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简单朴素的语言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朗读都是一种非常有必要的学习方法。
然而现在的语文课堂却不太容易听到读书的声音,即使偶有朗读也是毫无生气的、没有感情的机械式朗读,根本谈不上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或者是情感上的慷慨激昂,书声琅琅的课堂之美再不可见。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要让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想表达的丰富感情,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岂不是事倍功半。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应当注重课堂上的朗读训练,强化朗读要求,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语文课堂有声有色、有情有味。
一、在朗读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凭手写,还要用嘴念。读人家的东西,念出来,比光看容易吸收。有感情的文章,念几遍就更容易领会。”其实,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就已经把课文中的书面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提高了理解能力,有利于对文章的记忆。
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曾经谈到她的国文老师教学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情景:“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千。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可见,朗读能强化记忆,加深理解。带着这样的启示,我在教学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时,用忧伤沉静的语气带领学生朗读,学生不由地受到感染,表情不约而同地肃穆起来,仿佛回到了小令的意境中,体会到了作者思乡的愁苦、寂寥之情。然后让学生反复诵读,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背会了这首小令,把握住了秋思的情感。
二、在朗读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一种带有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的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而语感的获得主要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所以,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能驾驭文字。朗读时对文中的词语、句子的品味和琢磨,也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语感训练,如果再加上抑扬顿挫的语调、轻重急缓的语气,将情感融入文章当中去,就能够大大提高语感能力。毛泽东青少年时期就采用“高声朗读”“密咏恬吟”相结合的方法,对文章进行反复吟味,用心领会文章的节奏、意义,并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转化为自己文章的一部分。
学生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如果平时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构思、结构、表达方式有特色的文章让学生反复朗读,学生就会把文中生动的语法修辞、巧妙的构思布局、感人的情景描写、优美的韵律配置等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例如,七年级语文教材中朱自清《春》这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就非常适合用朗读法来教学。朱自清用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这篇文章不但在选材上、谋篇上紧紧扣住了春天的特征,而且在语言上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充分体现了汉语文字的魅力。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反复朗读,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品味优美的语言,进而学会生动地表达。经常这样训练,就能让学生形成用规范标准的汉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习惯,达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的效果。
三、在朗读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叶圣陶先生称有感情的朗读为“美读”。他语重心长地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绝大多数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审美出发,以情激情,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引导学生处于自由、愉悦的氛围中,调动情绪,全身心地投入朗读中去;要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并从中受到感染,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审美情趣,如此自然就会对语文学习感兴趣了。
例如,教师在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第十节时,学生往往会用一种低音调或者是高音调朗读,没有变化。教师可以通过范读,将“低—高—低”变化的音调朗读与学生的朗读进行比较,同时提问学生哪种读法好?为什么?然后教师可以适时地点拨一下:第一句用舒缓而低沉的声音读,因为写的是大堰河之死——“死”字在作者笔下是不忍心用的,所以用“去了”,朗读时通过低沉的声音传达出悲情;第二、三句朗读声音变高是因为对大堰河一生凄苦的概括,有警醒的作用,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不公平世界的诅咒和愤怒;第四、五、六句是对大堰河贫穷悲惨的死况的细节描绘,是深切的同情和极度的悲怜,因此要用满含悲凉的低沉语调去读。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学生便完全可以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情感,感受文章的内在魅力了,并且对学生情操的陶冶、心灵的感染、思想的启迪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怎么会不对语文感兴趣呢?
四、在朗读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文心雕龙·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写文章的人是有感而发,而读文章的人则需要深入其中才能体会作者的情感。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找出来大声朗读,并从语句内容与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究,加深感悟。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品评词句的能力,又培养了积累语言的习惯,为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例如,在讲解《声声慢》这篇课文时,先播放乐曲《汉宫秋》,展示一幅“满地黄花,雁阵排长空,一女子翘首凝望”的画面,把学生带入意境中,用徘徊低迷,婉转凄楚的声音朗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连串的叠词刻画了一个身遭国破家亡、丈夫新喪、只身流落江南,晚景凄凉的妇人形象。这样就把词人的凄惨身世和悲苦内心表达出来了。
朗读是背诵的基础,是语文积累的重要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成功的朗读教学是层次细腻、过程生动、形式活泼的,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例如,九年级的教材中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诗歌内容简短,但意象丰富、含义深刻。教师可以设计几个不同层次的朗读要求:首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注意节奏,尝试读出情感。其次,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感情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再次,聆听名家朗读,老师适当点拨,跟着名家学朗读,读出节奏,读出诗人汹涌的激情。最后,在模仿朗读的基础上研读,结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分小组进行创造性朗读。经过这样多层次、有变化、有指导的朗读,学生对诗歌内涵的理解,以及诗歌意象的选择、写作手法的运用等已经了然于心,此时再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已是水到渠成,如“假如我是一只鸟……”“假如我是一片云……”“假如我是一滴水……”学生必然有话可写、有法可写。所以说,有效的朗读训练必然能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好书自当琅琅读。”朗读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语感能力、审美能力,还能培养读写能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领悟文章的精妙。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朗读教学,让朗读贯穿于语文课堂的始终,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起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作用。
