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而其特色文化更是影响深远。本文从中国清代后妃称谓的英译中品析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基于此,从社会、思想、宗教等角度提出想法,以期帮助翻译者与读者更好地把握人物关系,促进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 妃嫔称谓 《甄嬛传》 翻译 文化差异
一、引言
不同民族对各自国家文化有不同的解读,英汉两种语言也不例外,主要是由于思维上的个体差异,以及社会、思想、宗教等方面的文化差异。以中国清代后妃称谓的英译为例,每个称谓都有特殊的文化内涵,能够体现出浓厚的民族传统色彩和鲜明的文化特性,带有明显的文化烙印。因此,本文从其英译出发,寻求英汉文化差异,进行探究。
二、中国清代后宫称谓的类别及其产生的原因
自氏族社会末期开始,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后宫称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通过选秀和册封,后宫不断得到补充,与此同时,后宫称谓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一)类别
康熙以后,典制大备。皇后居中宫;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分居东、西十二宫(摘于《清史稿·后妃传》)①。在清代,皇后居中宫,设皇贵妃1人,贵妃2人,妃4人,嫔6人,此外,贵人、常在、答应没有定数,这些人分居东西十二宫。
(二)产生的原因
清代把选妃看成一大政治,大多数妃子家世显赫,选自上三旗八旗女子[2]。秀女入宫后,一般封答应,其中一些晋升为常在、贵人。皇后一般是从王公大臣的女儿中挑选,再进行册封。从选择后妃的标准中可看出其主要目的是稳定世家,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后妃的挑选与前朝密切相关,皇帝通过对王公大臣、蒙古贵族女儿的等级册封,加强联系,进一步控制权利。
三、中国清代后宫妃嫔称谓的英译及其比较
(一)“皇后”与“Empress”
皇后简称后,是皇帝正配的称号。“后,继体君也,像人之形,施以告四方,发号者,君后也”②。因为在上古氏族部落中,发号施令的人被认为是最具权威的,所以“后”常指有权威的女性长辈。在甲骨文的卜辞中,“后”常被用来代指氏族中的女性首领,也引申为帝王的正妻等涵义。根据荀子的观点,没有人可与皇帝平起平坐,皇帝的配偶不可以取“齐”的谐音“妻”,只能叫“后”。
在《甄嬛传》中,翻译时选择了“empress”而不是“queen”,是因为古代国家有帝国与王国的区别,其最高统治者分别为皇帝和国王。“Empress”是指女皇帝或皇帝的女配偶,“queen”是指女国王或国王的女配偶。在中国皇帝的正配为“皇后”,而西方君主的正配一般被称为“王后”,故将其英译为“empress”,而不是“queen”。
(二)“贵妃”与“Noble Concubine”
贵妃,古代皇帝妃嫔的称号。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始设,与贵嫔、贵人号称三夫人,地位次于皇后,清代沿用。
“Noble”有“出身高贵的,高贵的”的意思,而“concubine”意为“妾,妃子”,那么“Noble Concubine”大致可翻译为“出身高贵的妃子”,贵妃一般都是王公大臣或蒙古贵族的女儿,多是出身高贵、相貌出众的女子。不同于一般的妃嫔,在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
(三)“妃”与“Consort”
上古时期,对君主正室称呼为“妃”,是由于当时称呼君主为“后”,随着“后”被用于称呼君主正室后,妃不再用来称呼君主的正室。随着康熙后典制的完善,将妃确定为四位。
“Consort”意为“配偶、伙伴”,此用意正与“妃”相契合,在清代,妃子共设四名,协助皇后处理内务,居东西十二宫正殿中,有自己独立居所,并且对宫内的各嫔妃进行约束。
(四)“嫔”与“Concubine”
嫔,是古代妇女的统称。从狭义上来看,嫔是皇帝有名号的侍妾;而从广义上来看,围绕在皇帝身边的女性,上至皇后,下至选秀进宫的秀女,都可被认为是嫔妃。
《甄嬛传》中将嫔翻译为“concubine”,例如“敬嫔”翻译为“Concubine Jing”。在西方国家,王后是法律上唯一被承认的配偶,国王其他的女人被统称为“concubine”,即“妾、妃子;姘妇、情妇”。
四、后宫嫔妃称谓翻译存在的中西文化差异
(一)社会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高度集权的独裁统治,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利。由于缺少有效的制约,再加上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状,使得女性在社会中处于劣势,在提倡家族利益和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中国封建社会,很多女性为了服从家族利益,不得不作为婚姻牺牲品,毫无反抗能力。
西方国家由于较早地脱离了封建社会,再加上各封建势力之间相互制约,国王只是名义上的君主,这与中国自上而下的绝对服从完全不同。不仅如此,西方国家更加讲究个人利益,追求精神和思想上的自由。
(二)思想
