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体制转变趋势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h07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6-000-01
  
  摘要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已经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特色的体育行政管理体制,为我国的体育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随着社会的转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现行体育行政管理体制尤其是竞技体育体制存在一些与市场经济社会不相适应的一面逐步显现出来。现存的种种问题说明:当前的竞技体育制度已经不再适应发展形势,体育制度的更深层次改革迫在眉睫。
  关键词转型期 体育行政管理 体制转变
  一、概述
  当前我国竞技体育行政管理模式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举国体制”,这是在特定时期和资源约束双重背景下,出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殊需要,以政府为主导,以体育系统为主体,通过较大规模的调配资源的组织方式和运行体系,以国家队的名义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的竞技体育组织管理体制。在现代社会中,高度产业化意味着市场力量已经达到极高的自我管理和操作的程度,同时带来高度的规模经济,这使计划管理模式无法简单依靠强大的金钱投入来实现自身目标,而后者极为低下的效率和效益在市场规则占主导的产业竞争中必然处于严重的劣势。
  二、转变的原因及趋势
  (一)我国现有的体育事业发展模式尚存在明显缺陷
  主要表现是:管理理念存在弊端,错误导向使体育成为了戏剧,只可远观[1];资源分配方式不合理;运作方式上已经不能再适应社会要求;政府机构自身改革滞后。在体育私人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管理方面,政府职能定位不清;政府对体育事业的财政投入难以确保;体育资源利用的低效率。上述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
  (二)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职能转变需应对的挑战
  1.管理权限过于集中,体育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政府不仅承担了体育规划、政策制定等宏观管理和监督职能,而且还承担着本应由协会等社团组织承担的微观管理职能。
  2.资金保障力度不够,社会资金进入渠道不畅。在竞技体育方面,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统包统配”一方面使得体育发展对财政形成的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社会力量举办体育的积极性却由于体制和政策的限制而未得到充分发挥,在群众体育方面,政府投入明显不足。
  3.体育产业政策不完善,发展环境有待优化。政府对体育产业行使宏观管理的机构不明确,行业管理职能和责任没有落实,缺乏引导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
  4.体育管理法制化程度低,宏观调控能力不强。管理制度法规不健全、法制化程度低是影响体育发展的首要问题。在体育领域,当前可供利用的制度、法规较少。
  5.群众体育发展不足,竞技体育社会化基础薄弱。由于“举国体制”的目标是金牌战略,因此,相对于竞技体育而言,群众体育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三)我国体育行政管理职能定位的基本原则
  体育行政职能定位基本原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所确立的原则必须要符合“三个一致”。首先,要与现代体育发展规律相一致;其次,要与国际通用惯例一致;最后,要与中国的国情相一致。三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体育行政职能定位的准确与合理。
  1.有限政府原则。在体育行政管理过程中,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的职能过于庞大,而有限政府原则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2.透明性原则。透明性原则的提出就是要打破“暗箱操作”带来的诸多问题,其目的是鼓励和要求在体育行政管理的过程中推行公开、透明,使体育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更具有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3.平等性原则。如何将该原则贯彻在处理政府体育组织与社会体育组织中的关系之中,直接关系着我国体育事业能否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
  4.法治原则。法治原则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与体现。法治的核心含义是防止公权力对私权利的侵害,在行政法领域表现为行政法制。
  三、结论与建议
  体育行政部门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贯彻国家方针、政策,研究制定体育行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依法加强行业管理和提供服务上来。要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体育管理部门的职责,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改革“举国体制”,以实现和谐体育为终极目标。因此,唯一的出路还是认真进行其内部的改革,创造一个新体制。政府制度创新的总原则就是要通过彻底实行管办分开,政事、政企分开,实现“四大转变”[6],即从办向管转变、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从管直属企事业单位向管社会转变、从封闭式内向型管理向开放式外向型管理转变,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全能”型政府职能形象,从办体育的繁杂活动中解脱出来,建立“有限责任”政府,切实担负起导向把握、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在投入机制方面,也应进行改革。未来财政将主要指向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根据体育事业单位的基本职能进行投入,重点用于加强大众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要转变对公益性体育的投入方式,促使形成良性管、办的运行机制,以促进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青.政府体育事业职能界定[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96-97.
  [2] 徐南强,刘维清.中国奥运金牌的分析与对策[J].东南大学学报.1999(5):128.
  [3] 卢元镇.世纪之交体育发展的回顾和展望[J].体育科学.2000.20(5):1-9.
  [4] 鲍小明.关于建立和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的理论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4):48-50.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6-000-01    摘要擒敌术在实战对抗中,不仅对技能、体能要求技术含量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战法,只有充分的将战法熟练应用到实战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发挥擒敌术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才能更好的履行职责使命。  关键词擒敌术实战  《孙子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6-000-02    摘要随着近年来国际足坛所发生的事件,如腐败问题、踢假球、欠薪等,更有甚者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之间的犯规,所引起的恶性斗殴,不断地制约着足球这项世界第一大运动的发展。但这些问题并不是突发事件,而是长期积累最终爆发形成的结果。然而这一现象是由多方原因造成的,其中包括中国足协、各俱乐部管理层、各个省市队,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6-000-02  摘要我国体育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必然需要体育法制的支持。加强体育法制建设,对于深化体育改革,实现依法行政、依法治体,促进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体育法制建设  一、体育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体育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6-000-02    摘要人本主义价值观对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价值、潜能、个性、社会适应等,而如今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保持身心健康、掌握运动技能及形成终生体育意识。根据人本主义对人的发展要求及为了在人本主义理念下校园体育文化更好的发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法对哈市四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与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6-000-02  摘要高校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文化特色,本文通过论述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对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的诸多功能做了研究,分析了其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社会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功能德育教育社会化  高校学生具备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学习体育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6-000-02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就目前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进行探析,旨在为提高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 体育文化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  校园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里,人们在历史实践过程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6-000-02    摘要文章以社区居民切实的需要出发探索以高校体育资源为主体,网络服务平台为核心的新型社区体育服务模式。  关键词高校体育资源社区体育网络服务平台  一、前言  社区体育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就是应用现代通信技术构筑社区体育管理、服务、开展等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平台和通道,使社区成员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共享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6-000-01  摘要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社会体育的组织者、指导者、传播者,是我国体育事业和产业的人才之一。因此,了解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与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提供政策依据,调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推动群众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发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6-000-01  摘要基层体校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学校建设和管理的水平是决定一个学校能否更上一个新台阶、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就目前基层体校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了分析和探讨,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体校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能有所借鉴。  关键词基层体校学校建设学校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