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发现之旅体验探究乐趣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n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突出“生本位”教学理念的情况下,开放教学模式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相对于以教师为主、以教材为主的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语文能力,这是一种适应当代学生认知心理与情感诉求的学习模式。开放教学是使初中语文教学由知识传播向思维方式训练转化的关键。
  一、激发探索兴趣
  用发现者的眼光去阅读一篇课文,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可以从这方面进行切入。从语文教学方面来说,无论小说、散文还是诗歌,每一篇课本都有自己的主线,主线既是课文情节推衍的线索,又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导火索。在开放教学中,教学的目的应超越“让学生掌握阅读主线”这一层面,并转而思考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索这条主线。因此,教师应该从课程开始就定下“自主探究”的教学基调,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将自身定义为引导者,才能引导学生踏上发现之旅。
  以《天上的街市》为例,在课前预习中,可布置预习任务,使学生通过预习了解“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在课前导入中,教师应就预习作业的课题在课堂上组织一次简短的交流发言,鼓励学生就预习课题发表个人观点,并着重强调发言的个性色彩。这样做,一方面可使学生对这个故事有深入了解,为学生认知课文内容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理解课文的艺术特色做好铺垫。最后,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如“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丰富把故事讲得栩栩如生,碰巧有一位名人也对牛郎织女的故事产生过深厚的兴趣,并且还作了一首诗……”以上几个环节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阅读线索的发现者。
  二、营造教学情境
  开放教学注重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因此,需要相对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对此,教师可以将图画、音乐、语言描绘等教学资源整合运用,为学生营造一个立体的感官体验氛围,让学生由学习者变为观赏者,从而提高学生注意力,并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从教学的连续性来看,学生在导学阶段发现的线索,能够在情境教学中得以拓展,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最终归于课文内容之上。
  例如,衔接上面的案例,在热烈的课堂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使课堂氛围变得活跃、富有激情。但过度活跃容易造成思想偏离教学活动现象的产生,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氛围的调控者,应在一张一弛之间,使学生的思绪重新回归到课文中来。在讨论过后,教师可将话题引到诗上,即运用多媒体情境营造法,顺势为学生的热情降温,然后根据本课教学内容,选择富有民族风格的背景音乐来凸显题材。在画面上,可充分运用繁星和夜空作为点缀,从视觉上为学生营造一个“天堂”的遐想空间,再配以教师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就能营造出一个轻松、舒缓的课堂氛围。随后,教师可通过课件标注出全诗的断句与重音,并鼓励学生根据标注来朗读,引导学生发现、感受朗读中波动起伏的韵律之美。这样做可使学生从观赏者向体验者过渡,为自主探究环节教学做好铺垫。
  三、引导自主探究
  开放教学的最大特色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阅读线索并实现自主探究,这是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摆脱了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转而在思维方式、思考方法等方面进行渗透,将自身的阅读经验或直接或间接融入教学中,为学生构建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解读框架,让学生成为自主探究的体验者。
  1梳理文章脉络
  学生对文章框架的熟悉,是实现自主探究的基础。正如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主线一样,文章的框架大纲也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故事情节的发展还是情感的渲染,都是以框架为纲的。提炼文章框架是自主探究的第一步,对此,教师可指导学生按自然段提炼大意,若是诗歌作品,则可按照作者的情感变化或描写的景物顺序来提炼。
  例如《天上的街市》,教师可引导学生提炼诗中描写景物的顺序,即先写“街灯”、“明星”,再回到“街灯”,然后思维跳跃,直接联想到“天上的街市”,再写“牛郎织女”,写天上的“流星”和他们手中的“灯笼”。在这一连串的虚实结合景物的归纳当中,使学生充分感受作者的情感,随后即可引导学生对这一环节的学习给出一个定论,即全诗以“托物言志”的形式抒发情感。
  2探究写作特色
  在体验文章情节发展脉络的基础上,自然要探究其写作特色,这是对自主探究学习的深化,也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每篇文章都有极富个性色彩的写作特色,这一点与其所展现的主题相关,也与写作背景、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联。
  以上面的课文为例,作者主要运用了“联想”与“想象”的艺术手法,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诗中找到运用这些艺术手法的句子,并发表个人体会,教师针对这些观点在总结的过程中进行提炼、提升。如“街灯—明星—街灯”的转换,展现了作者在虚实之间的联想;描写“牛郎织女”的片段则运用了“想象”的艺术手法,作者生活在黑暗年代,但并没有失去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因此便借用具有相当民族文化基础的神话故事寄托向往,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四、拓展阅读练习
  课堂练习是巩固学生知识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课堂练习,较多地运用“问”与“答”的形式,这种练习形式单一且过于直接。与之相对,开放教学则通过宽松的课堂交流氛围,改变了传统练习枯燥机械的模式,给每个学生以展示才华的舞台,并为学生留出了更多的思考空间,便于学生结合自身情感经历或生活经验来解读课文,从而完成“思想再创造”的实践学习,使学生成为一名创造者。
