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探索教学探索语文作业应成为学生学习的调剂品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h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面对的主要问题。语文作业是教师教学反馈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学调控的实践过程。语文作业的设计过程还是在教师间接指导下,学生独自完成的知识技能完善的过程。语文作业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也能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新课改要求作业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基础,让学生在评价与联系中获得收获的喜悦,借此来提升学习自信。本文以苏教版初中语文为例,浅析初中语文作业优化策略。
  一、激发兴趣,学中乐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课程,教师要坚持激趣、个性、开放等原则,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因此,语文作业设计要摒弃传统的“只有压力,没有魅力”的作业形式,转而设计出有意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与语文的开放性与思想性有关且被学生喜欢的作业,以便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如果长期在枯燥乏味中学习,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会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因而难免会对语文产生厌烦。针对兴趣问题,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做了一些尝试。
  例如,在讲授《孔乙己》时,笔者先利用电影片段,让学生感受当时的社会背景是自私与残酷的,而普遍的人性也是冷漠与麻木的。为了突出社会背景带给学生的震撼效果,笔者给学生设计了三个作业:为什么所有人都会笑,有什么用意呢?造成孔乙己成为时代落伍者的原因有哪些,这与孔乙己的性格有什么关系?如果将主人公视角从小孩换成掌柜、路人作为陈述者全文会有什么变化吗?通过上述问题,学生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兴趣盎然地深入文本探究文本,这样,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对社会背景也就有了深刻的思考。学生只有对文本有了强烈的兴趣,才会更深入地解决问题,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二、设计仿写,写中学
  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学以致用。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精选了许多知名作家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用词准确,而且语言精练、条理分明,文章中的修辞方法和句式很值得学生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文章章法,让学生仿写并及时点拨,从句式、段落入手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
  例如,在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对百草园的部分描写有什么特点?作者按照“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方位顺序介绍儿童乐园的好处是什么?带着问题笔者布置了仿写作业,以《我的爱好》为题,仿写“不必说……也不说……,单是……就充满了无限乐趣。它可以……它可以……因此,……是我的最爱”。
  此外,语文学习是生活的外延。因为语文的天地广阔,可以延伸到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学生能从生活实践中找到并吸收养分。因此,实践性作业也是帮助学生增长见识的重要手段,学生能在亲身体验中形成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向沙漠进军》的过程中,笔者先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并写一份调查报告,充分提升学生主动性和洞察力,丰富学生经历,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才能拥有一定的创造力。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生活,找到落脚点,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三、作业个性,主动学
  新课改的基点就是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事实上,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基础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分层次、多角度设计作业。要让每一名学生都有选择的机会,这要求教师要层层递进地为学生安排自助式作业。
  例如,在讲完《爱莲说》以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读一读,阅读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并有感情地读出来;写一写,写出对莲花的喜爱;画一画,将你印象中的莲花画出来;抄一抄,摘抄关于莲花的优美句子;唱一唱,可以自己编写赞美莲花的歌曲,也可以翻唱赞美莲花的歌曲;查一查,查找关于莲花中种类和习性的资料。对于上述问题,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完成作业后,将优秀作品放置在教室墙上的“学习天地”上,这样学生不仅能在学习中收获喜悦,也能获得学习自信。
  在作业设计过程中,要摒弃传统模式,以新方式、新内容来体现作业价值。在创新当中,值得注意的就是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评价方式。传统教学模式在评价学生作业时只给出优、良、中、差等标准,很少有教师在学生作业后写评语,这样对学生发展十分不利。教学是学生的学习实践过程,教学应该立足于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在赞美、期盼、鼓励中获得学习的自信。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布置多元化的作业,借此来拓展学生视野、丰富知识。
  例如,在学习了《钱塘湖春行》和《春》以后,笔者让学生将两篇课文进行对比,从中领略不同作者笔下的春景,并要求学生根据春游的经历写一篇抒情状物的文章,文章中必须要写出真实情感。在课外阅读作业布置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阅读四大名著及部分外国名著,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介绍中外著名散文、诗歌和杂志报纸等供学生阅读,借此来丰富学生语文素养。在拓展作业部分,笔者以《背影》为主题设计拓展题:作者将父亲的挚爱都凝聚到背影中,背影可大可小,这点与《游子吟》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在阅读之后请学生写下读后感。
