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源县新源镇阿吾孜村,一个户籍人口只有2079人的普通小村庄,1982年以来竟出了17名博士、26名硕士、200多名本专科大学生!当地人称这里是“博士村”。有的人甚至生孩子时都要去阿吾孜村“沾点灵气”,希望孩子将来也能考上博士。
家家都有大学生
泥铺设的小道连接着一排排几乎一模一样的砖房,家家院子里都种着蔬菜和果树。没有网吧、没有成堆的人围坐在一起打麻将或“诈金花”的情景——这里最高的一座建筑是村委会一幢较旧的三层办公楼。
6月25日,新源县新源镇阿吾孜村,村民冉孟英家的庭院内围满了人。“我儿子戴的是啥子帽子啊?”冉孟英一口四川话,笑着问。
“那是博士帽!”冉孟英的亲友七嘴八舌地回答。
大家都在围看一台笔记本电脑里播放的DVD录像。电脑和录像是冉孟英的小儿子李江华从美国寄来的,录像里记录了他和妻子博士后毕业的情景。
今年32岁的李江华和妻子都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同时在加拿大上完博士后,两人去了美国工作。现在,每隔一段时间,李江华就会给家里寄钱回来。“妈!爸!明年我回来接你们到美国看看。”录像里传出李江华面带微笑邀请父母的画面。
冉孟英家有7个子女,都已成年,李江华是离家最远的一个。除了李江华,其他的子女多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学历最低的也是大专生。阿吾孜村坐落在新源县城西南部,与县城仅一河之隔,四面环山,一条不足十米宽的马路蜿蜒伸出山外,距离那拉提机场八公里。据阿吾孜村村委会统计,从1982年至今,这个户籍人口只有2079人的村子出了17名博士、26名硕士、200多名本专科大学生。
在这个安静的村庄里,记者随便问了几位挖渠道、开拖拉机的农民,几乎家家都有大学生,不是本科生就是硕士生、博士生。陪同记者采访的村委会主任白淑梅家的两个孩子也都是研究生,女儿在上海,打算读博。“博士村”也自然而然地成了这个村的代名词。
为什么这个村会出这么多大学生呢?
榜样的力量
阿吾孜村党支部书记赵玉山介绍说,30年前,阿吾孜村是一片不毛之地,荒凉而孤寂。随着周围散居人员和内地来疆人员的迁徙,这里逐渐热闹起来。人们盖起房子,开垦了田地。1982年,这个村里考出的第一个大学生,点燃了全村人的梦想。那个大学生就是冉孟英家的大儿子李江川,现在他已是新源县二中的副校长。
“当时高考特别难,全县也就我和另外两名同学考上了。”李江川说。
他的父亲李永康说,当初让孩子上学只是想考出去一个人,家里就省了一张要吃饭的嘴,“大学毕业国家还安排工作,吃‘皇粮’。”
李江川回忆说,当时全家九口人挤在两间土房子里。作为长子,他从小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清晨五点就要起床帮忙做农活;中午放学,他忍饥挨饿挑上一担粪回家浇地;下午放学,还要帮妈妈煮饭、喂猪……李江川一心想考上大学,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做农活的间隙,他的时间全用在了学习上。
1982年,当伊犁师范学院的本科录取通知书送到李家时,李江川成了村里的新闻人物。大学毕业后,李江川当了老师,离开村子吃上了“公家饭”,这让弟妹们备受激励。“哥!我一定要考上大学,像你一样当老师。”“哥,我一定要上最好的大学,当科学家。”李江川的弟妹们一遍遍地立志。那个想当科学家的弟弟就是现在的博士后李江华。
“人家李江川多有出息,你也要像他一样考大学,当公家人……”村民们教育孩子时,常以李江川为例。
榜样的力量激发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从1989年开始,村民何庆义家的5个子女陆续考上了大学,村小学几名老师的孩子也考上了大学,这让村里的孩子信心大增。从那以后,阿吾孜村每年都有一批学生考上大学。
知识改变命运
村民郭雪梅的大儿子梁涛在中国地质大学读博士,二女儿从郑州电力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现在在郑州上班,小女儿毕业于新疆财经大学。
她家30年前从老家河南来到这里以种田为生,受村里以“有文化为荣”的风气感染,她从小就给孩子灌输好好读书才能有出息的观念。
“别人的娃娃都成了大学生,咱家也不能落后,再穷也要送娃娃们上学!”有着初中文化的郭雪梅深信,知识改变命运。为此,郭雪梅和老伴定下了家庭学习制度,“我规定孩子们一个小时内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不允许超时,超过了就要罚站。”
