苏金石斛具备清热润肺、止咳等功能,在临床医学中应用主要用来治疗胸膜炎、哮喘以及肺痨咳嗽等[1]。
2.仪器材料
本文在研究流苏金石斛化学成分时选用了以下几种必需的设备仪器:第一,X6型显微熔点测定仪;第二,SHIMADZU GCMS-QP201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第三,Bruker AM600型核磁共振光谱仪;第四,Sephadex LH-20;第五,薄层色谱硅胶;第六,柱色谱硅胶;第七,原有植物材料。
3.提取分离
具体操作如下所示:第一,先将流苏金石斛已经经过干燥处理后得到的3.5g全草放在粉碎机粉碎;第二,利用体积分数分别为95%和70%的乙醇回流进行提取,且保障每次一小时;第三,在合并提取液后进行有效过滤,并在减压浓缩之后添加水溶液进行混合;第四,再利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以及乙酸乙酯、正丁醇等进行萃取,而后经过减压浓缩后得到石油醚部位20g;第五,要利用20g的石油醚浸膏在硅胶柱色谱中按照40:1到3:2的梯度进行洗脱,最终得到9个组分。同时,要将40:1获取的组分2再利用硅胶柱色谱按照100:1到10:1的梯度进行洗脱,最终得到2mg的化合物5。另外,按照石油醚→丙酮15:1的比例进行洗脱,就可以得到组分4和组分5,前者可以再次结合40:1到10:1的梯度进行洗脱,进而得到9mg的化合物1、200mg的化合物3、8mg的化合物7以及3.7mg的化合物8。而后者可以按照50:1到10:1的梯度进行洗脱,进而得到1mg的化合物6和11mg的化合物10。根据石油醚→丙酮10:1的比例进行洗脱就能得到组分6,此时再按照10:1到0:1的梯度进行洗脱,最终可以得到11mg的化合物4。按照4:1的比例进行洗脱可以得到组分7,其经过5:1到0:1的梯度洗脱可以在再次结晶中得到7mg的化合物2和12mg的化合物9[2]。
4.成分分析
運用硅胶柱色谱仪、HW-40C凝胶色谱、ODS柱色谱等多类现代化分离纯化技术进行实验探究可知,可以在流苏金石斛全草乙醇提取溶液当中获取十九个化合物,按照理化常数、化学方法等进行逐一鉴定,最终可以明确其中十四种化合物的构成,其中涉及到九个二萜类,一个单萜类、一个黄酮类、一个甾体类以及两个酚酸类,具体鉴定结果如下表1所示。结合上述实验分析可知,最终可以得到以下几种化学成分:第一,正二十五烷醇,其属于白色粉末,mp控制在82°C到83°C之间;第二,7α-羟基谷甾醇,其属于白色针晶,mp主要控制在220°C到202°C之间;第三,豆甾-4-烯-3-酮,其属于没有颜色的针晶,mp主要控制在159°C到160°C之间;第四,6β-羟基-豆甾-4-烯-3-酮也属于没有颜色的针晶,mp主要控制在208°C到210°C之间;第五,5α-豆甾-3-酮也属于没有颜色的针晶,也叫做石油醚-乙酸乙酯,mp主要控制在147°C到148°C之间;第六,β-谷甾醇同样属于没有颜色的针晶,mp主要控制在139°C到141°C之间;第七,麦角甾-4,6,8(14),22E-四烯-3-酮属于黄绿色的针晶,mp主要控制在124°C到125°C之间等。
本文研究介绍主要以二萜类为例进行研究,其中本次实验操作得到的二萜类FJD-1和FJD-9的H谱和C谱测量数据结果对比情况。两者的绝对构型都是利用CD来明确的。比如说,FJD-1的CD谱在291nm的位置上存在负Cotton效应,和(16R)-16,17-滴hydroxy-ent-kauran-3-one非常类似,由此证明C-5的结构形态和(16R)-16,17-滴hydroxy-ent-kauran-3-one是一样的,都属于S构型,由此可以进一步推解出其他手性碳的绝对构型。同时,结合HRESIMS提供的准分子离子峰m/z375.2167[M+Na]+,具体理论数值为375.2167)及m/z727.4442[M+Na]+,由此证明FJD-4和FJD-3属于同分异构体,对比两者的1H、13C NMR(CD3OD),可以明确发现它们最大的差异在于羟基的取代区域有差异。同时,结合HSQC、1H-1H COSY以及HMBC谱可以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而后再结合NOESY谱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化合物FJD-4的相对构型是指(4α,11α,16α)-11,16,17,19-tetrol-ent-kaur-3-one。
虽然在实验研究当中,FJD-4的CD谱并没有骨过多变化,但研究其所拥有的化学位移数值可知,尤其是研究实际耦合常数和相同生物来源可以发现,这一化合物的C-16位和FJD-1和FJD-3的C-16是相同的,也就是R构型。由此在成分分析当中可以进一步推导出所有手性碳的绝对构型。因此,最终可以明确化合物FJD-4的结构是(11R,16R)-11,16,17,19-tetrol-ent-kaur-3-one。
结语
综上所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到二十一世纪初期,就曾有科研学者对流苏金石斛的小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提出了研究与分析。随着现如今社会经济和科研技术水平的提升,为了更好利用我国境内生长的流苏金石斛药材,确保其可以在实践医疗领域发挥作用,我国在有关产品开发项目的引导下,对这类植物的大极性部分所包含的化学成分进行深入探讨,并从中得到了非常多有价值的信息,这对研究药材成分、应用疗效以及构建质量标准等工作而言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费娇冬, 陈林, 丁刚,等. 流苏金石斛中牡荆素2″-O-β-D-葡萄糖苷的分离鉴定及含量测定[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 19(001):64-67.
[2] 陈业高, 王红艳. 金石斛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 2005(08):725-727.
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 江西南昌 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