中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思想深入人心,男性主导社会,限制女性个性的发展,推崇“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除了王公大臣和达官贵族之外,普通女性被剥夺了读书的权利,阻碍了女性思想的解放,造成了视野的狭隘,“从父,从夫,从子”的三从四德标准长期束缚,促使女性安于这种不平等的现状,不敢进行反抗。
西方国家追求人权,崇尚自由,主张男女平等,同一阶级下,不存在主导的问题,女性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思想启蒙运动更是为女性拥有对等话语权奠定了基础。正因如此,英国历史上曾出现多位女皇,现在位的伊丽莎白二世已登基长达64年之久。
(三)宗教
中国封建社会,宗教未曾处于统治地位,王权具有至高无上性,凌驾于任何权利之上。中国长久以来一直推崇儒家思想,而宗教思想是在儒家思想影响的前提下形成的,其宗教更像是皇帝为控制思想,加强集权,进一步控制权利的手段和方式,中国的宗教是为了服务于皇权统治[3]。
西方国家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势力和权力较大,甚至凌驾于王权之上,绝大多数公民都是基督教的教徒,异教徒会受到教会的排挤和残酷镇压。基督教教义是一夫一妻制,而且要求绝对的忠诚。因此,西方从制度上严格遵循一夫一妻制。
五、结语
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历史背景、思维模式、文化差异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4]。对于中国清代后妃称谓的中英翻译研究,需要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及社会风俗习惯,从中解析中西存在的差异,以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推动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发展。
注释:
①《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卷·列传一,《后妃传》.
②参考《说文解字》中对“后”的解释.
参考文献:
[1]毛佩琦.中国后妃制度述论[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6):84-87.
[2]杨瑶.清代后妃制度初探[J].重庆: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3(9):148-149.
[3]李佑明.中西方宗教文化之比较[J].江西:南昌高专学报,2008(2):78-80.
[4]王罗成.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分析[J].黑龙江:青年文学家,2009(15):180.
嘉兴学院2015年度大学生研究训练(SRT)计划立项项目。
关键词: 妃嫔称谓 《甄嬛传》 翻译 文化差异
一、引言
不同民族对各自国家文化有不同的解读,英汉两种语言也不例外,主要是由于思维上的个体差异,以及社会、思想、宗教等方面的文化差异。以中国清代后妃称谓的英译为例,每个称谓都有特殊的文化内涵,能够体现出浓厚的民族传统色彩和鲜明的文化特性,带有明显的文化烙印。因此,本文从其英译出发,寻求英汉文化差异,进行探究。
二、中国清代后宫称谓的类别及其产生的原因
自氏族社会末期开始,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后宫称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通过选秀和册封,后宫不断得到补充,与此同时,后宫称谓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一)类别
康熙以后,典制大备。皇后居中宫;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分居东、西十二宫(摘于《清史稿·后妃传》)①。在清代,皇后居中宫,设皇贵妃1人,贵妃2人,妃4人,嫔6人,此外,贵人、常在、答应没有定数,这些人分居东西十二宫。
(二)产生的原因
清代把选妃看成一大政治,大多数妃子家世显赫,选自上三旗八旗女子[2]。秀女入宫后,一般封答应,其中一些晋升为常在、贵人。皇后一般是从王公大臣的女儿中挑选,再进行册封。从选择后妃的标准中可看出其主要目的是稳定世家,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后妃的挑选与前朝密切相关,皇帝通过对王公大臣、蒙古贵族女儿的等级册封,加强联系,进一步控制权利。
三、中国清代后宫妃嫔称谓的英译及其比较
(一)“皇后”与“Empress”
皇后简称后,是皇帝正配的称号。“后,继体君也,像人之形,施以告四方,发号者,君后也”②。因为在上古氏族部落中,发号施令的人被认为是最具权威的,所以“后”常指有权威的女性长辈。在甲骨文的卜辞中,“后”常被用来代指氏族中的女性首领,也引申为帝王的正妻等涵义。根据荀子的观点,没有人可与皇帝平起平坐,皇帝的配偶不可以取“齐”的谐音“妻”,只能叫“后”。
在《甄嬛传》中,翻译时选择了“empress”而不是“queen”,是因为古代国家有帝国与王国的区别,其最高统治者分别为皇帝和国王。“Empress”是指女皇帝或皇帝的女配偶,“queen”是指女国王或国王的女配偶。在中国皇帝的正配为“皇后”,而西方君主的正配一般被称为“王后”,故将其英译为“empress”,而不是“queen”。
(二)“贵妃”与“Noble Concubine”