  此外,语文包罗万象又博大精深,它可以向各个学科渗透,借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学习《苏州园林》以后,笔者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课后作业: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基本知道了苏州园林的人文魅力与自然美景。在中国还有许多景点已经申请了世界文化遗产,同学们可以自行查找资料,找一找,看看谁知道的多、找到的多。这样的作业内容明确,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查找阅读,通过查找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世界文化遗产,而且找了到我国很多的自然文化遗产。第二课时,学生相继汇报了自己查找的结果,他们找到了兵马俑、西安碑林、凤凰古城和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等。学生在查找过程中不仅学识得到了提高,也拓展了视野,还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淡化,使学生将阅读同科技兴趣、爱好结合起来,从而养成观察、探究、分析、总结的好习惯。
  综上所述,教者有心,学者获益。作为教学延伸,作业设计必须高效、多样、适合学生发展,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这样的作业才符合新课改对素质教育的要求。这样的作业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创造潜能。学生只有在更大的空间进行创造活动,才能在学习中获得更大的乐趣,并保持绿色健康发展。总之,要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的调剂品,而不要成为学生身边的累赘和负担。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而发问,提问的内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整体参与教学,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问题被称之为“主问题”。主问题不但有助于集中力量突破文章的重难点,形成整个教学过程的合力,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围绕着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持久的探究,以点带面地促进学生对于文章的深刻领悟。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主问题”避免了以往问题设计中琐碎、杂乱和学生走马观花、点到
期刊
语文备课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年年备课年年无新意,无非就是今年抄写去年的,去年抄写前年的,用这样的方式备课不但老师失却了热情,而且还深感备课的累赘。久而久之,备课这一环节变得无足轻重,教师备课形同虚设。那么,如何才能突破这一困境呢?首先要从当下存在的备课弊端说起。在当前语文备课中,有这样几个显著的问题:第一,备课多备的是学习的内容,缺少的就是怎么学的设计;第二,备课总是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让学生
期刊
在突出“生本位”教学理念的情况下,开放教学模式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相对于以教师为主、以教材为主的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语文能力,这是一种适应当代学生认知心理与情感诉求的学习模式。开放教学是使初中语文教学由知识传播向思维方式训练转化的关键。  一、激发探索兴趣  用发现者的眼光去阅读一篇课文,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具有重要意义,因
期刊
语文板书是教师将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后在黑板上展示出来的一种书面语言。语文教师一般会以教学目标为前提,将整理好的课件以书面形式板书在黑板上,将课文中的重难点、疑点在黑板上勾画出来进行深入分析解读。板书虽然只是一种书面形式,但这种形式往往可通过文字、线条、表格、字母等多种方式将教师的思路和要阐述的观念表现出来。  语文板书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能够更清晰明了地理解课文中的重难点,还能从一定程度上体现教师的整
期刊
笔者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这么一个显眼的标题—“我读文章我做主”,感触很深。无形之中,开始反思我们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阅读教学行为,学生主体地位从本质上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学生一直在被动地阅读,学生一直是在接受“灌输式”教学。反思教学行为,我们是否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阅读策略的微调,以促使阅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一、优化材料,让学生喜欢阅读  学生主体性阅读兴趣的激发,首先要从阅读材料开始,如果学生对阅
期刊
散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间,教学目标的达成又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目标指导和规约着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把教学目标、教者意图尽可能地隐藏,实现教学实践与教学艺术的有机融合,羚羊挂角般的在“不露痕迹”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渐次提升和精神人格的循序发展,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的执著追求。那么,在散文阅读教学中让教学目标无痕达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师的印象中,阅读是具有较大难度的教学活动。学生在阅读中不得要领,或是不能全面准确地进行理解分析,导致学生在中考现代文阅读方面失分较多,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出现对阅读活动的畏难情绪。针对这样的状况,广大教师应当注重创新理念,针对阅读教学的难点环节进行逐一突破,以此提升阅读教学的实际成效。笔者长期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在教学研究中探究尝试开展了“五字阅读法”的教学,效果非常明显,本文主要针对这一
期刊
多数初中生对作文有畏惧感,那么,如何消除学生的这种畏惧感呢?笔者认为,教师切实的指导至关重要。  一、指导学生,循序渐进  1阅读经典——为有源头活水来  初中生的起点不同,因此在写作上的要求也应该不同。对于起点低的学生,应要求其在写作中有话可讲;对于中等的学生,应要求其在写作中表达真情实感;对于起点高的学生,应要求其将文章尽量写得具有魅力和感染力。要使学生达到这些要求,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大量阅
期刊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文与做人血脉相连,做人的品位会影响作文的风格,而作文的文风亦会影响做人的品味。许多阅卷教师,面对中考作文中出现的一些稀奇古怪的文体、语言、题材,常常觉得有悖于初中生写作的基本审美要求。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既与成人社会的功利和浮躁相联系,又与我们指导写作的出发点和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单纯从考试的角度去指导作文、练习作文,
期刊
初中生写记叙文不管是写人叙事还是抒情议论都离不开人物形象的描绘。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具体鲜活,中心内容就鲜明生动,主旨的表达就自然深刻。而部分中学生写记叙文往往只重议论,忽视人物形象描绘的典型性和生动性,使中心内容过于干瘪,主旨表达过于生硬。  本文旨在借鉴名著阅读和语文版八(下)课文,结合学生的学习实践,为学生寻求具体的描绘人物形象的方法,升格记叙文的内容,使记叙文的中心鲜明生动。  一、人物形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