  开放式的拓展练习,体现在练习题目“问”与“答”的开放性上,也体现在教师评价的开放性上。以上文为例,教师抓住“联想”与“想象”两大写作特色,引导学生对诗中相关内容展开联想或想象,并通过故事或散文语言表达出来。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回答要突出个性,这一要求会迫使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再回答。这样的问题从思想上来看,可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语言运用来看,可加速知识的内化与外显过程,使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收者向语言创造者转变。
  在语文开放教学过程中,从兴趣探索到营造教学情境,从自主探究到拓展练习,学生完成了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观念转化。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开放教学模式,可引导学生“踏上发现之旅”,积累智慧、激发潜能,最终使学生学会享受自主探究的乐趣。
其他文献
于漪老师曾说过:“与其说我一辈子做语文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语文教师。”这里的“学做”,不妨就看作是一辈子的人文情怀和追求。语文教师应该成为具有人文情怀的人,并且将这种情怀渗透在课堂上,使语文课堂在春风化雨中润物无声,激起片片涟漪。  情怀,就是人对于一件事物自己内心最真实最动人的感受,是一种高尚的心境。那么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如何把这种心境传递给学生?如何渗透慧雅的人文情怀呢?  一、传递人性与
期刊
初中古诗词学习相比小学阶段其表达更抽象、含蓄,更强调诗词本身的文学内涵解读,包括诗词中的音韵美、情感解读、文笔赏析、写作流派等,由于古诗词创作年代久远,加之学生学习经验有限,要想实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的目标,并非易事。那么,在具体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如何有效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呢?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品诵  一方面,品诵要采用新颖灵活的方式,初中所学古诗一般都为绝句,具有固定声
期刊
语文教学与其他科目的教学不同,知识的衔接性并不明显,似乎每一篇课文自成一家,前一篇课文与后一篇课文似乎没有关系。由于语文教学存有这样的问题,因此,在上课时,有很多的老师就按照教参和各种教辅材料强调的重点照本宣科。更有教师特别追求标新立异,追求对文章的奇读异读,凡是其他材料讲的重点都不讲,如此讲课,看似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真知灼见,但是学生很难从中获得基本的系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  要改善语文教学
期刊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题型多,内容涵盖面广,语言组织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尤其是文字表述题,完全需要学生自己根据文章,扣住题目,组织语言作答,难度更大,因此在考试中学生屡屡丢分。对此,本文将这些题型大致分为表达题与内容题两类,分别作教学方法指导上的论述。  初中语文是一门比较特殊的科目,在学生的印象中,它是不可能拿到满分的,即使这一观点不绝对,但至少是绝大部分人今天或曾经的初中语文!展开分析
期刊
命题作文题目的层次解读,即指作文题目在不同的语境中产生的不同含义或可从多角度理解把握文章的题目。准确理解命题作文的题目,对拓展作文的构思深化文章的立意大有好处。反之,若没有对作文题目的核心词进行内涵的辨析与外延的界定,就有可能望题生义,至使文章构思偏差,立意浅化。  笔者就近年中考语文命题作文的题目做了简单的分类归纳,并以实例分析命题作文题目,进行不同层次的解读与构思立意的探讨。  一、文题清晰,
期刊
语文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受到的精神滋养。《白鹭》这篇352字的散文短小精悍,文质兼美,韵味十足,诗意横生。正是引领学生感悟美、欣赏美、享受美的好材料。本文从语言、意境、情感、表达方式四个方面,对郭沫若的《白鹭》进行鉴赏。  一、语言清新、自然、简洁  郭沫若说过“散文诗这种新的形式总以玲珑、清新、简洁为原则,当尽力使用暗示。”我觉得在郭沫若众多写景写
期刊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边读边讲”的模式,让学生思路跟着自己走,为了改善现状,我们可以适当引入微课,借助其形象、有趣的特点创设文本情境,引导学生融入,自主理解、感悟、收获独特的阅读体验,实现能力的提升。  一、深入文本,加强理解  教材内容本身丰富多元,加之在设计排版上较为感性,不经意地会增添文本的丰富性。初中生认知有限,文化素养不高,在阅读方面存在很多疑难。针对这一问题,就可以借助微课
期刊
课堂氛围指的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师生共同表现出来的情绪状态。良好的课堂氛围表现为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感情的融洽,地位的平等,关系的和谐等几个方面。良好的课堂氛围能激发语文课堂的活力,能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利的环境,能让学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使命
期刊
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而发问,提问的内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整体参与教学,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问题被称之为“主问题”。主问题不但有助于集中力量突破文章的重难点,形成整个教学过程的合力,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围绕着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持久的探究,以点带面地促进学生对于文章的深刻领悟。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主问题”避免了以往问题设计中琐碎、杂乱和学生走马观花、点到
期刊
语文备课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年年备课年年无新意,无非就是今年抄写去年的,去年抄写前年的,用这样的方式备课不但老师失却了热情,而且还深感备课的累赘。久而久之,备课这一环节变得无足轻重,教师备课形同虚设。那么,如何才能突破这一困境呢?首先要从当下存在的备课弊端说起。在当前语文备课中,有这样几个显著的问题:第一,备课多备的是学习的内容,缺少的就是怎么学的设计;第二,备课总是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让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