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审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已成为减少经济犯罪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我国目前高素质的审计人才比较匮乏,如何培养出多层次,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审计人才是高校目前面临的问题,在明确教学定位、目标的同时还需要改变传统的审计教学方法,因此本文尝试探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如何应用到审计教学实践中,以提升审计教学的能力。
【关键词】审计;培养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经济越发展,审计在经济监督中的作用越重要,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需要拥有经济、统计、管理、法学、工程技术、信息、英语和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创新型的复合型审计人才。但是我国高校对于审计人才的培养起步较晚,审计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普遍不高,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的审计人才的需求。要培养出多层次、多技能、高素质的审计人才,高校要改变现有审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通过对目前开展审计专业的高校的调查情况来看,审计专业设置在会计学科下,虽然会计知识是审计的基础,但是在会计学科下审计的教学内容比较注重于会计的教学,而忽视了相关法律、经济、金融、计算机和管理知识的教学。在课程设置上,现有的审计学教材主要是文字描述,缺乏必要的实例,教材中的案例也多是就报表项目而进行讲解,不能和审计流程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相联系,理论与案例间的联系性不强。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在课堂上是知识的被动灌输者,而不是主动参与者,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审计人员缺乏主动创新的精神。而当前的经济环境是行业多样化,经济国际化,需要审计人员具有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才能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問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审计是一门应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教师难讲,学生难学的状况,极大地影响了教师讲授的热情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审计教学过程中利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改变填鸭式教学给学生造成的审计恐学心态,有效地将审计知识与相关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审计专业技能。
“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实践学习活动。“任务驱动”教学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使教与学生动有趣、易于接受。对于应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审计学来说,“任务驱动”教学能有效地改变传统审计教学所存在的弊端。下面对在审计教学中如何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谈几点看法。
一、完善审计教学软、硬件设施
“任务驱动”强调的是情景式的教学,借助审计实验室环境的仿真性和实验资料的真实性,通过所给的实验资料,依托审计岗位,完成既定工作任务,实现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激发,巩固、深化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需要为学生创建一个职场式的教学环境,配备必要的审计工作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引进先进的审计操作软件,并不断的适时更新,已达到与实际审计工作的环境相一致。
二、教学前精心设计任务
“任务”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科学在驱动式教学中尤为重要,任务”的设计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观愿望,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最终目标。其出发点、主观愿望和最终目标是相互制约的统一体,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会使课堂教学失败。
在明确审计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教学任务的设计还要以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因此任务的选择要来源于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并有利于学生进行发挥思维想象,所以教师对任务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全方位的思考,作出应对的计策。任务的完成既能使学生掌握了相关审计知识,又能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方法。培养创造思维的能力和应用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中合理组织任务
驱动式教学任务设计科学是首要,科学的设计要达到教学的目的关键是要根据任务的设计合理组织课堂。
首先任务的提出不能突兀,要与教学的内容衔接合理,设计新颖,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任务的展示应落实到具体的某一点上,需设定合理的课题、提出具体的要求、明确任务目标。其次,驱动式任务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审计是一本综合性和专业性较强的一门课程,一个任务的提出对于学生来说理解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对问题的研究有一个切入点,在有效地课堂时间内顺利的完成任务,需要教师对任务设定的内容进修重点、难点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引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应当是提供暗示的思路,只给出收尾而要忽略中间的过程,防止固化步骤,禁锢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暗示的思路下充分发挥其创造思维,对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并适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增强其任务完成的自信心,进行大胆的发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会受到很大的启发。再有,任务是否按照既定的审计教学目标完成,完成的质量如何应在任务的设计中予以考虑,在实际操作中不时地进行检验与评价,适时的将学生天马星空的思维拉回任务完成的目标上,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科学布置课外任务
课上时间是有限的,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起到的是一个点睛的作用,通过任务的提出、解决,完成教学的主要目标,要使学生能够对课上的教学内容扎实的掌握需要课后布置相关的任务,以起到巩固的作用。审计需要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课外任务的布置要以满足巩固教学内容为前提下兼顾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因此,课外任务的设计要以实用为原则,通过实际应用来达到巩固和创新的目的,这里所说的应用不只是审计教材书本上的东西,而是比较全面、比较广阔的范围内对新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与实践。
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对于问题的探求欲望是存在差异的,课上任务完成的好坏是有差距的,因此对于不同的学生布置的课外任务也应当有所不同,即对完成得好的学生应提出扩展的意见,对有难度的学生应给出细化的要求,完成不同质量的作业。
五、增加审计实验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必要而充分的条件,引导学生学、练、研相结合,探索知识规律和奥秘、寻求获取知识、掌握科学规律的方法。因此需要强化学生的审计实验课程。审计实验的课程可以分成两部分内容:一是学校增加校内审计实验的课时,提供与会计师事务所环境相仿的审计实验室,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手工和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实验学习任务。二是派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实习,亲身经历一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将学校所学真正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锻炼其实际操作的能力,走出校园能够独立的完成设审计工作。
当今,在不断强调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教育结构,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教师从主导者的地位退居到辅导者、引导者的地位,能更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知的欲望,提高创新的能力。同时也能使教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断得到启发,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增加知识的储备。能有效地改变审计教学过程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状况。寓教于任务中,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阚京华.应用型"外向型"复合型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8