她家承包了二三百亩地,为了让孩子多学习,农活基本上都由老两口完成,他们天不亮就起来劳作,不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全省下来供子女上学用。
“儿子上了17年学了,现在还在上,只要他愿意学,我们支持他。”郭雪梅说。
该村八组离学校有三四公里的路,山路崎岖,还要过一座很窄的、两侧没有栏杆的桥,大一些的孩子总是带着小孩子一起上学。小孩子长大了,又背着比自己小的孩子去上学。
村民何庆义家就在八组,他家的5个子女分别毕业于石河子、南京、天津、南昌等地的大学。
“在这个家里,生活上和学习上的互助性非常强。”何庆义说,孩子们小时候就是相互关照着一起上学的。村子里没有中学,孩子们得到新源镇第五中学或县城里上中学。村里有些孩子12岁就住校或租房独立生活了。
1998年,何庆义家的二儿子没考上大学,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给父母留下一封致歉信后,他一个人偷偷跑到青岛打工。
在当地民警的协助下,何庆义把二儿子找了回来,“抬起你的头!只要你肯学,我们砸锅卖铁也供你!”何庆义的话激励着二儿子复读后考入了石河子大学,现在,他在乌鲁木齐一家大型企业任职。
“我们村各家都在打造自己的‘精品子女’。”村委会干部们笑着说,“大学生就是家庭的荣耀。”
独特的民风
村党支部书记赵玉山说,在阿吾孜村,谁家挣的钱多并不让人眼热,谁家孩子的成绩好才是令人羡慕的。村民们见面谈论的中心话题常是孩子的学习情况,重视教育已成为这里的独特民风。在这个经济社会里,钱常被一些人视为万能之物,但阿吾孜村人对此却有独特的见解。
赵玉山说,村里的口号是“文化生产要先行”,他所说的“文化”就是培养优秀大学生,对村民来说,孩子就像是他们的“产品”,村民们就认准一个道理:再有钱没文化,那钱早晚是人家的:有了文化,挣的钱才是自己的。记者了解到,20多年来,这个村没发生过刑事和治安案件。
村子里出了这么多大学生,村民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如今,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留守的都是老人。赵玉山说,村里现在只剩下700多人,平均年龄是55岁。
变化最大的是这个村子的小学,这个曾培养了众多优秀学子的学校,现在全校只有27名学生,4个班级、一名校长和3名老师。此前,这个1976年成立的学校每年有学生400多人,可近年因学生太少,这个学校只好和新源镇第四小学合并,而第四小学距离村子较远。孩子们上学得走7公里的路,幼儿班和一至三年级的孩子就留在了村小学上课。
在这里教了30年书的女老师张瑞良说:“1980年前,阿吾孜村是个穷村,但在教育上却舍得投入,一直以来,全村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小学升学率达100%。”
老师师传梅说:“村里人对学校工作十分支持。出了这么多大学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哎!我们带的学生都飞了,我们该失业啦。”4个老师笑着说。
家家都有大学生
泥铺设的小道连接着一排排几乎一模一样的砖房,家家院子里都种着蔬菜和果树。没有网吧、没有成堆的人围坐在一起打麻将或“诈金花”的情景——这里最高的一座建筑是村委会一幢较旧的三层办公楼。
6月25日,新源县新源镇阿吾孜村,村民冉孟英家的庭院内围满了人。“我儿子戴的是啥子帽子啊?”冉孟英一口四川话,笑着问。
“那是博士帽!”冉孟英的亲友七嘴八舌地回答。
大家都在围看一台笔记本电脑里播放的DVD录像。电脑和录像是冉孟英的小儿子李江华从美国寄来的,录像里记录了他和妻子博士后毕业的情景。
今年32岁的李江华和妻子都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同时在加拿大上完博士后,两人去了美国工作。现在,每隔一段时间,李江华就会给家里寄钱回来。“妈!爸!明年我回来接你们到美国看看。”录像里传出李江华面带微笑邀请父母的画面。
冉孟英家有7个子女,都已成年,李江华是离家最远的一个。除了李江华,其他的子女多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学历最低的也是大专生。阿吾孜村坐落在新源县城西南部,与县城仅一河之隔,四面环山,一条不足十米宽的马路蜿蜒伸出山外,距离那拉提机场八公里。据阿吾孜村村委会统计,从1982年至今,这个户籍人口只有2079人的村子出了17名博士、26名硕士、200多名本专科大学生。
在这个安静的村庄里,记者随便问了几位挖渠道、开拖拉机的农民,几乎家家都有大学生,不是本科生就是硕士生、博士生。陪同记者采访的村委会主任白淑梅家的两个孩子也都是研究生,女儿在上海,打算读博。“博士村”也自然而然地成了这个村的代名词。
为什么这个村会出这么多大学生呢?