然而现在的语文课堂却不太容易听到读书的声音,即使偶有朗读也是毫无生气的、没有感情的机械式朗读,根本谈不上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或者是情感上的慷慨激昂,书声琅琅的课堂之美再不可见。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要让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想表达的丰富感情,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岂不是事倍功半。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应当注重课堂上的朗读训练,强化朗读要求,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语文课堂有声有色、有情有味。
一、在朗读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凭手写,还要用嘴念。读人家的东西,念出来,比光看容易吸收。有感情的文章,念几遍就更容易领会。”其实,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就已经把课文中的书面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提高了理解能力,有利于对文章的记忆。
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曾经谈到她的国文老师教学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情景:“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千。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可见,朗读能强化记忆,加深理解。带着这样的启示,我在教学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时,用忧伤沉静的语气带领学生朗读,学生不由地受到感染,表情不约而同地肃穆起来,仿佛回到了小令的意境中,体会到了作者思乡的愁苦、寂寥之情。然后让学生反复诵读,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背会了这首小令,把握住了秋思的情感。
二、在朗读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一种带有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的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而语感的获得主要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所以,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能驾驭文字。朗读时对文中的词语、句子的品味和琢磨,也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语感训练,如果再加上抑扬顿挫的语调、轻重急缓的语气,将情感融入文章当中去,就能够大大提高语感能力。毛泽东青少年时期就采用“高声朗读”“密咏恬吟”相结合的方法,对文章进行反复吟味,用心领会文章的节奏、意义,并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转化为自己文章的一部分。
学生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如果平时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构思、结构、表达方式有特色的文章让学生反复朗读,学生就会把文中生动的语法修辞、巧妙的构思布局、感人的情景描写、优美的韵律配置等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例如,七年级语文教材中朱自清《春》这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就非常适合用朗读法来教学。朱自清用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这篇文章不但在选材上、谋篇上紧紧扣住了春天的特征,而且在语言上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充分体现了汉语文字的魅力。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反复朗读,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品味优美的语言,进而学会生动地表达。经常这样训练,就能让学生形成用规范标准的汉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习惯,达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的效果。
三、在朗读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叶圣陶先生称有感情的朗读为“美读”。他语重心长地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绝大多数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审美出发,以情激情,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引导学生处于自由、愉悦的氛围中,调动情绪,全身心地投入朗读中去;要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并从中受到感染,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审美情趣,如此自然就会对语文学习感兴趣了。
例如,教师在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第十节时,学生往往会用一种低音调或者是高音调朗读,没有变化。教师可以通过范读,将“低—高—低”变化的音调朗读与学生的朗读进行比较,同时提问学生哪种读法好?为什么?然后教师可以适时地点拨一下:第一句用舒缓而低沉的声音读,因为写的是大堰河之死——“死”字在作者笔下是不忍心用的,所以用“去了”,朗读时通过低沉的声音传达出悲情;第二、三句朗读声音变高是因为对大堰河一生凄苦的概括,有警醒的作用,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不公平世界的诅咒和愤怒;第四、五、六句是对大堰河贫穷悲惨的死况的细节描绘,是深切的同情和极度的悲怜,因此要用满含悲凉的低沉语调去读。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学生便完全可以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情感,感受文章的内在魅力了,并且对学生情操的陶冶、心灵的感染、思想的启迪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怎么会不对语文感兴趣呢?
四、在朗读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文心雕龙·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写文章的人是有感而发,而读文章的人则需要深入其中才能体会作者的情感。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找出来大声朗读,并从语句内容与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究,加深感悟。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品评词句的能力,又培养了积累语言的习惯,为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例如,在讲解《声声慢》这篇课文时,先播放乐曲《汉宫秋》,展示一幅“满地黄花,雁阵排长空,一女子翘首凝望”的画面,把学生带入意境中,用徘徊低迷,婉转凄楚的声音朗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连串的叠词刻画了一个身遭国破家亡、丈夫新喪、只身流落江南,晚景凄凉的妇人形象。这样就把词人的凄惨身世和悲苦内心表达出来了。
朗读是背诵的基础,是语文积累的重要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成功的朗读教学是层次细腻、过程生动、形式活泼的,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例如,九年级的教材中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诗歌内容简短,但意象丰富、含义深刻。教师可以设计几个不同层次的朗读要求:首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注意节奏,尝试读出情感。其次,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感情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再次,聆听名家朗读,老师适当点拨,跟着名家学朗读,读出节奏,读出诗人汹涌的激情。最后,在模仿朗读的基础上研读,结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分小组进行创造性朗读。经过这样多层次、有变化、有指导的朗读,学生对诗歌内涵的理解,以及诗歌意象的选择、写作手法的运用等已经了然于心,此时再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已是水到渠成,如“假如我是一只鸟……”“假如我是一片云……”“假如我是一滴水……”学生必然有话可写、有法可写。所以说,有效的朗读训练必然能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好书自当琅琅读。”朗读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语感能力、审美能力,还能培养读写能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领悟文章的精妙。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朗读教学,让朗读贯穿于语文课堂的始终,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起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作用。