[2] 赵丽娟.任务驱动式教学在高校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信息.2012.30
[3] 刘欣.试论高职院校《财务会计实务》课程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思考 [J].时代金融息.2012.21
【关键词】审计;培养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经济越发展,审计在经济监督中的作用越重要,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需要拥有经济、统计、管理、法学、工程技术、信息、英语和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创新型的复合型审计人才。但是我国高校对于审计人才的培养起步较晚,审计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普遍不高,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的审计人才的需求。要培养出多层次、多技能、高素质的审计人才,高校要改变现有审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通过对目前开展审计专业的高校的调查情况来看,审计专业设置在会计学科下,虽然会计知识是审计的基础,但是在会计学科下审计的教学内容比较注重于会计的教学,而忽视了相关法律、经济、金融、计算机和管理知识的教学。在课程设置上,现有的审计学教材主要是文字描述,缺乏必要的实例,教材中的案例也多是就报表项目而进行讲解,不能和审计流程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相联系,理论与案例间的联系性不强。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在课堂上是知识的被动灌输者,而不是主动参与者,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审计人员缺乏主动创新的精神。而当前的经济环境是行业多样化,经济国际化,需要审计人员具有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才能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問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审计是一门应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教师难讲,学生难学的状况,极大地影响了教师讲授的热情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审计教学过程中利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改变填鸭式教学给学生造成的审计恐学心态,有效地将审计知识与相关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审计专业技能。
“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实践学习活动。“任务驱动”教学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使教与学生动有趣、易于接受。对于应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审计学来说,“任务驱动”教学能有效地改变传统审计教学所存在的弊端。下面对在审计教学中如何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谈几点看法。
一、完善审计教学软、硬件设施
“任务驱动”强调的是情景式的教学,借助审计实验室环境的仿真性和实验资料的真实性,通过所给的实验资料,依托审计岗位,完成既定工作任务,实现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激发,巩固、深化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需要为学生创建一个职场式的教学环境,配备必要的审计工作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引进先进的审计操作软件,并不断的适时更新,已达到与实际审计工作的环境相一致。
二、教学前精心设计任务
“任务”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科学在驱动式教学中尤为重要,任务”的设计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观愿望,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最终目标。其出发点、主观愿望和最终目标是相互制约的统一体,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会使课堂教学失败。
在明确审计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教学任务的设计还要以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因此任务的选择要来源于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并有利于学生进行发挥思维想象,所以教师对任务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全方位的思考,作出应对的计策。任务的完成既能使学生掌握了相关审计知识,又能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方法。培养创造思维的能力和应用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中合理组织任务
驱动式教学任务设计科学是首要,科学的设计要达到教学的目的关键是要根据任务的设计合理组织课堂。
首先任务的提出不能突兀,要与教学的内容衔接合理,设计新颖,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任务的展示应落实到具体的某一点上,需设定合理的课题、提出具体的要求、明确任务目标。其次,驱动式任务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审计是一本综合性和专业性较强的一门课程,一个任务的提出对于学生来说理解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对问题的研究有一个切入点,在有效地课堂时间内顺利的完成任务,需要教师对任务设定的内容进修重点、难点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引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应当是提供暗示的思路,只给出收尾而要忽略中间的过程,防止固化步骤,禁锢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暗示的思路下充分发挥其创造思维,对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并适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增强其任务完成的自信心,进行大胆的发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会受到很大的启发。再有,任务是否按照既定的审计教学目标完成,完成的质量如何应在任务的设计中予以考虑,在实际操作中不时地进行检验与评价,适时的将学生天马星空的思维拉回任务完成的目标上,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科学布置课外任务
课上时间是有限的,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起到的是一个点睛的作用,通过任务的提出、解决,完成教学的主要目标,要使学生能够对课上的教学内容扎实的掌握需要课后布置相关的任务,以起到巩固的作用。审计需要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课外任务的布置要以满足巩固教学内容为前提下兼顾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因此,课外任务的设计要以实用为原则,通过实际应用来达到巩固和创新的目的,这里所说的应用不只是审计教材书本上的东西,而是比较全面、比较广阔的范围内对新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与实践。
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对于问题的探求欲望是存在差异的,课上任务完成的好坏是有差距的,因此对于不同的学生布置的课外任务也应当有所不同,即对完成得好的学生应提出扩展的意见,对有难度的学生应给出细化的要求,完成不同质量的作业。
五、增加审计实验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必要而充分的条件,引导学生学、练、研相结合,探索知识规律和奥秘、寻求获取知识、掌握科学规律的方法。因此需要强化学生的审计实验课程。审计实验的课程可以分成两部分内容:一是学校增加校内审计实验的课时,提供与会计师事务所环境相仿的审计实验室,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手工和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实验学习任务。二是派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实习,亲身经历一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将学校所学真正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锻炼其实际操作的能力,走出校园能够独立的完成设审计工作。
当今,在不断强调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教育结构,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教师从主导者的地位退居到辅导者、引导者的地位,能更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知的欲望,提高创新的能力。同时也能使教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断得到启发,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增加知识的储备。能有效地改变审计教学过程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状况。寓教于任务中,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阚京华.应用型"外向型"复合型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8
[2] 赵丽娟.任务驱动式教学在高校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信息.2012.30
[3] 刘欣.试论高职院校《财务会计实务》课程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思考 [J].时代金融息.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