榜样的力量
阿吾孜村党支部书记赵玉山介绍说,30年前,阿吾孜村是一片不毛之地,荒凉而孤寂。随着周围散居人员和内地来疆人员的迁徙,这里逐渐热闹起来。人们盖起房子,开垦了田地。1982年,这个村里考出的第一个大学生,点燃了全村人的梦想。那个大学生就是冉孟英家的大儿子李江川,现在他已是新源县二中的副校长。
“当时高考特别难,全县也就我和另外两名同学考上了。”李江川说。
他的父亲李永康说,当初让孩子上学只是想考出去一个人,家里就省了一张要吃饭的嘴,“大学毕业国家还安排工作,吃‘皇粮’。”
李江川回忆说,当时全家九口人挤在两间土房子里。作为长子,他从小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清晨五点就要起床帮忙做农活;中午放学,他忍饥挨饿挑上一担粪回家浇地;下午放学,还要帮妈妈煮饭、喂猪……李江川一心想考上大学,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做农活的间隙,他的时间全用在了学习上。
1982年,当伊犁师范学院的本科录取通知书送到李家时,李江川成了村里的新闻人物。大学毕业后,李江川当了老师,离开村子吃上了“公家饭”,这让弟妹们备受激励。“哥!我一定要考上大学,像你一样当老师。”“哥,我一定要上最好的大学,当科学家。”李江川的弟妹们一遍遍地立志。那个想当科学家的弟弟就是现在的博士后李江华。
“人家李江川多有出息,你也要像他一样考大学,当公家人……”村民们教育孩子时,常以李江川为例。
榜样的力量激发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从1989年开始,村民何庆义家的5个子女陆续考上了大学,村小学几名老师的孩子也考上了大学,这让村里的孩子信心大增。从那以后,阿吾孜村每年都有一批学生考上大学。
知识改变命运
村民郭雪梅的大儿子梁涛在中国地质大学读博士,二女儿从郑州电力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现在在郑州上班,小女儿毕业于新疆财经大学。
她家30年前从老家河南来到这里以种田为生,受村里以“有文化为荣”的风气感染,她从小就给孩子灌输好好读书才能有出息的观念。
“别人的娃娃都成了大学生,咱家也不能落后,再穷也要送娃娃们上学!”有着初中文化的郭雪梅深信,知识改变命运。为此,郭雪梅和老伴定下了家庭学习制度,“我规定孩子们一个小时内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不允许超时,超过了就要罚站。”
她家承包了二三百亩地,为了让孩子多学习,农活基本上都由老两口完成,他们天不亮就起来劳作,不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全省下来供子女上学用。
“儿子上了17年学了,现在还在上,只要他愿意学,我们支持他。”郭雪梅说。
该村八组离学校有三四公里的路,山路崎岖,还要过一座很窄的、两侧没有栏杆的桥,大一些的孩子总是带着小孩子一起上学。小孩子长大了,又背着比自己小的孩子去上学。
村民何庆义家就在八组,他家的5个子女分别毕业于石河子、南京、天津、南昌等地的大学。
“在这个家里,生活上和学习上的互助性非常强。”何庆义说,孩子们小时候就是相互关照着一起上学的。村子里没有中学,孩子们得到新源镇第五中学或县城里上中学。村里有些孩子12岁就住校或租房独立生活了。
1998年,何庆义家的二儿子没考上大学,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给父母留下一封致歉信后,他一个人偷偷跑到青岛打工。
在当地民警的协助下,何庆义把二儿子找了回来,“抬起你的头!只要你肯学,我们砸锅卖铁也供你!”何庆义的话激励着二儿子复读后考入了石河子大学,现在,他在乌鲁木齐一家大型企业任职。
“我们村各家都在打造自己的‘精品子女’。”村委会干部们笑着说,“大学生就是家庭的荣耀。”
独特的民风
村党支部书记赵玉山说,在阿吾孜村,谁家挣的钱多并不让人眼热,谁家孩子的成绩好才是令人羡慕的。村民们见面谈论的中心话题常是孩子的学习情况,重视教育已成为这里的独特民风。在这个经济社会里,钱常被一些人视为万能之物,但阿吾孜村人对此却有独特的见解。
赵玉山说,村里的口号是“文化生产要先行”,他所说的“文化”就是培养优秀大学生,对村民来说,孩子就像是他们的“产品”,村民们就认准一个道理:再有钱没文化,那钱早晚是人家的:有了文化,挣的钱才是自己的。记者了解到,20多年来,这个村没发生过刑事和治安案件。
村子里出了这么多大学生,村民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如今,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留守的都是老人。赵玉山说,村里现在只剩下700多人,平均年龄是55岁。
变化最大的是这个村子的小学,这个曾培养了众多优秀学子的学校,现在全校只有27名学生,4个班级、一名校长和3名老师。此前,这个1976年成立的学校每年有学生400多人,可近年因学生太少,这个学校只好和新源镇第四小学合并,而第四小学距离村子较远。孩子们上学得走7公里的路,幼儿班和一至三年级的孩子就留在了村小学上课。
在这里教了30年书的女老师张瑞良说:“1980年前,阿吾孜村是个穷村,但在教育上却舍得投入,一直以来,全村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小学升学率达100%。”
老师师传梅说:“村里人对学校工作十分支持。出了这么多大学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哎!我们带的学生都飞了,我们该失业啦。”4个老师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