贵妃,古代皇帝妃嫔的称号。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始设,与贵嫔、贵人号称三夫人,地位次于皇后,清代沿用。
“Noble”有“出身高贵的,高贵的”的意思,而“concubine”意为“妾,妃子”,那么“Noble Concubine”大致可翻译为“出身高贵的妃子”,贵妃一般都是王公大臣或蒙古贵族的女儿,多是出身高贵、相貌出众的女子。不同于一般的妃嫔,在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
(三)“妃”与“Consort”
上古时期,对君主正室称呼为“妃”,是由于当时称呼君主为“后”,随着“后”被用于称呼君主正室后,妃不再用来称呼君主的正室。随着康熙后典制的完善,将妃确定为四位。
“Consort”意为“配偶、伙伴”,此用意正与“妃”相契合,在清代,妃子共设四名,协助皇后处理内务,居东西十二宫正殿中,有自己独立居所,并且对宫内的各嫔妃进行约束。
(四)“嫔”与“Concubine”
嫔,是古代妇女的统称。从狭义上来看,嫔是皇帝有名号的侍妾;而从广义上来看,围绕在皇帝身边的女性,上至皇后,下至选秀进宫的秀女,都可被认为是嫔妃。
《甄嬛传》中将嫔翻译为“concubine”,例如“敬嫔”翻译为“Concubine Jing”。在西方国家,王后是法律上唯一被承认的配偶,国王其他的女人被统称为“concubine”,即“妾、妃子;姘妇、情妇”。
四、后宫嫔妃称谓翻译存在的中西文化差异
(一)社会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高度集权的独裁统治,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利。由于缺少有效的制约,再加上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状,使得女性在社会中处于劣势,在提倡家族利益和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中国封建社会,很多女性为了服从家族利益,不得不作为婚姻牺牲品,毫无反抗能力。
西方国家由于较早地脱离了封建社会,再加上各封建势力之间相互制约,国王只是名义上的君主,这与中国自上而下的绝对服从完全不同。不仅如此,西方国家更加讲究个人利益,追求精神和思想上的自由。
(二)思想
中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思想深入人心,男性主导社会,限制女性个性的发展,推崇“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除了王公大臣和达官贵族之外,普通女性被剥夺了读书的权利,阻碍了女性思想的解放,造成了视野的狭隘,“从父,从夫,从子”的三从四德标准长期束缚,促使女性安于这种不平等的现状,不敢进行反抗。
西方国家追求人权,崇尚自由,主张男女平等,同一阶级下,不存在主导的问题,女性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思想启蒙运动更是为女性拥有对等话语权奠定了基础。正因如此,英国历史上曾出现多位女皇,现在位的伊丽莎白二世已登基长达64年之久。
(三)宗教
中国封建社会,宗教未曾处于统治地位,王权具有至高无上性,凌驾于任何权利之上。中国长久以来一直推崇儒家思想,而宗教思想是在儒家思想影响的前提下形成的,其宗教更像是皇帝为控制思想,加强集权,进一步控制权利的手段和方式,中国的宗教是为了服务于皇权统治[3]。
西方国家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势力和权力较大,甚至凌驾于王权之上,绝大多数公民都是基督教的教徒,异教徒会受到教会的排挤和残酷镇压。基督教教义是一夫一妻制,而且要求绝对的忠诚。因此,西方从制度上严格遵循一夫一妻制。
五、结语
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历史背景、思维模式、文化差异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4]。对于中国清代后妃称谓的中英翻译研究,需要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及社会风俗习惯,从中解析中西存在的差异,以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推动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发展。
注释:
①《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卷·列传一,《后妃传》.
②参考《说文解字》中对“后”的解释.
参考文献:
[1]毛佩琦.中国后妃制度述论[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6):84-87.
[2]杨瑶.清代后妃制度初探[J].重庆: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3(9):148-149.
[3]李佑明.中西方宗教文化之比较[J].江西:南昌高专学报,2008(2):78-80.
[4]王罗成.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分析[J].黑龙江:青年文学家,2009(15):180.
嘉兴学院2015年度大学生研究训练(SRT)计划立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